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史记译注 >

第295部分

史记译注-第295部分

小说: 史记译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占有。⑦缪:通“谬”。错误。
  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①,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故商君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韩子曰“布帛寻常②,庸人不释,铄金百溢③,盗跖不搏”者,非庸人之心重,寻常之利深,而盗跖之欲浅也;又不以盗跖之行,为轻百镒之重也。搏必随手刑,则盗跖不搏百镒;而罚不必行也,则庸人不释寻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泰山之高百仞④,而跛牧其上⑤。夫楼季也而难五丈之限,岂跛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堑之势异也。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务所以不犯⑥,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也,则亦不察于圣人之论矣。夫不能行圣人之术,则舍为天下役何事哉?可不哀邪!
  ①格虏:强悍的奴隶。②寻常:古以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故以之指较短的长度。③铄金:成色好的金子。铄,美。溢:通“镒”,古代的衡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百溢,以喻其多。④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或七尺。百仞,以喻其高。跛:瘸腿的羊。,母羊。但从上下文的对称来考虑,上云“楼季”,此应代指跛腿的牧羊人。⑥务:致力,从事。
  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①;谏说论理之臣间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②;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③。故明主能外此三者④,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凡贤主者,必将能拂世磨俗⑤,而废其所恶,立其所欲,故生则有尊重之势,死则有贤明之谥也。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涂⑥,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掩明⑦,内独视听⑧,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⑨。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故曰“王道约而易操”也。唯明主为能行之。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⑩。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
  ①辍:中断,停止。②流漫:放肆无忌。诎:收敛,绝止。③淫康之虞:指纵情享受的娱乐。虞,通“娱”,娱乐。④外:排斥。用如动词。⑤拂世磨俗:扭转世俗的风气,使之服从自己。⑥涂:通“途”。途径。⑦塞聪掩明:塞上耳朵,蒙上眼睛。⑧内独视听:即内视独听,一切全凭自己的眼光、见解行事。⑨荦然:卓然独立的样子。⑩君臣:驾驭群臣。
  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①。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②。杀人众者忠臣。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③,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④,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⑤,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⑥,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⑦。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①税民:向百姓征税。②成积:成堆。③毁恶:说人的坏话。④富于春秋:意指年纪还轻。春秋,代指年龄。⑤谴举:谴责和荐举,实即指惩罚和奖励。⑥拱:拱手,谓闲适,无所事事。⑦揆:研究,参议。
  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①,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宫,吾有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间。”赵高谓曰:“君诚能谏,请为君候上间语君。”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②,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间,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③?且固我哉④?”赵高因曰:“如此殆矣⑤!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⑥,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⑦,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⑧,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李斯闻之。
  ①繇:通“徭”。徭役,此处指服徭役的民工。②燕乐:在寝室安居。③少:轻视,看不起。④固:鄙陋。⑤殆:危险。⑥傍县:旁县,邻县。⑦审:真实情况。⑧案:审讯法办。
  是时二世在甘泉①,方作觳抵优俳之观②。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曰:“臣闻之,臣疑其君③,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今有大臣于陛下擅利擅害④,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⑤。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于庭,即弑简公于朝⑥,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⑦,臣恐其为变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⑧。朕非属赵君⑨,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李斯曰:“不然。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⑩,求欲无穷,臣故曰殆。”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于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
  ①甘泉:汉宫名。②觳抵:同“角抵”,角力。优俳:古代的杂戏表演。③疑:通“拟”。比,即势力接近,不相上下。④擅:专任,独揽。⑤期年:一周年。⑥弑(shì,式):下杀上古代谓之弑。⑦图:指提前防备,设法对付。⑧绝:隔绝。⑨属:托付。这里有依靠的意思。⑩列势:地位,权势。€属郎中令:交给郎中令赵高查办。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①,居囹圄中②,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③,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④。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令行逆于昆弟⑤,不顾其咎⑥;侵杀忠臣,不思其秧;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⑦,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麇鹿游于朝也。”
  ①拘执束缚:被捕后套上刑具。②囹圄:监狱。③日者:指不久以前。④不吾听:即“不听吾”。⑤行逆:倒行逆施。昆弟:兄弟。⑥咎:祸患。⑦寤:通“悟”。觉悟,醒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①,不胜痛,自诬服②。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③。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⑤,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湖、貉⑥,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⑦,平斗斛度量文章⑧,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①榜掠:严刑拷打。②诬服:冤屈地招供服罪。③逮:及,正赶上。④行:派遣,派出。⑤官:用如动词,授官给……人。⑥貉:通“貊”。⑦克画:指尺度和衡器上刻下的标志。克,通“刻”。⑧平:统一。斛(hú,胡):量器,一斛为十斗。文章:即文字。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①。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②。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③,几为丞相所卖④。”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⑤,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⑥:“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①更:更替,轮流。②辞服:招供认罪。③微:没有。④几:近,差不多。⑤五刑:古代的五种轻重不等的刑罚,对其内容历代说法不一。⑥中子:次子。
  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①,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②,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③,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④,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⑤,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⑥,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⑦。”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①惑:受盅惑而迷乱。②斋戒不明:指在斋戒时不够虔诚。③弋猎:射猎。④劾:弹劾。贼杀:杀害。⑤不辜人:无罪之人。⑥不享:不享用祭祀品,即不接受祭祀。⑦禳:祈祷以消除灾祸。
  留三日,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①,入告二世曰:“山东群盗兵大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即因劫令自杀②,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③,授之玺。
  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④,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適⑤。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⑥,降轵道旁。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①乡:通“向”。②劫:强迫。③卷六《秦始皇本纪》谓“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④请病:询问病情。⑤不適(dí,敌):不加抵抗。適,通“敌”。⑥自系其颈以组:这是古代君主投降的礼节。组,丝带。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①,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適立庶②。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③。
  ①《六艺》:即“六经”。指《诗》、《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