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孔萨利克黑品官 >

第3部分

孔萨利克黑品官-第3部分

小说: 孔萨利克黑品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他第三次来华旅行。
  临行前拉特诺夫同内科医师弗赖堡博士道别。他俩上的是同一所大学,所以在大学学习时就结识,成了亲密的朋友。弗赖堡是血液循环系统病理方面的专家,拉特诺夫则成了一名公认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学者,写过几本书,主要是游记和旅游小说,文笔生动,扣人心弦,到处很受欢迎,因为它们栩栩如生地向读者再现了那个所描写的国家。作为民族学学者,他经常作学术旅行,因此他见多识广。他写的《菲律宾神医的秘密》成了一本畅销书。他继承了姑妈的一幢布置华丽的别墅和一些现金,加上他写书得的稿酬,这样他可潜心于他的研究。四年来,他在精心从事一个新项目,研究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在那儿生活着24个民族,他们各自保存着自己的文化。
  “注意身体,汉斯!”弗赖堡博士告别时说。“可别爱上了一个迷人、苗条的中国女人!”
  “这是我的私事。我说的是,如果真的如此的话。”
  “巴尔巴拉死了有12年了。汉斯,你身心受了创伤。”
  拉特诺夫的妻子巴尔巴拉,12年前在一次普通的胆囊手术后死去。拉特诺夫无法从这厄运中恢复过来。在过去的12年中他从未同其他女人有过风流韵事。
  “你没有别的话可说吗?”拉特诺夫这时有些恼怒。
  弗赖堡博士笑了笑,给自己和拉特诺夫斟了一杯存放20年的法国白兰地陈酒。“干杯,为了你和你的那些原始民族的健康干杯!”
  “你简直一无所知!已没有什么未开化的人了!”拉特诺夫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作为医生,你还有什么忠告?”
  “是的,在中国别酗酒!据说他们有一种烈酒,叫什么茅台。别去碰它!记住你患有血流阻塞症。”
  “别说了!”拉特诺夫把酒杯朝桌上一放。“那就……5星期后再见。你作为医生,到那时是不能指责我什么的。”
  “再见,汉斯。”
  弗赖堡博士拥抱他的朋友。
  这是两天前的事。拉特诺夫此刻坐在汉莎贵宾休息室里,边看画报,边喝着第二杯加伏特加的橙子汁。休息室的服务小姐给他送上两小包饼干,他点头谢谢。她是个披着棕色长发的俊俏、有曲线美的姑娘。
  “您飞往哪里?”她问。
  “乘龙航班机去K市。”
  “那您还有一个多小时。想吃点什么吗?”
  “不,谢谢。我呆会儿在飞机里吃吧。”
  服务小姐又离去,坐到休息室后面的小桌旁。K市……我也去过那儿,她想。永远是春的城市。一块真正美丽的国土。
  拉特诺夫向后仰靠,座位发出格格的响声。飞抵香港后他的确感到有些累。
  见鬼,58岁还不老,得振作振作精神,汉斯。有句老话:只要自己感到年轻,那就是年轻的。我觉得自己精力充沛。
  我会向所有人证明,汉斯·拉特诺夫还是健壮的。
  K市国际旅行社办公室在宽阔的环城南路上。这条路通往老城,那儿人群麇集,生活还如同一百年前。旅行社办公室宽大,120多名工作人员接待来自各国操各种语言的旅游者。他们主要说英语,其次是日语和法语。旅行社也设“德语科”,向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客人展示和介绍本地的旖旎风光。“德语科”负责人蔡强身材细长、干瘪,戴副眼镜,讲一口流利的德语。他的主要任务是安排旅游团的游览线路,指派各个团组的导游,然后将日程表交营业部落实旅馆和饭店,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这样,外国旅游团在华旅行就顺顺当当,如果事后听说:“一切都无懈可击!”那这就是旅行社的骄傲。
  这天早晨蔡强让人通知女导游王丽云去他那儿。丽云进屋时,他正坐在堆满文件的写字桌旁忙乎着,只抬头朝她望了望。她昨天才送走一个瑞士团。丽云已陪同这些瑞士人两星期,所以想休息两天。她满怀希望地望着这位主任,心想可找个晚上去跳舞了,她暗自欣喜。他的男朋友沈治是D市日报的记者,要来她这儿。丽云经常出差,再说,沈治也难得有空来K市,所以他俩见面不容易。他们准会乘车去郊外湖滨公园亲热一番。沈治已为星期五的会面弄到了房间,有个朋友愿意让出自己的那间小屋。“不过只是从下午两点到五点!”他对沈说。“这时候我去看电影。可别再长了,有三个小时谈情说爱够美了。”
  “这儿有几封信函,丽云,”蔡强说时看了看她。“是那个瑞士团写来的,对你很满意,非常的满意。其他省的那几个陪同就不怎么的。他们尤其称赞你的德语,你的欢快豁达。我为你骄傲。”
  “谢谢,蔡先生,”丽云微微一笑。这下他马上会给我两天假,她想。他通常难得表扬的,指责起来倒是毫不留情。
  “你是德语组中出类拔萃的!但你可别因此而自负。我对你寄予期望。”蔡强又目光朝下忙于那些文件,抽出几份放进一个薄塑料套内。丽云正等着他往下说呢。他不会就说这些,她想。她知道自己是德语科中最棒的。早在大学学习德国语言文学时,她在班上就是数一数二的。她的硕士论文题目是《论海涅》,为此她获得硕士学位。她本想从教,以后当名讲师。说来也巧,那时她家乡K市旅行社正急需德语翻译,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德国旅行团来旅游。丽云就被分配到旅行社德语组,她也从未为此后悔。一个自由自在的生活等待着她。
  丽云的父母以前住在D市,在K市的高校中也很有名望。父亲是中文系教授,母亲也是这一学科的教授。他们有一套漂亮的住房,颇受人尊重。但丽云没同父母住在一起,而与一个同事合住在旅行社分配的一间小屋里。后来她结识了那名在报社工作的年轻记者沈治,并热恋上了。
  蔡强还是一声不吭地翻弄着公文,丽云鼓足勇气问:
  “蔡先生,我出差在外两个多星期了,现在可以休息两天吗?”
  “不行。”蔡干巴巴地说了声。丽云一惊。
  “沈治星期五到。”
  “我把这忘了!”蔡又抬头望了望。当然,旅行社的人都知道丽云和治相好,蔡甚至早就认识沈治,但他对这个有抱负的年轻人持批判的态度。他曾对丽云说过:
  “沈治是个有才华的男子,前程远大。我估计,我们旅行社也许留不住你。你们马上会结婚。”
  “我不知道,蔡先生。”
  “可是你爱他。”
  “是的,但我的父母反对。沈在D市谋到了一个职位。”
  “这确实是个问题。你不可能去D市工作,你得住在K市,沈在D市……相距四百公里。他只能每逢周末来看望你。”
  “连这也不行。乘汽车来一趟得花30元,他每月工资仅有150元,所以他最多每月来次把,只能呆上几个小时。途中至少得费9小时,返程又是9小时。他只有星期天休息,星期一又得回编辑部,这样我们能有几小时在一起?因此我的父母不同意!他们说,这哪是什么婚姻,只会使我们不幸。”
  “沈治打算星期五就来吗?”蔡问。
  “他可能有补休,蔡先生。我们已有6个多星期没见面了。我欣喜地盼着星期五。”
  蔡强摘下眼镜,用领带擦了擦镜片后又把它戴上,接着他又清了清嗓子。
  “我很抱歉,”他说时眼睛不望丽云。“我真的很遗憾……”
  “你遗憾什么?蔡先生!”
  “你星期五的约会不行了。”
  “不!请别这样,蔡先生!”
  “我无权更改。”
  “您不能更改什么?”
  “有一名贵宾来K市。一位德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写过许多优秀的书。这位客人应受到最好的接待,就是由你接待。我还能怎么办?这是一次国事性质的来访,只有你能胜任。”
  “康素洁有空,蔡先生。”
  “素洁!她那结结巴巴的德语怎能同你的相比。再说,今年对她的指责已有三条:说反话,发表不合适的看法和恬不知耻地同一旅游者调情。因此我不得不罚她一个月内不得带团,只发工资,扣发奖金,作自我批评,并将书面检查交给我。”蔡遗憾地举起双手。“瞧,你得接待这一位要人。帮帮我吧,你放心,沈治跑不了。”
  “我又要一个月见不到他了。这样我们将有三个月不见面了。”
  “你应为此而高兴!”蔡哈哈一笑。“以后你结了婚,会感到高兴,因为你有段时候没见他。夫妻经常生活在一起就会是这样。”蔡指着塑料夹说,“把这看一遍!”
  “他什么时候到?”
  “星期四15点。搭龙航班机从香港起飞。”
  “他呆多久?”
  “三星期。”
  丽云面容沮丧,显得瘦削苍白。“全得由我陪同?”
  “你应该想到,你该为东道主增光,而不是念着沈治。我在给总社的报告里,定会表扬你,这样你会得到一笔优厚的奖金。”
  “他叫什么名字?”丽云拿起桌上那只塑料夹,朝第一页瞟了一眼。“拉特诺夫。汉斯·拉特诺夫博士……就是那个著名的人种学者和游记作家吗?”她惊讶地问。
  “你认识他?”
  “大学德语课上我们读过他的作品《菲律宾神医的秘密》的片断,还进行过讨论。难道就是这个拉特诺夫?”
  “想必就是他。”蔡耸了耸肩。
  “我……我怕。”丽云轻声说道。
  “你害怕?这倒有点新鲜。”
  “这么个有名望的人!怎么称呼他?他待人接物又怎样?他高傲,自负,闷闷不乐?对什么都不满意,百般挑剔吗?”
  “谁知道?你等着瞧吧!”
  “知名的男人总是难对付的。”丽云拿起塑料夹放到胸口。“这么说,我一定得……”
  “是的,只能这样。”蔡朝丽云笑笑给她鼓鼓气。“抬起头,别泄气!姑娘,他不会把你吃了。那么,就这样:星期四,15点到机场。还有一点:旅游计划已定,不得有任何变动。主要是在摩梭人地区。竟让拉特诺夫先生去那儿,我感到意外。这在一年前是不可能的。祝你走运、成功。”
  “谢谢,主任。”
  丽云离开房间走进对面的旅游团领队办公室,在一张塑料椅上坐下,看了看日程安排,可就是什么也没看进去,脑袋里在考虑许多问题。汉斯·拉特诺夫是个怎样的人?要对他说,我读过他写的书吗?他年纪有多大?他的体力能适应所安排的旅行吗?这条旅游线路可不轻松。摩梭人生活在高地,那儿几乎没有开阔的路。村寨位于三千米高处。泸沽湖是最美的湖,但那儿人迹罕至。他能坚持走完全程吗?表上没有交代他的出生日期。如果他上了年纪,我怎样才能使他尽可能地多看些呢?要是他末了说:“这一切跟我想象中的迥然不同!”这简直就是在指责我。蔡先生准会把它写进我的档案。
  她左思右想,越来越怕,对这位名人感到畏惧。
  丽云这时记起了一句老话: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眺望蓝天,永恒属于你。
  这样她的心情也就有些平静了,她又看起那份非同寻常的旅游日程表来。
  准15点,龙航班机在K市降落。在海关检查处,海关官员很认真,几乎把每只箱子都打开,然后摊到一张长桌上,让经过特殊训练的狗嗅闻箱内是否带有毒品。警察也在旁检查包和袋子,里面有旅游者在香港购物后运回的货物。
  拉特诺夫出示了机票、护照和北京发的一份中文通知书。这是中国驻波恩使馆连同护照一并寄给他的,可以说是一张通行证,要求执行检查的官员给予汉斯·拉特诺夫先生一切帮助。
  海关官员认真仔细地看着这份通知书,没有开箱检查,也没有吭声,示意他去门那儿。
  走吧!提上你的箱子,别挡路,你后面的人排着长队在等着呢。
  拉特诺夫把护照和通知书塞进上衣口袋里,使劲提起两只很重的箱子。
  拉特诺夫自己推着装有小滑轮的箱子来到出口处停下,一种紧张感油然而起:谁来接我?像我前两次访华一样,来的又是一位年轻的、彬彬有礼的男翻译?
  他没见有手中高举旅行社牌子的人。咳,怎么回事,难道没人来接我?他想。他正想抬手呼辆出租车,一位纤秀、穿白衬衣红裙子的姑娘朝他走来。乌黑的长发披散着,尾部束着红蝴蝶发夹,她那娇嫩的脸上颧骨隆起,鼻子小,嘴唇细长修美,一对深褐色的杏仁眼,看上去她还不到18岁。
  “您是汉斯·拉特诺夫博士吗?”这位迷人的姑娘问道。她说德语几乎不带任何不纯正的口音。
  “是的,我就是。”拉特诺夫蓦然感到心跳加剧。他望着这位姑娘发呆。心想,我的上帝,她多美,她身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您是旅行社的?”他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