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公子风流 >

第547部分

公子风流-第547部分

小说: 公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民愤,与民休息,陛下圣明,还请陛下三思。”

从一大清早直到现在,黄淮絮絮叨叨,已经说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早已口舌干了,而朱高燧连连点头,似乎也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他沉吟了老半晌,才问:“绝禁商贸,断绝往来,不错,早该如此了,这些年让他们趴在咱们大明身上吸了这么多血,朕若是再放纵下去,岂不是让亲者痛而仇者快?黄卿方才所言都很有道理,就这么办,火速传朕旨意,咸使闻之,让天下人都知道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们所忧的便是朕所忧的,他们所想便是朕之所想,此事刻不容缓,朕不能再蛇鼠两端,不能再无动于衷了。”

听了朱高燧的表态,在场诸人都不禁露出喜色。

这一次算是理学的一次压倒性的胜利,当年的时候,永乐皇帝借工商来压士绅,借陈学来制衡理学,让士大夫阶层结连挫败,而这也就成就了谅山,成就了郝家,而现如今总算即将要拨云见日,又怎能不让人觉得痛快。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旦绝禁了与谅山的商贸,谅山那些商贾,怕都要悉数破产,这岂不是一桩大大的好事?

许多人看向黄淮的眼睛已经大大不同了,当年解缙不曾做到的事,到了这位黄首辅手里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促成,黄首辅不但是自己人,而且显然比之解缙要技高一筹,更重要的是,黄淮自此之后,风头怕要盖过任何人了,两京十三省的‘良善’士绅,怕都要对他感激涕零。

而至于天子,也显出了他的圣明之处,所有人对这位新天子的疑虑都一扫而空。

若是将来这位天子大行,士大夫若是商议这位天子是谥号,少不得得添个仁字,最少也该叫明仁宗。

当然,这只是题外话。

天子既然准允,内阁自然连夜拟诏,旋即诏书颁布,这份诏书可谓是蓄谋已久,翰林院那儿,怕是早就有所准备,因而圣旨之中关于如何绝禁商贾之事,可谓林林总总,极为详尽。

比如责令各路水路巡检,凡有私通商贾,任谅山货物流入各省各府的,巡检治罪,巡检衙门的一干官吏,俱都连坐。凡有检举商贾不法的,地方亲民官予以表彰,各处关卡守备,必须恪尽职守,若湖南出现谅山货物,则从湖南布政使司到地方县衙都承担干系。

这份圣旨说是矫枉过正也不为过,某种意义来说,也算是这一次反攻打算的过程中,发泄一些私愤而已。

这些旨意立即化作无数份公文,会同朝廷的邸报,分发各地。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惊天的消息却是从广东传来,大家还未来得及弹冠相庆,那郝风楼攻占广州的消息,还有郝风楼的安民告示都被传进了京师。

京师哗然,谁都没有想到,郝家竟在这个时候……反了。

朱高燧刚刚放下了一件心事,声望到达了极点,而一场新的考验却已落在了他的身上。

朝廷的廷议立即召开,文武官员,谁也不敢怠慢,纷纷抵达了奉天殿。

士大夫们的胜利还没来得及相庆,这场无端酝酿出来的风暴却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上。

…………………………………………………………………………………………………………………………………………………………………………………………………………………………………………………………………………

感觉昨天小伙伴们给老虎投的月票。今天这章比较难写,一早起来,写到现在才写出来,实在累,小伙伴们若是还有票儿的,再赏老虎几张安慰一下吧,嘿嘿!

第七百八十六章:杀人见血

其实何止是金陵,谅山此时也已是一锅粥。

如今这天下的两个中心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金陵这儿,朱高燧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绥靖政策彻底失败,如今图穷匕见,唯有剿贼了,于是一道道旨意发出来,宣大等地边镇兵马立即南下,命张辅为将,加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之衔,率军二十万,弥平广东之敌。

云南总兵沐晟加五军都督府右都督,率军三十万,兵锋直指桂林、谅山一线。

除此之外,金陵这儿继续操练兵马,练就新军,以作后援。

在此之前,大家谁都知道,这一仗迟早会来,因而如何对付郝家,已经没有必要讨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了。

朱高燧整整忙碌了一天,仍然是放心不下,又召集了众将,商讨到了子时,这才长长松口气,虽然许多人认为朝廷的主要目标理应放在谅山,只要拿下了谅山,则郝家必亡,因此有人提议让张辅带兵直接前往谅山,与沐晟合兵一处,方才万无一失,可是朱高燧却是力排众议,否决了这个方案,因为郝风楼就在广东,而郝风楼这个家伙给予他的阴影实在太大,这个家伙只要在广东一日,自己就决不能掉以轻心,如若不然,若是在广东让郝风楼翻盘,后果不堪设想。

原本朱高燧希望赖俊前去广东督战,可是想了想,却还是觉得此人留在京师,拱卫京畿才放心一些,至于张辅。张辅乃是靖难功臣的代表人物,这个人的父亲威望极高。而边镇的将领大多出自张家和朱家的门下,朱能老了。张玉已死,任用张辅,一方面他终究年轻,还可以控制,另一方面,将门虎子,可以独当一面,且有他父亲的光环在,边镇的那些老丘八。多少会卖一些面子。

朱高燧要做的只是用人罢了,把关键的人用到恰当的位置,就绝不会出什么差错。

可他虽是自觉的自己的安排无比妥当,心里却还是有那么几分担忧,以至于在寝宫,照例又惆怅了一夜。

从前是皇子的时候,他觊觎帝位,引而不发,装疯卖傻。虽是处处小心,日夜谨慎,可是他终究要做的只是一件事,而如今如愿以偿。他才发现,原来夺天下容易,要坐这天下。却是难上加难,那个金銮殿。让豪放不羁的朱棣变得老朽,也让这个满心都是权术的朱高燧多了几分忧愁。

他愣愣的在这空旷的寝殿里坐着。竟是感觉到了孤独,一直以来,他都是孤独的,每一个人,虽然他都表现得真挚,宛如朋友,可是他的心里却都将他们当作了棋子,而如今,他依旧将所有人当作他的棋子,可是现在这种感觉却有些糟糕,事情……似乎并不如自己预想中的那样美妙。

于是他起身,去取下挂在墙壁上地一柄宝剑。

哧……

宝剑半身出鞘,露出半截剑身,剑刃在宫灯的照耀下散发寒芒,朱高燧皱眉,他想到了一个人,于是他将长剑彻底拔出,长剑在手,给予了他几分自信和勇气,他大叫一声:“人来。”

夜里在寝殿外头当值的太监飞快进来,很快他看到了一幕,看到了陛下披头散发,赤足挺剑在寝殿之中,目光幽幽,脸色似笑非笑。

“跪下!”

“奴婢遵旨。”

太监不敢抬头,却能感觉到陛下已经走近自己,他大气不敢出,身子微微在颤抖。

“抬起头来。”

太监抬头,看到了似笑非笑的朱高燧。

朱高燧上下打量他,慢悠悠的道:“你叫什么名字?”

太监忙道:“奴婢李……”

“你,你是郝风楼!”朱高燧皱眉,杀气腾腾,恶声恶气的道:“郝风楼,你可知罪?”

太监正待要辩解。

朱高燧突然大笑,道:“在这大明,朕就是道统,朕就是天命,你是什么东西,一介草莽,若非朕看得起你,你就什么都不是,朕现在坐拥天下,统治亿兆臣民,你是什么人,也敢反朕?”

他说罢,竟是挺剑,迎面朝那太监身上戳下去。

太监吃痛,顿时鲜血淋漓,口里还叫:“陛下,陛下……奴婢……奴婢不是……”

又是一剑……

“奴婢万死………”

朱高燧已是彻底失控了,他咬牙切齿,眼睛泛着红光,一剑剑刺下去,直到这太监倒在血泊,甚至于已经没有了呜咽,断绝了呼吸,这致命的剑刃依旧戳在他的身上,已不知有多少次。

外头听到了动静,哗啦啦一干太监和宫人、护卫飞快赶进来。

而这时候,朱高燧已经抛了剑,大口大口的喘气,他看着这如一滩烂泥的太监,不由觉得想笑,却背着手,看着殿门口乌压压跪了满地的人,慢条斯理的道:“这个该死的奴婢,竟敢在朕的寝殿行窃,拉出去喂狗,这里是不能住了,移驾暖阁。”

……………………………………………………………………………………………………………………………………………………………………………………………………………………………………………………………………………………………………………………………………………………

相比于京师,谅山的情况更加惨得多。

一开始,先是郝家突然颁布了讨伐檄文,这个檄文在事先竟是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紧接着消息传来,平南王郝风楼突袭广州,拿下岭南重镇,这个消息其实并没有使人欢欣鼓舞,恰恰相反,让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疑虑和恐惧。

首先要明白,对于商贾来说,他们最大的特点便是趋利避害,大家都是打开门做买卖之人,怎么可能愿意配上自己身家性命去谋反?谋反即便是有利可图,有从龙的机会,可问题就在于,风险也是极大,大家现在人人享有富贵,娇妻美妾,从者如云,一辈子的富贵荣华,谁吃饱了没事,偏生要冒这样的风险。

第七百八十七章:多事之秋

商贾们永远都是最现实的,他们无论做任何事都会计算利益的得失,而被郝家绑上战车,显然不是什么好买卖,因为收益虽然大,可是风险也是极高,大家都不是傻子,朝廷坐拥两京十三省,手握精兵百万,臣民亿兆,又占据着道统,郝家终究是以一隅之地,虽说也是兵多将广,可是终究还是处于劣势。

一旦打起来,总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并搭上去。

也正因为如此,厌战的情绪很快蔓延开来,大家已经习惯了灯红酒绿,已经习惯了莺歌燕舞,过惯了太平日子,谁有兴致去打生打死呢。

这买卖,亏啊。

昌盛商行的东家吴昌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昌盛本不是他的大名,事实上,他从前的名字有点儿不登大雅之堂,据说在七八年前,他还是海防码头的脚力,随后纠集了一帮兄弟给人装货卸货,他头脑好,做事又公道,很快许多码头工人都推他做头,几年下来,他先垄断了几处码头的脚力买卖,随即又涉足了船行,现如今已成了船业巨子,手底下靠他讨生活的人足有数千,有船只十三艘,谅山还有几处旺铺,一朝发迹,自然免不了要光宗耀祖,先是认了个吴广的做祖宗,置办了偌大的宅子,建了祠堂,娶了妻妾,还很不客气的给自己改了个名儿——昌盛。

作为船业巨子,吴昌盛影响力比他的买卖还大,因为他进入了谅山资政局的资政,这位仁兄素来是有担当。也敢冒险的,当年西洋闹民变的时候。他可没少通过陈学资助民变,也为此。将自己的影响力深入西洋诸国,与各国的新贵都有良好的私交,他的船无论是抵达吕宋、苏门答腊,只要报了大名,便自有人照应。

正因为如此,他的买卖规模不断的扩大,如今甚至有染指矿业的企图,只是现如今,突然来的战端却是打消了他所有的计划。吴昌盛对于朝廷的战局并没有多少信心,这位资政,已经在许多公开的场合发出了抱怨,而且赞同的人竟是不少,大家都明白,这事儿,郝家有点不太地道,如是事先和大家商量着办,大家是万万不肯同意的。

可正在这时候。一个消息却是传来。

朝廷下旨,绝禁商贸,打压商贾。

这旨意一出,很快就在谅山传开。

吴昌盛是在一个晌午得到的消息。吴昌盛有个习惯,每到这个时间点上,他便会到一家叫如意的饭庄用饭。这里的师傅都是福建来的名厨,而吴昌盛便是福建人。对这里的地道口味,一向赞不绝口。

可是当一个小厮飞快的拿着一张报纸送到吴昌盛手上。吴昌盛已经用过了饭,上了茶点,拿着餐巾插了嘴,准备吃茶的时候,免不了打量一下这报纸上的消息。

而报纸上最醒目的消息便是朝廷旨意。

一看这旨意,吴昌盛的脸色骤然变了。

他浑身打了个哆嗦,飞快的对小厮道:“码头那里有什么消息?咱们进了那一船丝绸什么时候开船?还有货栈里的那一仓茶叶呢?快,快,立即挂牌,挂牌就地发卖出去,能卖多少是多少,还有船……船也卖了,能卖几艘卖几艘。”

这小厮却是道:“老爷,没法儿卖了,现在到处都在挂牌出货,可是无人问津啊,方才小人来的时候,听说丝绸已经降了两钱银子,说是还要跌……”

吴昌盛一听,目瞪口呆,看来,他是迟了。

没有错,确实迟了,因为消息传出的时候,现在所有人都在疯狂兜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