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公子风流 >

第415部分

公子风流-第415部分

小说: 公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百官来说,这个功劳簿就在赵王殿下的手里,赵王殿下说谁有功,自然谁就有功劳,大家的前途,说来也好笑,竟都在这从前以为很糊涂的皇子身上,此时此刻,谁还敢跟赵王殿下对着干?于是一个个卯足了精神,乖乖的做起善后的工作来。

于是京师大定,哪里还有刚刚经历过大战的模样。

…………………………………………………………………………………………………………………………………………………………………………………………………………………………………………………………………………………………………………………………………………………………………………

距离京师数十里不到,一支骑队在快速的移动,这支骑队可谓风尘扑扑,所有人的脸上都难掩一股倦色。

夹杂在队伍之中,朱棣的脸色带着几分蜡黄,这一路过来,接到了许多的消息,有说北京城已是破了,也有说瓦剌和鞑靼大败,沿途上既有不少逃亡的百姓,也遭遇了许多散兵游勇,这些瓦剌人声称瓦剌和鞑靼已经败了,如今几乎全军覆没,这消息传出,朱棣先是一惊,可是很快他便冷静下来。

北京城有多少兵力,他是知根知底的,十数万鞑靼和瓦剌人,若说这城池久攻不下,他或许相信几分,可要说是城中的明军大败十数万瓦剌和鞑靼,这里头的可商榷之处,却是不少。

也就是说,朱棣不信。

朱棣虽然希望有奇迹出现,可是真正遭遇到了奇迹的时候,却不免心里狐疑了。

这当然是出于他的基本认知,甚至朱棣怀疑,这根本就是瓦剌和鞑靼人的陷阱,他们故意如此,在北京已经设下了陷阱,就等自己带着大明的精锐上钩罢了。

正因为如此,朱棣显得格外谨慎,可是他又明白,即便这是瓦剌和鞑靼人的阴谋诡计,自己即便能看穿又能如何,失去了北京,就等于是失去了一切,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必须硬着头皮一路南下,绝不退缩。

他带着朵颜卫的铁骑一路南下,不敢歇息,沿途上的瓦剌、鞑靼人散兵游勇越来越多,以至于连朱棣都怀疑当真有奇迹出现了。

他连续带队击溃了只有小规模的瓦剌逃兵,询问之后,决心去北京城看个明白。

而如今,北京城终于到了。

在这郊外,无数的连营只留下了废墟,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股烧焦的痕迹,许多沟堑处,连溪水都是红的,这里没有尸首,似乎已经被人清理了个干净,可是隔三差五,依旧可以看到一些旗帜和遗落的刀剑痕迹。

此时已有京师的斥候察觉到了这群不速之客,连忙上前,得知是御驾到了,连忙回京通报,而朱棣突然预感到了什么,猛地,他的心里一阵狂喜。

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让他整个人仍然有些不可置信,可是他看到了那城楼上悬挂的大明旗帜,看到城外井然有序的民壮在差役的吩咐下收敛和打扫着战场的痕迹,朱棣心里不由摇曳……莫非,当真是大捷……

假若如此,城中万余老弱病残,又如何可能……

这显然是有悖于自己的常识,只是越来越多的迹象已经证明,事情确实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由不得自己不信。

“呼!”朱棣打起精神,决心一探究竟。

……………………………………………………………………………………………………………………………………………………………………………………………………………………………………………………………………………………………………………………………………

朝阳门已经洞开。这里迎来了一小阵的慌乱。

紧接着,一队队的兵马出来,呈八字倒开,所有人如标枪一般站得笔直。

朱高邃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出现在了朝阳门。

父皇到了,朱高邃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就如一个考了一百分,急需得到父母夸奖的孩子。

他这一辈子也不曾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这一辈子都被人看得很轻很轻,有时轻得连他自己都会不自觉的忽略了自己的存在。

而现如今,却是全然不同了。

在他和郝风楼以及几个尚书的布置之下,所有人按部就班,分为数班站定,而后一群人走出了朝阳门。

远远眺望,已有朵颜卫的斥候来了,他们见了这个光景,又连忙回去通报。

过不多时,朱棣亲自带着数十个亲卫飞马而来。

朱棣已经看到了朱高邃,看到了郝风楼,看到了许多熟悉之人,他看到的人越多,心里便越是狂喜,大捷,当真是大捷了……

这等心情比他歼灭了瓦剌和鞑靼主力还要高兴,他打起精神,待到了门洞口,便勒了马,只见到这朝阳门的百官布置齐整,竟是没有一丝的乱象,大臣们见自己走近,随朱高邃一起拜倒在地:“微臣迎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吾皇万岁。”

“呵……”朱棣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直接翻身下马,一步步的走上前,看着朱高邃,看着他身后的郝风楼,他们和自己一眼,都是满脸的倦容,不过大家却还算精神,只是身子有些污浊罢了。

跨前几步,朱棣并没有多问,而是一手搀起朱高邃,一边朝郝风楼虚抬了手,淡淡的道:“起来,都给朕起来,不必多礼。”

朱高邃站了起来,郝风楼也站了起来,大家才纷纷起身,整齐划一。

……………………………………………………………………………………………………………………………………………………………………………………………………………………………………………………………………

大家说接下来该怎么安排?昨晚想了好久,所以睡得晚,第一章送到,顺便求月票。

第五百八十五章:不世功勋

北京城并没有什么变化,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和当年朱棣离开时并没有分别。

即便是文武百官,似乎都没有受过任何的惊吓,一切……都如此的平静,平静得让朱棣有些不太适应。

唯一不同的,就是过了朝阳门悬挂于城楼上示众的尸首,朱棣在这里驻足,淡淡地道:“那是何人?”

朱高邃在旁伴驾,连忙答道:“那是敌酋马哈木,还有他的孙子也先,此外,还有鞑靼部的敌酋乌雅卓……”

朱棣不由感慨,道:“马哈木这个人,朕和他也算是打过交道,北元四分五裂,各路豪杰纷纷而起,这个马哈木趁势而起,也算是时势英雄,他以准格尔部为骨干,侵吞无数部族,又立黄金家族的后人为汗,挟天子而令诸侯,是个枭雄,想不到也有今日。”

朱棣的唏嘘不是没有道理。

对于这个马哈木,朱棣确实了若指掌,即便是做了天子,朱棣的心里也不曾对大漠的北元残余有丝毫的松懈,这几年,马哈木就是他最关注的一个,此人狡诈无比,是大漠之中一个不可小视的人物,朱棣原以为将此人打倒的会是自己,只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马哈木竟然折在了一群无名之辈的手里,想必……马哈木会死不瞑目吧。

朱棣站着那儿,远远眺望马哈木的尸首,心里倒并没有丝毫的怜悯,只是感慨了一番。旋即继续前行。

浩浩荡荡的人亦步亦趋的跟在天子的身后,两侧的街道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通往紫禁城的街道已被净空。两道上倒是有不少百姓,纷纷拜倒。

一切……都如此的井然有序,朱棣忍不住微微一笑道:“倒是辛苦了诸卿。”

这本来只是一件很随意的话,谁知这时,那兵部尚书周力帆却是道:“陛下,微臣人等哪里当得了辛苦二字,不过是依命行事罢了。若非赵王殿下指挥若定,布置妥当……”

朱棣微微愕然,他不由觉得有些奇怪。

可是这周力帆在说话的时候。其他的大臣竟纷纷点头。

朱棣原以为这事应当是京师之中德高望重的大臣所布置出来的,可是谁曾想到,大家却都异口同声的道是赵王的手笔。

按说,这赵王只是个藩王。在大明朝。百官什么都怕,唯一不怕的就是藩王,相反,为藩王说好话反而是禁忌,你看那御史,隔三差五都在弹劾藩王的过失,至于赵王,更是藩王中的典范。他的凶名,还有诸多斑斑恶迹。早已在都察院里挂了号了。

也就是说,在场的这些人实在没有必要为赵王说话,因为拍赵王的马屁不会有任何的好处,甚至有可能会被人指责。可是瞧大家一脸信服的样子,纷纷点头,如此说来,京师里的事还真是赵王布置。

赵王一向浑浑噩噩,怎么突然之间竟是如此稳重起来。

朱棣有些不信,可是见赵王一脸谦逊的样子,心里又不免动摇,禁不住在嘀咕,莫非经历了此事,自己这个儿子竟是一夜之间长大了。

能够摆平北京城的一群老官僚,还能将整个北京布置的如此井井有条,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很容易,更何况如今是大战刚刚结束,百废待举之时,这朱高邃莫非是个天才不成?

朱棣越琢磨,越是觉得不可思议,最后苦笑着深深看了朱高邃一眼,拉住他的手道:“遂儿莫非是贤王么?”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实在是朱棣的心情太好,可谓心花怒放,所以固然平时稳重,不怒自威,可是在这时候却也不免开些玩笑。

一场北京保卫战,全歼瓦剌和鞑靼主力,从此大明再无边患之忧,单凭这一点,里头的意义就决然不同。朱棣带着三十万精锐出关,虽然自信满满,可是对付这些瓦剌和鞑靼人尚且只有九成的胜算,不敢把话说满,而现在……

想到这里,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更不可思议的时候,北京城里和自己此前的想象全然不同,这一路走过去,哪里有半分的混乱,所有的布置都是天衣无缝。

在朱棣开了这句玩笑之后,朱高邃认真地道:“平日都是父皇庇护儿臣,是以儿臣的言行不免莽撞一些,此番围城,儿臣想不做贤王也是不成了,能为父皇分忧,儿臣再欣慰不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其实是很有才的,之所以平时浑浑噩噩,只是因为有你这样一个好爹,现在出事了,只好为爹分忧了。

一下子便把孝心表现了出来,与此同时又把父子的感情渲染的淋漓尽致。因为你是个好爹,所以我才如此,其实这一句话很对朱棣的胃口,从前朱棣或许对赵王有点恨铁不成钢,可是现在,只是觉得满肚子都是温情,这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做老子的保护着庇护着他,他浑浑噩噩,稀里糊涂一些,又有什么不好。

至于此子从前稀里糊涂,今日却令人刮目相看,又似乎好解释多了,他并非是没有才干,只是因为自己这父皇的光芒太盛,所以才是如此,这个儿子的才干看来不在他的兄长之下。

朱棣心情大好,他这时又想起了郝风楼,郝风楼这个家伙今日似乎低调得有点不同寻常,朱棣朝郝风楼微微一笑,他心里清楚,没有神机卫,没有那些犀利的火器,这北京城是守不住的。

……………………………………………………………………………………………………………………………………………………………………………………………………………………………………………………………………………………

朱棣已是进入了别宫,旋即在暖阁召见了大臣,此时暖阁之中已是热气腾腾,与阁外的冷冽隔绝开,朱棣此时皱着眉,正在一丝不苟地看着战报。

战报之中的许多内容都可谓是触目惊心,朱棣万万想不到两千神机卫竟然可以与万余瓦剌鞑靼精锐正面交锋,而且还是大获全胜,杀贼巨万,当然,这是在瓮城决战,神机卫占了地利,而且此前布置了陷阱,至于瓦剌人,一开始自信满满,正是因为过于自信,所以才目中无人,这正应了骄兵必败那四个字,可是骄兵必败却也难以解释这场伟大的胜利。

朱棣在许多地方都有不甚明白之处,因此一边看着战报,一边抬起头,眼睛看向郝风楼,询问几句。

而郝风楼也知无不答,甚至亲自让人拿了马刺来让朱棣观看,朱棣看着这马刺,最后摇摇头道:“哦,神机卫能胜,不只是胜在你们郝家操练得好,将如此贵重之物拿来做马刺,哎……这神机卫还真是奢侈。”

不过朱棣只说了一句奢侈,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之所以神机卫奢侈,只是因为神机卫人少而已,才两千多人,奢侈一些倒是无妨,哪像是朝廷,养着兵马百万,若是都效仿神机卫,怕是用不了几天,朝廷就要破产了。

而郝家的精兵政策,对朱棣来说,某种意义上是颇为鼓励的,有这支精兵,所以能帮朝廷稳住交趾,甚至一旦有事,朝廷还可以征调他用,而正因为奢侈,所以注定了神机卫的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