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193部分

大唐天下-第193部分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论,你好大的狗胆,如此无礼。”杨国忠正愁没机会出风头,自认为这是一个良机,大声喝斥。

“好了。小论,你好好想想。”李隆基挥手阻止杨国忠。

在李昌国他们的陪同下,李隆基一辆囚车一辆囚车的看完,他对吐蕃的大臣极为熟悉,能说出他们的性格、秉性、才能、缺陷,往往一语中的,没什么偏差。

“李隆基,究竟你是吐蕃的赞普,还是我是吐蕃的赞普?”墀德祖赞很是惊讶。

墀德祖赞对他的大臣可以说最是熟悉,然而,李隆基的点评让他有醍醐灌顶的清新之感。

“哈哈。”李隆基特别欢畅,指点着墀德祖赞,道:“这就是你无识人之明,无用人之能,吐蕃败亡,并非天意,而是你太蠢。”

这次,墀德祖赞竟然点头赞同:“谢谢你,让我对臣下有了新的认知。”

“莫要谢,看着你这副丧气脸,朕特别欢喜。呵呵!”李隆基捋着胡须,得意的笑了,笑声异常舒畅。

“陛下英明。”群臣忙着赞颂。

能对敌国的大臣如此了解,这很难,李昌国自认他虽然灭了吐蕃,自己也不能如李隆基这般对吐蕃大臣如此了解,真心实意的赞颂一句。

“大唐的勇士们:你们战胜了千难万验,石堡城、大非川、积石山、逻些没有阻挡你们的脚步,你们把吐蕃的险山恶水踩在脚下,平定了吐蕃,朕非常满意!”李隆基快步来到军阵前,大声训话。

这是对唐军英勇行为的最高承认,将士们异常兴奋,眼睛炽烈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齐声呐喊:“陛下万岁!”

“大唐的勇士们:你们生擒了赞普、大论、小论、整事相……吐蕃君臣被你们一网打尽,这是天大的胜利!”李隆基右手高高举起,重重劈下,犹如惊雷闪电:“朕这就接受你们献俘。”

转过身,快步回到玄武门前,把身上了皇袍一通整理,没有丝毫差错。这才高昂着头,挺起胸,站得笔直,如同标枪。

献俘,是古代最重要最隆重的仪式,是流芳千古的大事。

一般来说,要献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抓住了敌国的重要人物,比如说敌国的国王皇帝、丞相、大将这些人物。

二是敌国要足够强大,要有足够的份量,不然的话,不会举行献俘仪式。

比如小勃律,唐朝虽然抓住了小勃律王,灭了小勃律,却是没有举行献俘仪式。不要说献俘仪式,甚至庆视仪式都没有举行。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小勃律不够份量。

这是最为隆重的礼节,李隆基不能有一丝马虎,把衣着再三整理。

不仅李隆基把衣衫整理了又整理,就是群臣、百姓也是跟着整理衣衫,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群臣、百姓、唐军将士们,无不是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一个细节。要是错过一个细节,必将后悔终生。

“献俘!”司仪官大吼一声,如同惊雷炸响,震人耳膜。只见司仪官满面红光,激动难已,能主持如此盛大而隆重的庆典,那是积了八辈子的福。

李昌国手一招,龙武军押着墀德祖赞、大论、小论、整事相……向玄武门而来。

囚车一辆接一辆的驶来,排成一条长龙。囚车里的墀德祖赞无力的闭上眼睛,长叹一声。

献俘对于李隆基来说,那是无上荣光,足以名垂青史。对墀德祖赞来说,那是平生最大的侮辱,把他与牛马这些牺牲相提并论。堂堂吐蕃的赞普,沦落到如今这地步,还有比这更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吗?

不可能有了。

“臣哥舒翰、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以及龙武军、三十万将士,奉旨出征吐蕃。”李昌国眼中光芒闪烁,能参与献俘本就是莫大的荣耀,更别说这种荣耀还是自己一手谋划,一手推动,一手实现的,他热血沸腾,声调很高:“赖将士用命,攻占石堡城、打下大非川、越过积石山、攻占逻些,平定吐蕃,擒获吐蕃赞普、大论、小论、整事相,以及群臣,献于大唐皇帝陛下!”

李昌国的声音如同惊雷,震人耳膜,群臣、百姓听在耳里,如同天音仙乐,让人振奋,让人热血沸腾。

“臣李隆基祷告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在天之灵,大唐的劲敌吐蕃平定了!”李隆基眼里噙着泪花,冲天施礼,祷告列祖列宗。

然后,李隆基这才看着李昌国,大声道:“朕接受将士们的献俘!祝贺将士们立此奇功!”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字字具有让人震憾的力量。

“大唐万岁!”蓦然间,惊天的呐喊响彻天际,直冲九霄。

李隆基、群臣、将士们、百姓,无不是挥着胳膊,晃着拳头,仰首向天,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庆典的第一个**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章庆功宴



第二十章庆功宴

吼声响彻天际,震动九霄,地皮都在的颤抖。

参与此次庆典的所有人,包括李隆基、李昌国、太子李亨、李林甫、陈玄礼,以及群臣和百姓,无不是挥着胳膊,晃着拳头,扯起嗓子大吼。

瞧他们那卖力模样,个个额头上、脖子上、手上青筋怒突,如同老树虬枝。

脸上更是挂满激动的泪水,很多人一边呐喊,一边呜呜的哭泣。当然不是伤心,而是激动过甚,难以抑止。

就是李隆基也是右胳膊狠狠的挥动,左手却是不住抹眼睛,擦拭眼泪。

皇帝应该喜怒不形于色,应该要有穆穆威严,如此这般又哭又喊,太没皇帝的样儿了。然而,却没有人计较,反倒认为李隆基更加亲切。

他们之所以如此激动,不仅仅在于平定吐蕃,还在于平定吐蕃的伟大意义,与以往任何一次灭国不同。

唐朝创建百年,灭国数十,被唐朝灭掉的国家不少,诸如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高丽、契丹……

在这之中,能与吐蕃相比的大国只有东!!突厥和西突厥了,至于吐谷浑、高丽、契丹远远不能比。也就是说,能让人如此激动的灭国庆典,在唐朝历史上只有两次,一个次是李靖灭了东!!突厥,另一次是苏定方灭了西突厥。

平定吐蕃与灭掉东!!突厥和西突厥完全不同,因为东!!突厥的主要地域在大漠。西突厥的主要地域在西域,这两处地方早在汉朝就纳入了版图。唐朝灭东!!突厥和西突厥,不过是恢复祖宗的伟业,不具备开拓性。

而吐蕃之地是华夏数千年来头一遭平定。这是开拓,其意义与汉朝开拓大漠和西域的性质相当。这对于唐朝来说,是超越汉朝的伟业。

对于李隆基来说,这是超越秦皇汉武的伟大功业!

要李隆基不激动都不成。

“朕今日方知当皇帝之乐乐如斯!”李隆基一边呐喊,一边抹眼泪,一边嘀嘀咕咕,说个不住,就象个絮叨的老太太。

时间在惊天动地的吼声中流失。吼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响亮。

足足过了一盏茶时分,李隆基这才猛的想响,今天有很多的事要做。不能光顾着吼,这才意犹未尽的不住挥手,示意不要再呐喊了。

今天这种庆典,人一辈子能遇上一次,此生足矣。所有人的兴致高昂之极,虽然李隆基是皇帝,金口玉言,仍是有些吃不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让人们勉强平复下来。

“大唐的勇士们,你们克服千难万险。平定吐蕃,解除了大唐的心腹大患。朕心甚慰!”李隆基大声吼叫,脖子上的青筋怒突:“朕接受你们的献俘!押下去!”

陈玄礼手一挥,一队龙武军兵士过来,把墀德祖赞、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吐蕃大臣押了下去。

一辆接一辆的囚车经过,如同一条长龙,缓缓驶入玄武门。

百姓看着离去的囚车,心情激荡,难以自抑,又是一阵冲天的欢呼声。

“大唐的勇士们:你们凯旋而归,朕在玄武门迎接你们,请进宫!”李隆基脸上的笑容叠了一层又一层,侧身相请,如同在请客似的。

群臣站在他身后,成一列,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谢陛下!”将士们在李昌国的率领下,齐声谢恩。

然后,排着整齐的队列,齐步走来,步伐强劲有力,整齐划一,脚步声如同惊雷。

李隆基快步上前,左手抓住李昌国的手,右手抓住郭子仪的手,冲二人呵呵一笑,快步进了玄武门。

紧接着,以太子李亨为首,群臣涌上前去,拉着将士们的手,快步进入玄武门。

最惹人注目的是陈玄礼了,他大步冲到龙武军前,笑呵呵的道:“小崽子们,欢迎你们回来。你们立了大功,我欢喜着呢。走,我请你们进宫。”

他是龙武大将军,是龙武军的最高统帅,能得他如此相邀,龙武军大是欢喜,又是亲切,个个乐呵呵的,簇拥着陈玄礼,涌入了玄武门。

望着进入玄武门的将士们了,百姓极为不舍,围将上来,伸长脖子,打量着前方,不忍离去。

在李隆基的率领下,李昌国他们来到麟德殿。

麟德殿主要是皇帝休息之地,皇帝看歌舞,举行大型酒宴都在这里。当然,李隆基已入晚年,喜欢享乐了,往往在这里处理朝政,这里成了他呆得最多的地方。

此时的麟德殿布置得花团锦簇,太监、宫女、杂役奔走忙碌。

麟德殿里摆满了短案矮几,整齐有序。

唐朝气象万千,举行大型酒宴这种事情不知道有多少回。当然,不完全是为了享乐,很多是因为唐朝灭国数十,举行的庆典多,对这种庆功宴,唐朝的经验丰富,操持起来一点也不费事。

“都坐吧。”李隆基手一挥,拉着李昌国和郭子仪来到自己的宝座前站定,大声道。

“谢陛下!”所有人齐声谢恩。

李隆基袍袖一甩,坐在宝座上,示意李昌国和郭子仪坐在他身边。

这有违礼仪,李昌国和郭子仪忙辞谢:“陛下,臣等不敢。”

“有什么敢不敢的?”李隆基一挥手道:“今儿是庆功,不是按官阶高低就座。朕要你们坐在这里,是便于问话。”

“这个……”李昌国和郭子仪沉吟。

“打吐蕃这一战很精彩,朕虽然从军报上知道不少,哪有你们这些亲自参与的人说来动听、惊险。”李隆基朝身旁的座位一指,道:“你们坐下。”

李昌国和郭子仪见他是认真的,这才谢恩坐下。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杨钊,还有你你你……都坐过来。”李隆基不断指点大臣,一众大臣忙着坐过来,挨得很紧,个个睁大眼睛,打量着李昌国和郭子仪。

不用想也知道,接下来将是李隆基他们刨根问底的时候了,谁叫此次平定吐蕃是如此的精彩呢?

“都想知道?”李隆基打量一眼群臣,微微一笑,道:“朕也想知道。不过,李昌国他们赶回来,有些累了乏了,先上些点心茶水,再问不迟。”

“是极,是极。”群臣心想也是这个理,只得强忍急切的心情,大声赞同。

李隆基金口一开,太监、宫女、杂役奔走不息,送上茶水点心。

唐朝是梦幻王朝,不仅仅在于其丰功伟绩,还在于百姓生活的富足,就是寻常百姓也能过得不错。食物更是丰富多彩,送上的点心丰富多样,足有二十余道,摆满了短案。

李隆基舀起一块点心,朝嘴里塞,笑道:“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是庆功宴,朕的心情极好,这胃口也好。你们莫要拘礼,吃吧喝吧。”

正如他所说,他的心情极度之好,点心一块接一块的朝嘴里塞,一口气吃了近十块方才停下来。

有了他的带头作用,群臣也不客气了,吃点心喝茶。

李昌国和郭子仪当然不会客气。

最不客气的就是将士们了,李隆基一发话,他们就是大块大块的抓过来,狠狠朝嘴里塞。一边吃一边赞叹,真好吃,这是这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点心了。

瞧他们那样子,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好象八辈子没吃过东西了。

群臣看在眼里,不住裂嘴角,大是不屑。要不是碍于场合不合适,一定会出言讥嘲。

“这就是猛士之风。”李隆基看在眼里,对群臣道:“你们没上过战场,不知道战场上的可怕,有时数天数夜吃不上东西。有时只能抓时间吃点,这就要吃东西特别快。象你们整日里,一餐饭费时半个时辰,一个时辰,早就丢命了。”

战场上的情形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有时打起来数天数夜不得休息,有时只能抓紧时间胡乱塞点东西。吃饭慢了,很可能就送了性命,这就要求吃饭的速度一定要快。这些将士们在战场上打滚,早就练就了一副狼吞虎咽的本练。

这与群臣奉行的细嚼慢咽截然相反,要他们不鄙视都不行。

李昌国把群臣的样儿看在眼里,原本想为将士们挣点面子,莫要给他们看轻了。他还没说话,李隆基就解释了,这是在给将士们撑腰,道:“陛下所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