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589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589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这是?”高宗武还是有些纳闷,他是知道国防科工委的,国防科工委对高层的人来说不是秘密,但下层官员和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报纸也从未报道过,闻检查机构对凡是涉及国防科工委的消息一律封杀。

“跟你一样,回重庆。”看得出来,俞大维的心情很好,他拍拍机舱壁:“高司长,下次恐怕你就可以坐我们自己的飞机了。”

高宗武愣住了,自己的飞机,什么意思? 


第一节 上海阴谋(五)



“我们自己的飞机?”梅斯平不相信的反问道:“俞将军没说错吧。”

“当然没有,我们努力了四年,终于出来了,”俞大维很高兴,嘴上便没了遮拦:“我们就是回去参加试飞的,全部零部件和装备都是我们自己生产,不过,现只能生产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还不行。”

俞大维的口气有些遗憾,轰炸机比战斗机复杂,而且他们一开始制定的目标就比较高,战略轰炸机,比普通轰炸机难,幸亏美国那边有现成的图纸,可就这样也绕了不少弯路,失败了无数次。有些时候俞大维都想放弃战略轰炸机,改为生产为简单的俯冲轰炸机或者强击机,可战略轰炸机的路已经走了一大半,再放弃实让他难以割舍。

“这是真的吗?”高宗武有些震撼了,没想到短短数年,居然连飞机都造出来了。

“当然是真的,难道我还骗你不成。”俞大维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飞机发出一阵轰鸣声,两人都不再说话,机舱内一阵抖动,随后就感到身体猛地一轻,机身腾空而起,寒冬中升上天空。

一个多小时后,飞机重庆白市驿机场降落,高宗武搭乘接俞大维的车返回市区,按照太太的来信,上清寺找到他的家,他的忽然回归让太太很是意外。

“真是太恰了,汪先生和夫人正请我们去过元宵节呢。”太太一脸兴奋:“你回来了,正好我们一起过去。”

高宗武苦笑下摊开双手:“你,我这个样子能去赴宴吗?”

从飞机到轿车,他一身风尘仆仆,虽然看不到多少尘土,可他感到非常不洁,太太清楚他的脾气,连忙让佣人打来水让他洗洗,又拿来套西装让他换上,陈璧君不喜长袍,认为那是落后的代表,所以去他家的多半是穿西装的,除了几个国民党元老外。

高宗武到得不算晚,汪精卫的家里还没开席,不过客人却已经有十几个了,还有几个孩子小院里玩耍。

“宗武,来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西南开发队的队长李之龙,副队长蒋经国。”汪精卫也就介绍这几个人,其他的像梅斯平、曾仲鸣、杨永泰这些都是高宗武熟悉的。

高宗武对蒋经国很有几分好奇,这位太子回国已经两年了,到重庆任职也有半年了,但始终默默无闻,今年初却忽然冒出一条大闻,他要收拾重庆的鸦片ji女赌博,把矛头对准了川内的实力派。

蒋经国看上去比较憨厚,厚厚的嘴唇,留得极短的头发,眼镜细小,一点不英俊,不过仔细看还是可以找到点蒋介石的影子。

李之龙是他另一个感兴趣的人,这个一直藏庄继华身后的人,原来几乎没人认识他,可自从庄继华上前线后,他忽然冒出来,稳稳的掌控了西南开发的大权,而且还担任了重庆这所陪都的副市长。

高宗武正想俞他们交谈,外面隐约传来一阵锣鼓声,院子里玩的孩子们大叫着划龙舟,划龙舟。叫声惊动了客厅里的大人,众人涌过去看,原来下面的嘉陵江上正举行划龙舟比赛。

元宵节是个热闹的节日,何况大捷的气氛下,嘉陵江上划起了龙舟,从汪精卫的住宅可以一眼看到赛龙舟的过程,江上面锣鼓喧天,七八条龙舟争先恐后的顺着江水向朝天门划去。

“端阳龙舟,没想到重庆元宵也划呀。”陈璧君掩口而笑。

“以往重庆也是端午,只是今年特别,连续大捷,重庆人民为子弟高兴。”杨永泰笑着解释道。

“其实这还有一层意思,”李之龙低沉的插话道:“以往大捷后,都有很多阵亡通知书,这次的虽说还没送到,可不知道又有多少,四乡八邻的乡亲都认为应该闹一闹,驱驱鬼气,慰问下战死的英灵。”

李之龙的话让气氛一下变得有些沉重,良久汪精卫才说:“是呀,一将功成万骨枯,胜利的荣耀下面是多少将士的鲜血。田,我看还是应该和平谈判,两国人民都可以避免失去亲人的痛苦。”

“先生,和谈不是不可以,但和谈必须要按照我们的条件谈,以不损伤我国主权为首要条件,否则一切免谈。”李之龙扭头正色的说,自从庄继华打了招呼后,李之龙便减少了与汪精卫的交往,可完全没有交往也不可能,毕竟对方还是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但私下里李之龙量不与他来往,今天要不是蒋经国要来,他是绝不会来的。可就算这样,汪精卫也已经几次他面前提及和平谈判了。

“李队长,”梅斯平接过李之龙的话说:“按我们的条件谈,日本人会答应吗?我们节节战败,丧师失地,人家凭什么接受这样的条件呢?”

“那就打到他们接受这样的条件为止。”蒋经国也插话了:“委员长庐山上就谈过,中日和平的三个条件,我认为这是基本条件,不容践踏。”

广州时,蒋经国还年轻,没参与多少高层争斗,一腔热血驱使他跑苏俄去了,没想到苏俄并非他想象的天堂,吃了几年苦后,他的性格变得有些沉稳了,但杨永泰眼中还不够圆滑,比如刚才的插话,谁不知道你的身份,拿蒋介石说话,人家只会认为你替父亲讲话。

谁知道梅斯平根本没乎蒋经国的身份,他只是看了蒋经国一眼便反驳道:“条件是可以变的,否则还谈什么呢?外交的本质就是寻求妥协,双方妥协到一定程度,问题就解决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能妥协的。”

“妥协也要有底线,”杨永泰不紧不慢的接过话题:“原来我也认为,我们打不赢,可现看来,我们可以打败日本人,南京消灭日本人十万,徐州十二万,虞城反击三十万,前前后后,我们已经消灭了五十多万日本人,这些胜利告诉我们,我们是可以打败日本人的,不错,我们是丢掉了很多地方,但这些地方不是白白放弃的,日本的攻击势头就快完了,前线传来的消息表明,日军士兵有很多是才入伍的兵,有些甚至是十六七岁的娃娃,这说明什么,说明日本的力量快耗了。”

“这恐怕是传言吧,”曾仲鸣有些不信,随即用轻蔑的口吻说道:“杨市长,虞城我们占了便宜,可实际上日本人也达到了他们的战略目的,津浦路不是已经打通了吗,庄文革每次打胜仗都要失去重要城市,真不知道这些胜利是真胜利还是假胜利。”

“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说了不算,泰晤士报和华盛顿报前线都有战地记者,他们的报道应该是真的吧。”李之龙冷冷的反驳道。

“那些英美记者也是空口白话,什么摩西,他要是摩西,总理是什么,委员长算什么。”曾仲鸣嗤之以鼻。

一听这话,李之龙连寒毛都立起来了,这篇报道重庆没有转载,但不代表他不知道这篇报道,当时就吓得与张静江商议,张静江也急得不得了,可没办法,影响已经出来了,谁也无法挽回,后虞洽卿出了个主意,让梅悠兰出面写个系列报道,专门歌颂蒋介石,让中央日报发表。这能不能挽回局面,谁也不知道。

今天曾仲鸣又提出这事,李之龙把脸一沉:“记者说的话有些过,这是事实,但有些基本的东西可以看出来,那就是西方记者也承认虞城,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难道我们的军队取胜,曾秘书认为不合理,非要认为失败才合理?”

李之龙每次来这里都要与曾仲鸣争论,而李之龙不来之后,曾仲鸣对他看不上了,认为他是个见风使舵的人,汪精卫那么赏识他,他却拜倒蒋介石脚下。因此两人一对上就是唇枪舌剑,火药味极浓。

以往他们争起来都是汪精卫出面调停,但这次汪精卫却没有开口,只是含笑看着他们。

“当然不是,”曾仲鸣分辨道:“我只是想,就算我们后能取得胜利,但要付出多少代价,如果能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国和解,可以免除多少家庭的痛苦,少流多少血,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寻求和平呢?选择战争看上去很勇敢,可我认为选择和平的人,却勇敢,只有大心胸大气魄的人才有勇气选择这条道路。”

李之龙冷冷哼了声,毫不客气的反击:“我不反对和平,但和平应该有底线,不能用屈辱和国家主权,民族独立来换。今天这场日本人挑起的战争,他的根本目的是亡我种族,灭我国家,这样的条件能答应吗?如果这样的条件都可以答应,国民政府和腐朽的满清政府有什么区别?”

曾仲鸣毫不退缩,两步就跨到李之龙面前,两个人如两只斗鸡一眼怒视着对方,院子里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第一节 上海阴谋(六)



眼见两人又要冲突起来,作为主人的汪精卫不得不出面了,他轻轻笑了笑:“田,仲鸣,这么多年了,怎么还做这种意气之争,任何战争爆发都有战和问题,平心静气的讨论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汪精卫一开口,曾仲鸣偃旗息鼓,他有些惭愧的说:“先生责备得是。”

李之龙这时也不得不表示一下:“汪先生说得对,战和问题是基本原则,决不能含糊,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就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一百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完全得到,这场战争将是我们这条道路上的后一个障碍。”

面对依旧慷慨激昂李之龙,汪精卫的神情依旧那么温和,他微笑着点点头:“田,你只看到一个方面,我们目前的敌人有两个,明处是日本人,藏暗处的呢,是gd,虽然说现国共合作了,但我还是要说,gd是我们敌人,田,你先别急。”汪精卫见李之龙要开口,抢先抬手制止:“我曾经很相信gd,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我不惜与全党同志闹翻,也要坚持联共,可结果呢?gd不是中国的,是g国际的,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听苏俄的,是苏俄侵略中国的先锋。如果仅仅局限于中日之间,我也认为,我们后必然获得胜利,但是放中日俄三国博弈中,就可以发现,苏俄才是隐藏深的敌人,也是凶恶的敌人。”

“如果你不同意,那么疆发生的事情就是明证,把盛世才与苏俄签订的协议,拿来与袁世凯与日本签署的二十一条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汪精卫的用词虽然严厉,可神情却依旧保持温和:“但却没有人站出来指责,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日本人吸引了我们的全部注意力,疆的疆域不比东三省小多少,它也是我们的领土,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溥仪是日本人扶持的儿皇帝,盛世才算什么?gd算什么?”

面对汪精卫的连串质问,李之龙有点措手不及,他对疆问题了解不多,不知道那里的情况到底怎样,盛世才与苏俄签订的条约到底是什么内容。

“汪先生说的没错,”杨永泰平静的接过汪精卫的话:“日本人是我们的肘腋之患,g主义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对日和平,我不反对,但我认为和平应该坚持委员长庐山的谈话为底线,否则我们还没亡于g主义,就会亡于日本人。”

“经国,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汪精卫从杨永泰微微一笑,没有回答他的话,反而转向蒋经国。

“我赞成畅卿先生的观点,我们必须首先打垮日本人,才能谈其他。”蒋经国的脸上带着丝憨厚的微笑。

“前门拒狼,后门进虎,”梅斯平摇头叹息。

“gd现就是保存实力,让我们与日本人硬拼,他们躲暗处发展,现的华北就清楚了,这场仗再打几年,日本人打跑了,gd却遍地都是,十年心血一朝成空。”曾仲鸣露出一丝焦虑。

“我不相信这个,我参加过gd组织,我认为他们不会出卖中国,他们参加gd的唯一目的还是为了救中国,我相信,如果苏俄侵略中国,他们也一样会起来反抗。”李之龙申辩道。

“哈哈,”梅斯平嘲讽的笑了:“对,中东路就是证明,还有现的波罗的海三国也说明了问题。”

李之龙有些哑口无言,中东路事件中,中国各阶层都支持张学良收回中东路,自由gd公开声明支持苏俄,九一八汹涌的抗日浪潮中,中g提出的口号是武装保卫苏联,并不是什么抗日救亡,那个抗日是后来加上去的。

蒋经国却微微一笑,毫不担心的说:“其实对苏俄用不着担心,苏俄和德国之间的矛盾迟早爆发,到时候他们自顾不暇,我们就可以趁机收回疆,消除苏俄的影响。”

蒋经国毕竟是从苏俄回来的人,对苏俄的情况了解很多,他知道苏俄的很多内情,希特勒上台后,高举反苏大旗,苏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