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469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469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思考着战和利弊。庄继华却开始思考如何组织南京防御和疏散市民了。前线的部必须先撤部分下来进行整补。让那些部队撤下来呢?

俩人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一路默默无语。不知不觉中轿车停下来了。庄继华下车之后才发现。这已经是南京城外了。轿车停一栋小楼外。这栋小楼比起憩小。周围为翠的树木掩映。很是隐秘。

蒋介石和宋美龄战事爆发后就迁居这栋小楼。憩庐的目标太大。很容易遭到袭击。庄继华随蒋介石进;陈布雷迎了上来。

“委员长。陶德曼大使已经向这里来了。”

庄继华这才明白蒋介石找他来是为了见见陶德曼。可他不知道为何要他来见陶德曼?蒋石很快给他答案了。

“文革。德国虽然中间调解。可他们的态度游移不定。你能否用私人关系说服希特勒和戈林。让他们给日本人施加大的压力。”

“信。我可以写。我不敢保证有什么效果。”庄继华苦笑下。蒋介石怎么有点病急乱医了。国家利益岂能靠私人关系调解。

蒋介石点点头。这个本来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庄继华很快就写好信交给蒋介石。蒋介石接过来一看全是德文地。庄继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莽撞。连忙接过来把信用中文念了一遍。

蒋介石听后很满意。庄继华这封没有兜。十分坦诚的承认中国目前的困境。请求德国干涉。向日本方面施加大的压力。逼日本从中国撤军。同时请德国加大对华武器出口。特别是飞机。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困难时刻提供帮助的朋友

信写好了。蒋介石却没让庄继华走。而是有询问起四川的情况。特别是刘湘。庄继华告诉他。刘湘的病是真的。亲眼

吐血组建集团地工作刘湘交给了唐式遵。如果不。唐式遵将成为集团军司。

随后蒋介石又问起西公路。庄继华也一一详细说明。滇西公路已经全线贯通。目前的问题英国方面。他们对缅甸境内地道路修缮不够积极。李安定正设法与英国人交涉。

“西南将是我们的大后方。也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基地。这些年辛苦你了。”听到庄继华的讲述蒋介石十分满意。

“校长。安定同学这次修缮滇缅公路。功劳巨大。不是给以表。”庄继华趁机为李安定求功。

安定自从被发配到西南以后。远离中央。一心埋头做事。这些年先是攀枝花后是西全是苦穷的地方。从不问南京的事好像与他无关似的。

“安定你那里干的不错。上次会理就打的很好。”蒋介石心中有数庄继华这是替李安定求情当初他组织小团体。与李济深瓜葛。犯了大忌自己;点枪毙他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没见他与李济深或者邓演达有什么联看来当初是有点冤枉他了。

“应该表缅‘路将是我们一通向外界的公路。这分功劳不小。”陈布雷旁边帮腔了。他看出介石心意已动。自己也乐的做个人情。

“授予一枚云麾勋章。以表彰他滇缅公路建设中作出的奉献。”蒋介石手一挥就送出一枚勋章。

庄继华心中苦笑。的目地可不是为李安定要一枚勋章。而是想提升李安定让他重回到政治舞台中心。以为自己地助。可蒋介石这一手让他无话可说了。

如果说八月时陶德的调解只是试探的话。那么现的调节却是希特勒授意地。希特勒权衡利弊。感到管支持谁都不合德国利益。中日两国同为德国盟友。两个盟友打起来了。他只有作和事佬。十月希特勒终于决定对中日战争进行调解。为此驻日大使狄克逊和驻华大使陶德曼充当起中间人角色。

当狄克逊传来日本没有改变议条件时。陶德曼都感到意外他反复询问狄克逊。的到肯定答复后陶德曼十分兴奋他意识到是个机会。蒋介石目地情况下很可能接受这些条件。

当陶德曼心情愉快走进室内时。有些意外的看到庄继华。对这位将军他早有所闻。也清楚他与纳粹党高层的交往。两任顾问团团长塞克特和法肯豪森对他也推崇有加。他也早就想见见这位将军了。只是一直没机会。今天这种环境下总算见面了。

不过陶德曼现也机会了解庄继华。蒋介石待他一坐下直接奔主题。

“大使先生。日本方面地条件真的没变?”蒋介石开口就问。

“狄克逊大使传来消息是这样”陶德曼郑重其事的说。他今天穿了身灰色西装。全身上下收拾的一丝不苟。连头发丝都没乱。

“如果是这样。我们同意以这七条为基础进行谈判。不过我们要求谈|期间。应该首先止军事行动。”蒋介石说到。

“我一定把这个要求传达给日本方面。”陶德曼;点头:“我充分理解贵国的困难。不过委员长阁下。谈判地点打设那里?”

“上…。”蒋介石的刚要说上海。庄继华就抢他面说:“香港。我们可以香港谈判。”

蒋介石有些恼怒的瞪了庄继华一眼。庄继华却毫不意的补充道:“由于淞战事。上海十分混乱倒不如去香港。那里安全。”

蒋介石这下明白了。庄继华是担心上海泄密。和谈只能秘密进行。否则他蒋介石恐怕还没谈出结果国内就闹翻天了。

陶德曼盯着蒋介石。蒋介石微微;头:“好。就香港。”

“除了日本的七条。贵国有没有什么条件?”陶德曼问。

“大使先生。我们希望能恢复卢沟桥事变之前地状态。”蒋介石慢慢的说:“不损坏我国主权。不赔款。这是我们的底线。大使先生。您可以把这两条转告近卫首相。如果他们同意。我们就可以开始谈判了。”

“我明白。”

当陶德曼走出屋子时。他感到十分愉快。有些阴的天空也变的明亮多了。中日战争看来要自己手中结束了。

“大使先生。”

陶德曼回头看却是庄继华叫他。

“大使先生。请给日本人带句话。现我们的条件是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之前的状态;明年我们的条件是日军退出长城;三年以后。我们的条件是日军退出包括东三省台湾内的所有中国领土以及朝鲜;五年以后。我们地条件只有一个。无条件降!” 


第八节 南京,南京(三)



继华此话不但让陶德曼怔住了,也让蒋介石怔住了,^7其妙的看着庄继华,陶德曼是感到有些不可理喻,现的形势明显是日军占优,国际军事专家,包括法肯豪森都认为中国的抵抗将几个月之内结束;而这位受到塞克特将军推崇的青年将领却大言不惭的要日本无条件投降。

“庄将军,我曾经听塞克特将军和法肯豪森将军说起过您,他们一致称赞您是位优秀的将军,可是将军,现的形势是贵国不利,这种话传过去,无疑是下挑战书。”陶德曼的语气很诚恳,镜片后灰色的眼珠直盯着庄继华。

“没什么,您管传过去,日本人貌似强大,实际上很虚弱,”庄继华满不乎的迎上陶德曼的目光:“他们可以赢得一场,两场,十场,二十场战役的胜利,但他们赢不了战争;大使先生,日本列岛上的那些家伙都疯了,一两场胜利就让他们高兴得找不着北,不知道祖宗叫什么了;大使先生,如果您还中国,那么要不了一两年,您就会看到日本人求爷爷告要和谈。”

庄继华说着走上去,轻轻拍拍陶德曼的肩头,这有违外交礼仪的举动却没有引起陶德曼的抗议:“我请您把这话传过去的目的是提前告诉日本人我们的条件,以后就用不着中间人跑来跑去了,挺累的。”

陶德曼有些苦笑不得,他看看蒋介石,征求他的意见,蒋介石皱眉想想后摇头说:“大使先生,文革是开玩笑,这话就用不着传过去了。”

陶德曼点点头:“如果日本方面同意,我会短时间内通告您的。”

说完之后,陶德曼转身上车,径自走了。

庄继华看着轿车屁股背后扬起的尘土,无可奈何的摇摇头,他的这话要传过去了,日本人想要和谈仍然会和谈,至少可以谈判以前把握到日本人脉搏。

当天晚上蒋介石发布命令,组建南京卫戍司令部,任命庄继华为卫戍司令,蒋百里、罗卓英为副司令,谷正伦为总参议,傅常为参谋长,周澜副参谋长,南京南北两条战线的所有部队都归卫戍司令部指挥,南京军政宪警也全部听从卫戍司令部指挥。

蒋介石向全国发布通告,宣布中国将抗战到底,决不投降,绝不签城下之盟,通告中称自抗战开始以来,全军将士无不奋勇作战,牺牲尤其巨大,上海作战我军虽然转进,但给予日军巨大杀伤,击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今后我军还将继续打击敌人,他告诫国民抗战是长期的艰苦的,不要意一时的挫折,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随着通告一同出来的却是一篇杀气腾腾的命令,这道传达到每支部队和城市每个警察署宪兵队以及市政府官员的命令是:“南京卫戍部队以及警察宪兵队的作战地域为南京,后撤部队必须有卫戍司令部庄司令继华的亲笔签字,若无,一律以逃兵罪查处,就地枪决。南京为死守死战,望诸君奋决死之心保卫南京!!!”

第二天。庄继华卫戍司令部召开军政联席会议。这个会议上庄继华以绝对地武断宣布三条命令:南京全城戒严。警察宪兵和四十九集团军直属队抽调人员上街巡逻;第二。组建宣传队支前队;其三。南京将成为战区。为减少不必要地伤亡。立刻组织市民撤退。

“杨市长。古司令。肖厅长。撤退市民地事情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打算怎么作?”庄继华说完之后就问杨永泰三人。

庄继华地这种工作方式对杨永泰来说是很熟悉地。可对宪兵司令谷正伦和宪兵副司令兼警察厅厅长肖山令来说就有些难以接受。感到他太咄咄逼人了。

“这是一时半会那就立刻有办法了。”谷正伦打个哈哈。他是国民党元老。很早就追随孙中山黄兴参加辛亥革命。北伐之后担任宪兵司令。一手编练了宪兵。他地兄弟谷正纲、古正鼎都是中央委员。党政军中位居高位。可谓家门显赫。现庄继华这个黄埔晚辈居然成了他地上司。这让他有些不舒服。

“委员长地命令很清楚。没有我地手令。谁也不能离开南京。”庄继华现没时间管他们地感受。他地语气中威胁地未到十分浓厚:“市民没撤退以前。南京市政府地所有官员都不准撤退。包括你们地家人。违令者。以动摇军心罪论处。”

参加联席会议地所有人都一怔。包括谷正伦内。脸色陡变。谷正伦正要发作。杨永泰抢他前面。只有杨永泰明白。庄继华是玩真地。如果谁真地敢顶风作案。庄继华是敢杀人地。

“庄司令,古司令说的是实话,南京这么大座城市,上百万人口,该怎么组织撤退,我们都不是很清楚,一个

会引起全城大动乱,这才是真的糟糕了。”

“分步走,”肖山令虽然是宪兵副司令,但也兼任警察厅厅长对基层的事情知道较多:“以警察分管片区为单位,挨门动员撤退,不过有两点要明确,撤退的路线和交通工具。”

“政府不可能提供这么交通工具,”庄继华武断的说:“撤退的路线,只要日军没占领的地方都可以去,只要不待南京就行。



无语,肖山令有些无语了,就这样把百万人赶出南京,这有些难以想象。

“我看可以,”杨永泰又出面调和了:“逃难无非两条路,向西和向北。不过,文革,这么多人,要快速离城,好的方式是过江,过了长江就暂时安全了,日本人还没有打过长江的企图。”

“嗯,”杨永泰的提议很合理,庄继华点头表示接受:“这是快的捷径,长江上架桥,周副参谋长,这事你督促着办,快架好。”

周澜站起来答应,然后坐下。市民撤退的事到此算是安排了。组织支前队和宣传队的事情,庄继华把他交给了滕杰。

蓝衣社停止活动后,滕杰接替了贺衷寒军令部政训处处长的职位,同时还兼任三青团总干事,淞沪战事爆发后一直组织宣传活动,现庄继华把组织支前工作交给他可谓得人。

卫戍司令部成立之后,各国外交官和记者明显感到南京的变化,突然之间南京由混乱开始走向有序了。

宣传车大街小巷行走,车上的高音喇叭不停的播放卫戍司令部发布的高南京市民书:

“南京市民们,我是南京卫戍司令庄继华,日军逼近南京,我受命坚守南京,南京即将成为战场,为了避免平民的伤亡,非战斗人员,特别是妇女、老人和小孩,要快离开南京,投亲访友均可,同胞们,我们将与日军南京城外作战,南京城内作战,我们将为保卫南京,保卫我们的首都牛津后一滴血…”

“南京卫戍司令部第一号命令,从即日起,对南京实行军管,南京全城戒严,凡这段时间抢劫、盗窃,散播流言,指着混乱者,一经发现将从重处理。”

“南京卫戍司令部告市民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