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436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436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卫冷冷的瞟了眼已经秃了半个脑袋的武藤,他非常厌恶陆军中流行的那种下克上行为。这个武藤章只是一个小小的课长就敢闯到他的首相办公室来了。

“武藤章大佐,就是你指挥的绥远进攻?”

近卫一句话就把武藤章说得满面通红。所谓绥远进攻是指36年关东军策划的由蒙古德王出面向绥远发起的进攻,结果遭到中国守军傅作义部地顽强反击。终大败而回,而这个事件的策划和实施者都是武藤章。

“阁下。正是由于绥远战役中没有让皇军直接出战。才导致百灵庙战役地失败。而这次。如果不向华北增兵。华北驻屯军将会全军覆灭。这将是皇军创建以来大地耻辱。”武藤章把头低下:“阁下。下决心吧。华北将士存亡您一念之间。”

“放肆!”近卫转身大喝道。武藤章地话让他心烦意乱。他不是不想增兵。但他组阁时曾经宣称。任内不向海外派兵。本届政府将奉行和平主义。可这才短短一个月。他就不得不派兵到海外。

“是否派兵内阁已经作出决定。况且华北地报告不是说已经谈妥了吗?为什么还要增兵?”近卫目光炯炯盯着武藤。

“阁下。上海梅机关报告。蒋介石已经决定调遣大批部队北上华北。其中包括孙连仲地26路军。另外还有精锐地中央军二十五师。驻甘泉地第十三军。”多田骏立刻插话。

“怎么由你们来报告?杉山陆相为什么不来?我虽是首相也不能推翻内阁地决定!”近卫有些不相信他们两人。卢沟桥事变之后。多田骏就如小孩看到心爱地玩具一样兴高采烈。可当内阁决定不出兵后。他差点当场把桌子掀翻。非常无礼地要求杉山元辞职。与愤怒地石原莞尔发生冲突。

多田骏与武藤章面面相窥。武藤章反应极快。他敏锐地感到近卫心思有了变化。

“阁下,我们就是奉杉山大将来向提出通报情况,他建议您重召开五相会议。”武藤章抬起头看着近卫。

近卫迟疑一下,转头看着多田骏问:“是这样吗?”

“是的,”多田骏毫不迟疑的答道,近卫犹豫一下点头说:“好,我明白了,我会内阁商议是否根据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决定。”

多田骏和武藤章退出近卫的办公室后,立刻快步走到楼下的一间房间中,多田骏抓起电话就给杉山元打电话。放下电话后,多田骏长出一口气,扭头看着同样紧张的武藤章,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切都办妥了,杉山大将已经表示支持我们的意见,他会五相会议上据理力争。”

武藤章的绷紧的神经也松弛下来,杉山元帮他们圆谎,一切都很顺利,他和多田骏同样担心,北平方面的电报已经来了,双方已经谈妥条件,这份电报已经被他们联手压下来,瞒住了所有人。现他们必须快让派兵成为现实,然后再说起他,不过要派兵还有一个为顽固的家伙要对付,石原莞尔,如果他不同意派兵,一切都是白搭,对这个人,多田骏和武藤章都有些束手无策。

五相会议很快作出决定向华北增兵,但石原莞尔却否决了调兵令。多田骏愤怒异常,他到参谋总长闲宫院载仁大将那里要求解除石原的作战部部长职务,但这个命令载仁却很难下,要解除作战部长的职务必须得到陆军大臣的批准,主要的是石原陆军中有一批追随者,若无正当理由解除石原的职务,这些追随者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但载仁毕竟是亲王,虽然他这个参谋总长只是一个摆设,但他对军中内部的关系却并不陌生,他找来参谋本部第二部本部副(即副部长)冈村宁次,让他们两人去说服石原。

冈村宁次非常矛盾,自从签署热河停战协议后,他就一直默默无闻的待当那个不起眼的本部副,这几年他一直研究总结当年那一战,本部副不管什么事,他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来反复研究那一战,他越研究越感到可怕,如果说热河还可以通过增加兵力的方式来解决后方兵力不足的问题,可要扩展到整个中国呢?这种兵力不足的现象就变得加严重。

东京城内冈村与石原的观点接近,两人经常交换观点,石原非常赞成冈村的研究结果非常赞同,而且还补充了关于政治经济方面材料;冈村发现石原的观点与庄继华非常接近,石原认为中国人不可能投降,所有臆断中国人会投降的判断都是错误的,如果中日开战,日本大的可能就是陷入一场长期战争中,这场长期战争会将日本国力彻底消耗完,而且很有可能中国会取得后的胜利。稍微正确的做法是,以战养战。这个以战养战不是掠夺当地资源来支持战争,而是发展当地工业来支持战争,为此对中国的征服必须是逐步的,缓慢的,占领一地消化一地,发展一地,只有发展好了,然后才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这个过程将十分漫长,而且很容易激起中国的反抗。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加强满洲建设,满洲建设完成之前量避免中日冲突,甚至必要的时候放弃华北的特权,从长城,甚至从热河撤退。

这个观点之激烈让冈村都难以接受,两人曾经争论很久,后冈村居然被石原说服了。但现冈村必须去说服石原同意派兵华北,管他赞同石原的观点,但他必须去,也必须完成任务,否则他很可能会被转入后备役,那就意味着他的军人生涯就此结束,这是他绝不甘心的。

“冈村君,我没想到,你居然也会赞同增兵华北,难道以前我们的谈话都白费了,你的观点放弃了?”石原瞪大眼睛盯着冈村,满脸不相信。

“石原君,我没有放弃我的观点,”冈村严肃的说:“我一直认为,不能扩大中日战争,但五相会议已经作出了决定,而且中国方面作出的反应也让我很担心,石原君,我一直想,要是中国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内发展起来了,他们还会容忍我们占领满洲吗?我认为他们不会,他们会主动挑战,收复满洲,那时帝国将面临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所以我认为征服中国的好办法是瓦解中国,瓦解中国的方式是阻止中国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第一节 “意外”的战争(四)



冈村的神情有些苦涩,这个结论让他很难受,以目前中国的虚弱混乱还不能征服中国的话,那么一个统一的中国加不可能了,难道日本就没有一点希望吗?不要说冈村不甘心,所有日本精英都不甘心。

“可是现中国已经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石原冷静的反驳说,这个以前的好友怎么突然变得好战了,石原还不明白,但他的分析却是有道理。

“不然,这个政府是不稳定的,”冈村眼光一闪涌起一丝喜悦,感到石原的态度开始松动了:“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势力,比如广西李宗仁、山西阎锡山;他们对蒋介石的支持是有限的,而蒋介石是以抗日为旗号将其团结一起的,如果我们逼迫蒋介石同意华北自治,那么蒋介石的抗日旗帜就会倒下,其权威就会自然消亡,没有了这个权威,中国就会再度陷入动乱之中。”

石原陷入深深的思之中,他不赞成扩大并不代表他反对大陆政策和拓展生存空间的国策,他反对的原因与他对日本国力的估计,认为日本不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不过冈村的分析却也让他左右为难,他认为蒋介石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但也不是不存妥协投降的可能。

“石原君,华北事变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看看蒋介石的抵抗决心,”冈村看出石原内心的激烈斗争,便趁热打铁:“我们把事变控制华北,占领平津后与蒋介石谈判,以平津为砝码诱使蒋介石接受我们的条件,如此我们只需花轻微的代价就能让蒋介石的权威坍塌。”

冈村地建议让石原怦然心动。拿下平津再把平津有条件交还给蒋介石,如此华北非军事化至少可以让冀东**,这个目的一旦实现。以中国目前的国民情绪,蒋介石就只能下台,如此中国再没有一个政治核心,必将重陷入四分五裂地状态。

“石原君,你如此坚决的拒绝服从政府的增兵令,华北局势一旦崩溃。造成皇军历史上大的败绩,这个责任你可负担得起,而且由于你的干涉,刚成立的内阁再度倒台,你如何面对天皇地质询。以及国民的声讨。”冈村给了石原后一击

石原莞尔痛苦的闭上眼睛,这个责任他担不起,如果他坚持不肯增兵,姑且不谈华北局势,就是内阁倒台的责任他就负不起。

“好吧,我同意增兵,不过,我希望战争局限华北。”石原的话软弱无力。

冈村严肃地点点头,可他心里清楚。一旦增兵,战争会哪里停止。只有天知道。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石原完了。中国战场的胜利越多,占领的地区越多。石原倒台的速度越快,那些坚持扩大方针的军中将领们将有充分的理由清算他。另外还有就是。他冈村的转机到了,他不会转入预备役了,他将重出山。

七月十一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任命香月清司接替病重的田代皖一郎担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命令参谋本部增兵华北,以结束目前华北地混乱局面。

下午。参谋本部和陆军省高级将领入宫晋见天皇裕仁。按照日本宪法。天皇是日本军队地高统帅。对外宣战。出兵海外都必须取得天皇地同意。

裕仁现年三十五岁。他地父亲大正天皇位仅仅十年即因精神方面地疾病让位与其监国。五年以后去世。他正式登上天皇宝座。与他地父亲相比他地精神正常得多。懂得为君之道。他压抑地表情之下。他渴望超越祖父明治天皇始终滚烫。

当裕仁出现御座前时。近卫内阁地全体成员和载仁带领地参谋本部高级官员毕恭毕敬地前倾身体。头部下垂。双手紧贴裤缝。

近卫呈上请求批准出兵地文件后。裕仁没有立刻盖章。他很早就明白。虽然他不能推翻内阁地决定。当他必须表现出相应地关注。

“诸卿。华北局势真地危急到必须增兵地境地了吗?”

裕仁地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柔软。寂静地房间中清晰地传到每个人地耳中。所有都闭住呼吸。仔细聆听这个神传出来地声音。

天皇的疑问让近卫大为惊讶,他正要分辨,却又听到那丝柔软的声音问道:“支那虽然软弱,然其地大物博,军队数量众多,我们增兵,他们也会增兵,我军能否占优势?”

近卫的心一下就落肚子里了,裕仁这是以日本人常说的腹语暗示他们应该大举增兵,杉山元恭恭敬敬的答道:“请陛下放心,华北地区地形平坦,利于我军火力发挥,支那军人数虽多,但装备却差,与我军无法同日而语。”

“我军增兵华北,如果苏俄干涉怎么办?”那个神一样的人发出的声音依然软软的犹如妇人的手轻轻抚过房间。

“苏俄不会干涉,”外交大臣广田答道:“苏俄的目的是利用支那牵制我国,以利于其专心对付来自欧洲的威胁。”

裕仁轻轻点头当他还是有些担心:“那不过是陆军的判断,要是苏俄真的发动进攻,有什么应对办法吗?”

“如果是这样,那也没办法。”参谋总长载仁的答复显然让裕仁很不满意,他低低的重复道:“没有办法?怎么能没有办法呢?”

“陛下,不是这样的,我们满洲的部队依然雄厚,依照他们现远东的军事力量来看,这种进攻是不存的;苏俄要发动进攻,必须从遥远的欧洲调兵过来,没有半年的准备是不能的,而我们从支那调兵到满洲,只需要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上完全来得及。”杉山元急忙补充道。

“支那很大。皇军地力量有限,帝国的国力也有限,衫山将军。这场战争要打多长时间?”

“陛下,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意见是两三个月,多三个月,占领华北以后,支那地抵抗就会崩溃。”杉山元信心十足。

至此裕仁的所有担心都得到完美的答案,他心满意足的拿起玉玺。盖诶各奉上的增兵请求上。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增兵华北,消息传出,日本各地民众了,无数少女捧着捐款箱街头向路人请求捐款,三菱工厂的工人宣布自愿加班。延长工作时间,各地征兵点前排满长队,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前往中国参战,后援会,劳军团入雨后春笋般涌现,似乎胜利就眼前。

参谋本部宣布从满洲增调关东军地第一旅团,第十旅团,朝鲜军第二十师团,以及相关的战车、炮兵与飞行团。立刻多头齐发,进军中国华北。接受日本支那驻屯军的指挥,准备参与教训中国的作战。

日本的战争机器开动了。中国地战争机器却停下来了。就日本天皇裕仁增兵令上盖上玉玺的当天,宋哲元从山东启程回北平。十六日抵达北平,北平浓烈的战争气氛让他很不舒服。火车站附近架满工事,城墙上堆满沙包,士兵大街小巷巡逻,青年学生纷纷进入军营慰问。

“这是做什么,乱糟糟的,成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