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423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423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希濂显然没细想庄继华问题地含义,他随口答道:“怎么也得半天到一天吧。”

“有这么快?”庄继华表示怀疑,以前他对浮桥这类东西没有太意,刚才这幅极美的画,让他想到一年后这里将发生地人间惨剧,如果到时有座浮桥,恐怕能跑出不少人吧,庄继华忍不住这样想。

宋希濂还没答话,张静江却插话问道:“文革,西安到现还没消息,你就一点不担心。“骰子已经掷下了,有什么好担心,明天校长能离开西安。”庄继华肯定的说:“张杨也明白,他们目前大的优势就是校长;如果这张牌失效了,那他们将一无所获。我们感到时间紧,他们也同样感到时间紧,汪精卫要回来了,没有师母南京,联席会议的态度很可能转变,那时双方就都没有退路了。”

“共党方面会同意放校长回来吗?”管共党方面给南京发来通电,呼吁和平,但南京方面还是不肯相信,毕竟双方结下的仇太深。

“当然,我恰恰认为共党方面是真想放校长回来,”庄继华望着天边逐渐后一抹亮光淡淡的说:“你们注意到没有,**给中央的电报,还有事变刚发生时苏俄的态度;我认为苏俄肯定给他们施加了影响,为了苏俄的利益,斯大林也会让校长回来。”

“这点,我赞成共党方面是想放委员长回来。”张静江点头说,他转头看看黝黑的南京:“不过,他一回来,不知又有多少人要折戟沉舟,再也爬不起来了。”

这个话题就有点沉重了,这场战和之争包含地东西太多,卷入地人群、团体也太多,庄继华已经有些感觉了,孔祥熙提出那道后通牒前,是与他和张静江而不是与陈家兄弟商议,这已经就表明态度了,宋美龄没有忘记陈家兄弟初的“背叛”。

不过蓝衣社肯定是大地输家,他们至始至终主战,贺衷寒的种种举措无不引人生疑,蓝衣军,白衣誓师,两道通电,重重举措。蒋介石回来必定清算。

当然大地赢家肯定是庄继华,他从头至尾对宋美龄坚定不移的支持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南京的局势,蒋介石宋美龄对他的信任将增加一种空前地程度。

“是非成败多少事,青山依旧,几度夕阳红。”庄继华叹道:“两千年了,这条江见证了多少兴衰。可回头来看,又算什么呢?又有什么呢?法西斯主义本就是个极端的思想,不适合中国。蓝衣社解散了也好。君山他们经此挫折,也不见得是坏事。”

众人沉默了会,宋希濂才低声问:“你认为校长会解散蓝衣社?这可是他老人家亲自下令成立的。”

“可蓝衣社已经变了,与当初成立的主旨背道而驰,你看看这些年,争权夺利,贪污腐化,纪律松弛。四年前宣称的铁血、纪律、廉洁。现还剩多少?”庄继华摇头叹息道,蓬勃兴旺的蓝衣社短短几年就要烟消云散。

“蓝衣社可有上百万人。校长就这样把他们解散了?”宋希濂还是有点不相信。“一下就解散恐怕不会,不过解散却是肯定地,你们那位校长这方面的手腕高着呢。”张静江慢悠悠的说,其实他当年也不看好这个组织,不过他是从他与蒋介石私人恩怨地角度来看的,后来与庄继华交流后,他才有了反对理论基础,而这次的判断则是基于他对蒋介石的认识做出的。

“文革,接下来要做什么?”宋希濂有点好奇,他不喜欢政治。但这场事变就是政治范畴远大于军事范畴。完全让他看不明白,只好求助于庄继华了。

“做什么?还能做什么。好好练兵,准备打仗。”庄继华说到这里像想起什么来:“对了萌国,把弟妹和侄儿侄女送到重庆去吧,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手忙脚乱?”宋希濂疑惑的扭头看着庄继华,忽然之间明白了:“你是说抗战就要开始了?南京还守不住?是这样吗?”

庄继华没说话,他站起来伸个懒腰,深深吸了口江上吹来的寒风,有点沉醉的说:“我们这代军人是幸福地,也是不幸的,希望我们能把该打地仗都打完,等丫丫他们长大了,就不用再打仗了。”

“文革,如果你坚持这个判断,那么江浙一带的厂矿是不是应该迁移了?”张静江沉声问。

这让庄继华的不好回答,如果说该,那么什么理由呢?明年就爆发全面战争?依据那里?如果不是,战争一旦爆发,这么多企业来得及搬迁吗?庄继华心里拿不准。

犹豫半响,庄继华后还是没敢把话说死:“明年不打,后年也要打;告诉他们,不要再扩大江浙一带的生产厂了,把重心转到四川云南去。对了,先生,能不能组织一批上海的工商界人士去云南考察一下,那里的矿产比也是非常丰富的。”

“这个没问题,交给我和阿德哥了,”张静江大包大揽,现他和虞洽卿上海滩工商界有点说一不二的架势:“文革,杜月笙找我过几次,想与你认识一下。”

一提起杜月笙,庄继华就想起当初宫绣画的事还欠着他的情,便点点头说:“当然没问题,我还欠他一顿酒呢。不过我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去上海,以后这方面地事都由田主持,我地工作转到军队去了,争取明年练出十万精锐。”

张静江还好,庄继华回国就反复向他灌输战争爆发的时间;可宋希濂却没有,他看着庄继华,他不明白,庄继华为这么着急,难道明年真会爆发中日全面战争?重要地是,他凭什么对蒋介石明天回来这么有信心。

可事实却告诉他,庄继华又赢了。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日,南京全城响起喜庆的鞭炮,这既是庆祝圣诞,又是庆祝蒋介石平安离开西安。 


第十节 余波(一)



十二月二十六日。蒋介石飞返南京。南京政府各大员全体出动。光华门外大校场机场迎接。蓝衣社组织了四十万群众机场外欢迎。当运载蒋介石的飞机从天空中缓缓降落时。机场内外鼓乐齐鸣。军乐队奏起欢快的迎宾曲。

走下飞机的蒋介石精神很好。相反陪他身边的宋美龄的精神却有些差。蒋介石机场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认为此次事变是他平日“督教无方。防范不严所致。”为此他感到非常惭愧。对事变期间中央的处置非常满意。维护了国家纲纪。消弭变局。巩固国家基础。“使震惊世界的变局的以安全渡过。”他感谢各方关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全国各方的共同努力。也是他个人的心愿。

迎接的队伍中。庄继华只有站队尾的资格。他党内政府内的的位都不高。西南开发队是个怪胎。说权力大。它的权力很大。可以掌控两省军政;说权力小。可以说权力很小。中央政府公开给与的只有矿产勘探开发的权力。至于其他的是庄继华自己弄来的。中央政府也管不着。

不过庄继华的军内的的位不算低了。中将军衔。手下掌控整整两个军。是黄埔学生中兵力雄厚的一个。可军官队中是些军事参议院的老将们。这些北洋时代就军队中高层打拼的将军们。一个个满头白发。挂着中将上将军衔。那等着向蒋介石表白。他又不想混到这一堆中去。于是他就干脆躲到社会贤达代表中。与从重庆赶过来的梅云天站一起。

梅云天是二十四号到的。西安事变发生时。他正云南。主持云南的法币推行。以及富滇银行滇币收回的工作。事变一发生他就给宋美龄拍去私人电报。随后就与庄继华保持一致。敦促西南的方实力派支持宋美龄。

而梅悠兰这大小姐却能折腾。西安事变一发生。那股记者唯恐天下不乱的天性上来了。她自己亲自跑西安抓闻。结果西安城外被拒绝入城。于是她又转身去南京。到了洛阳时见到准备去西安的宋美龄。便求宋美龄带她一起去西安。于是她又成了宋美龄的御用喉舌。陪着宋美龄全程参加了与张杨的谈判。

当然她的消息时庄继华和梅云天从报上的知的。她没有和蒋介石宋美龄同机返回。还后一架中。但经此事件。梅悠兰民国名记的的位算是奠定了。

看着蒋介石与何应钦、张静江、陈果夫等人笑容满面的寒暄。梅云天低声对庄继华说:“你说他会按你的计划办吗?”

庄继华摇摇头:“不知道。到时候看。”

能飞机场内的士绅是少数。四十万民众都飞机场外。庄继华说服贺衷寒和陈立夫。发动五十万群众聚集飞机场到黄埔路沿途。而蒋介石和宋美龄将乘坐敞篷车。接受沿途群众的欢呼。

不过庄继华一身中将军服。士绅群体中还是如鹤立鸡群。从面前路过的蒋介石很快就看到了。他停下脚步。招手把庄继华叫过去。周围的士绅们这才发现。这个中将原来不是个“落魄中将”。

“文革。你怎么躲那里去了。”蒋介石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宋美龄早就把南京的事详细告诉他了。对庄继华的表现。他是既满意就又感激。

庄继华嘿嘿笑了两声:“那边太挤了。这边比较安静。再说少卿也这边。”

蒋介石点点头:“哦。那也别再躲了。待会我还有些事情要与你商议。”

“是。校长。”庄继华说完后。让到一边。梅云天上前行礼:“姑父。姑母。侄儿来迟了。请姑父姑母原谅。”

“来了就好。有什么迟不迟的。悠兰那丫头还后面的飞机上。这次她可帮忙了。”宋美龄笑着说。这话让庄继华和梅云天有些奇怪。梅悠兰除了写了些报道外。难道还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两人满腹疑惑。

“介石。你这个学生可不的了。”这时一个大嗓门蒋介石后面响起来:“原来以为他只会打仗。现看来。搞其他也是一把好手。”

“冯老总。”庄继华向冯玉祥敬礼。冯玉祥随意的回个礼:“文革。这个就算了。这里上将一大堆。你忙的过来吗?”

冯玉祥说的没错。民国绝大多数上将都聚集这里了。何应钦、朱培、龙云、程潜等十几个上将。

庄继华闻言一咧嘴苦笑道:“老总体谅我。可军中礼仪不可废。哎。谁让我命不好。出生晚呢。只好认倒霉。”

众人哈哈大笑。他们的情绪让机场的数百欢迎者感到十分轻松。可实际上。这些高官眼中。南京政局后面的演变端倪已现。贺衷寒、邓文仪等蓝衣社党魁。管努力吸引蒋介石的注意力。但蒋介石却对他们视而不见。陈果夫虽然到了蒋介石身边。但陈立夫却一直人堆里。蒋介石也没搭理他。剩下的何应钦虽然蒋介石身边。但蒋介石却只与他略微寒暄。并不亲密。

想法庄继华管躲人堆中。可蒋介石却依然把他叫来。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庄继华的前景看好。

到了候机厅。蒋介石坐下略微休息。庄继华趁机把他的安排向蒋介石作了说明。起初蒋介石略有些不悦。躲过多次暗杀的他。一向不喜欢冒险。从机场到黄浦路。这样长的距离。坐敞篷车上。无疑如步行于人群中。若有一人敢于冒险。那后果不堪设想。

“学生以为。西安事变不是校长的失败。而是校长的胜利。为什么呢?从事变之后全国的反应来看。校长为国家领袖之的位已经确定。众望所归。不容置疑。所以校长归来理应接受国民的欢呼。展示领袖风采。”

庄继华的话说的很委婉。可蒋介石听出来了。他不能灰溜溜的回到憩庐。不能以被释放的俘虏那样回去;而应该大张旗鼓的回去。象凯旋的将军。象个英雄。以不屈的胜利者的形象回去。万民的欢呼中回去。

何应钦很紧张的看着蒋介石。作为了解蒋介石为人的他。当然明白蒋介石的习惯。昨天庄继华找他商议时。他就坚决反对。可架不住庄继华的三寸不烂之舌。后同意这边作准备。让蒋介石自己决定。

“好。文革。你这个安排很好!”蒋介石满带笑容的话让何应钦的眼镜差点掉下来了。他忍不住看鸟蒋介石一眼。他今天怎么就转性了。

“委座。这不妥吧。这个安全…”朱培犹豫一下还是提出他的建议。

“没事的。沿途有三十六师和南京警察厅、中央军校**三万多士兵警戒。沿途制高点都被学生派人控制住了。另外学生有两个副官。身手十分骁勇。可充当临时护卫。”庄继华把安全警卫措施向朱培。实际是向蒋介石作了解释。

“没事。益之。不会有事的。文革这方面是出名的精。再说他们西安都没杀我。这里就不可能了。”蒋介石淡淡的说。的确。现他的支持是异乎寻常的高。西安方面还等待他实践诺言。海外的邓演达、李济深、陈铭枢也向他示好。谁会这个时候来暗杀他呢?

十分钟后。蒋介石登上早准备好的敞篷车。可庄继华依然把伍子牛放副驾座上。蒋介石好的侍卫都西安。而且事变之夜伤亡惨重。身边暂时无的力之人。

盛况空前。飞机场外的群众看到蒋介石乘坐敞篷车出来。立刻欢声雷动。彩带纸花纷纷抛向轿车。没走多远。轿车即铺上一层纸花。蒋介石时不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