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420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420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上午,”庄继华地态度依旧保持恭敬:“师母让我来南京有事相商。我就来了。”

何应钦一听脸色就冷下来了。他冷冷的说:“你胆子不小呀,换个时代。你这是私离职守。”

“没那么严重吧,”庄继华却笑了笑:“我跟老师说的是实话。若是别人问,我的回答就是,西南开发队的一批物资上海出了问题,我是去解决这个,顺路路过南京。”

“你总有理由,”何应钦淡淡地说:“说吧,有什么事?我的时间可紧得很,马上就有个会要开。”

“我知道,讨伐西安的军事会议,”庄继华也平静的说,今天他不打算隐瞒态度:“不过老师,讨伐西安之举,学生以为要慎重。===”

庄继华说话之时眼光一直盯着何应钦,两人地目光空中碰了下,没有撞出火花就悄无声息的熄灭了。

“西安方面的实力不弱,这仗一打起来不是一两年的事,”庄继华接着说到:“另外,我们逼迫愈急,张杨与共党合流的速度也就愈快,西安事变发生以来,张杨已经放弃延安等四五座县城,这些县城都被共党接收了。除了西安以外,甘肃的于学忠尚有七八万人;老师仅凭桂永清的四万多人,能平定西安吗?”

“除了桂永清外,我还布置了四路大军,这就不劳你费心了。”何应钦恢复了平静,他看出来了庄继华今天是来做说客地,他想看看庄继华到底有什么牌,依仗什么做苏秦张仪之举。

“胡宗南算一路,俞济时算一路,关麟征勉强可以算一路,马鸿逵兄弟算一路,估计就是这些了吧。”庄继华无可无不可地替何应钦盘算道,何应钦心中苦笑,这正是他的计划,庄继华地军事才能依旧那么敏锐。但他没有答话,等庄继华继续往下说。

可庄继华却并没有解释他会采取什么行动,而是转换话题:“讨伐西安不是不可以,不过有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校长安全回来,所以讨伐要掌握个度,要以战迫和。”

“那张杨叛逆呢?”何应钦平静的问。

“对他们地处置可以待校长回来之后再做决定。”庄继华还是很平静。

何应钦沉凝片刻,他知道庄继华肯定动了手脚,但庄继华既然不说,他也不问,有些东西还是埋桌子底下,以免将来难以见面。

“文革,重庆方面要快提供一批武器弹药,支持讨伐平叛。”何应钦说完之后紧盯着庄继华,看他怎么说。

果然庄继华毫不犹豫的摇头说:“老师,这你得体谅我,四川方面整军,校长批准给他们换装备,另外云南方面成立的六十军和整编的原滇军三十八军,以及成立的101军都要装备,实难以再提供装备了。”

“整编?他们不是演习吗,那刘湘和邓锡侯、田颂尧的部队怎么川北集结,说是要搞什么演习;杨森和李家钰去跑到川鄂边界搞演习,他们怎么又是整编了?”何应钦的语气中包含着讽刺。

庄继华心说你不问我也要提这事,你真以为我手上的三十万大军事个摆设吗。他淡淡的说:“这是年初就定好的,参加演习的是已经整编了的部队,目的有两个,一是熟悉武器性能,另一个是针对一旦中日战争打响,陕西和湖北方向出现情况,川军如何迅速增援。”

何应钦心中暗骂,恐怕不是针对将来的中日战争吧,而是针对现的吧。但这话却不能明说,他淡淡的打个哈哈:“那云南的三十八军和六十军也是为这个的。”

“老师说得没错。”庄继华一本正经的说,仿佛事情本来就是如此。

“你的胆子真是比天还大。”何应钦摇头说道:“他们的演习什么时候结束?校长从西安回来的时候?”

“我不太清楚,刘湘他们的行动我管不着。”庄继华双手一摊,一脸无辜。

师生没有打哑谜,只是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庄继华答话中充分表明了他的态度,他不支持讨伐西安,他控制和影响的西南势力也不会支持讨伐。相反,如果蒋介石出现意外,那么四川云南很可能就要独树一帜,庄继华的计划中恐怕还要拿下贵州,彻底关上西南的大门。

何应钦把庄继华的底线探清了,但他的底线庄继华却没探出来。不过庄继华相信,他已经亮明态度,再加上胡宗南俞济时,以及明天宋希濂等人的通电,再加上孔祥熙宋子文财政上的牵制,张静江联系的中央委员的攻击,必然加剧何应钦的犹豫彷徨,那时再行劝说,何应钦退让的可能性很大。

“校长安危系于老师一念之间,不过分的说,国家安危系于老师一念之间,内战一起,国破家亡就眼前,老师,历史将为你重重记下一笔,这一笔是好是坏,还请老师斟酌。”

庄继华说完之后,就要向何应钦告辞,可何应钦却轻轻摇头说:“以战迫和,这个主意是不错,但是政府的威望呢?校长回来后,如何保持他的威望,如何才能继续领导全国?外面日本人虎视眈眈,里面各地军阀蠢蠢欲动;共党是上下其手,时刻准备趁乱夺权。汪精卫、邓演达海外,时刻没忘南京城内的这把椅子。若校长威望受损,将来怎么镇住这些乱源。我何尝不希望校长平安回来,可与张杨和谈是步险之又险的棋。”

何应钦这几句话让庄继华对他刮目相看,一扫印象中唯唯诺诺的平庸形象。庄继华心中略有所悟,看来何应钦并非盯着蒋介石的位置,而是左右为难,这是他心中的结,必须替他解开这个结才能让他赞同以战迫和的策略。

庄继华返身坐回何应钦的对面,郑重的看着何应钦说:“老师既然说了心里话,那学生就为老师分析一下,说得不对的地方,请老师指点。”

何应钦很感兴趣的看着庄继华,庄继华预测形势黄埔是很有名的,可何应钦很少听他分析过预测全盘局势,前几年的长城抗战,庄继华做的也只是军事形势的分析。所以今天庄继华他要给何应钦分析分析,何应钦立刻有了精神。 


第八节 说敬之(二)



庄继华慢慢的的说:“实际上,我以为西安事变对校长的威望没有丝毫损失,相反,对校长威望却有提升。老师请看,自从校长被扣以来,北平、上海、南京、武汉各地发出的声音,学界的学生、清华北大的教授,上海的工商界,连一向与校长作对的孙夫人,邓主任,都公开呼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孙夫人是公开呼吁张杨无条件送校长回来,截止今天为止,各地实力派无一响应张杨,从北方的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渠,到南方的李宗仁、刘湘、何健,他们都表示支持中央政府,反对张杨兵变。国际上包括苏俄内,都支持校长,这一件件说明什么?说明全国各阶层已经形成共识,今日中国离不开校长的领导,校长是当之无愧的国家领袖。”

“校长从西安回来后,国家政策将会转变,内战将逐渐停息,民族和解,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将联合起来,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校长领导下共赴国难。这将是一场长期艰苦的战争,而校长领导这场关乎中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将会获得无上的威望。”

“所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将开启中华民族的时期,一个全民族起来救亡图存的时期,一雪百年国耻的时期!中华民族将血泊中重生!中华民族将抗战中强大!庄继华越说越激动,何应钦却悚然动容,他想到了蒋介石回来后政权的稳定,但没想到西安事变将导致持续了十年的剿共政策的变化,不错张杨既然与共党联手,那么和平谈判必然包括共党,停止内战就包括停止剿共;蒋介石回来后不可能那么快就食言,改变国策停止剿共就成为必然;剿共既然停止,那么对日作战就必然成为的国策。而这个国策下,宋美龄、邓演达、李济深、陈铭枢等蒋介石的反对派。也就会与蒋介石和解,这股和解的浪潮下,蒋介石的威望将被推到一个的高峰。

何应钦不得不表示叹服,难怪蒋介石对庄继华如此器重,走了几年还是念念不忘,一听说他出现上海,立刻亲自去电,然后就不管不顾的重用了。他心里认可了庄继华地分析,不过他还有几个疑问。

“你就那么确定校长会改变国策吗?”

“毫无疑问。校长性格刚烈,但师母能劝动他。”庄继华的心情稍稍恢复平静,脸上依然微微泛红。

“看来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就要大变了。”何应钦站起来望着西边深思道。

“它将是中国历史的一道分水岭。”庄继华也睡着何应钦站起来,走到他的身边:“老师,下决心吧,以战迫和。“如果我不答应。你是不是有办法了?”何应钦头都没回的问道。

“是的,包括桂永清这一路。”庄继华平静的说,其实何应钦的这五路,也只有桂永清这一路会真正采取行动,只要瓦解了这一路,何应钦组织的攻势就被彻底瓦解了,但庄继华却不能说他要采取地方式,那是要杀人的。而且杀的是何应钦的侄女婿,他的一期同学。

“黄埔双雄,到底是黄埔双雄,”何应钦淡淡的问:“我同意以战迫和。但你认为怎么才能达到以战迫和呢?”

“以胡宗南、俞济时两军为佯军,以桂永清所部为主力,让率真打得越狠越好,越猛越好,一直打到渭南为止,不过一步不能跨出渭南。有这样一柄利剑悬西安城的天空,张杨绝不敢肆意开价。不敢加害校长。”庄继华把与宋美龄商议地策略告诉了何应钦。

何应钦听后沉思良久才点点头。渭南到西安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大军此,一声令下。朝发夕至,确如一柄悬西安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庄继华仔细看着何应钦的侧影,想判断他的想法是否是真实的,何应钦扭头看着他:“我既已答应,就绝不会反悔。放心吧,我这个老师还不会如此不屑。庄继华顿时高兴起来,这一趟来得真是值得。没等他表示什么,何应钦却又说:“不过相关军事部署还是要进行的,那柄利剑还没挂上去。”

“我明白,”庄继华点头表示理解:“这柄剑必须挂上去,这对校长回来后掌控局势有利。”

说服了何应钦,讨伐令有没有都没关系,庄继华满心兴奋的离开军政部,门口却遇见率领大群军官而来的贺衷寒邓文仪,这让庄继华有点意外。

庄继华与贺衷寒军政部大门前互相对视一眼,贺衷寒心中暗叫不妙,庄继华又跑到前面去了。而庄继华却纳闷地看着他们,不清楚他们来此是做什么;说服何应钦用不着来这么多人吧,贺衷寒一个人来就足够了。

不过彼此形同路人却让庄继华有些伤感,十几年的交情就这样一朝湮灭,真是造化弄人。

“文革,走吧,夫人还等着你呢。”宫绣画旁边提醒庄继华,庄继华默默魔的点点头。

贺衷寒心中冷笑庄继华来军政部只有一个目的,说服何应钦,他不知道何应钦是否答应庄继华地请求,不过这都不重要,今天他是来说服何应钦的,担不是什么主战主和,而是要军权,但只要军权手,那才能有所作为。

“你要一个军的番号?!”但贺衷寒说明来意之后,何应钦惊讶得站起来,他看看郑重其事的贺衷寒和邓文仪,以及办公室内站着的十几个将军。确信自己没听错后,他忍不住大声批评道:“贺衷寒,你从未领过兵,第一次东征之后,你就再未上过战场,你说说,你能带好部队吗?”

“我当然能,”贺衷寒立刻接住话头:“我除了黄埔接受过军事教育外,还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

“但你长期从事政工工作,没有军事实践,我看来你甚至没有指挥一个师的能力,且不说一个军了,不行!绝对不行!”何应钦异常愤怒,贺衷寒带着几十个人来军政部,这不是来逼宫是做什么。

“一个军长又有什么,何老师,我虽然长期从事政工工作,但我一直军政部工作,长期军队高层,即便对细节了解不多,但有蓝衣社同仁帮助,…”

“哼,哼”何应钦冷笑着打断贺衷寒的话:“贺君山,你这是火中取栗!由蓝衣社组建一个军,各级干部均为蓝衣社成员,你这是要做什么?中央军外再成立一支蓝衣军?贺君山,你胆大包天!”

今天何应钦表现得异常强硬,不但坚决拒绝了地贺衷寒要求,而且当做蓝衣社地干将们严厉批评贺衷寒,指责他包含异心,想趁乱取利,他没有给贺衷寒和蓝衣社留丝毫面子,咆哮的声音传遍了整座大楼。

“滚出去!”何应钦脸色铁青,指着贺衷寒地鼻子骂道:“我告诉你贺君山,只要我何应钦不死,你就做你的白日梦!滚!”

这几句粗口一出,把包括贺衷寒内地所有都惊呆了,何应钦一向自诩儒将,说话办事文质彬彬,黄埔同学,军队内外,从未见他粗言相向,可今天却当众怒骂,一扫往日儒雅。

贺衷寒等人狼狈退出何应钦的办公室。何应钦却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