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399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399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路需要统一规划,重庆方面已经组织了几个勘测队,昆明方面也要组建几个,线路一旦确定,就立刻开始动工,一年之内必须完工,所有民工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修路经费由西南开发队负责提供;我提醒诸位,所有经费都是专款专用,禁止挪用。贪污一律枪毙。”四川他容忍了重庆以外的贪污行为,但云南已经是他的了,那就绝不再容忍了。

后庄继华提醒到会地人,西南开发的目的目前还是机密,有泄露者,一律以叛国罪论处,众人无不凛然答应。

云南没有基层组织是件很恼火地事情,庄继华决定从重庆调些党务工作者和三民主义青年团地干部到云南来,同时昆明开设干部学校。想了半天,决定让李安定出任省党部主任,调出李安国任党务调查科科长,重庆党务调查科由花春接替。

“安定,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我把重庆干部学校地教育长辛明忠调来给你当副手,另外原重庆大学救国会的郭戈,钢铁厂工会的林海如。他们一个熟悉学生工作,一个熟悉工会;有了这三个人帮你,有事的话,上面与光亭他们商议,下面多依靠这三个人。”

李安定的性格有些偏激好斗,庄继华对他有些不放心,担心杜聿明管不住他,因此才反复叮嘱。

李安定想想后说:“这几个人恐怕不够,我能不能再找点人手来。都是我们黄埔同学。”

庄继华盯着他看来了会说:“当然可以。不过安定,我提醒你。原来的那个小组织千万别再搞了,校长这次同意你出来,是你会理两次拼死换来的,校长现相信你了,可小组织,特别是背着他的小组织,是大忌,千万不能碰,你明白吗?”

李安定笑笑说:“放心吧,文革,我不会给你惹麻烦的,我知道我这条命是你救下地。”

“校长不想杀你,他只是做个样子,要真想杀你,谁也救不了你。”庄继华打断他的话,这个话柄绝对不能留下:“你找来的同学,要小心,千万不要与李济深他们有联系。”

“我明白。”李安定答道。

第二天,李烈钧五华山召开省政府地第一次工作会议,庄继华作为西南开发的代表出席会议。这个会上,李烈钧接纳了大部分庄继华的建议,但却否决了减租减息,认为云南现暂时不搞减租减息为妥,庄继华没有坚持。

随后一周你,庄继华走访了昆明的各个大中专学校,组建了两支测量队和一支勘探队,他们与重庆来的三支测量队和两支勘探队一起出发,到滇西和滇中去了。

另外庄继华还有个意外收获,刘元塘悄悄找到他,提出希望能把他的部队改编为护卫队,但庄继华拒绝了,不过他建议刘元塘仿照护卫队的方式组建部队,他可以帮他培训干部,刘元塘欣然答应。

一批订单从重庆传到美国和欧洲,梅老爷子开始全美国购买工厂设备,云南自古就是中国产铜的主要地区,这下一举缓和重庆工业用铜的紧张。

庄继华云南开始大干,两广事变也明朗了,七月中旬,广东空军司令黄光锐率领全部广东空军飞到南京,宣布脱离广东,支持国民政府,七月十三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撤销陈济棠本兼各职,任命余汉谋为广东省主席兼粤军司令;七月十四日,余汉谋通电支持南京国民政府,接受南京政府地任命,同时通电陈济棠,要求他二十四小时内离境;随后驻防潮汕的第三师师长李汉魂挂印封金而去,至此粤军军心大乱,形势一发不可收拾,陈济棠黯然魂伤,心灰意冷之下,宣布下野,十八日出走香港,临走前让嫡系陈汉光西进广西,托庇李白麾下,可黄汉光不愿入桂,反与余汉谋联系,宣布余汉谋改编。至此陈济棠势力被连根拔起。

陈济棠一倒台,蒋介石开始着手收拾李宗仁白崇禧,他命令顾祝同率领薛岳、周浑元等部自贵州进逼广西,余汉谋率部从雷州半岛进击,陈诚率领主力自西江而上,何健率领湘军从湘桂边界威逼桂林。

李宗仁白崇禧可以说三面被围,情况危急万分,这种情况下,李宗仁一面高举抗日旗帜,以换取民众的支持;一面悄悄驱逐了部队中的所有日本顾问和日本教官,多达上千人的日本军人经越南撤走。随后全省动员,广西的预备役发挥巨大作用,短短一个月内就组建了四十四个团,另外还有十万民团,总兵力达二十万人。

白崇禧亲自指挥主力部队梧州城外与陈诚指挥的中央军进行一番恶战,终双方打成平手,桂系显示实力后,李宗仁展开另一波闻攻势,桂林、南宁连日爆发抗日示威游行,李宗仁邀请了大批南京上海的记者到广西访问,各种来自广西的报道充斥上海南京地报面,南京舆论上落了下风。

桂系显示实力之后,何健和余汉谋按兵不动,而西北的张学良、北平的宋哲元、山西阎锡山、山东的韩复渠、西北的二马,开始呼吁和平解决,八月初,冯玉祥亲上庐山,向蒋介石提议和平解决两广事变,而南京政府内部的朱培、程潜、刘斐等也公开呼吁和平,黄绍、刘斐不停的双方之间奔走调停,终九月中旬,蒋介石和李宗仁广州见面,李宗仁重申支持南京政府,支持蒋介石,抗战一旦爆发,广西将以主力出动,参加抗战;作为回报,蒋介石宣布李宗仁和白崇禧本兼各职维持不动,进入广西的中央和其他地方军撤出广西,两广事变结束。

两广事变虽然没有解决广西,但却赶走了陈济棠,加强了中央对广东的控制,同时西南,庄继华趁机拿下云南,基本搞定西南三省,蒋介石这一轮与国内军阀较量中大获全胜。

十月初,志得意满地蒋介石开始陆续把军队调往西北,准备对**地后一战。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八章 投机西安
第一节 破冰(一)



蒋介石与李宗仁广州会面时,西北的黄土高原上,一支奇特队伍的正黄土丘中穿行,这些人中大都穿着国民党军服,还有部分人穿着长袍马褂,引人注目个穿着全套西装、戴礼帽,肋下夹着黑皮包,活脱脱一副上海小开打扮的青年人。

这支队伍很安静的山野间行走,除了偶尔有几声骡马的鸣叫和马夫们的吆喝,其他再也没有声音。护兵们拿着枪走队伍的前后,他们的目光不时扫向四周,裸露的地表,贫瘠的土地上只有些许小草随风抖动。延安城门几个东北军军官将他们迎进城内,一切都是那么安静自然。

从延安到西安,这支队伍不断的缩小,不过上海小开却始终走队伍中,他身边的却还是那个马夫。

西安城外,严重缩小的队伍被东北军迎进了七贤庄,这里他们换上了统一的东北军服,唯一例外依然是那个小开。几天后小开与两名青年一起登上去上海的火车,小分队彻底消失于茫茫人海中。

1936年的冬季早早降临上海,人们匆匆换上了皮袄棉袍,大街上的色彩变得单调了许多。但法租界是个例外,这里似乎移植了法国的浪漫和时尚,从各种时装店出来的男女让色彩变得丰富了许多,他们穿着的是巴黎来的各种时装。

沧州饭店上海算不上大饭店,不过因为十几年前泰戈尔的入住而名声大振,成为外地到上海打拼的文化人入住的首选饭店,跨入饭店大堂一股书香即迎面扑来,四壁悬挂着各种名人字画,为客人提供休息和等待的区域的一侧居然还有一排书橱,这种浓烈的文化气息,将侍者门童都熏陶出一丝文化味。

整个饭店充满文化人那种淡定与从容,就算是三楼客房里看报的陈立夫此刻也有这种心情。

“立夫,你看他会不会来?”陈立夫身边坐着看报的长衫客合上报纸。看看手上的表问道。

“当然会,”陈立夫头都没抬,依然关注地看着报上的消息,口中悠悠然的道:“他们的形势很不好,要么与我们和解,要么就去苏俄。要不是日本人逼得太紧,委员长才不会与他们坐下来谈判。”

“杀了十年了,可结果还是只能坐下来谈。”长衫可有些感叹的摇摇头。

“此谈判与彼谈判可大不一样,淮南兄,”陈立夫笑道:“这是我们强势的谈判,与十年前可有天涯之别,十年前他们多嚣张,现他们得老老实实地按我们的条件办。”

张冲(此张冲非云南张冲。字淮南。中央组织部代理副部长)怀疑地摇摇头。今天他们是这里等**地谈判代表。

日军全面入侵长城之后。蒋介石开始采取步骤与**实现和解。陈立夫成为这项政策地具体执行人。陈立夫打算通过共产国际与**取得联系。因此他与张冲去年出使欧洲。打算经德国秘密去苏俄。可惜事情败露不得不中止行程回国。

回国后。陈立夫把这件事交给他地匹兹堡校友曾养甫。曾养甫通过他地同学谌小岑找到左宗棠地后裔、南京《扶轮日报》地编辑左恭。左恭与**上海临时中央有联系。他向临时中央传达了国民党方面地要求后。临时中央派组织部秘书张子华与谌小岑谈判。但临时中央与**中央已经失去联系。为此他们向曾养甫提出派人去陕北。曾养甫同意兵帮助他们取得通行证。临时中央于是派张子华和董建吾陕北向中央汇报。不过曾养甫犯了个错误。他没有派人护送他们。张子华和董建吾西安时。正值陕北雨雪交加。交通受阻。于是他们以财政部官员地名义向张学良求助。他们拿出孔祥熙地手令要求张学良送他们去苏区调查当地财政。这个理由无疑是可笑地。张学良立刻通过南京查证。很快就得到消息。这两人身份特别。可能是国民政府派出地密使。便用飞机送他们到延安。不过这一下。张学良边开始放心大胆地与**方面联系了。

董建吾地公开身份是牧师。依靠这个身份他成为陕北与南京方面地联系人。不过好景不长。阎锡山很快得知蒋介石与**有联系。他正与东征地红军山西打得不可开交。为此他急电蒋介石质问为何要与红军勾连进攻山西。于是蒋介石中断了董建吾这条线。但暗地还保留张子华这条线。

与此同时另外一条渠道也取得突破。那就是莫斯科渠道。邓文仪去年担任驻苏使馆武官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共产国际与**取得联系。邓文仪很快就通过苏俄与**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进行了会谈。不过让邓文仪失望地是。王明明确表示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回国找**中央。不过他同意派特使去陕北。这个特使就是贵州离开红军地潘汉年。邓文仪让潘汉年回国后与陈果夫联系。

五月潘汉年到达。香港给陈果夫去信。陈果夫收到信后派张冲去香港与潘汉年会谈。然后两人一起到南京。到了南京后陈果夫梦没见潘汉年。而是让曾养甫告诉潘汉年。你是**驻共产国际地代表地代表。不能代表**中央。好去趟陕北见见毛z东。看看他们是什么意见。于是潘汉年又到了陕北。

这两条线外,曾养甫还打通了周小舟、翦伯赞这条线,这些线中,南京方面重视的是潘汉年,因为他是莫斯科回来的,是共产国际的代表,也是**中央的代表。

今天陈立夫和张冲这里就是等待潘汉年的到来,以开启第一轮国共和谈。

“庄文革云南又开始大动作了,”张冲还浮想连连时,陈立夫反动报纸说:“看来他是想把云南建成第二个重庆了。”

“重庆发展得挺好,如果他能把云南变成第二个重庆,那可是立了一大功。”张冲说到这里,像是想起一件事,他合起报纸抬头问道:“听说,委员长要培养庄文革为接班人?你看有这回事吗?”

陈立夫惊讶的抬眼看着张冲,见他神态平静,便郑重的说:“淮南兄,这个话可不能随便说,无论委员长还是庄文革都不会接受这个话。”

“庄文革还不能接受?”张冲有些讶然的反问道。

“以我对他地了解,他肯定不会接受,”陈立夫眯着眼睛似乎是回想他印象中的庄继华:“这是个很小心很谨慎的人,那怕就是十成把握他也不会轻易表态,所以他不会接受这个的,相反我以为他会强烈反击这种传言。”

张冲想了想说:“看来他是个聪明人,古往今来,太子都是很危险的。”

陈立夫似乎被触动了,聪明人看来太子是个看上去风光,其实却是危险的职业,不仅要受到皇帝的防备还要时时防备别人的暗算,庄继华这样的聪明人怎么会选择这样地职业呢,他连中央委员都不想当,何况这个名义上地太子了。现这个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人却主持着两个省地工作,委员长真是找了个又好用又廉价的长工。

张冲见陈立夫没有继续谈这个话题的意思,便又打开报纸继续看报,近报上的闻大多是蒋介石洛阳和云南方面的消息。

蒋介石的消息就不用说了,来自云南的报道初是云南全国范围内招聘老师,就如同当初的重庆,而后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