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278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278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十三师防守南天门以西的水塘关至上旬子、吴家营,后面由二十五师残部和军直属部队守御,兵力稍嫌单薄;冷口方向也不缺兵力,商震所部三个师,还有整整一师后方没动。我们判断,下一步敌人的主攻方向不是冷口就是南天门,所以打算增兵南天门和冷口。”

徐祖贻说吧轻轻叹口气,他地话让庄继华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庄继华看着地图上的心思变化图又问:“日军两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的番号前线都出现了,那么从平泉到承德再到古北口这条运输线谁来守呢?”

“主要是张海鹏、李守信这些伪军,另外还有少部分关东军,具体番号不是很清楚。”徐祖贻说道。

“赤诚一带的六十一军对面的敌人番号是那些?”对于傅作义庄继华还是知道的,前世就知道这个人,形象还挺正面的。

“好像是于芷山地伪军和日军小山大队,”徐祖贻说完看着庄继华直摇头,庄继华不解地望着他,徐祖贻叹息着说:“你是不是想从这里进行反击?不行的,李服膺是阎锡山地心腹之一,阎锡山不让他出击,他是不会出击的。”

“不是察东都归傅作义指挥吗?”庄继华奇怪的问道:“李服膺不是傅作义的部下?”

“傅作义的基本部队是三十五军,目前集结张家口,此外察东还有一批从热河退下来的义勇军,张家口还有二十九军的留守部队。”说到这里徐祖贻重重叹口气。

“怎么啦?”庄继华有点奇怪:“傅作义张家口弄出什么事了?”

“张家口是要出事,不过不是傅作义,是冯玉祥。”徐祖贻皱眉道:“冯玉祥中原大战失败之后,隐居山西汾阳玉带河,现北方局势动荡,他又起了心思,跑到张家口组建什么抗日同盟军。他的那些旧部,吉鸿昌、方振武、二十九军留守部队、现从东北过来的邓文、郭凤来、吴松林等人、热河退下来的黄守忠、于立志,还有蒙古的德王,一下聚集了七八万人。”

“七八万人!”庄继华很是惊讶:“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没多大用处,除了二十九留守部队外,其他的都是乌合之众。”徐祖贻有些轻蔑的说。

“可总有七八万人呀。”庄继华不客气的说:“重要的是这些都有战斗经验,只要略加整顿就是一支相当有战斗力的部队。而且,只要使用得当,他们可以起大作用的。”

“哦!”徐祖贻有些意外,他迷惑不解的看着庄继华,不清楚庄继华怎么突然变得有些激动了。

“你看,”庄继华指着日军那条漫长的运输线:“这些义勇军熟悉热河地形,日军的后勤线长达上千里,押送兵力单薄,热河山多地形复杂,随便找个地方都打伏击。这样打上几次,日军就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来护卫他们的运输线,如此,正面的压力必然减轻。”

徐祖贻若有所思的看着那条运输线,思半晌,感到有些道理,心中有些想法,可又没想透,抬头想与庄继华再谈谈,却见庄继华正伏案疾书,一会庄继华把写好的东西推到他面前:“麻烦您帮我发给委员长。”

徐祖贻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学生于今日抵达北平,长城局势颇有不解,若要打好这一仗,求得希望中的和平,学生建议如下:

一、从西南开发经费中拨出部分经费充作战争经费,由学生负责相机发放。

二、为促使各军努力奋战,建议实行战功表彰,战后战功大的三个师将获得中央军待遇,补充装备薪饷均优先。

三、战功大的部队,战后调为北平卫戍部队。四、建议立刻派人收编退到察东的原东北和热河抗日义勇军,并接受北平军分会领导。

五、建议立刻派人联系退守沽源的孙殿英所部,命其向热河游击。

六、联系阎锡山,让其承诺不再干涉傅作义所部的作战行动,这段时间所需经费可由西南开发经费中调拨。

七、建议对前段时间战功进行奖赏,奖金由西南开发经费中调拨,由学生负责发放。

徐祖贻看后十分惊讶,他感到这个庄继华太让人捉摸不透了,他电报上的口气充满信心,甚至可以说有点强硬。他居然敢直言由他负责发放,好像别人发还不行。

“发吧,委员长会懂的。”庄继华似乎看出他的疑问。

徐祖贻将信将疑、满腹疑问的拿起电报到电讯处去了。

 

民国投机者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四章长城第一节战局(三)有时糊涂

刚走到门口,庄继华又追上他电报上补充了一条“凡参战部队,不管伤亡多大,战后一律保留编制,由部队长重建,武器经费中央提供。”

徐祖贻拿着电报看看何应钦,把庄继华拉出门外低声问:“文革,这样作妥当吗?是不是先请示何委员长。”

庄继华略想想后摇头说:“有些事何委员长也不知道,就这样发吧。”徐祖贻看看手上的电报,似乎有些明白,可细想又不是很明白,他满腹疑虑的走了。

庄继华转身回到作战室,宋希濂却已经悄没声的坐到杜聿明身边,俩人低声交谈,等庄继华过来,宋希濂朝他眨巴一下眼镜,把身边的椅子往后一拉,示意庄继华坐下。

“到底还是来了,”宋希濂笑着低声说:“耐不住寂寞了吧。”

“校长有命我怎能抗命,”庄继华淡淡的说:“你们全师都到了?”

“那还用说,”宋希濂有点意外,随即又反应过来:“包括火炮内。”

“八十七师是国内装备好的几支部队之一,可与日军相比还是差很远。”杜聿明叹息着说。

八十七师是德械师,除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外,这支部队是装备好的,全师一万四千人,含两个步兵旅、师直属部队还有两个补充团、炮兵营、工兵营、通信营等等,其中炮兵营有各种火炮二十门,团营都配有迫击炮。每个营配六挺重机枪、每个班都配一挺轻机枪,这种装备中**队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可就这样与日本关东军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日军一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两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装甲车队。整个师团人数两万四千到两万八千人左右,此外执行作战任务时还可以临时配备其他装备,比如增加坦克部队或特种部队,高可达四五万人之多。

“装备好有装备好的打法,装备差有装备差地打法。”庄继华淡淡的说:“如果仅仅凭借装备,那蒋巫山他们不早就被灭了;所以…,关键是组织和这儿。”庄继华说着用手指指指自己的脑袋。

和日军比不足,但和红军比起来,别说八十七师了,国民党军绝大多数部队都强上太多,所以杜聿明和宋希濂都不好再说什么了。

“文革,你听了这么久,情况也了解清楚了,谈谈你的看法吧。”何应钦虽然与宋哲元他们讨论。可他并没有放弃对庄继华的注意。对庄继华,何应钦是了解的,一期毕业演习时,以庄继华的策略作战的学生队,几乎完胜以他的策略作战地教导一团时起,他就认定此子将来必是优秀军人,随后的东征北伐中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对的,期间他也不是没动过拉拢的念头,可一来蒋介石看得很紧,另一方面机会实太少。他驻守潮汕时,庄继华广州;他指挥部队进攻福建时,庄继华南昌;等到他终执掌黄浦系大权时,庄继华却已经跑到国外去了。所以别看同黄埔系,庄继华这还是第一次他指挥下作战。

庄继华想了想后站起来说:“我的想法不是很成熟,不过我可以谈谈总的感觉。”说到这里。他离开座位。走到地图前:“我刚才听了介绍,作了个总结,从三月五日开始,长城各隘口开始作战,三月五日古北口、三月四日冷口,三月九日喜峰口;其中冷口三月四日被日军攻占,后为我军夺回,不知诸位长官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没有。这三处主要关口。日军进攻激烈的总是只有一处,多不超过两处。比如十一日到十二日的喜峰口,十二日的界岭口,这期间其余各处地战事却比较平静,所以我想问问这是为什么?”

“这还不好解释,日军兵力不足。”杜聿明答道。场的人还不是很习惯庄继华的说话方式,不过这不包括杜聿明,本来宋希濂也是庄继华的老部下,可他离开实太久了,对庄继华的启发式谈话有些陌生了。

“解释合理,日军兵力不足,”庄继华满意的点点头,他拿起指挥棒地图上沿长城画了条线:“从山海关到察东,整条战线长达一千多里,关隘近百,日军的兵力才多少,不算伪军的话,大慨不足七万多,以这么点人就敢发起这样的攻势,只能说日军将领的胆子不是一般地大,不教训教训他,实有点对不住这个武藤信义。”

“怎么油腔滑调的。”何应钦皱眉道,他是黄埔老师,有批评的资格,而且也是这群人里唯一有资格的人,包括黄绍闳内。

庄继华恭恭敬敬答应一声然后解释道:“卑职的意思是,我听到的几个方案都是单纯地防御,不管采用那种,日本人都可以从容调动兵力,每个点集中优势兵力。再看看察东,面对李服膺独石口地整整一个军,他们居然只有于芷山的六七千伪军再加上百把个小鬼子。六十一军一万三千多人另外还有随时可以上战场的三十五军,还有热河退下的数万义勇

说到这里庄继华摇头叹息,何应钦心里知道庄继华想做什么了,他心里直摇头。从察东反攻他不是没想过,可这个想法只他脑子晃了一趟就消失了,察东反攻虽然不错,可这就意味着战争扩大了,蒋介石是不会同意的,而且用六十一军和三十五军反攻,阎锡山会同意吗?

果然徐永昌有点尴尬的咳嗽两声后说:“察东反攻虽然不错,可是六十一军和三十五军是战略预备队,而且察东地区交通不便。补充困难,而且别看于芷山是伪军,装备不比日军差多少。”

庄继华笑笑说:“何老师虽然没说,可我想你们恐怕已经知道了,委员长地意思是把战争量停下来。”

何应钦脸色一变,连忙阻止:“文革不要瞎说,委员长虽然说过外交交涉的话,可外交交涉不等于不打了。”

于学忠神色平静,宋哲元和徐永昌等人地脸色却变了,庄继华一一看眼里。却满不乎地说:“和谈不是不抗日,不是卖国,是实力使然;委员长希望停战,这个决策我是赞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实力太差,要准备全面战争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所以现阶段我们打仗地目的是拖延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这是我们这一仗要达到的战略目地。因此我们制定战术时必须符合战略。可这和却有个和法,求爷爷告***去找他们,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漫天要价,所以只有把他们打痛了他们才会坐下来好好谈判。”

说到这里庄继华苦笑下:“各位长官,去年我回国后校长召见我时,我对他说两年之内日军必定向热河察哈尔进攻,为什么呢?因为东三省丢得太快,日军付出的代价太小。简单的说吧。九一八之时,如果日军付出了十万人马的损失,就算东三省丢了,也可保热河、察哈尔的十年和平;同样的道理,如果这次日军再度轻易得手,那么三四年内日军必然向平津伸手。那时我们就退无可退,必须进行全面战争了,所以为了平津的安全。为了赢得多的备战时间。我们必须打好这一仗,给日本人一个教训。告诉他们出来混是要还的!”

庄继华说完恶狠狠地一拳砸桌上,庄继华的气势一下镇住了屋里的上将中将们,良久宋哲元才犹豫的问:“既然打开天窗了,那么我们就把话摆桌面上说;何委员长来北平负有谈判使命,所以才布置了这样一个束手束脚的打法,这我们都清楚;可照你这种打法,日本人要把仗打大了怎么办?”何应钦心中无奈的摇头,他没想过把和谈的事情一直瞒下去,可没想到这才开始,这些人就全知道了,他刚要开口解释,庄继华却抢先答道:“宋将军的顾虑大慨大家都有,那我就先说说我的看法。九一八之后,日本虽然占领了东北,可东北人民的抵抗一直没有停止,义勇军遍布东三省,日军无法短时间内平息这股反抗地火焰,所以他们无法关内投入大量兵力;其次战争是要花钱的,日本经济受到大萧条的影响,陷入严重衰退,国内矛盾深重,他们为了转嫁危机,转嫁国内矛盾,因此发动了九一八,现又发动了对热河的入侵,可这场战争要是拖下去,他们的经济会被拖垮,要知道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