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237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237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教授治学严谨,对我们要求很严,人却实实地是个好人,就像你那样。”陶止庸连忙替老师分辩。

“我是好人?这怎么说?”庄继华有些不解,这陶止庸怎么会把他与这个教授联系一起。

“当初你宁可自己战死,却下令让伤员们去当俘虏,长官。”陶止庸正色的说:“你是个好长官,也是个好人。”

提起牛行大战,庄继华心里就有些难受,这么弟兄牺牲了,可换来的天下却是如今这副样子。

“师长,您已经力了,对得住地下的兄弟。”管长期实验室里,可陶止庸的反应却十分敏锐。

“我今天来找你是有事的,找个清静的地方谈谈。”庄继华甩甩头,仿佛是要把那缕愁思出甩出脑海。

“什么事呀?”陶止庸看看正埋头试验的汤教授有些为难。

“十分重要,绝对比你现作的试验重要。”庄继华十分严肃,他看看正全神贯注的汤教授,忽然涌出个想法:“好把你的老师也请来一起谈,他是搞细菌学的吧。”

“是的,汤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是我们学校的细菌学系主任。”陶止庸说:“师长怎么对细菌感兴趣了。”

庄继华嘴角露出笑容,陶止庸忍不住心里直嘀咕:“师长,你…是不是算计我们?”

庄继华心里一震,连忙反问:“这什么话?什么意思?”

“一师的弟兄都知道,每次您出现这样的笑容准是盘算什么,准有人要倒霉了。”

庄继华闻言差点摔个跟斗:“不是吧,我算计你什么,臭小子,不准瞎想,去,把你的老师请来,我有点东西请你们看。”

陶止庸看看庄继华,见他的神色十分郑重,将信将疑的转身进去了,庄继华门口看到那个汤教授十分恼火,陶止庸好说歹说才把他请到门口。

“这位先生,我只有五分钟,有什么事请说吧。”汤教授面带愠色。

庄继华无可奈何:“1929年苏格兰人弗莱明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很幸运这篇论文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所以我把他的专利买下来了,但弗莱明没有找到大规模生产的方法,但我美国遇到一个俄国细菌学家,他重复了这个试验,并动物身上进行了试验,他告诉我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抗生素,如果把这种药品研究出来,那么肺炎,破伤风,猩红热,白喉等疾病都可以被攻克。”

弗莱明细菌学领域是十分有名的,他22年发现了一种叫溶菌霉的物资,从而奠定了他细菌学领域的地位。

汤教授扶扶鼻梁上的眼镜思考片刻后问:“是不是那篇关于盘尼西林的论文?”

“对。”这下轮到庄继华意外了,当初他去买论文时,可以说是用买垃圾的价钱买到的,论文医学界几乎引起什么反应,因为弗莱明的试验不很充分,他没有进行病理和毒性试验,没有患病的动物身上做实验。所以英国都没引起大的反响,二庄继华买到后就注册了专利,一方面是弗莱明的名气,另一方面他还是使用了点手段,谁说老外不收钱了。

“这篇论文我看过,但他的药理分析和病理分析度不充分,还有他没有提供动物试验数据。”虽然这么说,汤教授却开始有点兴趣了。

“是的,弗莱明先生也对我说过,但莱温斯基认为…”庄继华说到这里,抬手看看手表,露出十分遗憾的表情:“五分钟到了,汤教授,不知您什么时候有空,我再来拜访。”陶止庸心知庄继华开始算计人了,而以汤教授的性情,肯定上当。果然汤教授连连说:“不急,不急,五分钟是闲谈的规定,正事不此例。庄先生倒卧办公室去谈吧。”

随后三人进了汤教授安静的办公室,办公室的陈设十分简单,办公桌旁边是个文件柜,然后就是几把椅子。

进屋之后,庄继华就从口袋里掏出早准备好的资料,放汤教授面前,这份资料包括弗莱明的论文,他回忆的关于盘尼西林的一些数据,但这些数据却是俄文写的。

“这是?”汤教授看了那些数据后十分惊讶,因为如果这些数据是真的,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从未发现的抗生素,很多医学难题可以迎刃而解。但问题是这些数据都是结论性的东西,根本没有试验数据支持。



第三节 聚才(二)



“我只有这些,因为莱温斯基先生出了意外,”庄继华十分沉痛的说:“汤教授如果你们接受这项研究,那么你们就必须离开上海,这里离日本人太近。”

“庄先生,您能解释一下吗?”汤教授犹疑了,他想起正作的研究,他不愿意就这样放弃。

“莱温斯基美国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向一位日本学者透露了一点他的研究成果,结果就有一家日本公司来找他,要买下他的研究成果,但他的研究是我支持的,所有经费、设备都是我提供的,所以他拒绝了,可不久他的家就发生煤气爆炸,全家人都死了。”庄继华说着说着眼眶湿润了:“所有的东西都被毁了,这点东西还是他出事前,跟我聊天时随手写下的。数年心血,数条人命,也就只剩下这么点东西了。”

汤教授悚然动容,陶止庸却恨恨的说:“又是日本人犯下的血案。美国警察就不管吗?”

“没有证据,怎么管,日本人,这帮***。”庄继华也恨恨的骂道,心里却暗自得意,我这演技去好莱坞估计可以拿个小金人吧。

“庄先生,我必须考虑一下。”汤教授有些为难,作为当代中国出色的细菌学专家之一他当然知道这项研究的前景,可他又不愿意放下现的研究以及学生。“我能理解,毕竟这涉及您个人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庄继华说着站起来,从桌上收起资料,汤教授一愣,想伸手阻止,手伸到途中才想起这原本就是人家的东西。

“安全,什么安全?哦。我没想过,只是我若去了,那我现研究的科目还有学生怎么办?”汤教授问道。

“我可以为您建一个实验室,所有设备和经费都由我提供,不过您的科目可能要暂时放下,待这个完成后可以继续您现的研究,至于学生,”庄继华沉凝一下,现就迁校理由不好找:“可以那里开个分校,您依然可以教学生。再说国家也需要大量的医生,我不会干涉您地教学。”

庄继华说着从怀里掏出支票薄上面填下一串数字,然后递给汤教授:“教授,这是我捐给学校的二十万,把教室修修,战争。…,”庄继华重重的叹口气:“并没有结束。”

“还要打?”汤教授有些不解。

“当然要打,东三省还没收复呢。”陶止庸说道。

“对,就是他们不想打,我们也要打,”庄继华冷冷的说:“东三省,租界。我们都要收回来,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地方,谁也不能拿去。可要收回这些地方只有用血去换,盘尼西林若能研究出来将来可以挽回无数战士的生命。”

“上海不是安全之地,日本人相继东三省和上海得手,他们进攻的步伐不会停止,所以上海不是安全之地,汤教授,政府打算成立一个资源委员会,统筹国家资源。以准备抗战。”庄继华开始祭出大义的名分了:“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智力资源,教授,您不应该只躲实验室里,也应该出来为国家分忧。”

“师长,老师不是那样的人,他正是为了国家才回来的,不然他早就留美国了。”陶止庸连忙为老师分辩。殊不知庄继华正是要把他们往这条道上领。

“庄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汤某是懂地。可这个研究不是先生您出钱的吗?”汤教授看来不是只知埋头作试验的人。

“呵呵,汤先生毕竟是美国留过学的,”庄继华呵呵笑道:“是的,这项研究是由庄某出钱,而且以后的药厂也由庄某出钱建立,但我向你保证,药厂地收入将全部用对日作战的准备上,等抗战胜利后,工厂的收益全部用来支持国家医疗建设。”

汤教授有些不相信的看着庄继华,陶止庸却显得毫不怀疑:“止庸是我的老部下,今天就让他做个证。”

“那倒不如现就交给国家呢。”汤教授还是不能理解,这个人似乎有病。

“不能,贪官太多,必须控制我的手里,否则能有10的收益用抗战上就算不错了。”庄继华摇头说。

这个理由符合当前当前国人对国民政府地看法,汤教授和陶止庸很理解的点点头,庄继华决定适可而止。

“教授,我上海的时间不会长,估计能待上三天,三天后我要去南京开会,然后可能就要到全国各地跑,教授,您必须三天内作出决定。”

庄继华离开医学院时,心里很有信心,这个汤教授跑不了了,已经他手心里了,恐怕明天就会来找他。

果然,第二天汤教授就与陶止庸找到庄继华,表示愿意接受这个工作,庄继华随后就告诉了他们实验室将设四川重庆,将来的药厂也设重庆,他们的现就要作好入川的准备。然后庄继华又让汤教授开除实验室的设备清单,随后又交给他五十万大洋。

放下汤教授和陶止庸,庄继华开始拜会上海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深入知识界,庄继华才发现,中国根本不缺科学家,上海就有大把的专家,上海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工学研究所等等囤积了大批专家,而且这个时代的时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有强烈地忧患意识和爱国心。可他随后又发现面临的大困难居然是这些人强烈地责任心。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事业负责,深入到他们每个人的骨髓里了,每个他接触的学者都是这样,这让他十分感慨。

“…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国家面临危难,不能按部就班的发展,必须采用超常规手段。以举国之智力发展一隅,实现超常规发展,赢得时间,所以诸位,…,现国家需要,民族需要诸位暂时放下手中工作,开发四川,除了资金外,还有技术支持。这二者缺一不可。…”

“庄先生,您究竟要四川作什么?您能给我们透个底吗?”钢铁专家周志宏问道。

“炼钢厂,周先生这是您的研究范围;另外还有朱先生的化工厂,方先生的无线电厂,茅教授四川要建铁路公路,您可以放手施展。这样说吧,凡是国家需要地都要建,诸位,未来几年四川将成为中国大地工地,你们可以那把你们的研究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庄继华面对这些专家慷慨急昂地发表演说。

庄继华的话如一石击破千层浪,来开会的专家们顿时议论纷纷。

“庄先生,这样大的规划。国民政府那来这么多钱?”周志宏不相信,这几年国民政府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少了,科研经费十分不足,没钱作什么大型建设。

“资金由我负责提供,诸位完全不用担心,”庄继华笑笑:“这些钱不是完全由政府提供,主要来自海外华侨的捐款,现到账的资金有一亿美金,我捐了部分救助去年水灾地灾民,另外一千万作为资源委员会的启动资金。剩下的钱都帐上,我可以向诸位保证。资金绝对充足,如果到时候诸位发现没有钱给诸位建厂,搞研究项目,诸位可以把我剁了喂狗。”

庄继华不敢保证那一亿大洋能全部用到灾民身上,因此没有透露详细数字。但他的话却震住了场的专家们。

“庄先生,要去的话,我必须带上我地一些学生。可以吗?”桥梁专家茅以升站起来说。

“那就太好了。说实话,仅仅你们是不够的。这么多厂,这么多项目,需要大量的专家技术人员,所以资源委员会会重庆建学校,诸位,以后你们会很累,很累的,工厂要你们,学校要你们,可没办法,谁让我们国家穷呢,落后呢,你们都是我们民族的精英,民族危难之时,需要你们作出大的贡献,我为国家恳请诸位了。”

庄继华说着站起来向四周与会的专家抱拳一拱,周志宏等人连忙站起来。

“庄先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既然是国家需要,周某答应了,什么时候走,请庄先生吩咐。”周志宏站起来说。

有了周志宏领头,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去四川,不但自己去,还带上自己地学生,庄继华这才放心了。

“什么时候走我会通知大家的,这次入川可不简单,人多得很。”庄继华笑道,这下他终于放心了,第一批人才终于有了,但仅仅只有他们是不够的。

“我们的时间很紧,请大家回去后就开始作工厂设计,需要那些设备,我说一句,我只管负责提供资金,至于怎么干,由你们决定。”

庄继华的话又让众人吃了一惊,他们都没想到,庄继华居然敢这么放手。但庄继华还没完。

“我建议诸位商议一下分成几个组,比如,钢铁组,地质组,化工组,每组推举一个责任人。”

“我知道这有点唐突,但没办法,我们必须抢时间,我们的时间不多。”

第二天庄继华返回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的资源委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