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742部分

锦衣当国-第742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战斗,在平壤城中的各条街道都在发生,辽西骑兵完全是溃散了,真正的麻烦在这里,如果是在野地浪战,骑兵溃散转身就逃,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伤亡,可在这样的局势下,逃都逃不了,骑兵的高速和机动,完全是被平壤这狭窄的街道给抵消了,把人都圈在其中,完全无法动作。

而倭寇以步卒为主,熟悉地形,以房屋宅院作为屏蔽四处移动,包抄掩杀,优势却是却越来越大。

更不要说祖承训这一军在大明境内行走的时候,坐骑马匹就多有疾病,来到朝鲜贪功冒进,没有充足的马力,更不要说进城的时候,纷乱一团,各队拥挤掺杂,仓促间甚至彼此找不到指挥,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失去了系统,失去了队伍。

这些问题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不是问题,也觉察不出来,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不利的因素一点点累加,就变成了**烦,大崩溃。

更不要说,那些冲进朝鲜人宅院里的明军骑兵了,比如说被祖承训喝骂的那个张国忠,冲了两个院子,总算找到了一家大宅院,这个大宅院就算是用大明的规格来衡量都是不小,不知道是平壤城朝鲜的那个富户甚至官员居住。

可一进院子,外面就开始乱,他们还没等反应过来,倭寇兵卒从四下里就是杀了出来,在高处有倭寇的铁炮兵开火,直接就有七八人被打下来,千总张国忠叫骂着勒马转身,可已经是来不及了。

正面有十几名倭寇的长矛兵手持长枪恶狠狠的向他刺过来,马匹本能的反应,一下子人立而起,更有倭寇的长矛直接刺入了马匹的身体之中。

这张国忠能成为千总,能成为祖承训的亲信,依靠的就是这武勇,马匹人立而起,他整个人双脚离开马镫,居然跳开,稳稳的落在了地上,就地翻滚,避开了扎向他的一根长矛,起身时候,挥舞着大刀就向门前跑去。

一名手持长刀的倭国武士已经是拦在了门前,错步举刀,怪叫一声,跳起向前劈下,倭人用刀,第一刀最为凌厉,跳起劈下,力量极为的惊人,张国忠手中拿着大刀速度毕竟是慢了些,想要格挡已经不能。

张国忠居然只是侧身,用肩膀迎了上去,那武士用力劈下,这一刀足可以把这明国武将的肩膀卸下来。

“当”的一声,刀猛地被崩了回来,张国忠嘴角露出狞笑,手中大刀斜向上的撩起,这倭寇武士的甲胄就没有张国忠身上的虎威板甲这么硬实,下盘本就是防御薄弱,整个人半边身子已经被劈掉。

院子里惨叫连声,有倭人足轻和武士的,也有张国忠部下的,张国忠根本没想着顾他们,直冲门前,到了街道上,那边最起码全是同伴,还有的照应,可那武士被劈死,速度也被延缓,后面已经有人追了上来。

张国忠知道不能逃,跑了两步,又是向着另一边一滚,几名拿着长矛准备向他腿上刺去的倭寇都是落空,张国忠翻身从地上爬起,一个虎扑,手中大刀横着削了过去,那几名足轻没想到这明国武将披着铠甲还这么灵活,躲闪不及,脖颈处都被这刀一掠而过,惨叫着躺倒下去。

这边落地,张国忠一把抓住刺过来的一根长矛,身子一侧,又是一刀砍死一个,另外一人有怪叫,一名倭寇武士手持大太刀猛劈下来,张国忠横刀挡住,抬腿就是一踹,倭人矮小,他能踹,对方却不能。

那武士被这一脚正中小腹,整个脸都扭曲了起来,直接跪倒在地上,看着张国忠这般骁勇,倭寇们彼此对视,都是闪开,张国忠嘿嘿一笑,一摆刀,身边也聚拢了几个亲卫,就要向门外走。

还没动,张国忠却是抬头,看到房顶上,口中只骂了句:

“入他娘。。。。。。”

上面火铳已经打响,不足三十步的距离,火铳的威力和准头都能保证,张国忠和残存的手下直接扑到在地上,倭寇又是一拥而上,乱砍乱刺。

在祖承训的本队之中,还算有些抵抗,一开始的确有人被火铳从马上打下,但这一干人训练得法,反应也快。

内圈的人已经是抄起了弓箭,直接射了回去,这一干人用的都是长弓,势大力沉,射的也远,街道两旁的倭寇本就是琢磨着就近射击求个准头,也在弓箭的射程之内,彼此死伤都是惨重,

但倭寇也知道这边是明军主将本阵所在,投入的力量也是格外的大,明军的死伤越来越多。

“大家伙冲过钟鼓楼兜个圈子才能出去,要不然就窝死在街道上了,都他娘的,跟老子一起喊”

祖承训倒是明白,在那里嘶声大喊道,身边的人一边接战,一边大喊,在这街道上,骑兵就算是想要转头都难,声音越喊越大,两侧的宅院和街道中都有倭国的足轻和武士涌出来,火铳也是不停的打。

左右也是个死了,前面的辽西骑兵都是急了眼,吆喝怒骂,也彼此结成了骑队,直接向前冲去。

前面倭寇的铁炮队又一次的结阵,几排轮番轰打,不过这次堵在别人路上,辽西骑兵却顾不得这么多了,前面一排倒下,后面的人提马跳过去,继续冲锋,铁炮队看到这个,急忙的向着两边溃散。

慢慢的街道上的大队也是动起来了,倭寇的长矛兵也曾堵在了前面,奈何刺死几匹马,几个骑兵,后面的人还在不管不顾的向前冲,他们仓促集合,也堵不住,整个大队的队伍动的越快发快起来。

祖承训将刀挂在马侧,手中也是朝着弓箭,脸色铁青的驱马前进,这局面那里是大功,搞不好是大祸。

“将主,高丽人溃散了不少”

“管他娘的什么高丽人,咱们走咱们的”

刚刚开始大乱,那跟在祖承训军本队的朝鲜兵就溃散了一大半,如此拥挤的街道,居然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熟门熟路的逃走,剩下的不足百人都是聚在那个朝鲜军将的身边,一同跟着大队奔逃。

祖承训和身边的亲兵在战场上可不含糊,那些军户骑兵的马匹有病,马蹄溃烂,可他们的坐骑都是保养的不错,而且还能做到一人双马,马力也是充足,更不要说他们身上的甲胄厚实,兵器精良。

边跑边是向着两侧不断的射箭,他们射术也是了不得,不断的有倭人惨叫着从各处跌下来被射死。

祖承训已经射了三箭,每一箭必有一名倭寇倒下,眼看前面就是钟鼓楼的空场地带,猛然间,有人用朝鲜话在那里大喊,祖承训根本听不懂,可这朝鲜话的喊话声并不是在身侧这些朝鲜兵的队列之中,祖承训一愣,但紧接着更加奇怪,一起跟着溃逃的朝鲜兵卒居然也有人大声喊话。

不对祖承训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果然有问题,一边的朝鲜兵都是突然逃出队列,冲向街边,有人甚至在逃跑前,还拿着武器向明军丢过去,阵型中立刻有了小小的混乱,辽西骑兵这一队人人大骂,就准备动手。

可是此时,又有异变,周围除了火铳轰鸣之外,居然还有箭支的呼啸声音,在马上外围的骑兵有人防备不及,直接被从马上射了下来。

倭人居然还有弓箭,祖承训心中更是惊骇,他一直觉得火铳这东西发射的慢,比不得强弓连射,但没想到对方也有弓箭,而且来的时候,朝鲜人从没有说过,他们说倭寇没有这个东西。

眼看着到了开阔地,却听到一阵咚咚的鼓声,在骑兵冲锋的前面,大批的倭寇兵卒涌出,有的是拿着长矛的足轻,各队都有许多武士统领,又有拿着铁炮的倭寇兵卒在阵列前面列队,差不多将路口都是堵住。

辽西骑兵都是勒住了马匹,祖承训脸色发青,一刀砍死了身边那个浑身发抖的朝鲜武将,大吼道:

“弟兄们,拼了还有一条活路冲啊”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ipooo朋友的打赏,谢谢大家。

辽镇骑兵在平壤的这次失败,是真实历史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章 细述败因

第一千零八十章 细述败因

“快走快走”

“将主爷,咱们已经跑了一天,再不休整就要累死马了”

祖承训满脸血污尘土,憔悴之极的在马上吼叫,那嗓音都已经嘶哑的很,亲兵们也是在马上扯住他大叫,死了马,大家连逃都逃不出去了。

好歹是将人拽住,一干人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这才下马休整,有的骑兵还没有下马,下面的坐骑就嘶鸣一声,直接瘫倒在地上,马匹累死。

祖承训木然的坐在地上,他的亲兵们准备去四周打点野物,大家就着干粮吃点东西,祖承训四下看看,身边最多也就是二百人。

能跑出来的,大多是穿着虎威板甲武艺精良的武将和亲卫,想想自己进城的时候是五千余骑兵,出来的时候不过二百,这怎么回去见人,想到这里,祖承训只觉得悲从心中来,咧开嘴大哭起来。

他这一哭,周围的手下和亲卫想要过来劝解,可同样是悲戚,都是跟着哭了起来,场面凄惨之极。

祖承训哭完用手抹了抹脸,看看周围,大声吼道:

“都不要嚎丧了,过来,过来,咱们有些事要对对口径,要不然回去就要碰上军法”

。。。。。。祖承训回到鸭绿江大明一侧,还没等和驻守的大明官员沟通联系,就派自己最亲信的人先去给辽阳报急,按理应该是先给在沈阳的巡抚报急,可是祖承训却没有理睬,快报辽阳慢报巡抚,先知会自家将主李家。。。。。。

鸭绿江畔的大明一侧已经成了个城镇的模样,为大军准备的营地,积蓄的物资,还有过来营建承办的商人和劳工,都已经是塞满了这边,这其中也有满脸谦卑的朝鲜官员和朝鲜民夫活动。

几名锦衣卫打扮的军将和一名穿着青衫的中年文士,结伴向一处木屋走去,那文士在锦衣卫面前也是不卑不亢的模样,眼尖的人还能看到,这文士身后也跟着几名亲卫,看着像是巡抚标兵。

“方才朝鲜国王还派人来说,能不能请祖承训在鸭绿江朝鲜一侧驻防,不要这么急着退回来,估计他没有想到祖大人如此兵贵神速,前日下午就已经回返了”

一名锦衣卫百户在那里语带讥讽的说道,那文士也是摇头,开口说道:

“抚军大人说了,问明白战况情形再作计较,到时候丢给辽西处置去,也算给李总兵一个面子。”

“也不急在这一时,柴先生一路车马劳顿,不若先歇息,然后再行问询?”

“公事要紧,多谢侯百户的好意了”

双方彼此客套着,一起走进了这个木屋,这木屋算是守备森严,外面都有兵卒护卫,而且数量不少。

这侯百户和柴先生彼此客气的很,一进那木屋,脸色却都是严肃起来,身穿布衣,神色颓唐坐在屋中的祖承训一看到他二人进来,慌不迭的站起,居然以下属见上司的态度行了个大礼,开口说道:

“见过二位大人,祖承训有罪”

“祖大人不必这般客气,你品级在我二人之上,这么来岂不是乱了规矩,还是请坐下吧”

被那柴先生这么一说,祖承训更加惶恐,站着不敢坐下,在那里急忙说道:

“祖承训一个败军之将,怎敢在二位大人面前放肆,站着就是,站着就是。”

锦衣卫侯百户和柴先生对视一眼,也都是坐下,柴先生开门见山的说道:

“祖大人,这次学生来,是受了巡抚徐大人的委托,问问祖大人为何失败,为何败的这么惨,这位侯百户是来旁听的,徐大人有句话要说给你听,你有什么说什么,大军交战,胜败也是常事,何况又是在他国境内同倭寇厮杀,对你肯定要宽宏,不会治你重罪,不过,说的时候不要隐瞒。”

“扑通”一声,那祖承训跪在了地上,感激涕零的说道:

“抚军大人宽宏,末将感激不尽,感激不尽,若能再给末将个机会,末将定当战死沙场”

“说吧,到底是为什么败的这么惨,朝鲜那边如何,倭寇那边又有什么虚实,尽管说来,若是有用,有功也未可知”

屋中早就预备好了纸笔,那柴先生将纸摊开,准备记录。

“两位大人,朝鲜那边口口声声请咱们过去支援,可粮草辎重什么的都不预备完全,末将的兵马去了那边,粮草供应不到三日,末将休整不完全,就只能去攻击平壤,希望能在城内找些给养不充,准备不利,粮草不济,这就是败因之一了。”

虽然说态度恭谨谦卑,可说起败因来却侃侃而谈,显然是早有腹稿,那侯百户倒也不在乎他的脸面,开口笑着说道:

“早就在京师听人言,说辽镇诸将,打仗未必如何,但做官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还真是如此啊”

祖承训脸上有些火辣辣的,只作没听见,锦衣卫的百户在地方上一个参将面前也能直起腰杆,更别说如今他还是败军之将,倒是那柴先生听的很是用心,记录完之后点点头,开口说道:

“想必败因不止是这一条,祖大人请继续讲。“

“末将是大明的军将,他们朝鲜一个郡国,那有什么资格指挥,可末将自从来到这江畔扎营,朝鲜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