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543部分

锦衣当国-第543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

王通来到锦衣卫值房的时候,发现情形和刚回来那日又是不同,那一日众人敬而远之的态度,今日则是诚惶诚恐。

走在值房的回廊之中,凡是视线所及之处,无人敢走动,都是垂手立在两旁,王通走过,则是恭恭敬敬的问好请安,校尉力士如此,小旗如此,总旗如此,百户如此,千户也如此,一位指挥同知,两位指挥佥事只出现了一位,指挥佥事杨占也是如此。

进入自己值房那个院子之后,指挥佥事杨占居然跪在了那里,恭敬无比的说道:

“王大人,武清侯府那边送来了二十一人,都是各个产业手脚不干净被抓到的,在府中就用了刑,送到咱们衙门的时候还活着。”

指挥佥事见指挥同知,熟悉的抱拳,不熟悉的点头,要是有矛盾,理会都不理会也可以,断没有跪的道理。

王通也不没有和杨占客气,只是开口说道:

“应该挺不住伤都死了吧,等下会有人过去验明正身,要是不对,少不得要去侯爷府上去抓”

杨占听的身子一颤,连忙说道:

“请大人放心,武清侯府这次绝没有什么隐瞒取巧的地方。”

王通点点头,冷声开口说道:

“杨大人,你出身何处我知道,不过你在这个位置上,就把该做的本分做到了”

说完转身进了屋子,杨占一直是在后面跪着,等王通进了值房才起身,他出身武清侯府,自然知道武清侯那边收到了什么样的训斥,也知道王通接下来会是什么地位了。

“武清侯府那边送来的尸首找人验看过了,的确是他们府上派出去的那几个,有三个人实际上不在大人点名的范围内,也是药死了送来。”

在值房之中,杨思尘开口禀报说道,王通正在看其他的案卷,此时却抬头笑着说道:

“没想到戏院还能赚钱,这一间戏院居然和开个铺面赚的差不多。”

“大人出去半年,这半年戏院可是在京师风行,天津卫那边也开设了三间,且不说看戏的人多,那些豪门养的戏班子,若是没在戏院演过,就会被讥刺为闭门造车,没有拿出来的本钱,有几家索性将戏班放在剧院之中,还有不少喜好此事的士人,主动写戏给剧院看,若是好评如潮,也能扬名,青楼名ji更是以能在戏院登台为身价证明,大人,学生觉得,剧院戏曲经此大兴,百年之后未必亚于这诗词歌赋,大人单依靠此事,也能史书留名。”

一种新的文化娱乐形式,由王通推行并且大兴,这的确可以在文化史上留名,王通当时做这件事,想的也没这么复杂,不过是想要给锦衣卫多一个宣传的手段。

但杨思尘这般说,的确让人发自心底的高兴,王通心中愉快,杨思尘又是开口问道:

“大人,武清侯做事颇为规矩谨慎,怎么这次却这般失措,用糊涂二字来说都算是夸奖了,真是让人不解?”

“有什么不解的,财帛动人心,天津卫那边金山银海,钱财汇聚怕是大明之冠,这么一笔大财在那边本来就要拿到手了,谁想到我得胜而归,到手的东西又是飞走,心中定然怨愤十足,做出些事情来泄愤,这也是有的。”

杨思尘点点头,王通又是继续说道:

“宫中也有些消息传出来,有些糊涂账估计也是算在我头上,这武清侯这么做,一来是要泄愤,二来怕是要给谁看看。”

有几句话点到即可,权谋之事,要考虑太多方方面面,大内之事,即便是自家人也还是少说为妙。

杨思尘捧着一叠文卷出去,不多时回来,看到王通在那里正出神的想什么,看到杨思尘进来,王通回过神开口问道:

“杨先生,你觉得宫内的宦官做事办差比外面这些文官做事办差如何?”

杨思尘愣了愣,随即自失的笑道:

“学生虽然是个文人,还有个举人功名,不过跟着大人办差也快有五年,所见所闻不少,宫内的宦官做事,可要比外面这些读书人可靠太多。”

“怎么讲?”

“宫内的宦官从入宫时起到出来办差,都是一步步看做事的能耐选拔,就算是在内书堂读书的,也要做写字的宦官,也要在各衙门办差历练,到最后才被提拔起来管事,没有十年十五年的实务,做不得管事掌司,没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实务做不得太监、少监,文官办差,读书读得好,金榜高中,最次一等的放到外面做个知县,次一等的在京师做个御史做个主事,最好的在翰林院,在京的官员想要升迁不在实务上,关键在名望上,谁敢大言,谁敢说惊世骇俗的话,谁就能有名气,谁就能升迁的快,这翰林则在能不能混上个东宫侍讲,伴读太子,要不然就翰林院、太仆寺一步步的走捷径,十年不出错,总能有个侍郎位置,中枢诸公大多没出过京师,京官们每日争斗求名,在地方上历练的偏生都是些读书读的差,没有升迁希望的,这么下来,宦官比文官自然可靠太多。”

“哦?王振、谷大用、汪直、刘瑾,在史书上可都被成为祸乱朝纲,败坏天下啊”

听到王通这么问,杨思尘感觉奇怪,因为王通一直不是这个论调,但看着王通脸上带笑,他也是轻松回答说道:

“阉党当道时天下间未必如何坏,众正盈朝时,天下未必如何好,史书所言,大人要看这史书是何人写的,肯定不会是阉人修史。”

“这也未必,司马迁修史记,他可就是个阉人。”

王通调侃一句,杨思尘一愣,借着双方对视大笑,闲谈轻松,王通刚要继续说话,却听到门外急促的脚步声响,听到门外韩刚在那里大声说道:

“大人,衙门大门之外现在已经有近四百名书生聚集,街道上还有人在赶过来”

听到这话,杨思尘的脸色就变了,王通端坐在那里,冷笑了一声说道:

“来了”

正文 第八百零三章 如此清流不如狗

第八百零三章 如此清流不如狗

“大人,不光是士子,还有国子监的,还有都察院和六部的官”

这边韩刚才禀报完毕,侯万才就跟头把式的跑了过来,现在整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杨占在忙着武清侯府的事情,其余几个都是告病,说话做主的就是王通一人。

韩刚和侯万才是王通的亲兵随从,接下来在这边办差的人都是过来报信了。

“大人,大门处差不多有千余人”

“大人,门前的护卫快拦不住了,又不敢动手去打,被他们一点点往门里挤”

“大人快拿个主意”

即便是在王通所在值房的位置,也能听到外面的骚动,一声声呼喊传了进来,王通在屋中不紧不慢的换下官袍,换了骑马演武用的轻甲,这才走出来。

门前的一干锦衣卫大小官员都是热锅蚂蚁的模样,王通摇摇头,开口冷声说道:

“擅自冲撞衙门,有违国法,你们为什么不敢打,还不是怕得罪了那些文官,你们是在锦衣卫办差,不是给他们做吏目。”

王通大步向外走去,本来看到他身上的轻甲,一干人还以为王通要动手或逃跑,没想到王通仅仅是说了两句之后,就向外走去。

经历司的侯真连忙跟上,开口低声说道:

“王大人,外面那些人都是昏了头,大人这么出去,别有个闪失。”

正说话间,谭大虎快步跑来,看着王通走在前面,身后一干人尾随,连忙停住行了个军礼,开口大声说道:

“大帅。。。。。。大人,齐武已经在门前设置了拒马,外面那些人不敢上前了”

王通满意的点点头,一干惊慌失措的锦衣卫官员这才想起,眼前这位同知可是在归化城杀了几万鞑子的大帅,是刀山火海里滚出来的,那会怕外面的这些书生。

过了二门,就看到锦衣卫大门内,站着一排排的兵丁,各个都是全副武装,前面能见到拒马的摆设,外面则是喧闹成一团。

“释放忠良”“释放忠良”“王通祸国”“王通祸国”

在这个位置,外面的呼喊可就听得清清楚楚了,王通不屑的笑了笑,刚要向前,却被人一把拉住,转头一看,却是满脸煞白的杨思尘,杨思尘低声急促的说道:

“大人一边说话”

王通回头做了个手势,和这杨思尘来到了一边,才刚刚站定,杨思尘就出声说道:

“大人,众意难违,这么多士子清流来到这边,就算是朝中宫中的人支持大人,恐怕这时候也要转向了,要有人趁机做文章,恐怕更是麻烦。”

“那你说怎么办?”

“大人,先将人放出去,以后再行计较,不然被外面这些人掀起风浪来,那就出大事了”

“本官要将这些人放出去,那岂不是告诉他们,造谣污蔑丝毫不必担心会有追责。”

“大人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自开国以来,也不过只有一次大礼议,除此之外,对这等事,谁不是要慎重小心”

看到杨思尘满脸焦急的样子,王通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说道:

“本官心里有数,你不必担心。”

说完却没有朝着正门走,而是向着另一边的小门走去,锦衣卫大门处墙壁颇高,里面则建有房屋。

依墙而建的房屋层高很矮,分为两层,平时也不见堆放什么杂物,墙壁外侧则是有许多方形的小窗,这些小窗开在离地丈余的位置,那窗户最多塞进个脑袋,身子是过不去的。

这个规制如果走南闯北去的地方多了,看到的城池多了,就会发现,许多地方的城墙和砦堡外墙都是这个规制。

整个锦衣卫衙门实际上是按照堡垒来建造的,但承平日久,锦衣卫又是内卫,很多原本的设置都荒废了而已,王通来这边之后,也是转过几次,对这里还是了解。

“释放忠良”“王通祸国”的喊叫还在持续,王通走上了二层,打开了靠墙的小窗,俯视着下面的一干人。

穿着长衫的年轻人居多,脸上大多有激愤的神情,也有些身穿短襟混杂在人群中的,有部分应该是这些年轻人的随从,有部分东张西望似乎是看热闹的,还有几个神色就不太对了,三四十岁人也有,不过都站在外圈,不时的说几句什么。

人群的喧嚷是持续的,但齐声的喊叫却不是持续,往往大家喊上两句之后就没了动静,众人或者闲聊,或者向前凑过去,快要到门前的时候,拒马后的兵卒将长矛放平或者威吓几句,人群又是后退,这时人群中又有人高喊道,然后众人顿了顿,又是跟着高喊。

这时杨思尘也跟着走上来,王通让杨思尘在边上的窗口上向下看,指着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说道:

“有人煽动,有人组织,大部分人都是被蛊惑来的。”

“大人,这样的事情开始这些闲人都不是来看热闹,可事情到了后来,就被人煽动起来,大人,这等事绝少发生,可一旦出现必然弄出大祸,不可掉以轻心”

“掉以轻心不会,只是觉得此事颇为有趣,这些人真以为鼓噪起来,人多势众,就能随心所欲吗?”

王通笑着说了两句,开口吆喝着说道:

“侯万才,侯万才”

侯真虽然被王通给了脸色,不过侯万才王通一直还用着,这侯万才也是做事比从前又下了几分力气,唯恐被自己叔父的事情波及到,一听王通的招呼,侯万才连忙跑了上来,王通笑着说道:

“换上便装,叫几个相熟的人,等下就在门口。。。。。。。”

从宫中出来之后时间本就不早,又在衙门中呆了一会,外面折腾起来,天色已经有点黑了,锦衣卫衙门中下值的兵卒得了王通允许之后,都是从其他的门回家。

本来锦衣卫都指挥使司的军将兵卒,甚至是办差的文吏都紧张异常,不少人都把配发的绣春刀拿了出来,却没想到王大人居然这般好整以暇,除了在门口布置了拒马之外,接下来做的就是在门口附近看热闹。

有些负责的兵卒和军将,还过去询问王通,需不需要整队准备,却被王通笑着打发了回去,只说了句“有我和亲兵即可”。

相比于紧张的杨思尘,王通轻松之极,到了挂灯笼的时候,几名亲兵拿着长杆子挑着灯笼去外面挂上。

在外面聚集的人群明显有点躁动,王通指着下面对杨思尘说道:

“你看,这些人都有点呆不住的样子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杨思尘看了几眼,开口说道:

“是不是因为大人这边迟迟没有答复,所以他们越来越急躁,想要冲进来。”

王通摆摆手笑道:

“你想的多了,下面的大部分人都要急着回去吃完饭了?”

杨思尘一愣,刚要说话,王通拍拍墙,笑着说道:

“接下来还有热闹,看吧”

也就是灯笼挂起之后没多久,就听到道路那边有人高声说道:

“今晚秦馆新十八天女上演,有能写出新词新曲的,茶酒免费,更可得美人馈赠了”

这也是天津卫传到京师的时兴举动之一,商铺有新货上市,剧院有新戏上演,都有大车拉着人敲锣打鼓,大车两端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文字,又有人在马车上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