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135部分

锦衣当国-第135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还多了?”

“属下也奇怪,一问昨日那些人说这几个也是天津锦衣卫的兵卒,因为没钱养家丢了职分去给人做工,或者回家种地,因为和昨日那些人来往多,知道大人宽宏大方,所以今日也来,刚才还缠着属下要钱米、猪肉什么的。”

算算天津锦衣卫千户在五年前还实有八百二十人,难道听到能发钱了都陆续跑回来,王通沉吟了一会,开口说道:

“一切东西减半,而且把话说明白,他们已经不是锦衣卫的兵卒,想要做事赚钱粮可以,但只能做本官的家丁奴仆,当差却不能,愿意的留下,不愿意的就走。”

张世强领命,不过还是疑惑的问道:

“大人,咱们这么做会不会被人说嘴,毕竟都是……”

“都是同袍是吧,他们这身官衣都不要了,还做什么同袍,再说了,天津这边的兵卒各个都是穷废了的,那二百多留下的自然不能撵走,养他们是朝廷,是本官的职分,这其他的,本官不要这样的废物手下,干活赚钱吧!”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克扣本常例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克扣本常例

记得进入这家全国知名的大企业之后。没有任何背景的王通大哭了一场,入司之后过了试用期,却直接被派到广西做销售公司经理。

王通以为自己幸运无比,来到广西之后才知道这边年年亏损,没有任何的业务,员工都在干自己的私活,此时王通才知道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开始第一年,所有时间都是在南宁、桂林和柳州三个核心城市的商场中度过,在炎热的天气中挤着公交车,奔波于各处,把销售量一点点的做起来,可手下的人帮不上任何的忙,反倒扯他的后腿,甚至背后使坏。

又用了一年时间,他把这个销售团队的人渐渐裁撤,换上了得用的人员,建设起一个有能向上的团队。

然后,总裁当面夸奖了他,派了一个亲信接管了他辛苦建起的广西分公司,然后王通就病了……

王通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床下的炭盆中炭火已经黯淡。微弱的红光却让屋子显得更加黑暗。

手摸着火铳冰凉的铳管,王通呼吸慢慢的平静,来这个时代这么久,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那一世的一切,没想到这晚上突然梦到。

披上一件长衫,王通下床给自己倒了杯茶水,外面也有轻微的响动,谭家的家将和李虎头都是警觉异常,屋内稍有动静他们就能警觉,王通低声说道:

“无事,你们不要管。”

外面顿时安静下来,王通坐在床边拿着绣春刀拨弄火盆中的炭火,屋中略微多了点暖意,思路渐渐的清晰。

天津卫原有的这些锦衣卫兵卒和头目,一概都是不能用的,留着身份没走的算他们运气好,走了的想要回来当差那万万不能。

在外一方,手下的团队一定要是自己的铁杆,忠心于自己,为自己所用,杭百户这一干人虽然不会构成什么阻力,但窝囊久了,又无能的很,又是地头蛇,暗地里有什么别的勾当也说不清。

修修补补不如全部推倒重新开始,王通要建立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来到这天津三卫。没有皇帝的直接支持,但手脚也可以放开许多,这是个机会,就看自己能不能好好的把握住了。

********

“王大人,这一共五百二十两银子和四百一十贯的宝钞,请您清点好了,然后给小人打个条子。”

四名官兵,两名挑夫,一名穿着青衫的吏目在一大早就把欠饷送过来了。

尽管腊月二十八了,可在天津锦衣卫千户的人丁却越来越多,昨日杂粮的馒头,牛羊骨头熬的汤水,那些兵卒各个吃的欢天喜地,丢了身份又没个好去处的知道消息开始渐渐回来。

修缮这衙门的屋子院墙打扫清洁都需要人手,昨日粗粗的弄了一遍,还有好多的活计需要人手。

王通也不给他们个明确身份,管吃喝叫干活,一切等年后再说。

能吃顿饱饭,汤水里有些荤腥,这对这些穷了好久的士卒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好饭食,各个精神头十足。

一大早的。人都来的差不多了,却正好赶上这送饷银的。

那吏目身上穿着缎面对襟棉袍,带着个皮帽子,双耳处还套个兔毛的耳套,包裹的严实,人也是富态模样,这身打扮可要比破衣烂衫的锦衣卫兵卒强太多了,他可能不知道昨日接旨的情景,所以神情上有明显的不耐烦。

王通听到这个数目之后,稍微琢磨,眼睛猛然瞪了起来,开口质问道:

“五百二十两银子,四百一十贯宝钞,这到底是怎么算的!?”

“大人,贵处一共有丁二百四十六人,核发六月粮饷,明明白白就是小人说的这些数目。”

王通脸完全黑了下来,他盯着那吏目一字一顿的说道:

“二百四十六人每人每月支米一石,咱们先不管粮价,按照一石米一两银子算,也该有一千四百六十两银子,你带来的这些,就算宝钞能当银子花,也才九百三十两,何况那宝钞就是个废纸。”

“今年天寒,一两银子就算平价也只能买九斗米,我家大人这还是朝着好处算了,你们到底吞了多少!”

孙大海性子急,已经站在后面吼了出来。王通也觉得火气腾腾的向上冒,偏生这时候还能听见身后那些叫花子锦衣卫的小声念叨:

“发饷了,发饷了……”

“要那么多干什么,发饷的生气再不发了,这小大人真是……”

王通只当没听见后面这些扰乱人心的窝囊话语,盯着面前的那个吏目等他答复,那吏目听到王通的演算,颇为惊讶的上下看了看王通,笑着说道:

“没想到王大人居然还精通算法。”

那言语就好像是数学老师发现一个顽皮孩子居然能算术一样,王通猛地上前一步,他已经动了真火,克扣吞没自己的军饷,而且还是这么明目张胆,现下还这般的调笑,真把老虎做病猫吗?

看到王通发怒,这吏目有些害怕的向后退了一步,急忙开口说道:

“王大人,潘大人当面交待小人给您送过来,小的们怎么敢在其中做什么手脚,再说,今早领了钱钞,挑夫和小的就过来了,一路上连停歇都没有。要不您搜搜小的几个的衣襟,看看又没有夹藏!”

“数目为何不对!!”

王通又是厉声质问,没想到这吏目居然笑了,悠然开口说道:

“大人莫要急,小的给您算算数目,锦衣卫算是京师兵马,在蓟镇这边算是客军,京师能发足米,咱们这边可就要米和钱钞混发了,蓟镇主军是全米或者是八成米二成钞,客军一般是六成米四成钞。但凡发饷,照例要有三成左右的损耗,然后还有五分的车马,潘大人发了话,这才只算了您损耗二成,车马小的们也才拿了一分,您算法好,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数目。”

计算并不繁复,数目也不大,但这七扣八扣的是怎么回事,几成米几成钞,就是发饷发多少银子多少宝钞,宝钞如今就是废纸,可大明各处的军兵不管是发粮食还是发银子,总要搭配宝钞。

这就是打折扣,用宝钞这等名义上合法的货币,让人明面上不能说嘴而已,可这三成损耗,五分的车马又是什么混帐事情。

从兵备道衙门的府库到这边走路也不过一炷香的工夫,要个毛的损耗和车马,这吏目居然还一副给了自己好大人情的模样。

王通深吸了几口气,压着声音问道:

“这位怎么称呼?在兵备道衙门担任什么职务啊?”

那吏目还以为自己的差事要了结,对方捏着鼻子认了这桩事,不由得轻松起来,心想快些回家忙年,外宅昨晚哭了一夜还要去安抚,对王通随便的作揖,开口说道:

“小的姓韩,名廷才,在兵备道衙门做分发钱粮的吏目……”

话还没说完,只觉得前襟一紧,整个人已经被王通抓了过来,王通身高力大,这叫韩廷才的吏目已经被抓的双脚离地,王通恶狠狠的吼道:

“姓韩的,你他娘的发宝钞爷爷就认了,居然还敢克扣。今天要不把这些银子给爷爷吐出来,今天你就别想活着回去过年!!”

谁也没有想到王通突然就暴怒动手,站在挑夫边上的几名士兵下意识的就要上来拉,马三标和孙大海大喊一声就冲了出去,这短距离内动手,那几个与其说是兵卒更像是苦力的士兵那里是对手。

一照面就被马三标一拳打翻,孙大海也是把一个摔倒在地上,另一个人仓皇后退想要拿个扁担舞动,全看到一个瘦小身影直冲而来,然后下面剧痛,张嘴捂着下面就倒了下去,李虎头一击得手,手里那根不知道那里来的短棍接着横扫,又把边上的打倒。

历韬和孙鑫两个人更是直接,拿着长矛就逼住了那两名挑夫,被抓起来的那韩廷才左右看看,本还想说什么,见到这局面也是慌了手脚。

还没反应过来,被王通一把丢在了地上,刷一声抽刀出鞘,刀尖抵住那韩廷才的咽喉,怒声骂道:

“爷爷的钱也是你能吞的,交出来今天不杀你,交不出来,爷爷一刀刀剐了你!”

那韩廷才本来还拿出几分高傲姿态,身子摔在冻硬的地上,被刀子指着脖颈,耳套都被甩脱了,看着杀气森森的王通,他从里到外彻底的怕了,浑身冷得好像是寒冰一样,第一声居然没有说出来,紧张的已经说不出话来。

拼命的吞咽,嘶哑着嗓音说道:

“王大人,王大爷,这笔钱真不是小的吞了,是惯例,是常例啊!!”

时候,谭将匆匆忙忙的从别处跑过来,稍微一了解情况,就到王通身后拽了下王通,低声说道:

“老爷,这的确是常例。“

王通愕然的回头,围观的那些天津锦衣卫的兵卒也都在那里点头,乱哄哄的说道:

“是惯例……是惯例……”

王通左右看看,发现众人都是这个说法,不由得有些头昏,克扣军饷难道有理了……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闹饷

第二百一十三章 闹饷

“那王通怎么讲?”

“说拖欠这些月的饷银必须在正月初五之前结清。还说锦衣卫既然是天津锦衣卫提刑千户所,那就要按照主军看待,必须发全米,不要宝钞,而且不给一点的折扣。”

兵备道官署之中,潘达并没有回家过年,腊月二十八的下午他端坐在正堂之上,听着下面韩廷才的哭诉。

看着自己的属下被打的鼻青脸肿,外面还有几个狼狈不堪的士兵,这位按察副使脸色阴沉的可怕。

“送去的银子和宝钞呢?”

“王大人,不,那王通打了个条子说收下五百二十两银子,其余欠饷尚未补齐。”

听到这里,潘达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怒气,一巴掌拍在了书案上,怒声喝道:

“混帐,粗鲁武夫!!”

话说了一半却又停住,想想那日钦差对王通的低声下气,接旨的种种场面,潘达心中有多了几分忌惮,厌恶的对韩廷才挥挥手:

“没用的东西。还不快滚出去!!”

韩廷才哭丧着脸磕头之后,起身快步出了门,潘达在那里沉吟了半响,沉声吩咐道:

“就说衙门封门过年,不见外客,你们也都出去。”

堂中伺候的下人和差役应了声,都退了下去,潘达低着头拐过书案后面的屏风,进了内堂。

所谓内堂不过是在这办差的正堂之中用屏风隔开的空间,潘达转进去的时候,监粮的宦官万稻正坐在椅子上。

“万公公,方才那些话都听到了吧,麻烦啊,麻烦啊!”

潘达叹了口气,坐在了万稻的对面,颓然的摇摇头,万稻淡然说道:

“京师里藏龙卧虎的,能让钦差那么客气对待的人物也不在少数,或许是那位公公的亲戚,咱家写的信昨日就已经上路了,正月初一差不多消息就能回来。”

兵备道潘达喝了口茶,心情平静了少许,低声说道:

“潘某也派人去京师里问了,不过有件事却想不明白,要真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为什么要来天津三卫这地方混事,天下间有多少处好地方。”

万稻轻笑了几声。开口说道:

“天津乃是水陆交汇,南北往来的要津,自然也是好处所,来这里也不算错的,潘大人,咱家说句话你莫要见怪,这点军饷银子值得甚么,随便那个营头上刮刮也出来了,给他就是,何必纠缠着呢!?”

潘达脸上露出苦笑的表情,说道:

“万公公这话说的简单,这几成米几成钞,几成损耗,几分车马,这都是天下间的成例,潘某要是坏了这个规矩,不出几日就没办法在这个位置上呆了,指不定发到天高海远的受罪,到时候大家都没得方便。“

万稻喝了口茶,嘿嘿笑着说道:

“也就是你们文官事情多,层层克扣就克扣。还说什么成例规矩,弄得好像是祖宗成法一样,咱家话放在这边,别因为这点小钱耽误了大钱,到时候,大家可都不好看了。”

说起这个来,潘达神色慎重的点点头。

正在此时,猛听得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