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120部分

锦衣当国-第120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肩!”

“我们是安平侯府的……”

按说平日里报出这个名头来。对方的动作总要缓缓,可薛詹业身后闪出来的两个大汉,手中的黑漆大棍丝毫未见减速,对着他们肩膀砸了下来。

连反应都来及,就听到“咔嚓”连声,两个安平侯仆役的肩膀直接塌陷了下去,显见这肩膀骨头都给打烂了,这两个人还没有惨叫,砸他们的黑漆大棍一收一刺,正好是戳在他们的小腹上,整个人都被戳的张口,说不出话来,直接向着里面翻去。

薛詹业又抬手指着那个挡路的人,开口说道:

“两手两脚!”

那挡路的闲汉本就想凑个热闹,没想到却招惹了是非,想要跑哪里跑的掉,才走了一步,就被一棍子敲在后背上砸翻在地,跟上两个人踩着后背,抡起大棍,手脚都给砸断。

断了手脚,疼痛钻心,那人放声的惨叫,门口的看热闹的人个个胆寒,向着两边闪开去,闹的正厉害的大厅,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薛詹业手中铁尺转着圈,身后跟着二十几名拿着黑漆大棍的汉子,走到了大厅之中。

东厂提刑百户薛詹业身材高大魁梧。站在那里颇有些顾盼自雄的味道,被他那冷冷的目光扫到,无法无天的这些人都是松开了手,闪了开去。

木台边上却还有个恶少搂抱着女孩正要亲下去,大庭广众之下,那女孩拼命的挣扎哭喊,可却没有人理会。

薛詹业大步的走过去,捏住那恶少的脖子,就好像掐住小鸡一样抓到了面前,看了看这恶少的脸,冷声说道:

“你爹是尚衣监的采买吴廷汉……”

那恶少听到有人报出他父亲的名字,本来已经吓得要命,可胆气莫名其妙的又壮了起来,在那里大声的说道:

“你既然知道我爹的名号,还敢……。”

薛詹业手上的劲力加大,掐的那恶少舌头渐渐的伸出来,脸色也渐渐变得青紫,薛詹业冷笑着说道:

“你爹在某家面前是什么模样,你小子还没见过吧!”

随手把这已经窒息的恶少丢在了地上,薛詹业大步朝着安平侯府的三公子方忠平走去,边走边扬声说道:

“闹事的人圈成一堆,拿棍子打,莫要断了筋骨!”

那二十多名如狼似虎的汉子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东厂的番子都经过训练,这棍棒上的力量把握的极好,薛詹业这般吩咐,方忠平的那些狐朋狗友和带来的家人仆役什么的,都被打的满地翻滚,疼痛之极,却不会伤筋动骨。

方忠平自然听到了身后这个局面,他那里还敢顾着宋婵婵,慌忙回头恶狠狠的瞪着走过来的薛詹业,冷声喝道:

“东厂的人为什么要管安平侯家的闲事?”

话音未落,薛詹业的铁尺插入腰间。腰刀已经抽出在手,刀刃正抵在方忠平的脖颈上,方忠平万没想到对方居然一句话不说就拔刀出来,他能感受到皮肤上刀刃传来的寒气,整个人被吓得僵在那里,动都不敢动。

半天才颤声说道:

“你……你想干什么?”

薛詹业冷冷一笑,刀刃轻轻的抖了下,那方忠平觉得脖子一疼,立刻吓得大喊起来,薛詹业刀却插入鞘中,说了句:

“对不住,手不稳。”

方忠平觉得脖子上湿热一片,伸手摸来一看,却是流血,更是惊慌,薛詹业也没理会,就是转过身,朗声说道:

“平安牌子保平安,有人和这平安牌子过不去,就是和东厂过不去,秦馆今天弄坏的东西,耽误的生意,你们三倍赔偿,明天送来,如若不然,本官上门去取,无关人等都散了吧,把那几个断手断脚的丢到外面去,不要耽误秦馆的生意!”

说完这句话,薛詹业领着人就向外走去,后面的宋婵婵一直是呆呆的看着这一切,等薛詹业走出门之后,宋婵婵猛地跪倒在地,放声大哭起来。

方忠平的那些狐朋狗友彼此看了看,又看了看在那里捂着脖子大声尖叫的方忠平,各个不声不响的走了出去,根本没有人理会他一次。

还是这方忠平的长随送过去一块布巾。抹干净了才看到,脖子那边不过是个指甲盖大小的伤口,经过方才那番折腾,谁还敢在这个秦馆继续呆下去,谁还有脸继续呆在这里,方忠平甚至都没有放下狠话,就低头跟着家人匆匆离开了这地方。

*******

这等公子哥出去胡闹,家中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管,但有个风吹草动的,府内各个头面人物都是心中清楚。

方忠平气势昂扬的出门,却脖子上缠着纱布狼狈的回来,自然会有人禀报给管家方大,方大稍微了解一下,觉得做不了主,又去急忙的禀报给安平侯方睿行。

今天天色已晚,可刚要睡觉的方忠平还是被他父亲的长随叫到了正厅那边去,进了正厅,方忠平闷闷的打了声招呼,就要去边上寻个墩子坐下,却没想到方睿行在上手冷冷的说道:

“你这个畜生还有脸坐?跪下!!!”

被方睿行这么一喝,方忠平浑身打了个颤,委委屈屈的跪到了中间,听到安平侯冷声的问道:

“你知道你得罪了谁吗?”

“东厂想接手平安牌子的银子,儿子这才和……”

话没说完,就被安平侯方睿行一脚踹倒,拿着早就预备好的马鞭狠狠的抽打了下去,大骂道:

“你知道你得罪了谁吗,你知道你给咱家招了多大的祸吗?”

几鞭子下去就把娇生惯养的方忠平抽的满地乱滚,那安平侯夫人在后面看不下去,哭哭啼啼的跑了出来,哭告道:

“侯爷,得罪了那人,得趁早把这个事情了了,打孩儿有什么用?”

安平侯扬起的鞭子停了下来……。



谢谢大家,第二章要晚些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离京 在路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  离京 在路上

李文远在王通的推荐下继任了百户一职。而孙大海和他手底下的弟兄都不愿意留在京师,都想跟着王通去天津,张世强自然不必说。

马婆子和马三标也是要跟着王通走的,其余的人都愿意留在这美味馆继续做工,本来想把那张红英也留下,不过马婆子难得做了次主,带着张红英一起去往天津。

武馆中的少年跟着王通走的并不多,宣府和蓟镇的少年们大都想着回家过年,而且赚来个千总身份,又和天子做了同学,这回家是可以大肆夸耀的,所谓衣锦还乡就是如此。

孙鑫却领着六个少年跟着王通,他们几个都是京师附近的军将出身,家里都不能说宽裕,而且京师周围各支兵马,也没有那么多的位置安插他们,还不如跟着王通走。

真正让王通感觉到意外的是,历韬居然也要留下来,历韬父亲是宣府分守一方的参将,这是正经的大将,他又在武馆熬出了这般的资历。居然要跟着王通走而不回家,太令人意外了。

同样和历韬留下的有七位少年,这七位少年中有四位和孙鑫他们颇为相似,不过历韬和其他三名原因却不太一样。

自从知道黄义军就是万历皇帝之后,历韬就没有睡过一晚上的好觉,实在是担惊受怕,毕竟是他曾经领着人去围攻过皇帝,这是何等大罪。

眼下看,唯一脱罪的法子就是和王通在一起,这王通和自己同岁,就已经是锦衣卫的千户,想来圣眷正隆,而且这王通颇为早熟,通晓事理,跟在这样的身边,对自己也是个庇护,二来还能学点东西。

腊月初九这天,兵部和锦衣卫的人又来催促了次,他们也不敢对王通如何,只是在那里苦苦哀求着王通尽快赴任,不要在京师耽搁了。

看着几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就差给自己跪下来,王通也是哭笑不得,他所回答的就是指指已经空荡荡的堂屋,开口说道:

“东西都已经搬到了城外的庄子上,请回复各位大人,王某明日启程。”

*******

腊月初十这天一大早,天光初露。街面上还黑乎乎的时候,王通就准备完毕,穿衣洗漱。

马家母子和张世强、谭将等人早就是搬到了城外的庄子去,李虎头也跟了过去,眼下老宅这边也就是谭兵和他。

听到王通起床,谭兵在厢房也跟着起来,王通招呼了一声:

“你等下起来也来得及,我先出去遛遛。”

尽管腊月天气寒冷,各个商号铺面也快到了年节封门的时候,不过王通出门还是看到各家的伙计在那里忙碌打扫。

看到这情景,的确让王通心中颇多感慨,才上了南街,看到王通的伙计掌柜都慌忙的上前鞠躬问好。

这些街坊的心思没有太多的弯弯绕,只知道王通如今是高升做千户了,从前在这个南街上也做了不少给大伙帮忙的事情,大家都要念着王大人的好。

走过点心铺的时候,那掌柜的照例给王通拿了两个刚出炉的火腿烧饼,王通笑着点头谢过。

没什么风,但依旧是冷的很,吃一口有些烫的火腿烧饼,身子都跟着暖和了许多。左右看看,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田百户家的老宅。

田百户送田伯的灵柩回乡现在还没回来,此时大门紧闭,门前也不如从前田伯在的时候干净,王通站在那里把烧饼吃完,转头回转南街。

随便找了家店铺,借了洒扫的工具,王通又回到了这门前,沉默着把地面扫的干干净净,然后用水撒了撒,站在门前抱拳作了一揖。

回到家中的时候,那谭兵也早就起来,把马厩里的两匹马喂好了料,挂上鞍辔马具,然后把最后要带走的东西打了两个包袱,挂在了马背上。

王通的坐骑马具有些特殊,在马鞍前边左右各有一个皮袋,里面插着两把火铳,那铁匠作坊有了量具和那名任主事去了之后,在王通走前,总算把第二把火铳也照着打造出来,一并给王通送了过来,此时正好带上。

二人吃好了早饭,太阳已经出来,听着皇城的钟鼓响过第二轮,这时候京师的城门也该打开了,王通和谭兵牵着马离开了院子。

刚要启程,却听到后面有人扬声招呼:

“王大人,请留步。”

声音颇为熟悉。回头一看,看到小宦官蔡楠挥舞着手臂跑了过来,到了跟前气喘吁吁的说道:

“王大人先不要忙着走,邹公公请王大人到武馆那边去,有要紧事。”

王通纳闷了下,不过还是把缰绳交给了谭兵,跟着蔡楠朝着那边走去,走不多远就到,环绕的土墙木栅,还有平整的操场,高大的教室,可却没有一个人,安静异常,王通盯着看了会,才被邹义招呼过去。

邹义直接把蔡楠和跟着一起来的几名禁兵给打发离开,他所在的地方竖着两根红旗,倒是刚刚插进去的。

揉着自己冻得通红的脸,邹义笑着说道:

“王兄弟朝着皇城那边看,可能看到两根红旗吗?”

虎威武馆周围颇为空阔,这边距离皇城又近,王通稍微一扫就看到了城头的两根红旗,似乎在红旗之间还有个人影。

正疑惑间,就听到邹义笑着说道:

“陛下知道王兄弟你今天走。想要出来相送却也不方便出宫,索性在城头目送了,既然王兄弟你来了,那为兄就摇动红旗了,禀报陛下你人到了。”

皇城和这边相隔甚远,能看见人,可连衣服的颜色都未必能看清楚,无非是表达个心意罢了。

王通愣了下,深吸口气,朝着城头那两根红旗的方向跪了下去,磕了几个头。王通起身的时候,邹义也停下手中的摇晃。

等到城头上两根红旗撤去,王通对邹义抱拳说道:

“邹大哥,以往在京师多承关照,今后小弟去往天津当差,少不得还要劳烦邹大哥。”

说完,深深一揖,邹义也肃然回礼,开口说道:

“咱们自家兄弟,何必说这些客气的言语,今后书信往来莫要中断,得空也要回京走动,不要荒废了这些关系。”

双方又是互拜,一切都在不言中了,王通脸也被冻的发麻,伸手揉了揉,走出了街角,和谭兵招呼了一声,一起上马启程。

也不知道和吕万才说的有没有关系,王通这次离开京师走的就是安定门,尽管这多少要绕些路。

到了那边的时候,城门前的守卒看到一名锦衣卫千户骑马过来,也不敢怠慢,上前看了眼告身文书,连忙让开。

“王大人此去鹏程万里!”

刚要抖动缰绳,却听到边上一声扬声招呼,王通侧头一看,却发现穿着儒士长袍的吕万才站在边上,郑重其事的大礼作揖。

当初和他们讲过自己要在这个城门出城,没想到吕万才居然来送,王通停下马,却看到一名披着披风的女子跪下给自己磕头,不是宋婵婵是谁。

王通长呼出一口气,在马上端正姿势给两人抱拳,弯弯腰,也不说话,转身驱动马匹。加速离开,终有一别啊!

到了那个庄子的时候,手下的一干人都在村外等候了,孙大海那帮人有八个愿意跟着走的,算上他们家小一共三十人,庄子里有二十多人愿意跟着走的,算上其他的,这队伍也过百人,算上赶车的车夫,人数更多。

拉着各项物资的大车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