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清 >

第142部分

篡清-第142部分

小说: 篡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督抚都在扩大班底,来者不拒。但是毕竟现在,这俩人还在死心塌地给他卖命…………
唐绍仪是自视甚高地人,对待徐一凡态度也是不卑不亢。也有行政管理的天赋,待人接物也极能周旋,要不是留美幼童的身份吃亏,怕不早就升上去了。现下自己是能给他飞快升迁的机会,他才这么卖命的。詹天佑…………这就是一个搞建设的家伙,在哪儿打工都成,只要让他干活儿就成。坐在席上,就他态度最坦然,看着徐一凡坦坦荡荡的,一点讨好的意思都没有,让自己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还有一个眼神躲躲闪闪地袁世凯,这家伙是徐一凡最为早闻大名的,真正篡清的人物,也只是这位袁胖子而不是他徐帅哥。袁世凯半生心血,都在朝鲜。满心思的热衷凭借这海东之地上位,可惜先背北洋而投荣禄,荣禄又给自己整垮,实在走投无路了才捏着鼻子投靠。虽然知道他权术之道天生般精通,其实完全可以当一个好幕僚地。可惜至少现在还是不敢放手使用。只是丢在汉城作为办事处,敷衍一下淮军系统。他在那儿也做得够气闷的,这次是来平壤汇报一点事情。他到底真正有多少心思放在他徐一凡地事业上,可以打一个大大的问好…………
文臣武将如此,谭嗣同和李大雄算是他班底中的编外人员。李大雄是徐一凡用裤腰带拉在一起的,再加上炮震泗水的一些恩惠。双方才结合在一起,南洋华人势力在财在物在人上面都对他有着相当大的支持。可是只要他一旦没有了南洋宣慰的权力,一旦禁卫军有什么变故,南洋子弟出路问题断绝,他还能得到南洋世家的无条件支持么?
至于谭嗣同谭二哥…………这家伙清流当得上了瘾了,成为天下瞩目的人物,赫然就以天下为己任了。看自己的眼神当中,分明想好好儿的规劝一下他按着谭书生心目中治国平天下的道路走,不要再这么离经叛道,整天在钢丝绳上面跳舞。说不定就是要游说他彻底投靠某个势力…………清朝末世,要是有那个势力能靠得住,他徐一凡还做那么辛苦做什么?
谭嗣同这家伙也不想想,他现在这个地位是谁扶植起来的?不过说起来,谭嗣同被赶出北京,好像也是他徐一凡造的孽吧…………

众人目光汇聚而来,坐在首席的徐一凡却竟似有点痴了。这么点班底,都是自己拳打脚踢,蚂蚁搬骨头一般一点点凑起来的。穿越以来,在清季这个时代,以他来历不明的身份。在时代的激流当中,经历了多少磨难险阻才做到这一步!
但是,现在也已经是瓶颈了。建军,他这个半调子业余军史读者内囊几乎抖落干净。部队初步成型,但是深一层次建设他却两眼一抹黑。势力扩张,他身份尴尬,根基薄弱,又飞扬跋扈之名布于天下。不之道多少人拿他当笑话看。夹在这个垂老帝国方方面面各大势力之间。随时一步下去,就是万丈深渊。而再升一步,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已经是钦差大臣。本衔到了兵部侍郎。再升就是有进中枢的资格,或者封疆建节地大吏。但是这些位置上地人,要不就是宦海沉浮数十年,要不就是国之重臣,资格老得无可再老。
在整个清廷有心人的眼中,都将他看作异数。但是也极其不看好他。他和朝廷任何势力都保持距离,也就没有了靠山,升迁已经太速,再进一步千难万难。而且也不再是默不闻名的小人物,有心人已经开始忌惮他了。
带兵于外,身份尴尬,既然不能前进,就只能后退!而他一旦倒下。并没有一路行来留下地可以借力之处,只能一直落到底!
除非。
历史能够拉他一把。
让他安然渡过这一关,让自己逆而夺取的道路别开一番洞天。
可是,这历史。还是自己熟知的历史么?东学党起事已经被他无情的镇压,那甲午。还会是他知道的甲午么?
思绪电转,徐一凡脸上笑容不减,可是背心都已经是一层层的冷汗。这些人物抵达平壤,就是自己为了甲午做地准备。可是事情真的到了面前,他才意识到自己一直避免去想的问题。他已经毫无退路!而且一旦事情不如他所料,那么他真的是不知死所了!
现在赶紧退下来,抱着杜鹃和洛施享享清福,当当徐世仁徐霸天之类的如何?徐一凡甚至偷偷转起了这个心思。
软弱的念头不过一闪而过,转眼之间,徐一凡眼前浮动的却是那夜马贼大至的火把,塞外地深夜,京师的笑对赫德,挥袖而去的豪气。还有南洋的明媚阳光,黑压压地土著人群,抖动的炮口。到了最后却是朝鲜地血火,堆积如山的尸首,还有似乎匍匐在他脚下的景福宫!
走上这条逆而夺取的道路,他本来就没给自己留后路呢…………
在众人的目光下,徐一凡哈哈一笑,说不出的倜傥,大咧咧的举杯站起来:“还是为禁卫军贺,为咱们这个团体贺吧!”
~~~~~~~~~~~~~~~~~~~~~~~~~~~~~~~~~~~~~~~~~~~~~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在后花园内,这里同样是一副餐会的场面。不过比
凡在他公署里面的接风宴,这富贵景象,就不知道超了。
整个花园,都开辟成了餐会的场所。到处都是冷餐台,穿着整齐,戴着白帽子的大臣衙门的中西餐厨师们毕恭毕敬的守在餐台之后,等待客人取用食物。穿着白色大褂的仆役们举着托盘游走期间,大辫子拖在白色大褂后面,倒是分外的醒目。托盘上面,除了各色洋酒,还有荷兰水,艾罗水一应俱全。
客人也大是不同凡响,北洋头面人物袍褂俱全,翎顶辉煌的恭陪不说。还有天津各个领事馆的洋人领事参赞秘书,从北京东交民巷赶来的各国公使更是主宾。男女杂陈,笑吟吟的一边浅酌,一边低声谈笑。北洋官儿当中,通洋务的还知道和洋人们拉几句话,不通洋务的就只是在那里满脸媚笑,偷偷儿再打量几眼金发碧眼的洋婆子。
花园一角还有一个乐队,在那里奏着小夜曲。乐队旁边散放着沙发椅,椅子旁边是一排排的土耳其烟枪,软软的皮管垂着,各色中西上好烟草都已经齐备。很有几个洋人在那里懒洋洋的吸烟。享受着这天津的秋日天气。
在穿梭的人群当中,一个高大洋人被几个记者模样儿的人围住,低声的发问。那洋人戴着大清的宝星,神色岸然。正是和徐一凡有一面之缘的大清海关税务总司赫德,他身边站着杨士骧,也是神色俨然。似乎在等着那些洋记者找他发问,结果来来去去,始终是赫德在那儿说话。
“赫德先生,听说这次中日谈判,是您以私人身份担保周旋其中,并极力主张东亚应该稳定和平,所以这次谈判才会如此顺利?”
“作为清国政府的公务员,我很愿意以我的外交经验帮助李鸿章阁下。中日会商地场所,是借用我海关天津办事场所。我努力地为中日谈判维持着一个友好坦诚的气氛……对于东亚事务的判断。我是超然地。”
“赫德先生,这次中日谈判,背后有没有大英帝国的意志?大英帝国。是不是担心中日发生纠纷,反而会导致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扩张?”
“请记住,鄙人是清国政府雇佣的公务人员,所有行事,都是按照清国的利益行事。我作为一个英国人的身份,并不影响这次会谈。清国政府渴望朝鲜王国地和平。这也是鄙人的想法…………上帝保佑,这次会谈非常顺利。东亚的天气,仍然风和日丽,不是么?”
“赫德先生,李鸿章阁下主导了对日谈判,他是倾向于缓和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他在体制上,对现在正在北朝鲜的徐将军没有约束能力。清国和日本追求的目的是朝鲜的非武装化。最后要逐步全面撤军,徐将军地部队,也会撤出朝鲜么?”
听到徐一凡的名字,赫德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似乎还记得徐一凡在他宴会上面拂袖而去的场景。那一次,可是大大扫了这位自视清国保护者。代理人地苏格兰老头儿的面子。他勉强一笑:“这个,可以由杨先生来回答,毕竟,我不是北洋地。”
他低声在杨士骧耳边说了几句中文,杨士骧淡淡一笑,扫视了那几个记者一眼,微笑道:“徐一凡也是我大清臣子,李中堂对他有着绝对的约束能力。诸位请细观,平壤将不会是一个麻烦,最终将是和北洋同进退!”
记者们嗡嗡的低声议论一阵,还想发问。就听见乐队突然换了曲调,坐着的人纷纷站起,站着的人也纷纷面向花园入口。
乐队声中,就见李鸿章和一个矮小的日本人并肩大步走了出来,两人背后,都是一大群随员。李鸿章穿着传统公服,那日本中年却是一身燕尾服,白色的硬领僵硬的绷在颈下。李鸿章笑吟吟的,显然心情极好。看着他出现,满花园的洋人都脱帽示意,那些北洋大小官吏打马蹄袖行参礼的声音更是噼里啪啦一片。
两人在入口站定,李鸿章瞧了那日本中年一眼,那日本人极端恭谨的朝李鸿章一个四十五度鞠躬,微笑者朝后退了半步。李鸿章也自傲的一笑,扬手示意一下,乐队声音立止。
“各位先生女士朋友,今天餐会,不过是两国之间严肃的谈判中的插曲。咱们中国人讲究交朋友,咱们不能整天绷着脸谈判啊!所以和日本国全权交涉代表飞鸟公使……”
那日本人赶紧又是恭谨的半鞠躬。
“才联合设了这个餐会邀请各位关心东亚局势的朋友,刚才老头子和飞鸟公使又做了一个非正式的会谈,内容嘛…………保密。不过可以告诉各位朋友们的就是,中日此次交涉,即将圆满达成!东亚天空,将重新阳光遍布!”
李鸿章说得中气十足,在中国人中显得高大的身板更是笔直。中法战事之后的怨气,似乎一消殆尽。他身后半步飞鸟公使首先满脸堆笑的拍掌,底下洋人们更是鼓掌声响成一片。李鸿章享受了一会儿,再一扬手,乐队再次奏起悠扬欢快的乐曲。老头子换了满脸亲和的笑容,走入场中和洋人们拉手叙话儿了。满脸得色,真是掩也掩不住。
好容易他老头子才得了一个空闲,杨士骧悄悄的凑了过来:“中堂,大局底定了?”
李鸿章摸摸胡子,冷冷的哼了一声:“小日本,论交涉,还早着呢!我大兵调去,他还不就我范围?咱们是麻秸秆打狼——两怕…………”
“那条件…………”
“不赔款,不割地,一年撤兵干净。朝鲜王室不变,和我大清宗藩关系不变!让那些清流说嘴去!就这么一条,当事人去日本走一遭,为因为误会殁于汉城变乱的日本人,向日本政府道个歉就算完…………”
“那人选…………”
“还不就是徐一凡?他离开朝鲜,调淮军挤垮他的那支禁卫军!一年就要撤离朝鲜,不能让这家伙捣乱搅了朝鲜和局。这是老头子我的晚节事业,不能让他给败坏了!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三章 参谋
 更新时间:20091016 14:45:47 本章字数:7667


卫军右协的大操场上,整齐的脚步激起漫天尘土。成连横队,先以便步,然后以正步整齐的在一群视察的人当前通过。每名士兵都是全副装具,新军服,新背包,新军靴军毯,扛着上了刺刀的八八式德造步枪,目不斜视,只是全神贯注军官的口令声音。
这些北洋南洋不同出身的军官,都站在队伍排头。每个连(队)横队前面,都有正副队官,和三个哨官。军容无可挑剔,按着指挥刀走得比士兵还要标准。
右协是李云纵带的部队,这个深沉人基本就是个训练魔鬼。对于徐一凡刻意要求的绝对严格的纪律,和用纪律和疯狂的训练进行军人养成是绝对的赞同。整个右协在禁卫军当中,军容风帽是最拿得出手的。徐一凡安排这次检阅,就是希望别人能看见这个。他成军不过数月,干部缺乏,孤处异地,中间还经历了暴乱。谈什么部队战术,军事素养是谈不上的,要给人看,也只能看这个军人作风素质的养成情况。
就是为了告诉别人,他的禁卫军,不管成立时间多么短,不管有多么大的缺陷,但的的确确,是一支近代化的,令行禁止的军队!
不过他的能力就到此为止了。束军成伍,尤其是一支近代化的军队。站着说话儿的时候可以不腰疼。但是真面临到头上,亲手从无到有的操办。身临其境才知道到底是多么艰难!
人才怎样选育调配,编制怎样额定,弹药怎么样调配储拨。纪律怎样建立怎样执行。统帅机构如何成立。军令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传达,军政该怎样管理…………既然是作为可以野战的战斗部队建立地,还有额外地工作。兵要地志如何建立,需要怎样的资料库,部队的平时编制和战时编制如何,怎样地火力配备才最适合现在的情况,采取怎样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手段,战时动员计划。他掌握的地盘的资源调动配合计划,种种渠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