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775部分

刺明-第775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言之,辽东会牵制虎贲军更多的军力,消耗虎贲军更多的人口和钱粮。这样一来,辽东军退却到内地以后,承受的来自虎贲军的压力,就会有所降低,便利他们日后行事。
不克不及不说”两人还是有点小伶俐的,这种一举两得的体例”他们也能想出来。不过,他们的小伶俐,也到此为止了。如果他们是大伶俐的话,根本就不会让祖大寿有叛乱的机会。
缄默片刻以后,吴三桂谨慎的说道:“祖大寿还特别提出要经过流水堡北撤。”
张准看看地图,发现流水宴在锦州的正北方,通过流水堡北上,就是鞑子控制的义州。义州同样是战略要塞,沟通辽东和蒙古科尔沁部落南部的关系。一旦义州被虎贲军占领,鞑子和部落南部的联系,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曰虎贲军***占广宁,鞑子和蒙古科尔沁部落南部的关系”就完全隔离了。
祖大寿选择这样的逃跑路线”显然是担忧受到大凌戽堡虎贲平的攻击。事实上,驻守大凌河堡的虎贲军,只有一个不满员的营”是没有能力攻击祖大寿的。祖大寿明显是惊弓之鸟,自己想得太多了。
张准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我没意见。”
吴三桂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轻松的说道:“那就没有问题了。”
他最担忧的,就是张准拒绝祖大寿逃归,然后是拒绝祖大寿从流水堡北撤。要是张准这么做的话”辽东军的很多人,城市成为张准的死敌。他们的全家都因为张准的原因,被祖大寿给杀了,他们固然要迁怒到张准的身上。
幸好,张准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他也不会轻易的被祖大寿蒙蔽。该罢休的时候”张准果断的罢休了。张准既然能打败皇太极,能打败多尔衮,祖大寿这种人物,还入不了张准的高眼。现在收拾他”和晚点收拾他”没有任何的区别。
“咦?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吴三桂忽然觉得很奇怪,自己为什么那么希望张准不要中计呢?张准中计,还是不中计,好像和他吴三桂都没有什么关系啊?张准中计”辽东军和虎贲军打生打死,他吴三桂也是可以置身事外的。张准要是不中计,他吴三桂好像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难道说,自己的潜意识里,居然对张准,或者是张准的虎贲军,有了莫名其妙的好感?你要是没有好感的话,怎么会关心张准的决定呢?他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和自己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啊?真是奇哉怪也。
张准显然不知道吴三桂内心的糊涂账,他缄默片刻”皱眉说道:“祖大寿逃归,有没有携带什么物资?”
吴三桂说道:“只有一些个人私产,都是金银财贿什么的。给他再多的工具”他也带不走啊!”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颔首。
祖大寿逃归鞑子,只要不携带人口和物资,张准是不怎么担忧的。
一个祖大寿,绝对无法改变大金国目前的困境,更无法挽救大金国灭亡的命运。相反的,完全坐实了祖大寿的汉奸罪名,以后可以更好的对他。
其实,从祖大寿投降,只有区区五千人跟随,就可以推断出来。祖大寿策动叛乱的时候,锦州城里面的军队,据说有三万人以上,结果却只有五千人愿意跟随祖大寿投靠鞑子。这五千人应该都是祖大寿和其骨干亲信的家丁步队。显然,其他辽东军,对投降鞑子,是有些顾虑的,或者说,是不肯意的。
要是以前,在大金国飞扬嚣张,嚣张至极的时候,在皇太极气吞**,横扫八方的时候,祖大寿不要说率领区区的五千人投降,率领五万人投降都有可能。甚至,极有可能连锦州和杏山堡都一起落入鞑子的手中。可是现在,就要差得远了。
获得张准的同意,当天晚上,祖大寿就连夜率军离开了锦州。跟随他离开的,简直只有五千家丁,还有就是他们的家眷了。在离开锦州以后,祖大寿迅速北上,经过流水堡,向义州标的目的逃窜。
随后”曹文诏、曹变蛟、唐通等人率军进驻锦州,高起潜和吴阿衡两人,也进入了锦州。被扣押的军人家属,和自己的亲人捧首痛哭。祖大寿策动的叛乱”暂时降下帷幕。可是”这件事对辽东”仅仅是一个开端。
毫无疑问,对张准来说,这件事是有点不舒服的。眼睁睁的看着祖大寿策动叛乱,最后又成功的投靠鞑子,在这个过程中,虎贲军一直都没有力量制止”不克不及不说,这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
如果虎贲军有足够的力量,一定会将祖大寿拿下,然后公开斩首示众的。这就是汉奸的下场!可是”虎贲军在辽东的力量”简直还不敷强大”他暂时只能是郁闷一下了。或许,比及青龙军团到来”郁闷的日子就可以结束了。
“都督大人,监军大人和督师大人请你移步锦州,他们在锦州设宴欢迎您的到来。祖大寿离开了,我军也要正式的撤往内地了。”
第二天早上,作为联络专员”吴三桂又呈现在了张准的面前,邀请张准前往锦州赴宴。原本,宴会应该是几天前举行的,结果因为祖大寿的叛乱,不克不及不延后了几天。
“好!”
张准点颔首。
吴三桂走了不久,杨致远率领的青龙军团刚好达到。他们的到来,让张准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要是青龙军团早来一天,祖大寿都逃不失落。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我们去锦州!”
张准毫不犹豫的说道。
'  '
第792章 酒桌上的机锋,呛你一脸! 【求月票!】
“都督大人!”
“都督大人!”
“都督大人!”
当张准来到锦州的时候,高起潜、吴阿衡、丘仰民等三人,都在城外迎接。明朝在辽东的三巨头同时呈现,对张准的礼节,算是最隆重的了。并且,在见到了张准以后,三人还主动的依次行礼,算是给足了张准的面子。
“监军大人多礼了。”
“督师大人多礼了。”
“巡抚大人多礼了。”
张准满脸的笑容,一一的还礼。
伸笑脸人,他人如此的客气,如此的有礼,他就算有什么不满,这个时候,都要暂时压下去了。还礼过后,张准关注的重点,就落在辽东巡抚丘仰民的身上。
其实,之前说辽东有两巨头,是不太准确的。准确来说,辽东是有三巨头的。之所以经常会有一个人被忽略,原因就是这个辽东巡抚丘仰民,为人很是的低调,以致他人经常忘记他的存在。好比说,在这之前,丘仰民就一直都没有在张准的面前呈现过。
明代在辽东,有三套机构,第一套是辽东巡抚,第二套是蓟辽督师,第三套是辽东监军。另外,还有蓟辽经略、辽东经略、辽东总督之类的名头。如此胡乱的设置,表白了朝廷对辽东这块地区,是典型的关心则乱,典型的多头指挥。
好像黄得功这样的总兵官,高起潜可以指挥他,吴阿衡可以指挥他,要是两者联合发布的命令还好,要是两者的命令不合样,黄得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偏偏除两人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可以给黄得功下命令,这个人,就是辽东巡抚!
目前的辽东巡抚乃是丘仰民,行事很低调。基本上,丘仰民对辽东军没有发布过什么命令,可是,从朝廷的设置上来说,他简直是有权力的。当初的经抚不和,里面的那个抚,就是辽东巡抚王化贞。可见,这个辽东巡抚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
可想而知,辽东军的各位军官,有何等的痛苦。自己的头上,有三个婆婆管着,三个婆婆的关系,可能还相当的欠好,经常闹矛盾。下面的人无所适从,互相倾轧。每天光是内讧,光是为了如何措置三个婆婆之间的关系,就虚耗了全部的精力,哪里还有心思来琢磨战事?
“请!”
“请!”
在一片的谦让声中,张准缓缓的进入锦州。
杨致远率领的青龙军团,迈着整齐的步队,正式接管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在道路的两边,都是辽东军的军队。他们都默默的看着虎贲军整齐的开进。对这支挖来的军队,他们很多人,都只是知道名字,却是历来没有见过的。今天,总算是见到了。
很多辽东军的将士,都觉得很是的惊讶。因为,他们看到,虎贲军的军队,居然没有任何的盔甲。看起来简直是不成思议的。和鞑子作战,没有盔甲怎么行?鞑子的箭镞,可是很厉害的。另外,虎贲军整齐的队列,也让很多辽东军将士觉得奇怪。他们需要这么整齐的步队做什么?
张准注意到,今天前来赴宴的军官更多,基本上,游击以上的将军都来了。在辽东军内部,游击、参将、副将、副总兵、总兵品级另外将军,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没有五百人都有三百人。在辽东军内部,是典型的官多兵少。真正摊分下来,一个军官可能就率领两三个小兵罢了。
锦州,在广宁陷落之前,只是一座名不经传的小镇,除辽东前线的人,他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可是,在广宁陷落以后,明军在辽西疯狂的修建堡垒,阻挡鞑子的骑兵突击,锦州也随之水涨船高了。最后,因为地形上的优势,锦州成为明军在山海关外的第一要塞。
辽东监军、蓟辽督师、辽东巡抚三位大员的官邸,都设置在锦州。绝大部分辽东将士的家眷,都生活在锦州。也难怪祖大寿策动叛乱的时候,辽东军会如此的蛋疼。家眷都被握在叛军的手上,他们能不蛋疼吗?
“好丑。”
张准入城以后,第一感觉,就是锦州真的很丑。
因为不合的督师,不合的监军,不合的巡抚之间,甚至,不合的总兵官,在驻守锦州的时候,城市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城内胡乱的修建各种建筑。这种完全没有规划的设置,致使整个锦州,好像是乱葬岗一样,乱七八糟,惨不忍睹。
“太烂了。”
“拆失落重建。”
张准走到街道上,举目看着四周混乱的建筑,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将这里全部都拆失落,然后重新建造。这样的一座城市,真是不嫌丢人的,他还准备将都督府暂时设置在这里呢。
“都督大人,请!”
“各位大人,请!”
来到监军府的前面,一行人又是一番的谦让。
高起潜的监军府,却是富丽堂皇,很有气派,和外面的混乱,形成鲜明的对比。看来,驻守辽东的各位大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是很讲究的,对朝廷的事情,就是苟且偷生了。
进入大厅以后,四人别离坐下来,互相说了些客套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话,就是午宴时间了。高起潜就以主人的身份,请张准等人入席。
午宴是比较简单的,真正的重头戏,是在晚宴。可是,午宴也不简单,因为,借着午宴的机会,可以交流很多需要的信息。中国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习惯了在饭桌上谈事情。归正,饭桌上的事情,你认真就认真了,你不认真也可以不认真,很随意。这种气氛,特别适合问一些比较敏感的,在正式场合无法出口的问题。
监军府的宴会厅,面积很大,容纳几百人一点问题都没有。纯真从这一点来看,朝廷每年给辽东军的钱粮,简直不在少数。没有足够的钱粮,怎么修建一座这么宏伟的监军府?想想崇祯皇帝也是够郁闷的,每年大量的钱粮拨付给辽东,辽东却总是没有给他什么好消息,难怪他要失望。
主人一桌,只有六个人,别离是高起潜、吴阿衡、丘仰民、张准、杨致远、王时德,别离代表了辽东军和虎贲军双方。其他的将领,则在旁边落座。好像吴三桂、黄得功、曹文诏、曹变蛟等人,都坐在主桌的旁边。主桌这边有什么消息,他们都是可以听到的。
高起潜坐下来以后,就笑着说道:“张准,你来了,我们这一群老头子,都可以退休了。年轻就是好啊,以后的天下,都是你们年轻人的了。”
这主人一桌,简直是有点古怪。辽东军的三巨头,年纪都在五十开外了,而虎贲军的这一边,三个人却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杨致远年纪最大,也不到二十五岁。要是在另外处所,没准还以为是一群老头子和自己的后辈聊天呢,哪里是如此严肃的军政大事。
固然,高起潜的这番说话,绝对不是有感而发,而是有隐藏的意思的。这个意思是什么,只有虎贲军自己理解了。乳臭未干,稚气未脱等词语,是很轻易就能联想到的。
王时德是接受过专业的教育的,对这样的说话口吻,自然是最熟悉不过了,他含笑说道:“监军大人廖赞了,我们这些年轻人,另外没有,就是有股闯劲,无论天大的事情,只要是我们认准的,我们都要做到。其实,我们也是吃了很多苦头的。”
这是在有力的还击高起潜的感慨。不要看我们年轻,我们的进取心,要比你们强很多。你们一群老人尸位素餐,什么事都没做成,还不如交给我们年轻人来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王时德要比张准、杨致远熟练多了,这种打机锋的言语,自然是他来接口。
吴阿衡呵呵笑了笑,感觉这个王时德,有些不简单,便有意无意的说道:“王公子是贺逢圣的满意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