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763部分

刺明-第763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进入广宁!
这是何等引人瞩目的荣耀!
广宁,乃是辽西地位最重要的要塞,是鞑子在辽西的大本营。当初,广宁就是辽东镇的治所所在地,后来才迁往沈阳的。鞑子攻克广宁以后,努尔哈赤还急巴巴的带着自己的老婆赶来,显然是对广宁十分的重视。第一个进入广宁的人,无疑是最光荣的。
可惜,缄默片刻以后,黄得功遗憾的说道:“对不起,都督大人,我是朝廷的官员,我应该遵守朝廷的诏令。”
张准点颔首,漫不经意的说道:“没关系。”
黄得功默默的举起酒杯,暗示致意。
张准举起酒杯,同样暗示致意。
黄得功转身走了。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颔首,转身来到曹文诏、曹变蛟两叔侄的面前,温和的说道:“两位曹总兵,请。”
两人急忙举起酒杯。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叔侄俩同为总兵官,同在辽东抗击鞑子,在大明,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了。”
曹文诏若无其事的说道:“这都是皇恩浩荡。感谢朝廷诸位臣工的抬爱,感谢皇上对我们叔侄的信任。”
张准淡淡的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道:“两位总兵官以前都曾在内地***流贼,不知道两位对那些流贼,有些什么看法?”
曹文诏皱眉说道:“都督大人,下官却是想问一句,你和陕西反贼,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话问的是很是的不客气,很直接,很尖锐,颇有点挑衅的味道。旁边的人,都情不自禁的竖起耳朵,等待张准的回答。张准名义上是朝廷的虎贲军大都督,实际上是反贼,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
张准放下酒杯,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休闲的翘起二郎腿,随意的说道:“曹总兵,请坐。”
曹文诏肃立说道:“下官愿意站着等待都督大人的回答。”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我问曹总兵一句,和你匹敌的陕西流贼,究竟是什么人?你不要忙着回答,你仔细的想一想,他们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曹文诏不假思索的说道:“极少数是九边军镇的逃亡军户,其他,都是各地的流民,以陕西、河南两地的最多。”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这些人的战斗力如何?”
曹文诏有点不屑的说道:“一群乌合之众,有什么战斗力?”
张准点颔首,缓缓的说道:“每次接战,你的军队和流贼的损失,到底如何?战损比例大概是几多?我想听真话。”
曹文诏看看四周的人,沉吟片刻,慢慢的说道:“上报的时候,有点夸张。事实上,我麾下的军队,一条人命可以换至少六七条流贼的性命。有时候流贼有上万人,我军只有两千,甚至不足两千,都完全可以将他们全部冲散。”
张准轻轻的敲着桌边,慢慢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说,你的军队一个人就能杀死流贼六七个人?”
曹文诏点颔首,说道:“差不多吧!”
张准点颔首,慢慢的说道:“那好,曹总兵,你有没有计算过,从你开始***陕西流贼到调往辽东,你总共杀了几多的流贼?”
曹文诏认真的计算一下,不太肯定的说道:“准确的数字,应该是五万到七万左右,或许更多一点。你知道,这些数据,一向都是不怎么准确的。”
张准点颔首,又慢慢的问道:“你是战功最突出的总兵吗?”
曹文诏摇摇头,皱眉说道:“左良玉才是。他杀的流贼,要比我多很多了,我估计被他杀死的流贼,没有五十万也有三十万。”
张准目光闪动,慢慢的扫过前面每个人的脸,缓缓的说道:“那么,曹总兵,你觉得,为什么陕西流贼无法平定下去呢?”
曹文诏无奈的说道:“他们人数太多了,杀死一批,又呈现一批。”
张准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曹总兵,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情况?”
曹文诏皱眉说道:“我又不是文官,我怎么知道?”
张准微微一笑,慢吞吞的说道:“曹总兵难道就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人战斗力不可,只要和你碰面,就是被***的份,可是他们还是要起来匹敌你们?难道说,这些人比鞑子还不怕死?”
曹文诏皱眉说道:“不成能!”
张准紧接着说道:“那你觉得是什么呢?”
曹文诏皱眉说道:“他们受人蛊惑,中邪了,失心疯了!”
张准目光转向吴三桂,慢慢的说道:“吴三桂,你说呢?”
吴三桂犹豫片刻,摇头回答:“我不知道。”
张准冷冷一笑,敲打桌面的声音忽然停止,他跟着提高声音,严肃的喝道:“吴三桂,回答我的问题!”
他的声音很大,整个宴会厅的人都听到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张准这边来。高起潜和吴阿衡也急忙转身看过来。这个张准,吆喝吴三桂做什么?
吴三桂只好立正,肃然说道:“都督大人,下官简直不知道。”
张准冷冷的说道:“你知道!可是你不肯意认可!”
吴三桂垂头不语。
张准冷哼一声,目光横扫全场,冷峻的说道:“在场的,谁能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陕西流寇的战斗力,明明不如官军,为什么他们还要前赴后继,蜂拥的向前冲?为什么这边杀了一百万,那边还有一百万,两百万,甚至是三百万冒出来?”
没有人回答。
有些人还故意躲开张准的目光。
张准冷笑一声,直言不讳的说道:“你们不是不知道,是不肯意正面回答。痴人都知道,一个历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和军队匹敌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可是,他们还是起来匹敌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
“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没有收入,没有饭吃,只能是活活的饿死。归正都都活不下去了,还不如起来和官军拼命!天底下这样的苍生有无数,你们根本杀不完。十条苍生的性命,换你们一条人命,都足可以让你们全部覆亡。”
“我张准和陕西流寇是什么关系?说关系很密切,没有!我和他们还没有亲自接触过。要说没有关系,那也不对!我张准就很赞成他们起来匹敌官府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找活路,他人不给活路的时候,我们只有拿起刀子杀开一条血路!”
“今天,我们可以在这里把酒言欢,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翻脸!要说哪天翻脸了,我们就是仇敌!你们不会对我客气,我也不会对你们客气!谁不给我活路,我也不会给他活路!”
全场再次鸦雀无声。
张准的话题,怎么突然又扯到陕西流寇的上面去了?
“现今大势,相信大家都能看清楚一二。朝廷,想要将你们调回去,先打败陕西流寇,然后再回过头来打我。这点小幻术,只要是人都能看出来。我来对鞑子,难度不大。可是,各位回去对陕西流寇,我却要奉劝各位一句,莫要逞强。你要是逞强,不小心丢了自己的性命,那只能说一声太遗憾了,现在的朝廷,是没有钱给你们发抚恤费的。”
“曹文诏刚才已经说了,陕西流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你打失落他十万人,他马上又可以拉出十万人来。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都是灾荒连连,流民遍野。最守旧的估计,这三省的流民,合计在千万人以上。我要问曹总兵一句,这一千多万的流民,你什么时候才能杀得完?”
曹文诏咬着自己的嘴唇,没有回答。
张准继续说道:“其实,曹文诏刚才还有一点没有说到,流寇也不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经过不竭的战争,不竭的优胜劣汰,流寇的战斗力,会越来越强。事理很简单,能活下来的,都是强人。只要流寇***一两个强人,你们的命运,就很是的堪忧。还是那句话,你们不给他人活路,他人也不会给你活路的。”
曹变蛟究竟结果年轻气盛,有点不服气的说道:“流寇的军队战斗力根本不如我军,怕他做什么?”
张准摇摇头,冷冷的说道:“军队是打出来的。再烂的军队,只要不是屡屡被全歼,经过数年的战斗,城市熬炼成精锐。”
曹变蛟还是有点不服气,想要说些什么,结果被叔叔曹文诏制止了。黄得功等人想要说些什么,话到了嘴边,最终还是缩了回去。
张准端起酒杯,摇摇头,歉意的说道:“欠好意思,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迟误大家喝酒了。”
吴阿衡皱眉说道:“都督大人的意思,是流寇将战胜官军?”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归正,我不看好官军。”
吴阿衡自信的说道:“不过是一班流寇罢了。以前,我军是因为军力不足,才无法剿灭他们。现在,我军即将回师,军力大大的增强,陕西流寇的末日来了。”
张准冷冷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卢象升的几分奏章,吴督师仔细的研究过吗?”
吴阿衡皱眉说道:“夸大其词,耸人听闻。”
张准毫不掩饰的冷哼一声,慢慢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恭祝吴督师旗开告捷了!”
吴阿衡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欠好说的,脸色一直都不怎么好。
高起潜打圆场说道:“大家吃饭,吃饭,吃完饭,都督大人还要去锦州呢!”
张准摇摇头,慢慢的说道:“欠好意思,锦州我暂时不去了,我直接去大凌河堡。”
高起潜丝毫没有坚持的意思,立刻改口说道:“那行,吃完饭,我们就去大凌河堡!”
'  '
第783章 先扎一刀,再下毒药,然后套绳索!问你死没? 【求月票!】
(0783)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大凌河堡,在锦州的东面,距离锦州不远。它的前身,乃是广宁中左所。后来,因为广宁的丢失,它的战略位置逐渐重要起来,在孙”承宗的建议下,辽东的明军,huā了大力气,在此修建城堡。最终,大凌河堡修筑完毕。只可惜,它修筑完毕没有多久,就遇到了鞑子的大举进攻,最终,大凌河堡落入鞑子的手中。
站在班驳的城堡之上,哪怕是最铁心石肠的人,都忍不住感慨连连。鞑子的退却行动,显然是很是慌忙的,有太多的工具来不及销毁。大凌河堡的里里外外,都留下了太多战争的痕迹。看到这些痕迹,五年前的那场战役,恍如还历历在目。
崇祯四年,大凌河堡战役爆发。皇太极集中了麾下五万人主力,全部都是精锐骑兵,围攻大凌河堡。明军方面,先后出动大约十万人,阻挡鞑子的进攻。最终,鞑子获胜,明军战败。关于战斗的过程,没有需要做过多的描述,只简单的描述几今后果,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第一今后果,是皇太极的地位从此变得异常的尊崇,成了大金国真正的一言九鼎的大汗。以前那些和他平起平坐的人,现在全部都被打压下去了。皇太极在大金国的内部,就是皇帝一样的存在,没有人有资格撼动他的地位。即使是多尔衮,也只能是打豪格的主意。
因为在战场上的连串胜利,一般的大金国子民”对皇太极从尊敬酿成了崇拜”立誓跟随皇太极战斗到底。趁着这场战斗的胜利,皇太极对大金国的内部,进行了多项的改草”大胆的提拔了很多的年轻人担负重任,整个大金国,显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随后的数年间,皇太极亲自领军,又或者是派遣得力手下,向朝鲜、蒙古不竭的倡议攻击,不竭的扩展土地”不竭的掠夺人口和物资。最终,皇太极臣服了朝鲜和蒙古,让大金国的实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对明国的威慑更加的强了。
第二今后果,是明军的戍守力量,进一步的削弱。为了修建大凌河堡,明军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结果,城堡落成,就被鞑子抢走,完全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令人感慨。而被歼灭的数万明军,乃是明军的精锐,他们的被歼灭,也让辽东的明军,失去了还击的力量。
在这次战役中,袁崇焕建立的关宁铁骑,遭受到严重的冲击。准确来说,吴三桂现在率领的辽东骑兵,已经是第二代的关宁铁骑了。第二代的关宁铁骑”战斗力显然不如第一代。就好像当初国民党的74师,被全纤过以后”重新组建起来的军队,只能算是二流了。
大凌河战役的失败,还让明国的朝廷,还有明国的皇帝,都受到极大的冲击。崇祯皇帝即位的时候,是英姿〖勃〗发,迟疑满志的。他一心想要建立永乐大帝一样的功绩。然而,接踵而来的冲击,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很是的尴尬。
先是鞑子的第二次入寇,然后是大凌河战役,每次战斗,明军的精锐,都大量的损失。朝廷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务,因为连续的失败,而变得更加的举步维艰。没钱没粮的崇祯皇帝,自信心受到极大的冲击,自尊心变得很是的懦弱,随之而来的,就是喜怒无常,急功好利,最终使得大明的江山,葬送在他的手里。
提到大凌河战役,就不克不及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祖大寿。在明末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很是复杂的人物。张准到来辽东以后,重点要清理的,也是这个叫做祖大寿的人,还有一大群姓祖的人。因为,有足够的史实表白,这一群人,都是潜在的汉奸,性质甚至比吴三桂还要卑劣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