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463部分

刺明-第463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航的性子是比较直的,最受不得他人在背后说虎贲军的坏话,立即就忍不住接话了。对史可法,刘航还真是没有什么好感。在他看来,史可法就是朝廷的一条忠实的走狗,即使有几分的才调,也何足道哉。张准对史可法的态度,刘航一直都不以为然,觉得完全没有需要。他盯了周鸣一眼,冷冷的说道:“史郎中的记性还不错,我正是刘航。”
史可法是见过刘航的。他上次来宣诏书的时候,在莱州城就是刘航接待的。不过,两人只是礼貌式的见面,并没有深交。押送鞑子首级路过莱州城的时候,刘航已经到其他处所救火去了,并没有见面。那时,史可法就能够感受到刘航对自己的强烈敌意。
事实上,在张准的步队里面,这个刘航的思想是最激进的。对现在的朝廷,刘航没有丝毫的好感。他是真的要一心一意的推翻现在的朝廷,重新建立大同社会的。因此,无论史可法有些什么优点,只要他是朝廷的人,刘航就将他看做是仇敌。看待仇敌,固然没有需要客气。
史可法缓缓的说道:“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子豪,真是有缘。”
刘航不冷不热的说道:“史郎中是无意路过这里,还是专门来这里瞅一下的?”
史可法不答反问,缓缓的说道:“子豪在这里做什么?”
刘航也不隐瞒,指了指四周,冷冷的说道:“史郎中明知故问。”
史可法看看四周,若无其事的说道:“这都是你的功劳?”
刘航挺直腰,谦虚的说道:“不是,是大家的功劳。”
可是,他的语气,还是有点自傲的。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刘航组织搬家到莒南县的民众,开辟了跨越二十万亩的田地,抓紧时间播种了冬小麦。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到年底,莒南县还能再开垦二十万亩左右的田地。这样一来,莒南县的田地,就能跨越四十万亩,相当于以前安东卫的全部田地了。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奇迹。只要播种下去的冬小麦丰收,依照每亩三百斤计算,明年莒南县至少能收获六千万斤的粮食。只要节省一点,可以满足十万人一年的食用。随着田地的不竭被开垦,收获的冬小麦数量更多。同时,还有大量的红薯、玉米、土豆等新颖作物。这些虽然不是主粮,却也能取代一部分的粮食。
现在,莒南县已经有差不多一万三千人的常住居民。在安东卫,还有更多的人准备迁居到这里。到明年,莒南县的常住人口,应该跨越两万人。不消半年的时间,莒南县就真的有一个县的雏形了。莒南县脚踏两省三府,一旦成长起来,那可不得了。
史可法缓缓的说道:“五莲山毛贼纵横,土地贫瘠,子豪能够在这里干出一番业绩来,某认真是佩服得很。以后有时间,还要当面讨教讨教。”
感受到刘航的距离,史可法也忍不住有些怒气,于是自称就从“我”酿成了“某”。他甚至有点和刘航较真的意思。要是纯真成长经济,我史可法未必会比你刘航差。只是朝廷没有给我这样的机会罢了。
刘航愣了愣,随即呵呵笑起来。
史可法有点不高兴了,皱眉问道:“子豪为何失笑?”
刘航不骄不躁的说道:“史郎中,你消息落后了。五莲山的响马,已经基本被剿灭干净,不成能继续祸患处所了。”
史可法受惊的说道:“都被清剿干净了?”
刘航随口说道:“这个,还是请吴指挥跟你说说吧。”
说罢,便叫人去请吴清亮。
吴清亮就在附近,一会儿就来了。
刘航笑盈盈的说道:“老吴,他人不相信你的剿匪功效,怀疑你是在虚报战果,看来你有需要澄清一番。”
吴清亮不骄不躁的说道:“史大人,五莲县的贼匪,只要是陈规模的,都被剿灭失落了。是不是偶尔有三两个漏网的,我不敢包管。可是跨越五人以上的团伙,都被我们全部打失落了。”
史可法饶有兴趣的说道:“可否跟我说说?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据我所知,五莲山的贼匪,祸患安东卫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
剿匪不是什么军事机密,说给史可法知道也没关系,吴清亮于是拣要紧的跟史可法大体说了一遍。对虎贲军执行的小分队策略,穷追猛打,不死不休的剿匪方针,也没有丝毫的隐瞒。
史可法听完,忽然来了一句:“既然五莲山的贼匪都已经清剿干净,贵军为什么还不撤走?”
这是戏肉来了。
刘航一本正经的说道:“史郎中,这个问题,我想吴指挥没有资格回答你,他执行的乃是都督府的命令。你要问,只能去都督府问个究竟。我想,那里会有人给你明确的回答的。”
史可法不克不及不板起脸来,严肃的说道:“两位,朝廷给张准的诏书,只是兼管莱州府和登州府军务,这青州府的地区,却轮不到贵军来驻扎吧?贵军驻扎在这里,明显是逾越了。”
刘航看了史可法一眼,毫不掩饰的说道:“史郎中,你是来找我们的麻烦的?你是代表朝廷来兴师问罪的?”
史可法严肃的说道:“国无二君,民无二主,贵军怎么能不执行皇上的诏令?我想两位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刘航点颔首,同样严肃的说道:“既然如此,请你到浮山城的大都督府去,我想在那里会有人给你合理的解释。”
他故意将“大”字咬得十分的重,语调还拖得怪怪的,带着很是浓重的讽刺的味道,只要是人,都能听出其中的不当来。
史可法立刻意识到了,皱眉问道:“刘航,你这是何意?”
刘航毫不掩饰的说道:“素闻五军都督府有左都督,有右都督,就是历来没有大都督。不知道大都督这个称呼,却是从何如来?诏书上写大都督,又是什么意思呢?”
史可法皱眉说道:“大都督自然也是都督。朝廷廉价行事,自有事理,尔等何必知之?”
刘航寸步不让的说道:“既然如此,我军也不过是廉价行事罢了,自有事理,朝廷有何必知之?”
旁边的周鸣看到刘航嚣张的样子,忍不住低声咕嘟说道:“你们虎贲军,还真嚣张……”
“砰”
突然间,背后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
所有的漕丁都马上愕然,脸色一片的惨败。
“噗”
突然间,一只大雁失落落在周鸣的面前。
周鸣马上吓了一大跳,急忙退后三步,脸色一片煞白。
开枪的人,正是吴清亮。
“砰”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吴清亮换了一支虎贲铳,朝天空又是一枪。
“噗”
又是一只大雁直线失落下来,再次落在周鸣的身边。
马上,所有的漕丁,都噤若寒蝉。
周鸣更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在不由自主的颤抖。
刘航若无其事的说道:“各位要兴师问罪,还请到浮山城的大都督府去,那里自然会有人欢迎各位我们这里恕不接待来人送客”
史可法和周鸣等人,只好悻悻的离开莒南县。
一路上,再也没有任何人敢乱说什么。虎贲军连天上飞的大雁都能打下来,要收拾他们几个,还不是手到擒来?史可法自然不会受到惊吓,只是嘴巴却是更加的苦涩了。虎贲军啊虎贲军,认真是无牙的老虎,走到哪里都是要吃人的啊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票】

'  '
第534章 山东军务必须听我的!
第534章山东军务必须听我的!
(0534)
“藐山公,老师,情况就是这样。”
在大都督府后面的贵宾室,张准向高弘图和张慎言缓缓的说道。
贵宾室里面的光线,有些阴暗,因为窗帘没有被完全的拉开。高弘图和张慎言两人的脸色,同样有些阴暗,还有些忧愁。接到马轶送来的情报,张准就召集高弘图和张慎言两人商议,将鞑子可能倡议进攻的消息,告诉了两人。
两人万万没想到,鞑子在去年才刚刚入寇过,今年居然又要入寇了。想起前两次鞑子入寇,给明国造成的损失,两人都是痛心疾首。鞑子通过之前的两次入寇,极大的增强了自身的力量,同时有效的削弱明国的力量。现在的明国北部,还没有恢复过来呢。
张慎言鼻孔里重重的哼了哼,努力奋起精神,冷冷的说道:“建虏认真以为我天朝无人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高弘图却是皱眉说道:“天朝眼下简直无人。鞑子简直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要是袁崇焕还在,鞑子焉得跋扈獗?”
他是狂热的袁粉,一心想要为袁崇焕翻案,只要是能够提及袁崇焕的处所,他都不会放过。事实上,张准对他的说法,其实不敢苟同。鞑子第一次入寇的时候,袁崇焕也在。结果还不是鞑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张慎言下意识的看了张准一眼,缓缓的意味深长的说道:“玉麟,鞑子要是真的入寇,虎贲军将何去何从?”
张准不假思索的说道:“固然是与之奋战,战至最后一人”
张慎言下意识说道:“既然如此,老夫便修书一封,给内阁的诸位大人,说明利害关系,你便率军上京勤王去吧好歹不克不及让鞑子的入寇成功。现今天下,唯一能够阻挡鞑子兵锋的,只有虎贲军的将士了。”
张准哭笑不得的说道:“藐山公,你不要这么天真好欠好?你修书有什么用?朝廷会让我上京勤王?他们会相信你的说辞?”
高弘图也摇头说道:“这是决然不成能的,适得其反。”
张慎言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着急,没有仔细考虑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才会冲口而出。在这个当儿,朝廷敢让张准率军上京勤王?嫌自己死得不敷快?张准名义上是后军都督府大都督,实际的身份却是实实在在的反贼。朝廷不知道何等忌惮虎贲军的战斗力,轻易不会让虎贲军靠近京师的,更不要说上京勤王这样的事情了。
说起来,现今的朝廷,简直是很是的哀思。明国有的是人,有的强大的军队,有的是数之不尽的英雄好汉。可是,他们全部都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朝廷提防他们,甚至比提防鞑子还要严重。好比说,朝廷用来围剿陕西乱军的军力,就要比驻守辽东的军力多很多。
无奈之下,张慎言只好说道:“就算不克不及上京勤王,也要未雨绸缪,解救国人于倒悬之中。我们总不克不及眼睁睁的看着鞑子入寇,什么事情都不做,作壁上观,隔岸观火吧?”
张准沉声说道:“我目前能做的,是告诉朝廷有这么一回事,要他们自己提防。另外,要是可能的话,我会让人在北部散布鞑子即将入寇的消息,让本地的苍生,尽量南移,减少本地苍生被屠杀的可能。另外,就算我想做,恐怕朝廷也不会允许的。”
张慎言唯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没错,张准现在能做的,只有自己提高警惕,全力备战,同时提醒朝廷,希望朝廷能够积极备战,减少损失。要是能够尽可能的接收来自北方的逃难苍生,那就更好了。另外,张准就算想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提醒朝廷将有鞑子入寇,是很是需要的。在前两次,朝廷都是被鞑子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痛。要是朝廷再次被鞑子打一个措手不及,损失可能要更加的惨痛。要是山西、北直隶、山东等地,都被打成一片废墟的话,是绝对不符合张准的利益诉求的。可是,以虎贲军现在的能力,要全面占领这些处所,根本不成能。须知道,虎贲军眼下,正在围剿闻香教呢。
最后有可能的,就是在明国的北部制造流言,说鞑子即将入寇,希望本地的苍生尽快的南迁。这是保存本地苍生的唯一的体例。如果苍生相信这些流言,尽快南迁,就可以避免损失。可是,要是本地的苍生不相信,鞑子到来,他们依然要被鞑子荼毒。
朝廷会相信张准的提醒吗?
很难说。
朝廷对张准的顾忌,同样很深。张准的任何动作,在朝廷看来,都是别有用心的。尤其是在张准失落臂诏书的内容,悍然派兵进入安东卫以后,朝廷更是不会轻易相信张准的话。搞欠好,朝廷还以为是张准的调虎离山之计呢要是比及鞑子打过来了,朝廷才相信,那黄花菜都凉了。
同样的,制造流言的情况也是如此。要是本地的官府,认为流言是别有用心的,禁止传播的话,效果未必好。现在已经是十月份,距离鞑子入寇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个月不到。要是明国北部的苍生,不尽快南迁的话,就要遭受鞑子的辣手了。
高弘图忽然说道:“藐山,宪之据说已经到了山东,克日就会达到浮山城,不如请他转达此事。鞑子入寇,宪之肯定不会置之不睬,由他出面转述,或许能增进此事。”
张慎言担忧的说道:“他人微言轻,势单力薄,朝廷不会相信的。”
高弘图缓缓的说道:“纵然如此,也要宪之尽力,尽可能的让朝廷提高警惕。纵然朝廷不信,也要北方的官府相信,尽可能的将苍生收于城中,又或者是允许苍生大量南迁。只要能将人保住,以后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张慎言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唯有如此了。”
张准沉吟着说道:“老师,藐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