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316部分

刺明-第316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可法蓦然发现;自己要是按照文官的思维;和张准说话;肯定要发疯。这个人的思维跳跃性实在是太大;一不小心;就蹦出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来。杨一鹏是户部尚书、漕运总督、凤阳巡抚、都御使……哪个头衔都是好端端的啊!他在朝中的时候;也没有听说谁弹劾杨一鹏做事不力啊!危言耸听;危言耸听啊!
张准察觉到史可法脸色有异;随意的笑了笑;不经意的说道:“史可法;我问你;要是河南的贼军;突然南下;攻击凤阳府;火烧皇觉寺;你觉得杨一鹏会有什么下场?”
史可法霍然站起
来。
幸好;他的手上没有茶杯;否则;又要摔烂了。
张准斜眼看着脸色越发惊异的史可法;似笑非笑的说道:“怎么?不相信?”
史可法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眼神有些呆滞;显示出他内心的震惊;已经超出他的承受极限。对于城府慢慢养成的史可法来说;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即使是皇帝当面骂他;史可法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好大一会儿;史可法才回过神来;用力的咽了咽口水;艰难的说道:“……我信。”
一时紧张;他竟然自称我了。
原因很简单;张准的这番话;对他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他乃是户部郎中;对于军务的事情;不是很了解。河南的乱军;会不会南下凤阳府;他无法判断。但是;他却非常清楚;要是起义军攻占凤阳府;火烧皇觉寺;杨一鹏绝对是满门抄斩的结果。除了杨一鹏之外;还要牵连一大批的官员。
凤阳府是什么地方?
朱元璋的故乡!
皇觉寺是什么地方?
朱元璋的龙兴之地!
这两个地方;就是传说中的大明朝的龙脉所在!龙脉是什么?龙脉就是国运!龙脉被破坏;意味着国祚暗淡;改朝换代的时候到来!要是大明朝的龙脉被破坏;那还得了?
要是张准说的是真的;不要说户部尚书、漕运总督、凤阳巡抚、都御使之
类的头衔;就算是给你挂一个督师的头衔;甚至是挂一个亲王的头衔;照样是死罪啊!龙脉被破坏;愤怒之下的崇祯皇帝;不知道要摘掉多少人的脑袋!
张准淡淡的说道:“你回去告诉杨一鹏;想要活命;就要守住凤阳府;守住皇觉寺。8。N守不住;必然是全家被抄斩的命运!他在朝中的仇人可不少!凤阳府一旦出事;那些人必然群起攻之!我觉得他为官还算清廉;不想看到他不明不白的死了;所以才出言指点。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史可法越想越觉得后果严重;**下面就好像是长了痔疮一样;根本坐不住了;干脆站起来;颇有些紧张的说道:“我……告辞了。”
对于朝中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史可法要比张准了解的更清楚。有能力救杨一鹏的人;那是绝对没有的。落井下石的人;却有很多。何况;这样的大事;有谁能救杨一鹏?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自身就是刚正不阿之人;对于杨一鹏、张慎言此类的前辈;是相当敬佩的;当然不能坐视他们犯下如此致命错误。
急匆匆的告辞以后;史可法就离开了郁洲山。到了郁洲山的码头;史可法才蓦然想起;自己是来劝说张准为朝廷效力的;结果……算了;下次再说吧。军情紧急;不能有丝毫的拖延。
史可法急匆匆的回到海州城;张慎言
和杨一鹏还在说话呢。他们两个都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同榜进士;又是上了年纪的人;又都经历了官场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现在大明朝国祚不昌;奸臣当道;自然有很多牢骚话要说。看到史可法如此急匆匆的返回;两人都很是惊讶。
杨一鹏怒声说道:“这个张准!居然敢将你撵出来?”
史可法摇头说道:“不是;是有要事相告;晚辈急急忙忙的赶回来的。'当即将张准的一番话转述了。
“砰!”
有人的茶杯打破。
正是随行的监军太监杨泽。
本来;杨泽正在旁边打瞌睡的;对张慎言和杨一鹏的聊天;不怎么关心。他这个监军太监;其实就是个寻常的老头子;是老好人一个。杨泽是万历中期进的皇宫;在皇宫足足干了四十多年。无依无靠;无儿无女的他;又不喜欢收干儿子;也不懂得拍皇帝的马屁;结果;等同年纪的人基本上都死光了;才轮到他上来了。
监军凤阳府;其实和看守皇陵一样;都是没有人愿意做的鬼差事。凤阳府一大群的皇亲国戚;每个人都和皇帝有关系。做好了;没有人表扬你;做坏了;在皇帝耳边打小报告的人却有一大群。又有个皇觉寺;里面的僧人;都是皇帝的替身;也是经常可以向皇帝打小报告的。
太监就算和皇帝再亲;都亲不过
皇帝自己的家人啊!一个太监在这里监军;自然是没有什么油水的。所以;精明的太监;都不愿意来凤阳府监军。于是;没有什么后台的杨泽就被抓了壮丁;被任命为中都留守司监军太监。
对于政事军务;杨泽是完全不关心的;反正;他一个老太监;也不懂什么文化;对于天下大势;需要别人的详细解释;才能理解一部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捞一点小钱;安安稳稳的过完这辈子就算了。因为他基本不管事;嘴巴也很紧;所以;张慎言和杨一鹏说话;也不用怎么避忌。
蓦然听到乱军可能进攻凤阳府;杨泽顿时没有丝毫打瞌睡的意思了。他就算再不懂;也知道凤阳府一旦出事;是不得了的大事。杨一鹏这个凤阳巡抚;自然是要马上完蛋。他这个监军太监;必然也是死路一条。对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由于呆的久了;杨泽也知道一二。
眼下;大量的起义军;正在河南开封府的荥阳聚集;一旦他们南下;杀向凤阳府;以凤阳府的兵力;根本无法阻挡。眼下的凤阳府;只有中都留守朱国相以及一万明军。明军号称一万;其实只有九千不到。一旦遭遇滚滚而来的起义军;只有被淹没的份。
“杨漕;咱们还是回去凤阳准备军务吧。”杨泽紧张的说道。
“好吧!藐山;这里的事情;就托付给你们了。
”杨一鹏也不敢怠慢。凤阳府要是出事;老天爷都救不了他。
“藐山会尽力为之。”张慎言缓缓的说道。
听了张准这番言语;张慎言也觉得此事太过凶险;急忙将两人送走。送客的时候;张慎言还在反复的琢磨;越琢磨越是觉得可怕;万一起义军真的从河南直取凤阳府……太可怕了!要是龙脉被毁;大明朝恐怕就是要真的完蛋了。
这个张准;当真是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啊!他们这些文官;毕竟是缺乏军务经验;以为河南的乱军;处在官兵大军的包围之下;最多是四散逃窜;根本没想到乱军可能南下凤阳府;直捣朱家的老巢!这一招;就算是洪承畴和朱大典;都未必能够想到。
杨一鹏急匆匆的率军离开;所有的明军;都全部撤走了。海州城;又恢复了日常的宁静。不明就里的海州百姓;更是愤怒。脚不点地的来;又脚不点地的走;当海州城是什么地方?幸好有消息传来;说是张准的部队;还在附近的东海中所驻扎;海州城的民众;这才放心。
看着杨一鹏和杨泽急匆匆离开的身影;张慎言和史可法面面相觑;想要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最终都无奈的长长的叹息一声。这个张准;难对付啊!
幸好;张准只是安心在郁洲山上面练兵;他的部队;也驻扎在郁洲山的上面。那里是东海中
所的辖区;和海州城没有关系。张准在里面闹翻天;别人也管不了。唯一能管辖到张准的;只有杨一鹏。但是杨一鹏已经**冒烟的离开海州城了。
但是;偏偏张准存心不让两人过清闲日子;杨一鹏这边前脚才走;那边张准的使者就到了;正是牛高马大的野蛮人莫落。他来到知州衙门门口;扯开大嗓门;直接朝里面大嚷嚷:“张大人;史大人;我家大人有请。”
看到张准派来莫落这样的野人作为使者;张慎言和史可法都哭笑不得。这个张准记仇呢!你们不是背后说我是武夫吗?好!我就派一个真正的武夫给你们看看!好在;两人对这些细节已经完全不在意了。两人同时也好奇;不知道张准搞什么鬼;于是决心前往郁洲山看个究竟。
在莫落的带领下;张慎言和史可法登船;来到郁洲山的上面。张准就在港口的位置。开始的时候;两人还以为张准懂得一些礼数;到码头来迎接自己。后来才发现不是。在张准的身边;还有其他很多人在忙碌。他们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和迎接自己有关。
史可法直截了当的说道:“张准;你要做什么?”
张准娓娓说道:“请两位看戏。”
说罢;指了指港口里面;什么都不说。
两人顺着张准的手指看过去;看到港口的里面;有很多人在来回的奔跑。
刚开始;两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慢慢的;两人的脸色;就凝重起来了。原来;港口里面沿着沙滩奔跑的;正是要参军的军户。第一项的测试;就是耐力。标准测试内容;自然是长跑了。
经过三天准备的军户;自然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参加;谁也不愿意在第一轮就被刷下来!因此;即使是最羸弱的人;都拼命的往前跑。在沙滩上跑步;可没有在硬地上这么爽。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能跑;但是在五公里以后;大部分的军户;就支撑不住了。跑着跑着;就有人摔倒了。
史可法惊讶的说道:“他们……都是本所的军户?”
张准淡淡的说道:“如假包换。”
史可法就不再言语了。
他知道张准没有必要骗他。既然他说这些都是本地的军户;那就肯定是本地的军户了。看着那些顽强跑步的军户;即使倒下都不愿意放弃;爬起来继续跑;史可法内心的震骇;是越来越厉害。要不是亲眼所见;史可法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东海中所的军户;会如此积极的参加训练。
卫所兵是什么样子;他当然是清楚的。掌管户部钱粮的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卫所兵。不能打仗;却又要耗费大量的钱粮。由于卫所兵的数量;实在是太多;朝廷拖欠卫所兵的钱粮;已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史可法曾
经粗略的计算过;要清理掉所有的亏欠;至少需要九百多万两银子;五千多万石的粮食。以目前的朝廷收入;恐怕再过一百年;甚至是几百年;都是不可能清理干净的。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大;绝不会变小的。
这个东海中所显然也在拖欠钱粮的行列当中。没有钱粮;军户自然没有心思训练。没有心思训练;自然没有战斗力。这是一个死循环;根本解不开的死循环。连张居正这样的能臣;都无法完全解决卫所的问题;后来的大臣;就更加没有能力了。
要说以前的东海中所军户;有这么积极的训练;史可法是打死都不相信的。大明朝的卫所兵;要是都这么积极训练的话;什么建虏、东虏、蒙古、陕西民乱;早就不知道灭了多少次了;哪里轮到他们兴风作浪?
正是由于大明朝的上百万卫所兵懦弱无能;白白的消耗钱粮;又不能负担战斗任务;朝廷才不得不另外招募兵员。现在;明军能打的部队;全部都是战兵。九边的部队;也渐渐的被战兵取代。至于卫所兵;朝廷已经将他们遗忘了。
张慎言饶有兴趣的看着测试中的军户;若有所思的说道:“玉麟;你用了什么办法?能够让他们的训练如此的积极?”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没别的;就四个字。”
张慎言肃然
说道:“请说。”
张准漫不经意的说道:“活得好点。”
张慎言深深的陷入思索当中。
史可法皱眉说道:“还请指教。”
张准若无其事的说道:“很简单啊!给他们田地;给他们生存的保证!按时发放钱粮;奖罚发明;优胜劣汰!”
史可法狐疑的说道:“就如此的简单?”
张准肯定的说道:“就是如此简单。”
张慎言刚开的说道:“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啊!”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就是一粗人;别人都怕我;所以;我做起来相对容易。”
张慎言摇摇头;显然不同意张准的说法。不过;他好像是在考虑什么;并没有继续说话。三人于是继续观看测试。长跑的测试完毕以后;淘汰掉一批人;随后又是游泳的测试;又淘汰掉一批人。随后又是攀登、举重、潜水等。每一项的测试;都要刷掉一批人。
经过整整一天的测试;终于选拔出五百个最优秀的军户。通过测试的军户;自然是高兴坏了。因为;那四个大箱子;终于是再次出现了。箱子打开;里面果然是白花花的银锭。每个人都获得两个银锭;总共是十两银子。随后;张准一一和他们握手;勉励他们好好干。
张慎言和史可法的脸色;越发的冷峻了。他们看着张准的所有行动;却始终是
一言不发。晚上;张慎言和史可法回到海州城;都情不自禁的奋笔疾书。至于两人写了些什么;张准自然是不得而知。
招收了五百军户加入虎贲军海军以后;正式的训练随即展开。海军修葺了原来的码头;利用八艘海盗船;反复的进行拉练。每次他们从浮山城返回的时候;都带来大量的水泥;用来建设码头的设备设施。同时;由于郁洲山的上面;有大量的石头;从这里运输到浮山城;反而比从崂山运输成本更低。因此;船只离开郁洲山前往麻湾训练的时候;都满载着石头。于是;一举三得的航线;就正式开通了。
正月初八;有情报传来;却是崇祯皇帝下诏;要山东巡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