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346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346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海棠对此的态度,却让李承乾感觉有些愤怒,自从宗正府开始操办这件事的那一天开始,海棠就带着他的长子李象回娘家了。

这分明就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对于李承乾娶侧妃的事情,海棠是十分抗拒的,抗拒到几乎要反目的地步。

就是从海棠满脸怨毒的带着李象离开东宫的那一刻起,李承乾对海棠所有的歉疚都转化成了愤怒。

他是一国的太子,他是大唐的储君,他注定将要在未来君临天下,他注定将会在未来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一直以来,他都希望海棠是个能像他的母后长孙皇后那样完美的女人,但是如今看来,这不过是他的奢望罢了。

李承乾纳侧妃的事,并没有因为海棠的抗拒而发生任何改变,这个世界毕竟还是男人的世界,一个女人的意见,往往都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

虽然不如大婚之时那么隆重,但是应有的仪程也都有了,李承乾穿着一身吉服,带着满身的酒气走进喜房。

武京娘虽然年纪尚小,却能体贴的照顾酒醉的他,用自己瘦小却又不失温暖的身子,抚慰李承乾那颗寂寥的心,在这一刻,李承乾突然感觉到自己爱上了这个比他小了将近十岁的女子。

帝王都应当是无情的,帝王需要的仅仅是冷静,不能轻易的将自己的感情交付给任何人,但是在这一点上,太宗皇帝没有做到,他将自己太多的感情交付给了长孙皇后,交付给了李承乾他们这些子女。

李承乾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的,除了对待杜睿之外,他从来都没在任何人的面前,表露出自己的真性情,但是在遇到武京娘之后,他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个凡夫俗子。



大唐的贞观十七年已经接近隆冬,天气渐渐变得有些冷了。

杜睿如同往常一样,早早的起床,洗漱已毕,用过早饭,便带着杜平生,冯照一起上朝,在承天门前下了马车,与同僚一起步行着走入了太极殿。

早朝之后,杜睿又前往太子东宫,他现在还兼着一个太子少傅的职衔,自然也不能白拿皇家的工资不干活,时不时的也要来东宫给李承乾讲上几节课。

李承乾今日感染风寒,没去上早朝,杜睿原本还想着能偷个懒的,结果李承乾却偏偏不给他这个偷懒的机会,早早就派了恒连在太极殿的门口等着了。

到了东宫,杜睿当先就看见了已经嫁为人妇的武京娘,小丫头虽然只有十四岁的年纪,可如今看上去却宛如少妇一般。

“姐夫!”武京娘看见杜睿,也是眼睛一亮,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杜睿忙微微躬身,口称“不敢”,如今两人也算得上是君臣的关系,这声“姐夫”,杜睿可是不敢受的。

“太子殿下可还好!”

武京娘道:“殿下原本没什么大碍,只是最近天气冷,我怕再吹了风,病情加重,便撺掇着殿下,今日歇息!”

杜睿点点头,跟着东宫随侍走进了李承乾的书房,杜睿进去的时候,李承乾正在看书,见杜睿到了,忙起身相迎。

“承明!快来坐!”

杜睿谢过便坐下了,道:“殿下今日相召,不知所为何事!”

李承乾笑道:“倒也没什么,只是如今天气转冷,便是和承明私下相聚的机会都少了许多,为兄思念的很,这才让恒连去挡了驾!承明勿怪!京娘!快给承明上茶!”

杜睿看着李承乾言语神情似乎都开朗了不少,心下也是宽慰,自打和李承乾认识以来,李承乾一直都是满腹心事的模样,很少有如此放松的时候。

看他和武京娘这婚后的生活应当过的不错,只是~~~~~~~

“殿下!不知太子妃可曾回来!”

李承乾闻言,微微皱眉,掩饰着一笑,道:“前日派人去接过了,只是说天寒地冻,不愿走动,想要再住些时日,为兄也就由得她去了!”

在体会到了武京娘的无限温柔之后,对待海棠,李承乾的感情也就淡了许多,特别是两相比较一下,更是高下立判,海棠毕竟是个武将世家出来的,性情刚烈,即便是对待李承乾也少有温言细语的时候,一不顺心便要吵闹,而武京娘虽然出身不大好,但是却善解人意,对李承乾更是关怀备至,身边有这么一个贴心的女人,李承乾真的恨不得海棠永远都不要回来才好。

杜睿听着确是紧皱眉头,他当然知道,若是武京娘得了宠信,日后再生下一儿半女,夺了海棠的位子,对他的好处更大。

但是对于大唐的江山社稷呢?

如今大唐能发展到现在的模样,四夷宾服,海内升平,百姓安乐,威服四方,可以说杜睿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助推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杜睿才会对任何可能影响大唐政局的事格外的在意。

储位不稳,永远是一个王朝瓦解的诱因,前朝的隋炀帝就是因为储位来路不正,最终整个大隋遍地烽烟。

“殿下如此,却是有失妥当!”杜睿说着还目视武京娘。

武京娘也赶紧说道:“倒是如此,京娘自入宫以来,还不曾向海棠姐姐见礼,心里想着总是过意不去,海棠姐姐怎的也是殿下的太子妃,若是因京娘之故,引得海棠姐姐负气出走,都是京娘的罪过!”

武京娘也是个人精一样的女子,毕竟是武媚娘的嫡亲妹妹,纵然没有武媚娘那番手段,也不会太差了。

李承乾闻言,也是沉默无语,好半晌才道:“如此,我明日便去潞国公府上!”

李承乾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却并不情愿,若是海棠只是闹闹脾气,李承乾还不会如何,可是如今因为自己纳侧妃的事,海棠居然搅扰不休的,李承乾纵然嘴上不说,心中也是不快。

况且李承乾现在和武京娘如胶似漆的,要是海棠回来,依着她的性子,定然会为难武京娘,到时候,李承乾夹在当中也是为难。

杜睿又劝说了几句,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毕竟是李承乾的家务事,这些事,他一向都不喜欢掺和。

杜睿告退之后,回到家中,将此事和武媚娘说了,武媚娘思虑了一番之后,道:“此事小妹处理的倒是有些眼色,若是一味的恃宠而骄,太子殿下等新鲜劲儿过去了,总会因此事对小妹心存芥蒂!”

杜睿闻言,不禁一阵苦笑,他原本是想着要让武媚娘进宫去劝劝武京娘,想办法调和李承乾和海棠之间的关系,没想到武媚娘居然还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他在帮着武京娘争宠呢!

“媚娘!你下次到宫中去的时候,记得叮嘱京娘!莫要与太子妃相争,那些手段最好都不要使,储位不稳,于国于家,大为不妥!”

武媚娘一愣,立刻就领会了杜睿的意思,心中不由得一阵不快,却又不好说什么,杜睿总是有大道理的。

李承乾亲自过府去接,海棠也总不好一直搅扰下去,最终还是搬回了东宫,内里如何,没人知道,至少表面上还算平静。



杜睿也就没将此时放在心上,他现在全部的注意力都已经放在了大唐下一场战争上面了。

如今随着大唐国力日益鼎盛,太宗心中的那番宏图霸业也被他再次提到了日程上面,扶桑列岛,自然就成了大唐紧要解决的下一个目标了。

当初三韩一战,倭国的大半军力损失殆尽,若是当时大唐有足够战船的话,杜睿很有可能会立刻挥师出征,荡平倭岛。

如今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登州,仁川两地不停的建造战船,如今所有的安排都已然齐备,征伐倭岛,迫在眉睫。

杜睿自得了太宗的承诺之后,便一直在准备这件事,他在泉州也自家出资建造了数十艘盖伦帆船,上面都按着火炮,只要太宗一声令下,那个前世被杜睿憎恨了几十年的龌龊岛国,就会被彻底的洗涤一遍。

大唐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杜睿领了太宗的圣命,告别了家人,带上杜平生,冯照等随从,由长安出发,秘密前往了登州。

第四篇 拓土 第七十二章 登州军港

大唐贞观十八年初,赶在上元佳节之前,杜睿一行人总算是进入了登州城,这一次太宗征伐倭岛的决心极为坚定,甚至都没经过朝议,直接通过总参谋部下达了战争的命令,杜睿总参谋部侍郎的职衔被解除,太宗任命其为平倭道大总管,总领军务,征伐倭国。

以往杜睿每次出征必定随行的苏麟,秦束等人,这一次都没能成行,太宗另外只派契必合力为平倭道副总管,薛仁贵,刘仁轨随行,战将百员,战船三千余艘,兵士十五万,其中水军五万,步军五万,马军五万,杜睿的三个徒弟,欧阳延嗣,毛亮,冯毅也随军出征。

登州原本只是一个靠近大海的城市,因为太宗大力发展海军的关系,这里也得到了急速的发展,如今已经俨然有了大都市的景象。

杜睿一行人到时,登州知府已经在城门处恭候着了,刘仁轨,薛仁贵也从三韩都护府处赶了过来,早先被杜睿派来的张言硕,杜承学也一并在场。

杜睿临近下马,对着登州知府一拱手,道:“知府大人,本帅有礼了!”

那登州知府也是个心明眼亮的人,知道杜睿如今是朝廷里一等一的大红人,哪里还敢托大,连忙躬身行礼,道:“大帅客气了!大军军营已经安排齐备,大帅的府邸也已经打扫干净,这就请大帅进城吧!”

杜睿摆了摆手,道:“大人不必如此麻烦,本帅身为三军统帅,理当与将士们住在一起,那府邸就算了,若是有事,本帅自会知会大人,这便请大人派人带我等去军营歇息便好!”

登州知府闻言,脸上顿时一阵不自然,他原本想着趁着杜睿此次将大军驻扎在登州之机,好好巴结一番,特意将自家的府邸腾了出来,给杜睿歇脚,谁料到杜睿居然丝毫不领情,让他的马屁拍到了马脚上。

不过杜睿官居极品,更是太宗的女婿,当朝重臣,他如此说,登州知府也不敢说什么,只得亲自引着杜睿等人到了军营。

登州知府这边刚走,杜睿便聚齐众将升帐议事,此次征伐倭国,杜睿心心念念的可是盼了很多年了,一想到前世众多愤青的夙愿,如今就要在他的手里实现,杜睿就忍不住一阵激动。

将倭岛地图铺开,众人纷纷围了上来,此时的倭国和后世的日本相比还要小了不少,至少琉球还没有被倭国变成冲绳,北海道也还在虾夷人的手上,倭国统治的区域只有九州,四国和中国地区,其中中国地区的北部也不为倭人所有。

三岛上的几个后世主要港口也都被杜睿给标注了出来,杜睿伸手指着地图,道:“此番征伐,本帅意欲兵分两路,刘仁轨,薛仁贵!”

“末将在!”

杜睿接着道:“你二人为一路,率军由仁川出发,直抵倭国九州岛萨摩番,而后由南向北,经略地方。本帅自为一路,由登州出发,经倭国的濑户内海,抵纪伊番,直取倭国都城藤原京。”

杜睿说完大体方略,又开始给众将介绍倭国本土的民情,军力等方面:“倭国虽说也有国主,但各地番主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我军虽只有十五万,但是只要利用好了,这些番主之间的矛盾,便不难成事,况且此时倭岛蒙昧,武备不兴,虽民风彪悍,却也不是我大唐将士的对手。”

薛仁贵在一旁问道:“大帅!不知此番出征,对那倭人如何料理!”

杜睿闻言,不禁一皱眉,这件事他也思索了很长时间了,按他的本意,那个肮脏的民族就应当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的好,可在辽东,三韩的两番痛杀,已经让他成了那些老夫子口诛笔伐的杀人狂魔,今番要是再杀的话,恐怕那些孔家门徒又要搅扰不休了。

薛仁贵也看出了杜睿的犹豫,忙道:“大帅不必挂心,想两国征战,互有死伤,也是常事,既然那倭人彪悍,定然是不会轻易投降的,末将便替大帅料理了!”

薛仁贵这话分明就是在说,剿杀倭人,要是让朝中那些掉书袋的老夫子们知道,责任他一人承担就是。

杜睿闻言,摇头道:“本帅为三军主帅,所有军令皆由我而发,此番征讨倭国,旨在报其在三韩助百济,拒天兵之仇,众将听令!”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站好拱手闻令:“末将在!”

杜睿的面色也陡然变得冷峻,道:“倭人不奉王化,轻慢我大唐,又襄助百济,抗拒天兵,罪在不赦,此番征战,杀无赦!”

“末将尊令!”

一声爆呵在杜睿的中军大帐内响起,这也就意味着,倭岛之上很快就会刮起一阵腥风血雨,等到风雨停歇之后,倭人这个种族还能不能继续存在这个世界上,可就是个大问题了。

战船已然齐备,但一场国战,尤其还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跨海远征,却还需要做很多准备。

杜睿倒也不着急,只是让冯毅几人日夜操练水师,等着开春之时,才大举进兵,这时节,还是隆冬天气,海上风浪极大,杜睿可不想像元世祖忽必烈那样,被几阵所谓的神风,给折腾的壮志未酬身先死。

杜睿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