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114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114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杜睿听到这话都不禁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世家这么有钱,一出手,就是三十万亩土地,真是富的流油啊!

大殿内众人也都纷纷议论起来,这种气魄恐怕也只有这些千百年的世家才能拿的出来吧!杜睿,长孙无忌等人嘴角冷冷一笑。这三十万亩平分到天下各个世家之中,又能有多少。相比较这些世家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九牛之一毛而已,根本就是没的看的。

“哦!郑思贤,朕问你,你荥阳郑氏,共有土地多少顷?”太宗语气柔和,但柔和的如同钢刀刺骨一般,让阶下荥阳郑氏的郑思贤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郑思贤不说话,杜睿便站了出来,道:“回圣上的话,据臣初步估算,最低有四万顷土地。这仅仅是荥阳一地,据臣所知,荥阳郑氏的土地遍及关东各地,具体有多少,非臣所能知的了。”

“好大方的世家啊!”太宗哈哈一笑,望着郑思贤笑说道,“郑思贤,可真是大方啊!”

郑思贤和阶下众世家的人也没有料到太宗的胃口居然如此之大,丝毫没有将这三十万亩土地放在心上,看这架势还当真想要吞下天下世家的土地。这可是不行的,当下郑思贤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来,赶紧回道:“圣上!您有所不知,世家虽然薄有资产,但是世家人口众多,还有许多的旁支,这些都是我等亲人,不能不养,还请圣上怒罪。”

“是啊,世家的旁支是太多了。”太宗出乎意料的点了点头道,“同气连枝,同于一家啊!诸位的好意朕心领了,你们所做的事,不要以为朕不知道,看看他博陵崔氏就是你们的榜样,如今事败,居然还想着洗脱罪责,尔等当真以为朕好欺不成!”

太宗突然发怒,让那些世家大族之人吓得两股战战,连忙俯身请罪。

孔颖达还要说什么,却被萧瑀一把拉住了,轻轻的摇了摇头,孔颖达一阵诧异,抬头见太宗气的须发皆张,也明白了,赶紧闭上了嘴。

这些世家大族的人当真是咎由自取了,还以为能像以前那样,出了事情,家主出来挡一下,就能平安脱险,看起来,这次他们算是打错了算盘。

太宗冷冷的看着那些世家大族的人,道:“博陵崔氏勾结异族,大逆不道,褚遂良!”

褚遂良忙出班道:“臣在!”

“你身为刑部尚书,博陵崔氏谋反一事,着你详加审问,报于朕!”

“臣遵旨!”

“至于你们~~~~~~~”太宗真的很想趁着这次机会,将这些威胁他皇权的世家大族全数除去算了,但是他在那日听了杜睿的劝说之后,也明白了,世家大足绝非能一次尽除,博陵崔氏反迹已明,将他们除去了,天下人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其他的士族不同,除去了他们,难堵天下悠悠之口,闹不好还要留下一个擅杀的坏名声,想到此处,太宗知道这一次能有这样的效果也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事情只能缓缓而行,“虽未协同博陵崔氏一同谋反,但勾结庶人李泰,也罪在不赦,但朕念及尔等往日的功劳,便饶恕尔等一次,将各家族中土地尽皆收为国有,如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那些世家大族的人闻言,全都傻了,原本还以为他们联合起来,至少能逼得太宗宽恕博陵崔氏一次,没想到居然是这种下场,难怪他们联合清河崔氏的人,却不来,想来早就已经向太宗屈服了。

这个时候他们还能做什么,太宗已经亮明了刀剑,要么顺从,要么身死族灭,至于博陵崔氏,这个时候谁还能顾得上他们,保命要紧!

至于土地,只要人还在,家族还在,那些生意还在,总归都能赚回来。

想到此处,那些原本打算要迫使太宗妥协的人,反倒率先妥协了。

麟德殿内。

“哼!那些人当真无礼,朕真恨不得将他们尽皆诛灭!”散了朝,太宗尚自怒气不惜。

长孙无忌忙劝道:“圣上,过犹不及,正如杜大人所言,能办成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日后只要时时打压,量那些世家大族也翻不了身,数十年后,谁还能记得起他们,不过是昨日黄花罢了!”

“长孙大人言之有理!”房玄龄也说道,“圣上!为今之计,既然那些世家大族之人已然屈服,可让杜大人竭力推行变法之事,国内既定,圣上可除外患了!”

外患!?

外患是什么,当然就是薛延陀了,如今的大唐可不是武德年间,颉利兵临城下之时,只能用金银财宝买通突厥诸部,才能保住大唐的江山社稷。

如今的大唐,不要说是现在一个小小的薛延陀,经过数年的发展,就算是颉利再起,太宗皇帝也不会放在眼里了。

“夷男!朕待其不薄,异族小丑居然敢小觑我中华,当真可恶!朕当遣天兵,将其尽皆诛灭!宣召天威!”



与此同时,阴山以西,薛延陀的领地之内,夷男正在为如何应付太宗的怒火,忧心忡忡。

夷男不过三十多岁,可是自打被柴绍大军所迫,兵败而回之后,整个人都苍老了很多,整日里饮酒作乐,恍若末世之君一般。

原本想着趁中原世家大乱,能捞上一笔,纵然不能入主中原,也能将陇西之地尽皆划入掌控之中,谁承想,兴冲冲地去了,却被人在山间小路打了埋伏,损兵折将不说,还把太宗给得罪的狠了,如今他也不知该如何自处了。

一想到太宗雷霆之怒,兴大兵讨伐,夷男就不禁冷汗淋漓,大唐军将的战斗力他可是很清楚的,单单一个柴绍就不是他能对付的了,更不要说李靖,李世绩,侯君集等当世名将了。

毕佳罗看着也是忧心不已,劝道:“大汗!为今之计,依小臣之见,不如遣使去长安向唐朝皇帝请罪,或许还能保住草原的基业!”

这个主意,夷男不是没想过,只可惜他知道这次的罪过不像以前,太宗是绝对不会饶过他的,不过毕佳罗既然提起来了,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既然如此,你看何人出使方可!?”

毕佳罗沉吟了一阵,凛然道:“大汗若是信得过小臣,小臣愿意出使!”

“你!?”夷男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了思量,要说人选毕佳罗身为自己身边的首席智囊,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他又担心毕佳罗另有打算,要是毕佳罗一去不回,反而投向了太宗,那可就得不尝试了,“你是我的心腹,如今薛延陀危在旦夕,你如何能离了我左右,不妥不妥,此时本汗看,还是再议吧!”

毕佳罗如何不知道夷男心中所想,闻言,也是哀叹一声,他知道,薛延陀灭亡不远了。

第二篇 浊世 第四十七章 秋后算账

夷男最终还是在毕加罗的反复劝说下,向长安派出了求和的使臣,当然毕加罗是绝对不能走的,作为薛延陀部族当中,还算稍微有些头脑的人,夷男觉得毕加罗这个聪明的脑袋还是留在自己的身边,才能发挥它最大的用处,派往长安的使臣,最终被夷男指派给了他的心腹科珞珈,一个毕加罗眼中,除了勾搭着夷男走鸡斗狗之外,百无一能的小人。

大唐这边是什么反映呢?虽说如今的大唐经过太宗几年的发展,已经和当年面对颉利铁骑,只能委屈求权的时候大不相同,但是要发动一场灭国之战,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才成。

当太宗皇帝听了礼部的人禀报,说夷男遣使谢罪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也是丰富多彩,作为一个中央之国的主君,太宗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有些容人之量,既然夷男已经趴在地上服软了,那么饶恕他,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另一方面,太宗在听取了此前杜睿那个大唐帝国寰内征服计划之后,对于建立一个亘古未有的强盛帝国,成为超越秦皇汉武的伟大君主,又实在对他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特别是现在国内的世家大族势力,被他打压的已经差不多了,博陵崔氏被诛灭,其余的世家大族在面对太宗冷森森的刀锋之时,只能委委屈屈的选择了妥协,可以说如今的大唐,军权高度集中,这是太宗登基十年以来从未享受过的绝对权利。

这个时候,要是能再用一场辉煌的灭国之战来点缀自己的煌煌功绩,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既能开疆拓土,又能想大唐内外煊赫自己的武功,彻底打掉那些人的小心思,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一边是仁主,一边是霸主,太宗也是举棋不定,太极殿上的诸位文臣更是拿捏不准太宗的心思,只能眼观鼻,鼻观心的等着太宗拿主意。

倒是武将派这边,以程咬金,侯君集,李世绩等人力主讨伐,对于武将来说只有战场才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地方,整天憋屈在朝堂之上,看着一帮老夫子算计人,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到北疆去,轰轰烈烈的杀上一场,来的痛快。

“圣上!如今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那夷男小儿当年入朝觐见之时便多次威逼圣上,如今更是妄想仿照颉利南下牧马,是可忍孰不可忍!”程咬金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管不顾,扯着嗓子大声吼叫着,瞪着一双牛眼在那群文官的身上来回扫描着,就等着谁敢提出反对意见,就用他那醋钵一般大小的拳头上去招呼一番。

侯君集也跟着帮腔道:“圣上!夷男小儿早就对我大唐心怀不轨,如今更是要牧马南下,与我大唐争锋,若是不加以征讨,如何能显圣上赫赫皇威。”

侯君集也是想着要打的,当初北伐颉利,他因为“小过”被太宗剥夺了统兵作战的权利,这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如今薛延陀这等跳梁小丑也敢来造次,他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有赞成的自然也就有反对的,侯君集话音未落,一个反对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圣上!臣不主张出兵!”

程咬金闻言,刚要发作,但是一看出来的人是魏征,立刻就老实了,这大唐人人都知道,程咬金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就连太宗要是拂了他的意,这老厮都敢放肆,唯独面对魏征,他就算是有天大的火气也不敢发,关键就是魏征这人骨头硬,他要是玩儿混的,魏征根本就不鸟他,还能用一张利口,将程咬金这个不学无术的大老粗反驳的哑口无言,一来二去之下,程咬金也就只能认命了。

太宗方才被侯君集说得已经有些心动了,至于程咬金,那老匹夫的话,太宗从来都是左耳进,右耳冒,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此时见魏征出言反对,他也想要听听魏征有何高见。

“文成!你且说说为何反对出兵!”

魏征道:“圣上!如今我大唐正推行变法之事,虽说世家大族已经被压服,但国内难免还会有反对的声音,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压服国内,至于薛延陀,不过意跳梁小丑,纵然偶尔放肆,冒犯皇威,但彼既然已经认错,我大唐身为天下诸邦共主,若是依然发天兵讨伐,未免有失气量!”

太宗闻言,差点儿气的鼻子都歪了,魏征说的没有气量,说的是谁?还不是他这个皇帝,出兵不出兵本来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可是他又没办法反驳。

太宗不说话,侯君集却替他说了:“魏大人!你方才所言,毫无道理,夷男小人不顾及我大唐昔日之恩,妄加刀兵,似这等忘恩负义的小人,还和他讲什么气量,圣上!我大唐傲立寰宇,若是连薛延陀这样的跳梁小丑都敢随意挑衅,我大唐的尊严何在?圣上要是一味忍让,还要我们这些当兵吃粮的做什么?”

侯君集是真的急了,居然连这种话都说了出来,说完之后,他也自知失言,慌忙请罪。

太宗沉吟了半晌,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言的杜睿,以往有事太宗第一个想到的总是房玄龄,如今却改了章程,每次遇到了难以决断之事,他第一个喜欢问问杜睿,然后再问房玄龄,要是两人意见相左,他便去再问问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支持哪一边,他就赞同哪一边,这恐怕就是大唐王朝最初行成的民主意识了。

“杜睿!你身为当朝的尚书仆射,你也来说说看,对待薛延陀,究竟应该是战,还应该是抚!?”

杜睿方才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此时见太宗问起,不慌不忙的出班道:“圣上问臣,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方才程将军,侯将军所言甚是有理,人家都欺负上门了,虽然被打了回去,但也总不能就这么算了,不然我大唐的脸面何在!”

见魏征要说话,杜睿连忙接着说道:“但魏大人所言也是老成谋国,如今新法初行,国内尚且不稳,贸然出兵,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程咬金听了,怒气冲冲的大喊道:“你这娃娃,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这也好,那也不错,说了等于没说。”

太宗对杜睿的话,也不大满意,皱眉道:“杜睿!朕不是让你东拉西扯,是要你说说你的看法!”

杜睿笑道:“既然如此,臣想问圣上几个问题!”

太宗一愣,不耐烦的说:“好!你问吧!”

杜睿道:“不知圣上眼中,我大唐与薛延陀相比,兵力孰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