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446部分

田园大唐-第446部分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在旁边看着,突然现,以前的小候爷真的是长大了,该成家了。

“李成,别看张家和王家现在都还在舒州,可他们不会管太多,只出个主意,把动手建设舒州的机会让给了我,把行在修在潜山,还有修的简陋也是他们出的主意

“那,”

“这就告诉你为什么,就因为我这个行在不是一个摆设,要变成一个动物园和植物园,只要是能在这里养活的动物和植物,就想办法寻来。

先不要门票钱,门票你懂吧?大家随便看,还有专门的人给介绍,修的太豪华了,百姓就不敢来看,简陋好啊,近的百姓溜溜达达的就来了,看过后就会帮我宣传。

等动物多了,名声大了,慕名而来的人也就多了,其中自然有富贵的人,动物园和植物园中能吃的就会给他们做成菜,贵他们也肯吃,当地的百姓也同样能在这里卖绍念品,尤其是当地特色的土产,然后,”

“然后就是百姓手中有钱了,想把日子过好,经济也渐渐展起来。那是不是就能收门票了?养动物也要花钱

李成这时突然变聪明了,李询的话没说完,他就猜出个大概,插话说完才现自己打断了公子的话。

李询不以为意,见李成能想到这些,高兴地点头说道:“不错,就是如此安排,行在的房子简陋,等有钱的人过来就租给他们,可以拆了自己盖,用租金来维持动物园和植物园足够了。

我的身份摆着呢,他们就算是为了巴结我也得花那份钱,有了他们。有了这里的市场,这里就会逐渐繁荣,在把潜山也给建成旅游的景点。让他们入股,到那时,,你知道了吧?”

“知道,知道,到那时公子就可以在家呆着收钱了,同安郡王的身份也就更稳固。”李成回道。

“错了,到那时我就会离开。换一个地方继续当郡王,用同安。也就是舒州的繁荣换取两三个这么大的贫穷的地方,皇叔也会愿意,毕竟我在这里拦下来的租税太多,越是繁荣朝廷损失的也就越多。”

李询现在对建设地方的事情上瘾了,越是穷的地方他越想去,把那里展起来。

“公子一心为民小的佩服,这就去让人快些干。”李成听过李殉的话,心中确实佩服。

比起李坷所在的潜山冬天中还不算是温度太低的干冷,京城所在己经下了三场大雪了,已往这个时候北面盐州等地的牛羊肉就别想运过来了。京城中的肉价会上涨。

可今天不同往年,肉虽然还是平常百姓不能随便吃的,但价格上涨的幅度相对来说非常没有一下子涨上一倍或者更多,只涨了五成不到。

牛肉的价钱高不仅仅是因为少,而是不让随便杀,平时能从别处运来,开饭店的人总会想办法杀上几头。尤其是冬天的时候。

羊肉那就纯粹是运输方面的问题了,如此一来,猪肉的价钱也跟着涨了四成左右,吃不起羊肉的就

如此一来,猪肉的价钱又涨了点,可这还不算什么,随着从舒州飞来的一只鸽子,状元楼马上就推出了一道新菜,“酒制红烧肉。之后,猪肉价钱是一长再长。

这下朝廷终于现事情不对了,猪肉的涨价竟然使运输业也跟着繁荣起来,牲畜吃的干草料价格也就同样上涨,干草料不够还有大豆能吃。

接着就是其他的价格也跟着上涨,这就是单一流行物资对市场的影响关系了,非正常的集中消耗让京城周边的地方显得繁荣了,可却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李隆基在朝堂之上沉着个脸问在外面冻的直哆嗦的众大臣怎么办,这时吕延作出来了,他还没忘了算计张忠呢,把事情的因果一说,矛头遍指向了状元楼,状元楼不仅仅自己卖,还把做菜的方法教了出去。

状元楼是三水张家的,为什么有这道菜呢?因为张家有酒,别人想要做,就只能到张家去买酒,别的黄酒也行,但黄酒不好保存,当地要是大量出产黄酒,粮食就跟不上。用量也太大。

用高度酒勾兑稀释代替就不同了,味道或许差了点,可毕竟也是一道好吃的菜,就算是再贵也比不上牛养肉。所以在新奇的情况下,吃的人就更多了。

吕延诈的意思是把张忠抓起来。还有两个跟随他脚步的官员也同时弹劾,结果应者寥寥,别的官员都不配合,有的是已经麻木了,有的则是家中也有买卖,更有的家里使用的家具喝的茶叶还是人家给送的。李隆基真想借此机会警告一下张家,太过分了,他已经知道了,那只飞来的鸽子就送了道食谱。

可你们家做酒技术高,想要卖钱也不集这么干呀,但看见百官都不出声,只有几个人,李隆基也不好动张忠。

今年的舒州租税折银二十八万贯。还是在决堤的情况下,工部尚书刘知柔也过去学技术了,加上一座大桥以及未完成的建设,别说是抓了。就是把张忠调回来都不行。没他在,张王两家的人就不会出力。

暗自叹息了一声,李隆基往后靠了靠,后背一股暖流传来,这才想起。自己做的这个非常舒服并能保暖的椅子还是头半个月从陆州那里直接送过来的。

看了眼吕延作那期待的目光,李隆基就当此事没生,继续说起了其他的事情,于是早朝就在吕延诈几个人憋屈,其他官员松口气的氛围中度过了。

一下朝,李隆基就写了封信。给毕构、姚崇和刘知柔的,意思就是让他们解决,帮在于椅子后几天一起送来的属于舒州的鸽子的腿上。向舒州而去。

张老头的家人收到了鸽子,马上用快马给送到了望江县。

信到了的时候,刘知柔正带着工部的人和自己的侄子观察跨江大桥。

“回了,皇上下了命令,不知道张家想干什么,非在此时送一个食谱。夏天送也行啊,不是坑人么?”

毕老头看过信,对刘知柔说道。

还没呆够的四个老头无奈之下。又坐车用最快的度往回赶,目的地就是张王两家四个小家伙的院子。

“一二三跳,一二三跳。”

毕老头四个人果然没来错,到地方的时候,张小宝和王鹃正带一帮小家伙玩呢,就是双腿并上,一下一下跳动。

跳着跳着就跳到了院子门口这里。张小宝抬头看到四个老头来了,笑着打招呼“四位爷爷你们看好桥了?以为得再过两天才能回来呢。”

“是想多看看来着,可不行啊。谗了,谗那用酒做的肉了,京城状元楼的,再不快点回来,我就得谗死。”

毕老头无奈地看着张小宝那好象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的脸庞说道。

“啊?原来毕爷爷想吃酒制红烧肉了?那还不简单,马上就让人做。”张小宝非常痛快。

“不行,吃不起,猪肉太贵了。连带着其他的东西也跟着贵起来,小宝,你是不是得说点什么?皇上不高兴了,看看,信都送来了。”

姚老头手上抖着那张纸问道。

张宝暗自偷笑,扭头看了眼王鹃,王鹃飞了他一眼,那意思是说。你惹出来的事情自己摆平吧。

“现在转身,该往回跳了,好的,一二三跳,一二三跳”汉”张小宝先让家伙们继续玩,给丫鬟使了个眼色。由丫鬟接着喊,他这才带着王鹃与四个老头来到一处专门用来休息的院子中。

张小宝和四个老头找个桌子坐下。王鹃去给冲了茶,迎着四个老头的目光,张小宝说话了。

“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怪我家,我家难道还不能做一道新菜?得讲道理才行,主要是京城周围的几个地方有许多的百姓不配合,套养就是累点而已,懒啊,尤其是大部分有庄子的人,认为这样养东西庄子太乱,否则猪肉的价钱又怎么会上去?”

张小宝的话中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套养的好技术,竟然被非暴力抵制了,北边的人冬天是懒,主要是冷,可华原县的煤,还有柴火不是很便宜么?棉布出来了,麻布价钱在京城及周围一降再降。

多穿点怕什么?懒惰能过上好日子?最可气的就是有庄子的人,多好的增加收入的机会就非要躲。养猪嫌脏,价格高了几倍,看看还嫌弃不?

“你家这就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啊。没人说要给你们降罪,就是问问。豁闯了,有没有办法弥补一下。”

刘知柔说这个话的时候也有点不好意思,他家的庄子同样没有套养。冬天冷。都不愿意动。夏天养猪的话,味道实在是太大了,现在知道配合沼气池味道就能小许多,以前不知道。

张小宝见四个人不是来问罪的,语气也就缓和了。

“刘爷爷,其实我家也没想到一道菜就能如此,真正送过去的是十多道菜呢,一会给你们做红烧排骨吃。再余一个骨髓蟹肉丸子,刘爷爷快点联系人把沼气池的事情告诉他们,就不信他们不养猪。”

“他们就算养,也要明天才行。现在是京城及周边的地方物价太高了。猪肉必须降下来,你家有什么办法?”

姚老头最关心的是现在。

“还能有什么办法,把三水县的猪肉拿出来就行了。”

今天本来想写五章,但这一章就写了五个半小时,休息一下我继续写。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一百八十九章 舒州任职又短暂'

静州又只鸽子飞到了京次状方楼出现的是鸡鸭的渊隙肴,加上几种简单的药材,专门制作出来让客人看的食谱上写的那叫一个好。

具起猪肉来似乎吃了对身体更有用处,稍微转移了部分人对猪肉的关注。

紧接着三水县和华原县就送到了京城大量的猪肉,大部分是冻”部分是生猪。

猪肉运来的第一天早上,城门刚刚放行,来往的人就看到一辆辆的大车,上面有的是装着绑住了腿的猪,有的则是一半半的冻猪肉半子。

具体有多少,不知道,反正是从门口的地方向路的尽头看去,直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之前,依旧有运送猪肉车队的车子存在。

百姓们连带着守城的兵都傻忽忽地望着车队,猪肉现在多少钱他们都明白,这是谁呀?运来如此多的猪肉?估计一次得赚不少的钱,聪明。竟然把猪肉留到了现在。

过了一会儿,看门的军士才想起过来查看,网一走到第一辆车前,这辆车上就马上挑起了一面旗帜。旗帜上的图案非常可爱,就是一个有着大大眼睛的稻苗,怀中抱个装饲料的盆。一手抓沿一手从中拿出来饲料撒。

看到这个图案,守门的兵松了口气,如果是真的话,那么他们就不用挨辆车去查了,省不少的事儿。

京城的百姓也认识这样带有好玩稻苗的旗帜,三水县的张家特有的旗帜,被风一吹。猎猎作响,在旗帜的周围还绣了一道金边,如果仔细看的话,能看到绣出来的稻苗的底子竟然是一只蛟。

“张家没错,别人也不敢用妇芊逾制的东西。”守门的小头头对旁边的兵士说道。

那兵士点点、头“是呀是呀,也只有张家能突然拿出来这么多的猪肉。上去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有的话就别查了。”

其他的守门兵士也点头赞同。不然的话那得查多长的时间?

一批猪肉砸到京城,猪肉的价格马上就落了下来,朝堂中的百官包括李隆基也知道了张王两家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以一家之力,可以影响一京的物价起伏。

如果不是毕老头、姚老头和刘老头三个老头同样写了封信送到京城的话,李隆基都想对张王两家动手了,京师重地的物价,岂能让一方来控制?

信中写的明白,有三点,第一是让百官明白经济的重要性,是看住商人还是提高商人的地位那就看着来做,不能像以前那样瞧不起了。第二是养殖的重要性;尤其是套养,对粮食的消耗会小许多,同时还能用沼气池的办法来减少难闻的气味。并且提高粮食产量。

第三是能够让北面盐州等地的人在冬天下雪的时候多多使用雪棱,那边有冻死的牛羊,正好趁着京城物价上涨运过来,养成习惯。

还有最后一点没有挑明的最不重要也是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可以由张王两家出人,选好地方帮着宗室建立一个大型养殖场,用以控制物价。

李隆基正是看到了最后这个才放心的,他明白。说是用此来控制物价不如说是能够给他多赚钱。这笔钱不受朝廷官员的掌握,户部也管不着,他以后想修房子和出去狩猎花钱就不用再和百官打嘴仗了。

同时也是张王两家在表明,他们没有野心。

能影响卓城物价,那自然也能影响舒州的物价。

快要过年了,为了能让舒州的百姓过年的时候能轻松点,张家的酒楼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菜,百姓家中还没长大的猪也拿出来杀了吃肉,价钱也同样贵了许多,和长大了杀没什么区别。

毕老头等人连续吃了十天的菜。每天三顿,每顿至少十道全有猪肉的菜,愣是没有吃到重样的,三百道菜让几个人吃的过瘾的时候也同样吃腻味了。

四个老头找到刚刚建起来的幼儿园的时候,一群孩子正在院子当中被人看护着玩耍,从大到一个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