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972部分

官居一品-第972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真是破墙,你就等着自裁吧!”愤怒的声音顿时响起,众人明显慌1uan起来了。

“现在不是争执的时候”诺颜达拉赶紧阻止众人飙道:“赶紧准备对策吧。”说着望向nv儿道:“钟金,你有办法吗?”

见钟金点头。他便把自己的佩剑,jiao给nv儿道:“你全权负责。哪个不听。直接杀了就是!”

“是!”这时候也顾不得许多,钟金接过佩剑飞奔下城。

在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明军终于在西段城墙的齐腰处,挖出一条近百丈长,一尺宽,深也达一尺的坑来,看到了用油纸包裹着的伪装城砖来。

狠狠一斧头,把泥壳和油纸砍碎,干燥的黑sè炸yao便倾泻而出,一如被放进去时的样子。

………………………………分割…………………………………………

继续写,没有第二章,明天争取两更吧。

“济农来了……”不知谁一声大喊,城头的蒙军纷纷循声望去。只见诺颜达拉身穿耀眼的戎装,在一双儿nv的陪同下,出现在众人面前。

看到望向自己的日光中,都透着或多或少的犹疑,诺颜达拉轻咳一声道:“鄂尔多斯的勇士们,我们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十万装备jīng良的明军,马上就要对我们的城池展开进攻了。如果济农城陷落,我们将被迫退出自己的家园,从此无处可归,或者被别的部落吞并,妻子儿nv沦为他们的奴隶。或者就此消亡,化为无人收敛的白骨……”说到这他也有些动情了声调提高道:“所以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只有守住济农城,等到俺答汗的援兵来临,我鄂尔多斯部才能度过这次危机。否则,我们将彻底失去鄂尔多斯草原,变成丧家之犬!你们愿意变成丧家之犬吗?”

“不愿意……”众人应道。

“声音太小。”诺颜达拉大声道:“我再问一遍,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这次的回答响亮多了。

“我也不答应!”诺颜达拉刷得chou出腰间的短剑,反手割破自己的指头。将鲜血点在额头上道:“我,黄金家族的后裔衮必尔克之子,蒙古济农孛儿只斤诺颜达拉在此向苍天立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绝不抛弃自己的家园独活!”

这番动员很是成功,蒙古勇士们不禁对这个素来文弱的济农刮目相看,蒙古人最信服英雄豪杰。既然贵为济农都可以做到毫不退却了,那他们这些身为子民的,自然没有道理动摇了。于是城头的蒙古人众纷纷效仿济农,刺破自己的手指点血于额头,誓与济农城共存亡!

鄂尔多斯部的无双明珠,深受爱戴的钟金别吉,和济农的二儿子哲赫台吉。也亲自持着酒囊,为勇士们斟上马**酒。蒙军将士看到他们尊贵的公主打散了小辫,将一头乌亮的长用男式的皮冠束住。显得干练利索。肩披一领火红的披风,内穿半身的白sè软甲,腰间紧束一根银sè宽腰带,把她的细腰长腿窈窕健美的体态勾勒得鲜明动人。晨光之下,一张绝美的俏脸愈显得白皙生动,明眸闪烁处,透着坚定不移的光芒,让每个蒙古勇士不禁血脉贲张。暗暗誓哪怕付出生命也要守护心爱的公主!

“保卫家园!”所有人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然后掷碎于城下齐声喊道:“死战到底!”

今日由戚家军的四营步兵,并榆林、延绥的两万步兵共计四万四千人为主攻,辘重营职责搬运木材石料,推送攻城器械,炮兵部队自然担负着压制城头防御,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站在搭起的高台之上,戚继光望一眼如蚁群般紧张忙碌的部队,心中涌起些悲伤的情绪……虽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他并不是个战争狂人,相反,他希望能将自己士兵,尽可能多的带回家去,减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的悲剧。

摇摇头,把这些不合时宜的情绪甩去,戚继光集中jīng神,打起千里镜眺望城上,观敌良久不语。

“元敬,怎么,情绪不太高啊?”边上的老将军刘显意气风,手握着剑柄,爽朗笑道:“克复东胜的功绩。难道还不能让你兴奋吗?”

“哎,惟明兄,莫怪我涨他人士气。”戚继光轻叹一下,低声道:“我观城上蒙军忙碌有度。备战有序,不像是草草抵抗就会放弃的样子。”说着搁下千里镜,指着对面道:“此等墙高壕深之城,若能守御得人,将士用命,只须有两万之军轮替守城,我军就难以攻破。”

刘显是南征北战的优秀将领,其经验和资历更在戚继光之上,尤其他在四川平1uan期间。不知吃了多少羌人营寨之苦。对城防攻守之道自然领悟深刻。闻言也面sè严肃下来,点头道:,“是啊,万想不到蒙古人的城池竟然墙高坚厚、楼橹俱全,看起来战具亦不少。只要决心抵抗,守城得法,我军纵然有十倍之众,若不得旬月筹备,半月不息之强攻,怕难言破城啊……”说着叹息一声道:“可惜我军的车马,全都用来运送大炮、弹yao,草原又无材可取,仓促不及打造大型的攻城器械……若非有破敌之计,我是不赞成如此仓促攻城的。”,“我们现在孤军深入,周遭全是敌人!”戚继光却坚定起来道:“必须尽快拿下东胜,达成初步的作战计划。否则拖得越久,处境就会愈加危险!”说着对身边的传令官道:“传令全军。今日破城之后,所得财物全部分赏官兵!”

传令官立刻将命令传将下去,引得全军一阵兴奋的躁动!

卯时三刻一到,戚继光下令shè号炮。三声彻动云霄的炮响之后,明军的八十mén神威大炮,五百mén大将军炮开始仰shè攻击,震天动地的隆隆炮声中,炮弹呼啸着飞上城头……经过炮兵学培训的大明火炮部队。果然不同凡响。炮弹集中落在预备攻城段的敌楼城橹之处。那些土木所制的城上之楼,是蒙军的shè手隐蔽之处,随时可以shè击攻到城下的明军。这些设施经过用心加固,对炮弹的抵御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明军这一轮shè击,用的都是开花弹,只要一枚落入敌楼中,飞溅四shè的弹片和铁钉,就会将里面的蒙军集体重创。在城下都能听到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明军的步兵趁机动进攻,一百名赤着上身的勇力之士,推着装载浮桥的大车,外围有高举三层牛皮帐掩护的同袍,高叫着向东胜城冲去。乌兰木伦河绕城而过,是东胜城天然的护城河,蒙古人又数次加深拓宽,若是在丰水季节,明军甚至都难以越过此道天堑。

好在早有准备,将士们径直将大车推入河中,连人也跟着跳下去,岸上河中一齐用力,将浮桥向对岸送去。

蒙军现了明军的意图,不顾漫天飞舞的炮石,纷纷从垛口向下shè箭,并且用从前由明军处缴获的上百mén大小不一的老式火炮还击。虽然他们shè术糟糕,炮的shè程威力也无法威胁到明军的火炮,但对付护城河上的明军,还是可以胜任的。

炮矢雨点般的砸入水中,溅起漫天的水花,明军勇士无处躲避,死伤十分惨重。但戚家军的勇悍在这一刻尽显无疑,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马上补上,没有任何人后退。而那些举着三层牛皮帐的将士,则冲到尚未到达彼岸的浮桥上。为下面的架桥勇士抵挡……这种防御帐由三层熟牛皮为表,以一层铁皮为里,帐内有九梁八柱”矢石投在上面,都被反弹起来,不能进入。明军的死伤一下减下来。将士们喊着号子,使出吃nai的力气,终于把浮桥架到了对岸。

第八四四章 复东胜(下) T

aaaaaaaaaaaaaaaaaaaaaa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关系到国运。甚至民族走向的决策。更不可能是一朝一夕,某人一拍脑袋便定下来的。

事实上,在先帝嘉靖末年。甚至要追溯到胡宗宪还在当东南总督时,沈默便借着抗倭胜利的东风,开始尝试游说朝中大佬,将复套作为下一个战略目标。

然而彼时秉政的徐阶,是不支持复套的。他认为当年夏言和曾铣被杀,已经证明此事不可为。到如今,更是不能复,亦不必复。所以坚决不同意此举,并暗责沈默,好战必亡。这也是后来徐阶坚定支持张居正,导致师徒势同水火的原因之一。

但沈默并不孤单,慷慨己任,豪杰自许的高拱是坚决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复套的;而山西帮在经过磋商之后,也选择了站在他这一边……这正是沈默和杨博关系改善,东南帮和山西帮蜜月期的开始。

“马上鸣金!”张元勋的一张黑脸变得铁青道:“请求炮火支援!”金锣声响起,那些桥上的士兵沮丧的退下来。这是戚家军的第一次后退。竟然不是被敌人击退,面是被一群羊bī得,实在太丢人了。

这时候准备炮击的尖锐哨声也响起来了。护城河里的士兵,会游泳的拉着不会水的。拼了命的往回游,至于仍被困在羊群中的明军。只能尽量护住要害,趴在地上乞求奇迹了。

隆隆的炮声很快响起,炮弹呼啸着砸入羊群,开花弹,葡萄弹。以及造价昂贵的铜壳火油弹,不要钱般的倾泻而下。转眼间便黑烟密布,四处起火,羊尸遍地。羊群受惊。慌不择路的沿着城墙四散逃跑,也有很多跳入水中,绵羊在长出过冬的长mao后,是无法游泳的。很快便溺死。火光和死亡,使温驯的羊群终于不再听话,任疟牧民们如何驱策。也不再向前一步。

前面逃跑。后面裹足不前,城墙缺口处的绵羊大军终于变成了一地的羊尸,出阵阵的烤rou香气。

这时,明军优秀的shè击教官挥了作用。他们指挥着那些火炮。将shè程向城内延伸,利用火油弹压制蒙军的绵羊部队,阻止他们故技重施……军工厂jīng心研制的火油弹,由于填充燃料有限,杀伤效果并不算好,对活动目标的威胁很一般。所以只带了很少数量,预备用来放个火什么的。谁知就是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却派上了大用场……动物毕竟是怕火的。何况是才着一身长mao的绵羊乎?

同时也没忘了缺口两侧的城墙,炮弹呼啸而上,压制着城头的敌军,掩护本方起二次进攻。

戚家军的组织能力,也许只有遥远西方的西班牙皇家步兵才比拟,至少在亚洲范围内,他们是无与伦比的。很快便重整旗鼓,由三员千户率领攻城。张元勋亲自持刀督战。如果这次再拿不下来,他真要反手抹脖子了。

明军卷土重来,方才的受辱使他们怒火中烧,戚家军的骄傲不容许再次失败,将士们一个个嗷嗷叫着,红着眼睛冲过浮桥,踩着厚厚的羊尸,往城墙废墟上冲去。

这时候,城头守军被密集炮火压制,抬都抬不起头来,羊群被火油弹吓得裹足不前,眼看着再没有能抵挡明军前进的了城墙失守似乎已成定局。

不过方才的阻挡还是有作用的,至少别处的援兵趁机聚集在城墙下,缺口处的炮火一停,便从两侧涌出来,挡在刚刚冲过浮桥的明军面前,弯弓搭箭向他们shè击。明军开枪还击。双方相距三十步,都在对方的杀伤距离内,都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自从开战以来,蒙军赖以生存的弓箭,便在明军的新式火枪面前节节败退但它们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还没到,至少在各个神shè的蒙古人手中。它们jīng准的命中,飞快的shè,都是火枪比不了的。

明军士兵,开完一枪之后。根本没机会再开第二枪,只能拼命前冲,争取尽快接敌rou搏然而蒙军的shè手却能shè出第二箭、第三箭。将开战以来积聚的郁闷,和对侵略者的憎恨,加在狼牙长箭之上,每一次弓弦响处,便才一名明军闷哼着倒地。在这个可以看清对方脸上的痦子的距离上,盔甲也不能抵挡这种破甲箭的杀伤了。

两侧城墙之上的蒙军也冒着头顶的炮火,用弓箭和土炮向下shè击,支援防守。明军的伤亡不计其数……如果换成一般的明军,在这种密集的矢石之下必然溃退。

然而。他们的对手不是普通的明军而是名震天下的戚家军!

十二年前,戚继光在东南组建了这支特别的军队,从那时起,他们就和这个光荣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在他的光芒笼罩之下,奋战十余年大小百余战,战战大胜,从无败绩!虽然现在的士兵不是当初的那些面孔,然而这样的军队已经产生了军魂像熔炉一样,将每个投身而入的朴实农民,转变为具有钢铁意志、无畏勇气、和严明纪律的优秀士兵!

现在,他们面对的不是倭寇,而是为害大明更甚百倍的鞑虏!足以使他们忍受牺牲。攀越上小山般的废墟。动了无畏的冲锋!虽然蒙古人的弓箭依旧神准而密集。但戚家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尤其是这种地形复杂的步战,他们仿佛回到了东南崎岖难行的山地,灵活地隐蔽躲闪。在尽量减少牺牲的同时。快的推进着。

终于,前锋bī近,蒙古人的弓箭也不能用了,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