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809部分

官居一品-第809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对重本抑末的国策,是有不同看法的”高拱沉声道:“你们那位祖师爷说:,四民异业而同道。,这话我是很赞赏的。嗯那南宋,内忧外患远甚我大明,却因为工商繁荣,而从无财政之忧。如今天下财税,工商发达的苏州占了十分之一,可谓富甲天下。杭州、金陵、芜湖、福州、广州这些富庶之地也是如此,无一不以商业而富足。”叹口气道:“再坚持老祖宗那套重本抑末,实在是宁顽不灵,自找苦吃了………

他竟然想摸底京城的工商业,且不管结果如何,单单这份客观糁神、工作热情,就值得沈默肃然起敬了。

于是吃完饭,让平常先跟着侍卫回去,自个跟着高拱一起转转。

&nbā市看看,那里安静点,也好跟人说话。

&nbā,一向是北京人的爱物。也许是因为京城池处北地,凡久居京城者,无不苦寒,更苦风沙,于是将对春的企盼之情,寄托在岁首开放的鲜huā上,不管贫贱富贵,家大家小,都要一年四季皆有鲜huā可看,春夏秋冬皆有绿叶可瞧。

&nbā市场,城陛庙这个算是很大的了。

&nbā的种类很多,琳琅满目摆满了眼前。有便宜的“死不了,、仙人掌、燕子掌之类:有价格适中的水仙、杜鹃、佛手、春梅之类,也有贵一些的山茶、牡丹、腊梅、君子兰之类:还有更贵的盆景,不仅有单株的梅huā盆景,还有松、竹、梅同植于一盆的“岁寒三友”有玉兰、迎春、牡丹合植于一盆的“玉堂春富贵”一看就是给有钱人准备的。

&nbā乡十八村运来的,那里得天独厚,水土特别适宜养huā,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很多huā农,huā木业历经数百年,一直很兴旺。对于京城的工商业来说,这里是很有代表性的。

“……”…一………分隔”……”……一…”

今天又早了点……希望明天更早……另外,本章高拱的事情,是史实,并不是我捏造的。(!),,骤口廖巧,旧又口乙B

第七八八章 过年 (下)

北京天寒地冻,俗语有云:,腊七儿,腊八儿,冻死寒鸦儿:腊八儿,腊九儿,冻死小狗儿:腊九儿,腊十儿,冻死小人儿。,可能除了耐冬和梅huā之外,就没有什么鲜huā能受得了这份严寒了。可一年里用huā的高峰期,偏偏就是入冬以后至过年这段时间,其余的季节,反倒销量不大。

&nbā农,家家都建有,huā洞子,……虽然比沈默京郊农庄里的暖房简陋些,但原理是一样的。严冬季节,室外天寒地冻,huā洞子内温暖如春,照样培育鲜huā。虽说是寒冬腊月,但那些鲜huā的品种比起春、夏、秋三季却更为丰富多彩。

&nbā贩子,也有自己挑着出来卖的。这么冷的天,娇嫩的鲜huā半晌也捱不得冻,是以他们所挑的huā担都是特制的……扁担两头各是一个圆柱形的荆条大筐,筐内壁糊有两层高丽纸,筐底放有小炭炉,筐口上覆有穹窿形的筐盖儿……,简易却严实而温暖,足以保护鲜huā在这种滴水成冰的天气,依然可以娇艳欲滴。

&nbā都是收在筐里的,只有今天这样暖和的中午头,才会摆出来招揽生意。两人也不急着开始,先悠闲的走走看看,欣赏一下鲜huā,同时也寻找攀谈的目标。采访也要选对对象,要是碰上个问十句说一句的扎嘴葫芦,能把你活活郁闷死。

最后”两人选定了个摊子在角落上,看上去又是个很爱说话的汉子,便在他的摊前流连起来。

&nbā市上人少买卖也少,所以那汉子一看到有主顾,马上殷勤的招呼起来道:“二位爷真是好眼光,咱赵家楼的牡丹是一绝!二位爷一看就是非富即贵,搬几盆回去,包您全年都富贵满堂。”果然是个嘴巴。

&nbā也有招牌?”高拱笑问道。

“那是当然。”汉子笑道:“各村各有专长,只有咱赵家楼的牡丹,能控制在春节时开办……”说着指指左边的摊子道:“他们樊家村的黄月季,huā早形好香味浓,技压群芳:,“又指指右边的道:“他们潘家庙种的玉兰,这时节除了广州那边,他们是独一份。玉兰huā开时,一挑插huā五六十斤,每斤要三两银子。”

“这么贵?”高拱不禁倒吸口冷气道。

&nbā还在树上就全订光了,您要晚一步,买都没地儿买去。”

&nbā贩道:“那还不在家过年,这么早就出来练摊?”

“赚啥赚?”潘姓汉子一脸苦涩道:“还得往里赔钱……”高拱等他说下去,那人却住了嘴,显然就是个扎嘴葫芦。边上人也不好拿他家的事儿说长道短,也都住了嘴。

&nbā。”

三个摊主一下都来了精神,争先恐后的打开请他上前端详,沈默一家家走过”走到哪个筐前,哪个摊主就掀开筐盖。筐盖一开,只觉一股炭火的热气扑在脸上,暖烘烘的;热气中融合着馥郁的huā香,沁人心脾,钻入襟袖。俯视筐中,映入眼帘的有牡丹、腊梅、碧桃、瑞香、海棠、石榴……等各种奇葩异草”碧枝翠叶,姹紫嫣红”令人目迷五色,心旷神冶。沈默是真喜欢huā的人,不由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

&nbā,我们可以包圆。”

&nbā有贵有贱,但平均下来,一斤怎么也得七八钱银子,要包圆的话,最少也得一百两。

沈默说完后,看着三人的表情,也觉着有些不对劲了,干笑道:“怎么,要很多钱吗?”

三人快速的商量一下,便由那姓赵的小声道:“给您老饶一饶,九十两银子拿起……”

&nbā也就是十两八两呢。

难得见他不淡定一次,高拱在边上偷笑,他知道沈默是大财主,所以也不吭声。

&nbā如何如何好。沈默心中苦笑,真是算计不到就受穷。他又是个好面子的,说出话责岂能反悔?抬抬手,对那三人道:“说买就买没问题……”三人刚要雀跃,他又大喘气道:“但我有个条件。”

“您讲……”三人就知道没这么容易。

“你们得陪这位爷说说话……”沈默一棒身边的高拱道:这位爷有个癖好,特别爱打听,一天不打听点事儿,哎呦,就吃不好睡不着,过不下这天来。”

“喔……”三人齐刷刷望向高拱,心说还真是啥毛病都有啊。

高拱知道这是沈默报复自己,刚才笑他那几声呢,只能叹口气:,“唉……”算是默认了。

一“一凵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凵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见对方没有异议,沈默让护卫回去拿钱,又对那三人道:“边上有家茶馆,咱们收摊到里面去,我请喝茶。”

不用在外面挨冻,还有茶喝,这好事儿当然不用劝,三人收拾收拾摊子,挑起大筐就跟他到了边上的茶馆。

沈默要了个雅间”叫了壶茶,听说他们三个没吃饭,又叫了些茶点给他们充饥。

三人心说今儿是遇上善人了,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对高拱道:“您老想打听什么”俺们虽然是乡下人,但整天在集上摆摊,东家长西家短,三个蛤蟆五个眼的知道多了,包您舒坦。”

&nbā这么贵,咋就不赚钱呢?”

“唉……”那老潘顿时吃不下了”硬咽下嘴里的点心,喝口茶道:“您老问,咱就说。别看卖得贵,可那玉兰是树,不是草,得专门建两丈多高的huā棚子,还不能栽密了,全村的暖棚子加起来”也不过两千株……,像俺家里有八十株,一年最多不过产三千斤鲜huā。”

“那也将近万把再银子了。”高拱咋舌道:“肯定是大户了。”

&nbā棚子,光烧炭就得三万多斤”还有肥料、维护……这就得三千多两。”老潘摇头苦笑道:“整一个吞金兽。”

“那也还有七千两呢。”高拱道。

&nbā棚子,一年就是五百斤的定额,又有五百斤的增额,皇店里还要低价强收一千斤。再加上给官老爷们的孝敬,一年下来,满打满算能整个持平”运气不好,还得往里蜍钱。”

&nbā肯定也少不了”当饭吃也吃不了啊。

&nbā收上去,“、半送宫里,大半就要转到那些皇店还有私店,他们再卖了挣大钱,个个富得流油。”

高拱和沈默对望一眼,没想到宫里的太监竟猖獗若斯。所谓皇店,初设于正德年间,店的收入应该归内库,但由内官经管,大半倒要流失了。皇店有多种,如三人所说的huā酒铺,就是太监们以皇店为名,收商贩货物专卖……其出售的商品不多,但无一不是紧俏值钱的好东西。或者说,宦官们就是看着啥值钱收啥,且只付极少本钱,当然大赚特赚。

宦官除把持皇店外,还依仗政治特权,在京畿附近建立私店。这些私店势焰之盛、扰害商民之甚,更烈于皇店……毕竟皇店还挂着皇帝的名头,多少还得讲究点吃相。而私店就毫无顾忌了,他们直接向工农索要产出,恃强分文不给!已经不是与民争利,而是直接抢劫了。

皇店、私店之祸,在武宗朝闹得怨声载道,官员上书说,它已经“尽笼天下货物,令商贾无所谋利,了,以致武宗遗诏中不得不令,草京城内外皇店,。世宗初即位,马上对掌皇店的首恶太监加以惩处,将其爪牙发配充军,迫使宦官勋贵在这方面稍作收敛。但厚利之所在,收敛只能是暂时的,随着世宗日渐痴迷修道、huā费巨万,只能默许太监们重开皇店。随着世宗日渐老病,太监们也逐渐大胆起来,又把私店重新开起来……沈默知道的,前朝司礼诸监中。马森八店,岁有四千金之课。陈洪市“店遍于都市,所积之资,都人号为百乐川,。连像黄锦这样比较正直的太监,也开设布店,以善经商知名。这些形形色色的皇店、私店暗损国税,垄断经营,甚至断绝一些商人生计,严重扼杀了京畿附近商业的发展。

现在换了隆庆皇帝,看起来他们不仅没有收敛,反倒更加嚣张了。

话题涉及到宫里,三人也是不敢多说,只是唉声叹气。

&nbā,多种点不值钱的呗……或者干脆种地,省得整天白忙活。”

&nbā,俺们三个还不一定在哪呢……农民苦啊,太苦了。这租那税、加派提编,变着huā样的往咱头上加,结果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吃饭都不够。”顿一顿道:“还要出丁去修长城、修楼堡、一去就是大半年,死了残子太正常不过。您出,去北京看看,丰台那边除了咱们huā乡十八村,哪个村不是死的死盅的逃,十户能剩下两户就不错了。”

&nbā来的村子”整天有官府的差老爷下来催租催税,要吃要喝,稍有怠慢,就闹得你鸡犬不宁,日子根本过不下去。”老樊接话道:“俺在侯家庄有个姑表舅,穷得眼冒金星,三个儿子根本找不上媳妇…………他都发穷恨说,找不上也好”多一双筷子就得饿死人。”说着有些小幸福道:“至少俺家四个小子都娶上媳妇了,也没饿死一个。”

“这是为何?”高拱低声问道。

“因为咱是给宫里进贡的,官府不收税不抽丁:再说公公们每年要收俺们的话,就不让差老爷再来骚扰。”老赵也有些自豪道:“俺种牡丹虽然不挣钱,可俺还能插着种别的呀,像梅huā、迎春、海棠、石榴啥的,寻常人家都喜欢,不愁卖。一年下来”也能收入个二三十两银子,刨去吃穿,还能给儿子娶媳妇,就知足了。”

看着他们一脸知足的表情,高拱心里酸涩的很”沈默心里也不好受,被人盘录若斯,还知足成这样”可见这世道,还让老百姓有没有活路了。

&nbā就是纯赚了?”见高拱喘开粗气了,沈默接过话头问道。

“当然不走了。

”老赵道:“进城有进城税,摆摊有摆摊税,还有些闲大爷过来打秋风,这都得好生孝敬着…………但总归是还有得赚的。”京师税务主要是在进城的九个门收税。各门均有内官监税,而且征税日苛”且在税额外,宦官们还另有需索。嘉靖四年”户部主事缪宗用监税,亲见,九门守视内官每门增至十余人,轮收钱钞,竞为削,行旅苦之”。于是请上裁之,但没过些年,又被太监们想方设法的变回来了。

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凵一一一凵一“一“一凵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凵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nbā农又聊了一会儿,知道他们还要赶路回家,沈默便付了钱,让他们离去了。

&nbā农一走,高拱终于抑制不住怒气,狠狠一掌拍在桌上,把茶杯都震落了,两眼通红的怒喝道:“这些阉竖太可恶了!若不整治,大明要亡在他们手上!”

沈默点头道:“太监,毒瘤也。”侍卫们已经清场,他也不担心这话会传出去。

“我明日就上书皇上,要他把皇庄全撤了。”高拱喘着粗气道:“还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