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569部分

官居一品-第569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上,这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严世蕃、陈洪一党死定了,只有严世蕃不这样看,他坚信自己能够逃得性命,这下连最崇拜他的罗龙文也不信了,悲哀道:“瞧瞧审理此案的三法司长官吧,刑部尚书黄光升、左都御史刘煮、还有大理寺卿。全都不是咱们的人,而且素来跟咱们有仇。一定会把咱们往死里审的

严世蕃却自信道:“任他燎原火,自有到海水!放心吧,咱们会没事儿的说着对罗龙文道:“开审的时候。他们问你什么,你都往宫里扯。便可保我们无事罗龙文吃惊道:“可是那日,马太监过来警告过,说要是胡说八道的话。会诛九族的

“你傻呀,人家说啥信啥?。严世蕃捏住一个身上的虱子,放到嘴里尝尝,然后呸呸吐出来道:“,想开个荤都不行最近伙食太差。他每天只有两个。硬得格牙的小窝头,一碗清澈见底的白菜汤,嘴巴早就淡出鸟来了。

罗龙文不关心他的伙食,急切问道:“快说说嘛,”

“好吧严世蕃眨眨眼道:“咱们这次能不能活,关键还是皇帝的态度,他虽然恨死咱们了。但还是得给咱们一条活路”说着压低声音道:“这二十多年来,皇帝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儿,总是接咱们的手,让咱们给他背黑锅,却也将把柄一次次送到咱们手中”别看…巩二么生与,恨不得吃了咱们似的,可到时候。怀是接州狸双落。”

“可是咱们是谋反唉,十不赦的大罪啊”罗龙文表示压力很大,他受伤后随严世蕃被捕,没有得到应有的救治,独眼发炎,半边脸都肿的跟猪头三似的,跟帅字再不沾半点边。

“这你不要担心,换成别的皇帝,咱们真就死定了”严世蕃摇头道:“但朱厚熄这辈子最大的弱点,就是死要面子,什么都不如他的面子大。他是不会用这个罪名。来处置我们的。”说着得意洋洋道:“只要不是谋反,就有希望

“我还是觉着,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我们的。”罗龙文道:“不过是早死晚死罢了。”

“嗯”严世蕃这才拉下脸来,道:“大明是混不下去了咱们只要有机会离开京城。去日本重新开始,王直那样的都能混个诸侯,不信咱们混不下去。”

“那已经是最好了”罗龙文缓缓点头道:“但愿如此吧,””一

审讯严世蕃等人的过程,是艰苦而冗长的,因为牵扯太多、层次太高,一不小心就会触雷,而且严世蕃等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言必称宫里、凡事都会扯到皇上,让负责审理的官员们,整日处于胆战心惊的状态,甚至不知道,是先审出结果来,还是先被吓死。

队伍在继续行进,到了七月份,终于抵达京畿,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负责护送的军队也全都返回。只有戚继光的戚家军,没有得到南下的命令,这也印证了沈默的猜测,那些人确实不会放过这个给胡宗宪拆台的机会。

当到了通州时,裕王、徐阶、李芳等京中留守悉数出迎,接驾的队伍浩浩荡荡,足有数里长,锣鼓喧天、爆竹声声,旌旗遮天蔽日,看热闹的百姓更是塞满了御道两侧。

看到这熟悉的景象,嘉靖长舒口气,感叹道:“一场噩梦,终于做到头了。”他的精神大好,身体仿佛也有劲儿了。竟能坐起来,在御辇上接受官员百姓的恭迎。

所有人一齐行礼后,李芳和黄锦奔上来,看到皇帝形容枯槁,比走的时候瘦脱了型形、整个。人也憔悴不堪,两人不禁悲从中来,忍不住掉泪道:“主子受苦了,那些杀千刀的怎么照顾的您啊”

他俩这样一真情流露,嘉靖还真有些看到亲人的感觉,眼圈微红道:“罢了,不说也罢,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主子您真是太仁慈了”李芳抹泪道:“可不能饶了那些狗奴才。他们竟然”他毕竟是老得糊涂了,一激动起来,大脑便控制不住嘴巴。

“这个以后再说”嘉靖挡住他的话头道:“你们先到一边去。裕王和徐阁老他们要等急了。”两人才乖乖站到皇帝身边,李芳这才发现,沈默竟然一直在皇帝身后站着”那个位置,通常是他站的。陆炳、严嵩也站过,总之是皇帝绝对信任的人,才被允许站在皇帝身后。就连两位皇子也没捞着过。

感受到李芳讶异的目光,沈默无奈的耸耸肩,示意不是自己想站这儿的,是皇帝不让他离开,他也没办法。

嘉靖的眼睛又移到徐阶身上。目光复杂的变化数下,便有些心虚的转到裕王身上,一眼看到他手中端着的托盘,上面金黄色的缎面上摆着一只大大的玉璋!

嘉靖昏花的老眼一亮道:“是你的王妃诞子了吗?”裕王这辈子,在他父皇面前。还没这么扬眉吐气过,只见他昂首挺胸,平时不敢正视嘉靖的目光。这时也迎望向皇帝,”此之名为“迎喜”中气十足道:“回父皇的话。老天爷给您喜降了皇孙!”

李芳赶紧大步走过去,接过那个托盘,又大步回到嘉靖面前跪下,高高举起道:“主子大喜!”

所有的太监紧接着跪了下来:“主子大喜!”

官员们也相继跪下道:“臣等恭贺皇上!”不管此时真心欢喜,还是装出高兴的样子,都知道在景王失了圣眷的情况下,皇长子却诞下世子,这意味着什么皇位之争,再无一丝悬念了!

当然,此时真正喜上眉梢的。是高拱、陈以勤这帮子王府旧人,他们的风险投资,这下子终于要大赚特赚了。

嘉靖也很高兴,毕竟裕王无子这件事,就像拴住他的缰绳一样。让他干什么都顾虑重重。这下好了,终于彻底扫除了这个障碍。他慢慢回头。对身后的沈默笑道:“这下你猜对了,替联把东西赏给联的孙子吧?”

沈默笑道:“皇上神机妙算。家事国事夭下事,事事都瞒不过您的眼睛。不过是想把吉利话儿,借着微臣的嘴说出来罢了。”两人这一番对话,近前的李芳和黄锦听得清清楚,虽然不知道详情,但也能猜个。七七八八,暗暗心惊道:“想不到沈默和皇上关系这么近了,这种话题都

李芳正在心惊呢。沈默微笑道:“李公公,麻烦您吧托盘举高点。”

李芳赶紧将那托盘高高举起,沈默便从袖子里,取出一样金灿灿的东西,双手搁在上面,正色道:“这是皇上赏赐给裕王世子的!”

裕王赶紧跪下谢恩,待李芳将那托盘中的东西呈到面前,他才看到。乃是一枚金项圈、上面挂着个精致的玉锁,但见那玉琢得精巧绝伦,缕着双鱼戏水,暖润滑泽。上镌刻有“富贵长命”的字样。原来是一个避祸驱邪、祝愿长命的长命锁。

皇帝将这东西赐给皇孙,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健康长大,不要再出意外了,裕王心头一热。眼泪刷的下来,再次磕头谢恩。

经过这番生歼磨难,嘉靖仿佛也看开了许多,微笑道:“起来吧,等孩子百岁那天,联还要亲自过去,给他起名呢。”

“不敢劳父皇大驾”裕王连忙道:小儿一满百岁,儿臣便立刻抱进宫来,给父皇见见。”

嘉靖摸摸自己的双腿。面色一黯,强笑道:“也好”说着打起精神道:“李芳,照祖制,添了皇孙宫里该怎么赏赐?”

李芳这个记得倒清楚,想也不想道:“回主子,照例要赏赐喜庆宝物之外,还要调派二十名太监二十名宫女过去伺候。”

嘉靖却道:“这个。孩子是应兆而生的,非比一般,各色用度规制、全用双倍的。”

“双倍就是亲王例了”李芳小声道。

“亲王就亲王。”嘉靖道:“立玄去办吧!”

“是!”李芳这一声应得倒十分响亮。

嘉靖又对裕王道:“好生准备准备,等百岁的时候,让百官都去你那好好庆贺一下,缺什么直接跟宫里说,内库全出了。



“是。”裕王爷应的非常响亮。

嘉靖又对众大臣开心道:“联高兴,真的太高兴了,众大臣也只好跟着贺喜,把跟气氛不协调的话儿,硬生生憋了回去。

沈默在心中暗暗偷笑,道:“皇帝就是会来这手,把不想听的话全堵住了。

皇帝体力极为有限,方才超水平发挥,已经是透支了,感觉不妙。赶紧示意放下卷帘,大队启程回京。

皇帝躺下就睡了,沈默终于不用伺候,从御辇上蹑手蹑脚下来,便看到徐阶在朝自己微笑。

沈默知道逃不掉。索性大方上前,恭敬施礼道:“老师。”

徐阶点头微笑道:“拙言,为师真心感谢你啊。”

沈默知道他指的是袁姊,谦逊道:“学生只是在尽本分而已。”

“无论如何,我都要重重奖赏你”徐阶伸出三根手指头道:“吏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还有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这都是目前空缺。且不委屈你的职位”不是我不能给你更好的,只是老夫认为,不应该操之过急。还是要慢慢来的。”沈默也不想推辞了,他这几年放弃了好几次机会。终于让所有人都替他鸣不平,再没人觉着他少年得志、眼红嫉妒什么的了,已经具备了上升的一切条件。再退让就真矫情了。想一想,他轻声道:“学生想有始有终,把翰林院的差事干完一任。”

“我知道了。”徐阶点头道:“礼部侍郎兼任翰林学士,如何?”两人之间的谈话,已经刨去了一切的虚伪客套,都是直奔主题。

“多谢老师栽培”沈默深鞠一躬道:“学生没齿难忘。”其实徐阶也就是知道沈默这次肯定耍升了,赶紧过来送个顺水人情,这举动跟严嵩窥主上威福以市恩,也没什么区别。

“呵呵,”卖完了好,徐阶捻须笑道:“现在你陪伴皇上身边,可知道皇上到底对那些人,是个什么态度?”这就叫贼不走空。绝不会便宜沈默的。这不,便在这探听情报,好应付回京后的奏对了。

“皇上的态度,老师不会不知道”沈默呵呵笑道:“当然是想两全其美了。”

“两全其美”徐阶沉吟片刻,缓缓点头道:“明白了。”

一一…一一一这件事儿真的很灵异,媳妇的那个小包,原来只装零钱、钥匙、手机,,是不拿大包时用的,从来不装卡和证件。但这几天,东西嗖嗖嗖的往里进,先是大前天晚上在丈人家,为了去网吧发文章,我俩的身份证装了进去。结果忘拿出来;然后是昨天上午,媳妇在外面找钥匙,从包里翻出那么多卡,说看着就乱,便都放进小包里,然后一个。小时后包失窃(未完待续)

第七零一章小魔星

一一。

回到京城,不用再侍奉帝侧,沈默回到家中,夫妻久别终聚、父子睽违重逢,自要安享一段天伦之乐,恰又赶上酷暑盛夏,沈默更是打定了主意不出门,天天在家里围着老婆孩子转,却是别有乐趣”

清早天还不亮,他便从床上爬起来,来到天井里捣鼓他的花花草草。

这些年沈默愈发返璞归真,不仅饮粗茶、食淡饭,日常穿着,除了官服之外,不过单棉四套,够倒替换洗便不再添置。而且愈发喜欢自己动手种菜养花”他在天井里亲手扎起来瓜棚豆架,清明、谷雨之间,随意点种些丝瓜或扁豆,数日破土而出,几经浇灌便蔓叶虬婚,爬满了架子,盖住了天井,挡住了毒辣辣的日光,让院子里比外头凉快许多,不是天棚胜似天棚。

沈默回来时,正是花谢果实的季节,便见碧油油的架子上,挂着许多生满了洁白绒毛的丝瓜、扁豆、还有黄瓜、葫芦,让人看了就心生满足。他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提着篮子到瓜架下走一遭,再去自己开的小园子里转一圈,便将一篮子带着露水的新鲜瓜果,提回屋里,交给柔娘,便是全家人这一天的主要吃食,

甩为夏天炎热,大伙儿都胃口不好、饭量减少、用北京话叫“滞夏。在伏天里,京城百姓第一不买鱼虾水产吃,第二不多买肉吃第三不买豆腐吃,因为这些都容易变质,不易保藏,就是有冰窟窿,鱼肉之类的也不易保藏,所以为了全家人的健康着想,就得尽量吃得清淡些。

那吃什么呢?就是这些蔬菜呀,黄瓜呀、茄子呀、豆角呀、冬瓜呀小白菜呀,而且沈默最喜欢凉拌了吃。因为北京有一样好东西,这年代在别的地方还真没见到,就是芝麻酱。这可是个宝贝呀,凉拌面、拌黄瓜、拌粉皮,都少不了它,就连厨房里夏天来做面食,都喜欢烙些芝麻酱饼,蒸点芝麻酱花板盐的花卷。

用过一餐爽口宜人的早饭,沈默目送着若菡去账房忙活,柔娘送孩子们上学堂,待所有人都走了,他便去捣鼓自己的小园子,捉虫除草,松土施肥,等把菜园都服侍好了,他就溜达回天井,给自己沏一壶茶”沈默从不追求茶具的精美,只注重茶叶的汤色和味道。喝得也不是名品,只要是一般的雨前叶茶,便好,间透了之后,坐在棚架下的竹椅上款款而饮,那真是“喉咙润、破孤闷、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唯觉两腋习习生清风,不必摇扇,身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