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210部分

官居一品-第210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轻声应下。便去车里了。

~~~~~~~~~~~~~~~~~~~~~~~~

“知道方才陆为么非要降尊贵。拜我为师么?”待若走了。沈炼压低声音道。“他不是一直很佩您么?”沈默轻声道。

“那不是主要原因。”沈炼轻一口家乡的状元红道:“主要原因在于你。他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啊!”

“啊?”沈默难以信道:“跟么关系?”——

第三五三章 责任

“当然有关系了。<;>;”,沈炼云淡风道:“陆炳曾经对我说。他最喜欢文官们一句话。“做官要三思”。知道是哪三思吗?”“思危思退思。”沈默轻声答道。

“对。做官要三思。走一步看三步。决不能只顾眼前。等穷则变时。已经什么都晚了。”沈炼温声对自己的徒弟道:“炳就是在为以后做打算呢。”

“他可是铁前程。金饭碗。有什么好担心的?”沈默笑道。

“他这个位子。看风光。但实际上也挺的。”沈炼淡淡道:“文官当官。可以成数朝元老。但他这个锦衣卫大头领。注定了只能风光这一朝。”要新君御极。就一定会把这种危险的特务头子换成自己的心腹。不然连觉都睡不安稳。

沈默点点头。没话。听老师沉声道:“他爬的太高。如果到时候没有大佬能罩住他。怕会摔很惨。所以他要拜为师。好跟你扯上关系。”

“我?”沈默失笑:“这也太扯了吧?”

“扯屁。”沈笑骂一声。压低声音道:“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记住。他的一切都系在皇帝身上。皇帝在他就位极人臣。皇帝崩了他也就什么都没了。所以他会背着皇帝做任何事。包括这次。甚至说是皇帝指点他的。也有可的。



“这是为何?”沈默越听越觉着幻。

“陛下要国储才了”沈炼目光幽深道:“你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很重要一。”

“那么远的事儿。谁说的准?”沈默头不信道。

“不要看皇整天道。在他心里最看重的还是朱家的万年基业。不想的远些怎么行?”沈炼淡淡道:“如果裕王景王争气些。陛下当然不用这么早操心。但是裕王性子柔弱。景王飞扬浮躁。均不是英主之选。所以陛下操代人的心。”

“当今圣上御极已经三十五年了。为大明历代皇帝之最。磨炼出一个可堪大用的股肱之臣最少需要十年时间。陛下现在才开始为国储才。已经是很晚的了。”沈炼颇有些谈笑间指点江山意味道:“他允许甚至授意陆走这一步。首先是为他可以为你提供庇护。让朝廷大员们想要对付你的候。先掂量掂量他这个“师兄”的分量;其次便是等他成为明日黄花后。你能庇一下他和他的;人。当然还因为。你俩注定是两个时代的人所以陛下放心让你们上关系。”

~~~~~~~~~~~~~~~~~~~~~~~~~~~~~~~~

沈炼抛出一未来股肱”论。把沈默砸的晕晕的却又话锋一转道:“当然这话你听心里有数可。自古圣心难测。尤其是当今圣上。就像你说的。日子还长着呢。未来谁说的清。”

沈默闷声道:“师傅。不来这样的。”听了半天。感情都是白开心了。

“要想让自己始终被人重视。”沈炼双眉一挑道:“拿出真本事干些轰轰烈烈的大这样才不负平生所学。”

沈默这才知道老师的目的。不由苦笑道:“徒儿我现在困于翰林院估计一时半会是出不来了。不知道修《元史》算算轰轰烈烈大事。”

“算个屁。”沈炼沉下脸来。对己的高徒道:“朝选士。由乡试而会试。由会试而试。然后观候选。可谓严核之至矣。何以现在国家诸方有事。内交患。满朝文武却都皆不能用?”

沈默摇摇头。这个问题他没考虑过。

“就是因为士风日颓废。人人都不想担责任。”沈炼满脸沉痛道:“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在正德以前。我大明的臣子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苟利国家。不避祸。即使是鳞也敢揭一揭。那时臣子是真的将皇帝看成君父。将大明当成自己的家。但从正德年间。武宗皇帝因不从劝谏。廷杖一百七人;本朝嘉靖皇帝。更是同时廷杖一百二十四人。其中十六人当场死亡。其余残废者大半。上百人被扒下衣服。排在承天殿下。上百根子同时起落。一时间声响震天。血肉横飞。把臣子的胆子打小了。心也打寒了。不敢挺身而出。不敢仗义执言。再也听不到杨升“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那种震聋发的喊声了。”

“又用严嵩这

附势的无能之辈当政。任其结党营私。使小人沉瀣忠诚清廉之士纷纷排挤。带坏了朝纲风纪。人人无心为君分忧。全都变的自私自利。”沈炼满脸沉的对沈默道:“这才是我大明最大的危机啊。”

~~~~~~~~~~~~~~~~~~~~~~~~~~~~

沈默面上露出深思的神色。他还没从这个角度审视过这个帝国。只听老师继续道:“朝廷以高爵厚禄奉养大臣。一旦君父有难。大臣却各思自保。新进之士:“我此功名实非容易。二十年灯窗辛苦。才博一纱帽上头。还指望着官居一品。封妻荫子呢。怎能胡乱出头?”

沈默羞脸色微红:“老师。我不是意思。只是国家大事。都是由阁老尚书们说了算。”

“他们也会说:“我官居极品。亦容易。二十年仕途小心。始的至此的位。大臣非此一人。我还是保住权位要紧。”徐渭冷笑道:“这就是严立于朝堂。带来的最大;害。他伺陛下喜怒以威福。陛下用一人。便“我也”;斥一人。曰“此非我所亲。故罢之”。陛下一人。曰“我救也”;罚一人。曰“此的罪于我。故报之”。以至于群臣感嵩甚于感陛下。畏嵩甚于畏陛下。以至全不思量朝廷简拔之恩。陛下待士之德。”

“其间更有严氏一党。其子弟亲属私情而进。诸如赵。懋卿。吴鹏。袁应枢等。一个个仗着干爹干爷。养成骄慢。一味贪痴。不知孝弟。焉能忠义?又有富豪之族。送厚礼而进者如上科状元唐汝。今科第五金达。既费资财。未习文章。满身铜臭。焉知忠义?”沈炼重重一拍桌面道:“不矫其弊而其政。则朝无贤位。国无宁日。”

“所以就算是为振作风气。为师要弹劾严嵩。虽然是以卵击石。但就当做张子房在浪沙中椎击秦始皇。虽然击他不中。也好与众人做个榜样。”沈炼声道:“我坚信天朝。自有正气浩然。就算一时被压在人心里。让我们师徒将其激发出来吧。”

沈默吓的心砰乱跳。咽口吐沫艰难道:“师傅。您不会是让徒儿也上书吧?”“你那个胆子么?”沈炼笑骂一道:“你要给年轻的进士们做个榜样。敢想敢干。高歌猛进。则必有效尤者甚众。却比说什么都管用。”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他一眼道:“你现在有光环在身。朝野闻名。凡是要比别人好做些。正可谓天时的利人和。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就算是弄砸了。只当你没有经验。不会一棒子打死。过几年工夫。又能重新来过了”

沈默沉思良久。缓缓点头道:“生。谨记恩师的教诲。”

看看天不早。沈炼起身道:“的走了。不然赶不到了。”

沈默点点头。跟着身道:“不知时才能再见恩师?”

“别时易。见难。”沈炼望一眼茫茫前路。低声道:“纵然不悲啼。惜别情难免;”后看一眼沈道:“愿长此。两珍重。同心协力保国安。

”便毅然的翻上马。一挥手道:“后会无期。”策马往官道上驶去。

看师傅走远了。沈默突然发足奔跑。用尽最大的力气道:“师傅。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远远的。能看到沈首。仿佛欣慰的笑了。

~~~~~~~~~~~~~~~~~~~~~~~~~

回去的路上。沈默有些失神的对若道:“这世上就没有比师父看的更透的人了。我跟他谈了这番话。里敞亮许多。对将来也更有把握了。”

若小声道:“其你们是一类。都是那种认准了一件事。就死不回头的那种。”

“不是。”沈默摇摇头道:“对于师傅这样一身正气的人。看的太明白了。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说着惨然一笑道:“对你相公来说。看明白了。就意味着能少受点痛苦。”

第三五四章 四只狼

送走师傅回来,沈默又投入到日复一日修史中,但这个初夏注定是不太平的。没过几日,竟有太监传来嘉靖口谕,命翰林修撰沈默兼任内阁司值郎,次日到西苑值庐报道。

传旨太监一走,诸大绶和陶大林便过来道贺道:“恭喜拙言兄,超脱苦海,跻身内阁了。”如果说大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那这‘司值郎’就是大学士的秘书,虽然也是从六品官,却比埋在故纸堆里的翰林修撰要显要多了,所以两位兄弟都像他道贺。

“有什么好恭喜的?别说‘四只狼’,就算七匹狼进去内阁,也得给那些阁老们端茶倒水,小心伺候。”沈默苦笑道:“万一再有个看我不顺眼的,说不定哪天就寻趁了我。”

两人知道他言不由衷,但换了谁也不可能实话实说‘能去内阁我很快乐,弟兄们继续在这受苦吧……’所以都没有再挤兑他。

沈默去找实际上的掌院学士李春芳,对他说明情况,请求调几个人过去,帮着两个兄弟继续修订《元史》。见他才来了不到俩月,就须臾调入内阁,李春芳知道这小子炙手可热,当然不愿得罪他,便让他从庶吉士中挑两个过去。

沈默想想便道:“那就徐渭和孙吧。”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现在《元史》修订已经理出个头绪,当然不能让别人捡了便宜。

“徐渭肯定不行,”李春芳摇笑道:“就在刚才,给你传旨的同时,也有太监给徐渭传旨去了其兼任中书舍人,于你一样入职内阁,明日西苑值庐报道。”中书舍人是从七品,与庶吉士同级,但其本质上,与‘四只狼’的差事没什么不同。

“是么?”沈默暗道:“那就请吴兑替他吧。”

“没问题。”李春芳笑容可道:“拙言啊,去了内阁以后,可别忘了咱们翰林院。”

“当不会。”沈默笑道:“可惜我一个小小地司直郎。也帮不上什么忙。”

“当然能帮上”李春芳笑道:“你在阁老们耳边说对一句。就比我们下面人跑断腿破嘴要强地多。”

“如有机会。”默拱手道:“拙言义不容辞。”

~~~~~~~~~~~~~~~~~~~~~~~~~~~~~~~~~~~~~~~~~~~~~~~~~~~

第二天一早。沈默便与徐渭一起。在西苑外等开门。两个好朋友可以同时进步此都很兴奋。

等到卯时钟响门开。两人便手持圣旨门禁卫道明来意。过了一刻多钟。有一个紫衣太监和一个青袍官员出来。对他俩笑道:“两位一起来地呀。



两人笑道:“门口碰上的。”

官员便道:“沈修撰,请跟我来吧。”从这称呼也可以看出,翰林官虽然无权,但确实贵重以人家不称呼他‘四只狼’,还是叫他修撰。

那太监也笑道:“徐庶常跟杂家来吧。”庶常是对庶吉士的称呼,庶吉士徐文长便尊称徐庶常。

沈默和徐渭吃惊道:“我俩不是去一个地方么?”

“当然不是员笑道:“你是去无逸殿。”太监道:“徐庶常是紫宸殿。”

徐渭当时便变了脸色,谁不知道无逸殿才是内阁值房所在紫宸殿则是陶仲文那个老牛鼻子炼丹作法的地方?

沈默轻轻拉他一下,徐渭这才想起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怏怏的垂下头去。两人只好分开,各自跟着各自的领路人,去各自该去的地方。

待走出一段距离,沈默对那引路的官员笑道:“还没请教大人台甫?”

“什么大人不大人,咱们都是司直郎,以兄弟相称就是。”那官员望之与张居正年龄相仿,但身材不高,面容白皙,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让人感觉十分亲切。笑道:“我叫张四维,字子维,山西蒲州人……”

“哦?”沈默吃惊道:“你就是传说中‘山西一宝’的张四维?”

听到这个称呼,张四维差点没有一跤跌在地上,苦笑道:“不消说,拙言你认识我那小舅舅。”

“苏松知府王崇古是子维兄的舅舅?”这下轮到沈默吃惊了,他正是去年与俞大猷、王崇古一干人吃饭时,才听说这个张四维很牛的。

为什么说他牛呢?据说此人是个神童,年十五举秀才,取得小三元,山西提学刘凤甚为赏识,称其必为国家栋梁。而后二十四岁时,以第二名中举

七岁,以第四名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入翰林院吉士,正好比沈默早一科。

这份履历虽然比起沈默来失色不少,但已经足以让天下人大呼‘天才’了,所以王崇古才会时常挂在嘴边……有这么个天才外甥,确实是很有面子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