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83部分

官居一品-第183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默想起自己的身份,又是一阵黯然,却同时斗志大涨道:“大人给指条明路吧。”

“孙子,哦不,是他孙子。”陆炳笑道:“就是十年前被我们绑票的那个,我可以帮你见到他,之后怎么办,全靠你的本事了。”说着起身如释重负道:“若是本事不济,就像你说的,大不了再等三年,还是个少年登科,什么都不耽误。”

“这个……扯得有点吧。

”沈默按按太阳穴道:“还请您给我一份,他们全家人的资料。”

“这个没问题。”陆炳点点头道:“全京城只要是个人物,你要谁的我也有。”

“那就尽量多给我些吧,两眼一抹黑的感觉太难受了。”沈默笑笑道:“当然了,是您觉着我可以看的。”

“好吧”说着笑笑道:“今天是正月十六,距离二月初七最后的报名时间,还有二十一天,也就是说,你得在这二十一天里,通过孙子,见到爷爷,再通过爷爷见到陛下,最后再争得陛下的同意,”说着自己都摇头道:“想想我都觉着不可能,要不算了吧,三年后再考吧……”

“我想试试,”沈默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现在才算知道,只要还没有中进士,就不能被人瞧得起,试想如果他是个进士官,谁还敢那样对他?眼下功课已经炉火纯青了,他实在不想再虚掷三年光阴了。

第三一一章 激流汹涌

在陆炳各种珍贵药材的滋养下,沈默的身子恢复很快,到了正月二十左右,便已经基本无恙。

这几天里,他翻阅着陆炳派人送来的情报,也算终于对五花八门的京城大酱缸,有了些直观的了解。但他没有看到最想看的李默的资料,这当然不是陆炳疏忽了,而是他在隐晦警告自己,不要在李默这件事上纠缠了。

是的,李默,那日陆炳说的那句没头没脑的‘十分想救你师父,一直想救他’,并不是随口而发的感慨,潜台词便是:‘有人告诉我,那本账册可以救你师父。’谁能说这话?答案显而易见,除了李默别无他人。

那么李默为什么要急着对自己下手呢?沈默知道任何现象,都要放进当时的大环境中去思索,才能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结论——所幸的是,现在的政治气氛尖锐而突出,十分容易把握。

因为今年是丙辰外察之年!

本朝对文官的核之法,分京察、外察两类。京察亦称内计,考察对象为在京朝官。外察亦称外计,考察对象为地方官吏。

京察六年一次,在巳、亥之,外察三年一次,即丑、辰、未、戌年。两者原则上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具疏自陈,听皇帝裁定去留……但事实上,大明朝的皇帝多是甩手掌柜,一般会将四品大员的考察委托给内阁大学士。

确定去留后,居官行为不当即有遗行者,再由科道官纠劾,谓之拾遗。

以下官吏则由吏部会察院考核后具册奏请,被察官吏的罪责分‘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八类。处分有致仕、降调、冠带闲住、为民四等。

这法子在政治清明。朝野俨然地时候失为一项有效地考核措施。但一旦朝廷中山头林立。党争不断。考察之法便会沦为各个集团互相攻。党同伐异地工具。

而现在地朝堂。三党林立。更准确地说。是一只大老虎击败了小老虎后又面临中老虎地严峻挑战。在这个时候。今年地丙辰外察。无疑就像火上浇油。使斗争形势愈发炽烈起来。

~~~~~~~~~~~~~~~~~~~~~~~~~~~~~~~~~~~~~~~

沈默从厚厚一摞文件中抽出几。那是这两个月地京城大事记录。他用笔勾选出其中地十余项。便为这场你死我活地惨烈决战。勾勒出了轮廓……

可以说。丙辰考察还未开始已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去年底。兵科都给事中梁梦龙。上疏弹劾李默‘废法行私。负国失职乞加戒。以清仕路’李默亦上章自辩。。很显然。以这位梁科长是不可能撼动来势凶猛地李太宰地。他不过是严嵩用来敲山震虎地棋子……敲地是嘉靖帝这座山。提醒皇帝睁大眼。别让考察官员地大计。变成李默党同伐异地工具。震地是李默这只虎他吃相不要太难看。不然老子也不是吃素地。

结果皇帝下旨安慰李默‘安心供职副简任’,但对梁梦龙之‘轻率进言’亦未加处置。皇帝的这种有意纵容双方更加肆无忌惮,都抡圆了膀子一仗。

嘉靖帝的举措看似难以理解,但沈默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这位道君皇帝……其实他上辈子见惯了这种领导,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放纵下属明争暗斗,打得越惨烈他就越高兴,因为威胁他的力量少了,自己的位子自然稳固。

但事实上,这法子大家已经屡见不鲜了,而且因为二月李默察四品一下后,三月严嵩就要察四品以上,要是都豁出了,你做出一,我做十五,难免会两败俱伤,这个大家都明白,所以双方都以占到对方最大的便宜为目的,而不是真要赶尽杀绝。

可就在这个时候,大地震发生了,皇帝授权李默,对京官进行审查,这对严党来说,问题可就大条了!因为之前双方之所以投鼠忌器,是因为京察和外察是分开的,并不是同一年举行,而对每一个阵营来说,京官外官基本上一半一半,所以谁也没法把谁一棍子打死。

但现在李默有了一次额外京察的机会,而且就在外察之前一个月!他显然具备了,一鼓作气,将严党的内外党羽同时重创的条件!

反观严阁老,没法在京察中对付李默,便失了先手,如果再把他在内察中的作用限制住,可一战而定矣!

~~~~~

~~~~~~~~~~~~~~~~~~~~~~~~~~~~~~~~~~~~~

沈默数了数,三十四年腊月十八至三十五年正月十五,未及一月时间,李默便得年老,左通政莫朝宗等十人;有疾,户部主事牟年等把人;罢软,右春坊王教等八人;不谨,舍人刘等二十八人;才力不及,吏部主事吴惺等三十人……八项罪过,共劾二百余人,其中三分之一确实不堪,少数李默与徐阶门下,其余皆乃严党。

虽然没见过李默长什么样,但他分明看到李大人踌躇满志,磨刀霍霍向严党的样子……

而严党这边,因为皇帝‘恰巧’修炼去鸟,一时间竟然无法反击,只能把着指头数日子,等二月外察开始,才能有所作为。

‘李默肯定要遏制严党的反击。’沈默默默道:‘所以他打算在赵文华身上做文章……’这时候赵文华已经返京,在水陆成功的光环加持下,俨然成了严党第一干将,据说严阁老也有借此东风推他入阁的意思。

有道是枪打出头鸟,尤其是赵文华这种招摇惹人恶、贪污不要脸的臭鸟。很自然的,李默便想到了浙江那未曾了结的案子,他要那本不大可能被烧掉的账册。他觉着只要有了那东西,赵文华便死定了,严嵩也不得不认栽了。

所以可怜的沈言便进入李时言的视线,但沈默是皇帝要的人,在锦衣卫手里,这对别人来说,是不可触及的。可对李默来说,并不是不能办到的,因为他的贵门生,叫陆炳。

沈默甚至可以模拟出,李是怎样说服陆炳,站在自己这边的……除了将上面自己的那些分析,更透彻,更有说服力的讲给陆炳外,还有个很诱人的前景,就是得到账册、赵文华,大获全胜之后,便可趁势救出沈炼,绝对没有问题。

沈默不知道,:炳跟严氏父子还有什么:,但他最后显然是答应站在老师这边……当然以他的身份,不可能为李默摇旗呐喊,但除了精神上支持之外,还答应帮他取到账本!

所以才有了自己这一遭罪……虽然自己是沈炼的徒弟,但人家说了,俺是为了救沈炼啊,至于他徒弟么,毕竟还远着一层,为师父牺牲一下也是应该的么。

这有了沈默炼狱般的六日,可为什么没有第七日呢?提出这问题绝对不是沈默犯贱,因为用‘良心发现’或者‘无可奈何’来解释对方的戛然而止,显然是一厢情愿的……

~~~~~~~~~~~~~~~~~~~~~~~~~~~~~~~~~~~~~~~~~~~~~

沈默也从朝堂动向中,推断出了较合理的解释……事情的真相应该是,李默找到了更好、更致命的打击点——是那封‘水陆成功、海晏河清’的奏疏,说起来也算赵侍郎倒霉,离开浙江的时候,倭寇活动确实已经零星了,否则他就是再蠢,也不会上这道疏。

可谁知前脚一走,后面便有倭寇举回潮,不仅将泊浦、东川沙等旧巢重新占据,还深入到内地几次扫荡。

因为前期战事太顺,军民麻痹大意,以至于‘正月初十后,浙东西破军杀将羽书沓至京都’,给了对方天大的口实……

根据锦衣卫侦知,兵科给事中夏与吏科给事中孙……这两位也是赵文华的老对头,当初赵文华请罢应天巡抚曹邦辅,就是他俩据理力争,才保下了曹巡抚,这次二度出战,自然是众望所归了。

可怕的是,锦衣卫连奏疏的内容都已经侦知了:‘自文华返京,东南官兵屡遭陷败,可见其奏报不实,欺诞不忠,大负简命!’很显然,‘欺诞忠、谎报军情’的罪名,要比‘侵吞军饷、贪污受贿’更能刺激嘉靖帝的心肝儿!

这两封类似的奏疏现正在二位科员的枕头下,只等着陛下出关,便立刻开炮了!

搁下手中的情报,沈默沉重的闭上眼睛,他要认真思考一下,在这场来势汹汹的大潮中,该当如何自处呢?

第三一二章 浑水摸鱼

思来想去。沈默决定尝试一下。看看能在这池浑水中。摸到什么样的大鱼。他不是没有看到波涛汹涌。随时噬人的危险性。但他更深切的体会到。自己那位老师对自己命运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当初的预料。

在浙江时。虽然“沈炼”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总体来说。还是好处要多多。这是因为王学一派在浙江的影响力无与伦比。所以沈炼的学生自然不会吃亏。

但王学已经被排挤出北京这个大明朝的心脏二十年了。虽然一直在很努力的想要重新站稳朝堂。近年来也取的了一些突破。却仍然难以摆脱边缘化的窘境。此番龙争虎斗中。虽然也有王学门人加入。但皆是以严党或李的面目出现。这对志向远大的王学一派。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即使是这些王学门。还都是以阶为代表的泰州北派。与他这个浙中南宗又隔了一层。一旦有事会不会真心想帮。还的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出乎意料的。沈炼这个名字在京城十分响亮。他原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应该无人及才是。谁就连贩夫走卒也知道锦衣卫出了个硬骨头的经历官。死弹严阁。再看这一年来的记录。刑部科道前后上百余封奏疏。十二次动议处决沈炼。即炳也无法回护。若不是陛下将所有本留中不发。沈默应该已经该给老师的上填土了。

看看最近一条求:决的奏疏。竟然是八天以前。可见严党并没有放过沈炼的意思。而另一佬李默虽然一直没有表态。但沈默揣摩着他应该也希望沈炼死掉。因为只有这样陆才会与严党彻底决裂。坚定站在他这一边。

处在这样情形下。默这个“沈炼弟子”的身份。实在是太危险了。天下人都知道。严党最喜欢招揽党羽。有正才的歪才的能拍马屁的。无论什么统统都要。但作为浙江解元。又间接帮了严党的大忙。却至今为止。从没人说要拉他入伙。当然他并不是感到失望而是明白了严党对自己的戒心和敌意

再加上李默对自己已经下过黑手。定不会再对自己客气。因为老师的缘故。一下子被两位大佬敌视。那前途之黑暗。用头发都能想象出来。

反正不会更糟了。不如用这段宝的时间。闯一闯。试一试。看看能否在荆棘丛中找出一条通道来。好吧。既然没让掌柜的喜欢。俺只设法直接跟老板混了。

~~~~~~~~~~~~~~~~~~~~~~~~~~

所以当天晚上。他便让服侍自的兵丁。去禀报陆都督。说自己明日一早准备出门。他现在可不是自由身想出去是要打报告的。

未几兵丁回报:“明日一早人来接您。”还给他个包。说是都督给的。

待那兵丁走了默打开一看。却是一套宝蓝夹纱直。一件黑貂皮外袍。同样质的的暖帽。还有一双缎面粉底的羊绒靴子。至于腰带';不是上品。且与江南制式有别。显然是京都的新流行。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梳洗停当。还没吃早饭。来接他的便到了。却不是生人。乃是那引他入京的朱十三。大冷天只穿一件夹袄。里面套着灰色的武士袍。尽显雄健的体魄。

两人再次见面。竟有些唏嘘。朱十三十分尴尬道:“沈兄弟。那个我。实在是太抱歉了。



沈默摆摆手。温和道:“我知道肯定与你无关。没甚好抱歉的。”说着请他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