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61部分

官居一品-第161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但是现在,出自北派的谭纶,向沈默身后地南宗,提出了含蓄的质疑——你们南宗在浙江根深蒂固,现在发生这种事,是不是应该给出个解释。

“什么什么意思?”沈默望着茶盏中地袅袅白烟道。

“拙言。”谭纶轻声道:“我不是来试探你。今天这里发生地一切。也会传到第三个人地耳朵里。”说完紧紧盯着他地眼睛。

“我真地不知道。”沈默抬起头来。坦诚地回望着谭纶道:“你知道我这半年。先忙乡试。后忙结婚。完全游离于那艘画舫之外。”

“我相信你。”谭纶点头道:“不过事发之后。你没有向那些人询问一下吗?”

“询问了。”沈默点点头道:“徐文长还亲自跑来杭州。给我带了句话。”

“方便告诉我吗?”谭纶轻声问道。

“这事儿不好说。”沈默又点头道。

“看来是不方便了。”谭纶有些失望道。

“你误会了。”沈默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徐渭对我说:‘这事儿不好说。’”

“哦……怎么个不好说?”谭纶失笑道。

“不好说就是不好说。”沈默摇摇头道:“具体什么意思,得你我自己体会。”

寻思一会儿,谭纶沉声道:“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件事南宗是知情地呢?”

沈默颔首道:“我觉着也是。”

“别你觉着也是啊。”谭纶苦笑道:“倒是给透露点内幕消息啊。



“你知道我不是核心人士,知道的本就不多。”沈默两手一摊道:“所以凡事都是靠猜的。”见谭纶面露失望之色,他才慢悠悠道:“事实上,你太高看那艘游船了,他们只是些有名望的读书人,充其量是浙江大家族的代言人,但并不是决策者。”

“换言之,这件事他们纵使知情,也无可奈何。”沈默叹口气道:“而且为了维护身后的家族,他们必然会同联合起来,防止有人将火引到浙江地大户身上,这就是我对那句话的理解。”

听出他话语中的坦诚,谭纶肃容而起,拱手道:“让拙言兄为难了。”

沈默摆摆手,也跟着起身道:“那位赵老夫子地意思,我也能猜出几分,但我不相信他能成功……”

谭纶皱眉道:“不瞒你说,我已经劝过他了,一切以东南稳定为要,好说歹说、软磨硬泡,他总算是答应下来了,”说着无奈的摇摇头道:“可依那位老夫子的脾气……很可能还是会固执己见的。”

“让他折腾去吧,”沈默叹口气道:“总有人会给他苦头吃地。”

“到时候还望拙言兄回护则个。”谭纶拱手道:“赵部堂正气凛然,是个难得的好官,他在朝中,是百姓的福气。”

沈默笑笑道:“你又高看我了,我哪

大本事?”

“尽力而为吧。”谭纶恳求道。

沈默这才缓缓点头,笑骂一声道:“除了逼我就是逼我,我看你是专拣软柿子捏了。”

“二妇之间难为姑啊,拙言体谅则个。”谭纶再次拱拱手道:“我不能离开台州太久,待会就回去了,等你成亲时咱们再见吧。”

沈默拱手还礼道:“子理兄,保重了。”

“保重。”谭纶还礼,离开了驿馆。

~~~~~~~~~~~~~~~~~~~~~~~~~~~~~~~~~~~~~~~~~~~

又过了两日,王用汲回来了,带来苏松巡抚的回信。赵贞吉展开一看,不由愣了,只见上面没有称呼,没有落款,而是从《列子汤问》上,摘了一段文字道:‘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一直到‘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格老子地,一个比一个狡猾!”将那信纸狠狠拍在桌子上,赵贞吉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生怕担上一点责任,沾上一点瓜葛,倒给我‘愚公移山’的故事来了。”

但他是极有智慧的,自然知道曹邦辅已经将要说地话,表达的清清楚楚了……太行与王屋者,严党与江浙豪阀是也,愚公者,乃他赵贞吉也。现在赵愚公想请他一起搬掉两座大山,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不出赵贞吉所料,吃过赵文华攻讦,又在此次事件中有功无过地曹巡抚,是‘杂然相许’的。但也同样指出,即使有愚公那种不畏艰辛,坚持不懈地精神,如果没有‘操蛇之神告之于帝,帝感其诚’派天神相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意思很明显,我对你地提议很感兴趣,但没有十成把握,是不会动手的。

赵贞吉深知,没有曹邦辅加入,是不可能争取到李默的支持的,而如果李默不支持,想要在这里战胜严党,是没有任何指望的。

他突然怨恨起来,自己的老师明明是内阁次辅,官居一品的天子近臣,为什么就不能强硬起来,为他们这些下面的人撑腰呢?要是那样的话,还用得着拉拢曹邦辅,巴结李时言吗?

赵贞吉何尝不知,自己要做的事情,与那愚公移山无异。

但他毫不动摇,因为他亲眼所见,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惨了……那提编之法看似合理,实际上与以往任何的革新一样,无论将多少负担压在富人头上,最终还是会被他们想方设法转移给穷人们。

而且最高长官成了贪渎的头子,上行下效之际,下面的官员也纷纷伸手,想要分一杯羹。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游戏中,底层民众永远是被鱼肉的一方。在层层盘剥之下,早已经膏血殆尽,皆曰:‘与其守分而死,孰若从寇而幸生?’

以至于出现大面积的通倭投倭,甚至在某些地方,倭寇比官军还要受欢迎……因为为了获得情报,保障后路,倭寇往往在抢劫大户之后,放粮米给穷苦百姓。虽然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反衬出官府名声之败坏,如果不施以雷霆手段,将无药可医!

赵贞吉看一眼桌上压着的竖轴,上面写着自己立下的八字誓言:‘知难而进,不避艰危’,现在就是自己实践自己诺言的时刻了。

‘既然你们敬酒不吃,那就吃罚酒吧。’将视线从桌上抬起,他坐直了身子,对门口沉声道:“来人。”

唯二的两个随从,老仆和护卫便进来,一齐施礼道:“大人有何吩咐。”

“赵安,赵全,你两人回南京,持本官的手令,调兵部一干属官,和直属部队过来。”赵贞吉冷声道:“将新入库的那一千条最新式的火铳,全都装备上,打钦差旗,浩浩荡荡给我开进杭州城来!”

那护卫赵全激动道:“太好了!谁都敢给咱们脸色看,这几天简直憋屈死了!现在该轮到咱们,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了!”

老仆赵安却不无忧虑道:“大人,这样不会有麻烦吧?”

“只管去,”赵贞吉沉声道:“都是本官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有什么麻烦?”

第二七八章 正面的较量

赵贞吉接下来消停好几天。让有人暗暗松了口气。胡宗宪还派人私下找到沈默。让他想办法给老赵个台阶下。大家赶紧把这个案子结了吧。你赵老夫子在南京兵部闲的无聊。可大家还忙着抗倭呢。谁陪你一直耗下去呀?

沈默却不去触这个眉头。他知道赵老夫子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歇菜。而依那老头脾气。估就算是歇菜。也要先爆发完了再说。

果然就在两天后。杭州城西门外。突然奔来一骑。对守城兵丁高喝道:“呔。快叫城内诸官。出来迎接钦差大人大架。”

值守千户在城上高声问道:“敢问是那路钦差。小的也好去通禀。”

“南京兵部赵尚书。奉旨查办钦案。”那身着山文甲被挂红披风的来使高声道。

值守千户不敢慢。赶紧去里面通禀。不一时胡宗宪率领布政使按察使并杭州知府一干僚属出。沈默和王用两个。也换上官服急冲冲往西城门赶去。下了轿子。王用汲奇怪道:“难道赵部堂连夜出城去了?”

“那倒不至于。”默摇:“这是要告诉浙上下。他要由暗转明了。”

~~~~~~~~~~~~~~~~~~~~~~

众官刚到;门口。便见西北官道方向出现常常一队人马一边鸣锣开道。一边不疾不徐的行来。

待那支队伍更近了。可以看清二品大员的全副仪仗了。由十二位手持龙凤彩旗的红甲亲当先导引后面的仪仗队高举肃静回避牌斧;大刀日月狮印。扇罗伞及写着钦点翰林南京兵部尚书督察东南军机以及钦差奉旨查案的牌子各一块。

再后面是百余名引持弩护卫簇拥着数顶青官轿。以及最中间的一顶十六抬的紫玉大轿。后拥伞扇罗盖。并数名官。最后是长长的护卫部队均手持着新的火十分有威慑力。

老百姓固然啧啧奇。见猎心喜。可在迎驾的官看来这无疑是一场宣告双方彻底决裂的表演。尤是当看清那顶大轿上空空如也是。胡宗宪的脸色变比铁还青。这多么直白的示威啊。

待仪仗和卫队全部进城。官员们围到宗宪身边。七嘴八舌道:“中这分明是要踢咱们的场子呀。”“就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不愿听这些没营养的废话胡宗宪挥一挥衣袖。愤怒道:“让他折腾吧把浙江折腾乱了。让倭寇再凶起来。我就辞官回家种田。”说完便闷头上了轿子。跟着仪仗往城里了。

官员们面面相觑。只好也上轿子进了城。

跟着钦差的仪仗七八拐。行到一条小巷外边便再也进不去。待官员们下轿。便看到钦差卫队已经将巷内一间小客栈团团围住。

官员们又看向胡宗宪。胡宗宪再看向远处刚刚下轿的沈默。想问问他的意思。却见他朝自己递了个眼色。这才猛然想起来。原来这位也是个钦差。心下不由大为安定。也不再看他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披着红斗篷。穿着山文甲。挎着鲨皮腰刀的千户军官出来。沉声道:“沈大人。王大人。部堂有请。”

沈默两个点点头。便往小巷里走去。

~~~~~~~~~~~~~~~~~~~~~~~~~

胡宗宪又和一众属了小半个时辰。眼看着日近中午。大人们又累又饿。全都站不住了。便小声问他道:“中丞。还要等到时候啊?”

胡宗宪笔挺的站在那里。面色也是阴沉难看。哼一声道:“本官亲自去问问。”众官员此时同仇敌。会让中丞独往。一齐跟了上去。

才走到巷口就被赵贞吉的亲兵队。也就是请沈默两个进去的那位千户。给拦住了。着脸问道:“干什么的?”

这话太气人了。你一直在这站岗。能不知们是干啥的?胡宗宪黑着脸拱手道:“下官江巡抚胡宗宪。求见部堂大人。请代为通禀一声。”

“先候在着儿。”亲兵队长不客道。去了足足一刻钟才回来。面无表情道:“部堂大正在与两位协办谈话。请大人在此稍候。”

浙江的首脑们终于忍不住了。愤怒道:“我们中丞大人乃是四品大员。一省之长。你们不如此轻侮。”亲兵队长却不为所动道:“请大稍候。”子似的。定定的站在那里。

胡宗宪面色十分难看。仿佛因为在受到的非礼而愤怒。但实际上心里却没有愤怒。只是十分焦灼罢了——这情势。赵贞吉是准备撸袖子豁出去了。而这时候赵文华去泡温泉。杨宜远在南京。整个杭州城就剩下自己一个方面大员了。那老夫子肯定重点拿自己开涮。

其实他很清楚。这次倭寇入侵。自己并没有太大的责

果就事论事。自最多只是个“疏忽”的过失。挨罚俸半年也就过去了。但就怕这老头子由牵出别的事来。比如说。提编加派。这个法子一经出便饱受病。也让自己着实的罪了好些人。一旦扯到这上面。便不找不到攻自己的人。到时候是黄泥巴落到裤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将这两件事连起来。“胡宗宪暗暗咬牙道。

这次没有再久候。只见一个亲兵步从里面走了出来。在千户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那千户队长便侧身:“部堂大人请中丞大人进去。”

胡宗宪立刻疾步走去其余官员想要跟上。却一次被拦下道:“部堂大人并没有诸位进去。”

~~~~~~~~~~~~~~~~~~~~~~~~~

胡宗宪进去客的大堂。便见一身大红官袍。胸前绣着锦鸡的赵贞吉坐在一张方桌后正在闭目养神。沈默与王用汲分坐左右见巡抚大人进来。两个人赶紧起身无声行礼胡宗宪朝他点点。也向赵贞行礼。轻声唤道:“部堂大人。”

赵贞吉仍眼睛。只是淡淡道:“坐吧。”

胡宗宪环视左右只方桌的下有一条长凳轻轻的走过去下。又望向赵贞吉。但夫子还是闭眼睛。只好轻咳了一声道:“这里着实狭小大人属员众多。肯是住不下的。下官已经命人将巡抚衙门收拾出来了。肯请大人移驾吧。”

赵贞吉还是闭着眼坐在那。没接言。

就算泥人也有三';土性。何况胡宗宪还是个有血有肉的爷们。便也不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