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54部分

官居一品-第154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上来。虽然色香味都无法。与在卢园与西溪的比。但爷俩吃的的心境。而是酒菜。就是搁一盆香豆在这。俩人照样不亦乐乎。

事实上。沈贺本色不改。满桌子菜肴不吃。就捏他的香豆。一粒粒送到嘴里。就着小回味无穷。股酸劲儿真让人看了抓狂。好在沈默已经习惯了。还觉着很有趣呢。

沈贺一杯接一杯的喝酒。与沈老爷借酒浇愁不同。实在是快活了。儿子中解元。过大礼。两桩大喜事连在一起。搁谁谁都乐的睡不着觉。

喝到兴奋处。沈贺还哼起自编的小曲道:“良辰美景正好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谁家院呀沈家院。欢喜喜一年年。”可见他中不了举人。那都是有原因的。

痛痛快快高兴一阵子。沈贺才对沈默说起正事道:“赶明儿咱俩去给你爷爷奶奶上坟。让老人家高兴高。然后后天就去殷家下聘吧。”

沈默点头道:“这儿您说了算。我么都行”

沈贺笑问:“那准备什么时候完婚。后天跟亲家商量的时候。我也好有个主意。”

沈默想一想道:“您的意思呢?”

“当然是越快越好了。”沈贺道:按照往惯例。十月底就的去北京赶考了。这一去可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来了。你不把这事儿办利索了。还把人家若拖到什么时候?”

沈默翻翻白眼道:“您这不很有吗?干吗还我什么时候?”

“问你是尊重你。臭小子。”沈贺笑道:“咱们绍兴这边。一般都是过完大礼。半个月到一个月就完婚。”说着便在那寻思道:“想要办的风光点。还时间充分些的好。那就下个月吧。在下月中旬挑个日子。你看如何?”

“我说不好有用?”沈默撇撇嘴道。

“知道就好。”沈贺意道:“就是将来中了状元。也别忘了咱俩谁是家长。”

~~~~~~~~~~~~~~~~~~~~~~~~~~~~~~~

第二天去告祭过祖。沈贺便拉儿子。在家里认真清点聘礼。沈默一看那整整摆了一屋子的东西。不由头大如斗道:“人家什么没有。何必摆这个排场?”

沈贺瞪他一眼道:“是聘礼。少一样都不行的。”

沈默缩缩脖子。掀开一个个用红绸盖着的篮子。不由撇撇嘴道:“给就给点像样点呗。爹。你可气。竟弄些绿豆红枣。五谷杂粮来充数。”

沈贺这下怒了。狠给了他一个暴栗道:“麦不分的兔崽子。大明朝有比你更高分低能的解元郎吗?”

沈默赶紧捂着头道:“跟您说笑的。其实我懂。这都是有象征意义的。”

“不错。”沈贺点头道:“我反琢磨着。人家家是大富之家。送什么肯定都不稀罕。所以还的突出咱们家的特点。”

“咱家什么特点?”沈默不解问道。

“书香门第啊。”沈贺一意道。

“咱家还算书香门第?”沈默吃惊:“我记着三代全是卖布的。到了您这才改书了。”

“你别管原先。就说现在。”沈贺两听。看看满绍兴能不能挑出第二家。满门都是秀才以上出身的?”

“您要这样说。那还真没第二家”沈默两手一摊道:“人家都是一大家七八口人。哪咱爷俩这么光棍的。”

沈贺老脸一红道:“反正满门都是读书人。这是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所以咱们就用读书人的法子下聘。我特意翻了这方面的古书。反正从唐朝至今出现的聘礼。只要能找到的。我都给弄来了。”说着拍拍一个椰子。嘿嘿笑道:“比如说这个吧。很多人都没见过。到时候肯定问你。解元郎。这是啥子啊?”

“椰”沈默翻翻白眼道。

“那你知道这是个啥意义么?”沈贺瞪眼道。

“有爷有子。”沈默两手一摊:“你看的那本。还是我从书店里买回来的呢。

第二六三章 百联难为解元郎

天晚上便有各色亲戚来到解元府邸。大鱼大肉。好饕餮一餐。

沈默还的向一众来宾敬酒。其中除了叔叔大爷堂兄弟之类的男宾。竟还有四位大嫂子。

她们之所以能够打破常规。跟男子同桌饮宴。皆因为她们是明日陪沈默去下聘的全福之人。所谓全。既是有儿有女有老公。且公婆和娘家父母皆在的女人。这种人被认为是福气极大的。据说由她们陪着会沾到的好运气。

第二天一早。沈默在前。四个大嫂子左右护法。家族的男丁们扛着十八担大礼。会同花枝招展的媒婆。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直奔殷家而去。

虽然过大礼不如迎隆重。但这可是解元郎订亲。看热闹的那叫一个海了去了。人们的关注点也各有不同。孩子们瞅着那一担担大礼。吧唧吧唧流口水。他的爹娘便会借机教导道:“看到了吧。只有好生读书。才能娶最漂亮最善良最富有的女子。以后顿顿都能吃油货。”

又有那些汉子';十';羡慕道:“说我怎么就不能中个举子耍耍呢?就算娶不上大小姐。娶个俏丫鬟也是蛮有福气的嘛。”马上便有人无情嘲笑道:“拉倒。这辈子你就只能娶五姑娘了。”

但这些人羡也好。嫉妒也罢。却也不过是说说。真正锥心刻骨。痛不欲生的还是些痴男怨女';。沈默。自幼有神童之名。十二岁时便留下“瓶中镀金”“河中除树”“智斗知县”等一系列佳话传说。绍兴城的娘小姐们。是伴着这些故事长起来的。等他长大;。在科场上更是无往。继小三元后又中了解元。在人们心目中。那是文曲星一般的人物。且他又生的面如傅粉。;清目秀十分符合这时代美男子的标准。再加上还有化人滩用兵的光辉事。在姑娘们心目中实在是文武双全的俊公子超一等的如意郎君。尤其是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里无所事事。背的里偷看《西厢》的大小姐们。更是将他想象成张生。自己么。当然就是那才貌俱佳的莺莺小姐了。只可恨侍女太粗笨。没法红娘那样把红线牵。哎。真是愁煞伊人啊。

这个对沈默和殷小姐来说的大喜日便成了许多小姐们的断肠之时。绣楼里房中数不清的大家秀小家碧玉。从多少天前以泪代饭。痛不欲生。不少身子弱的。火入魔的纷纷病倒了躺在绣床上半死不活。还有气无力的呻吟道:“沈郎。沈郎。我有哪里比不上殷小姐。你怎就不看一眼呢?”

娘便劝道:“儿呀莫伤心啊。咱们大明么都缺。就是不缺男人赶明儿给你叫上百十过来让你随便挑。”

“不可能挑的着。”姑娘小姐们望的摇头道:像沈郎那样有才华的肯定都是大叔了。像沈郎那样年轻英俊的肯定没他有才华。所以我的沈郎是独一无二。”

看着她们那花痴样。';痛的她们爹娘。恨不的。把那勾人心的解元郎捉过来。跟女儿当场拜堂成亲。当然也知道是不可能。便愤愤骂道:“你说老天爷怎么就想不开。生出这么个害人的东西。他怎么就不摔个大跟头。跌破那张害人的脸呢。”

想不到病歪歪在床的女。骨碌一声爬起来。眉倒竖。声音高亢道:“虽然你们是我的爹娘。但绝不容许你们。诋毁我的沈郎。”

把爹娘给气呀。道:“他都你害成这样了。还替她说话呢?”

“我多难受都行。可就是不许诋毁沈郎。”姑娘执着道:“沈郎是最完美的。”爹娘们不知道什么叫“粉丝”。所以只唉声叹气的看着好好的闺女花痴万状。心里则盘算。哪里的神婆神汉比较灵验。请来给女驱驱魔怔。

~~~~~~~~~~~~~~~~~~~~~~~~~~~~~~~~

女孩子毕竟含蓄些。终究不好意思去坏了沈郎的好事。只能在梦里想他一百遍啊一百遍。那些思慕殷姐的男士们。反应可就激烈多了。要知道被色国前辈文明评为“绍兴第一美女”的殷小姐。可是无数痴情男子的梦中情人。

至于痴情男子的数目。定然远远多于痴情女子。这倒不是说沈默的吸引力不如殷小姐。是因为男人这种动物。不管结婚没结婚。都爱寻思人家大姑娘。所以说殷小

慕者中。已婚的至少要占一半。也许还要多一些。

当殷小姐的婚讯传来。绍兴人晚都不敢走夜路了。生怕被碎了一的的色心扎到脚啊。这些人这个恨啊。不把沈默皮给扒了。然后套在自己身上。冒充状元郎。去跟殷小姐成亲。

当然也只是想想罢了。沈默解元郎加浙江巡按监军道的身份。足以让所有觊觎者收起坏心眼。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们便挑唆学里的书呆子。让他们到时为难一下解元郎。

生员同意道:“们如何难的住解元郎?”

“好虎还架不住群狼呢。”坏蛋';便劝说道:“人力时有穷尽。你们想办法让他以一对一百。用一百个人的智慧对付他。难道还赢不了吗?”又有一人劝道:“听说对对可比出对子困难多了。你们都读了那么多书。或是找些“孤难绝对”。或是自己造一些“鬼都不会”给他。就不信他都能对上”

书为意但又有些犹豫道:“这样会不会胜之不武。”

“呆气。”坏种们肆鼓动道:“这个世道可是只论输赢的。你们谁要是把解元郎赢了。可就出大名了。”怕还是不答应。又胡吹道:“到时候名声在外。考官也会高看一眼。下科保准中第。”

自古最好动的就是读书人。而且有道是文人相轻。尤其是一些屡试不第的酸秀才。对沈默这个少年解元。嫉妒之心有如江水滔滔。连绵不绝。不用挑就想给他个难堪了。闻言便在学中上蹿下跳。把生员们的好事之心给煽动起来。众人便回去搜罗思索。转找些难偏怪奇的对子。要为难一下解元郎。

~~~~~~~~~~~~~~~~~~~~~~~~~~~~

所以当定亲队伍行到一条必经上时。便被上百号蓝衫士子拦住。

一见有热闹瞧。唢呐锣鼓声登时停来。只听那领头的士子拱手道:“师兄在上。我等晚学后进。向以师兄为偶像。欣闻师兄今日大喜不胜。特携同学前来庆贺。”一众士子便一向沈默道贺。

沈默微笑着还礼。心里却暗暗嘀咕道:“乎是来者不。“果然。便听那些领头的接着道:“并备薄利。请解元郎一观。”

只见那些秀才纷纷从袖子掏出一对卷轴。打开便是一对对联。但只有一联上有字。另一联上却空空如也。就听那书生接着道:“只是我等才疏学浅。好容易想出了上联却对不出下联。想到师兄大才。定然能帮我们解惑。便斗胆将这些上联来。请师兄赐教。也好让老少乡亲们。一睹解元公的风。”

老百姓是唯恐没有闹看的。闻‘便起哄鼓掌都要让解元郎教训他们一下。

看来干什么都不容易啊。沈默暗道:“娶个媳妇还的先把她的仰慕者放倒。真是太让人伤神了。“不今天这时候。他是半个不字都不能说的。否则忒让人笑话。只好叹口气道:“在下才疏学浅。只好勉试试了。”

见他接招。众人轰然叫好。只恨些书生不提前通知。否则搬把椅子。备好茶果。坐着边吃边看。岂不快哉?

士子们便沿着街道一排开。双举着对联。请解元郎赐教。

领头的士子便亲自端上笔墨。对沈默道:“师兄请了。”

沈默淡淡一下。微笑道:“你叫么名字?”

他其实很年轻。看来甚至比沈默还要小几岁。然是被那些老滑头们退出来当枪使的。闻言一愣神道:“罗万化。”

沈默淡淡一笑道:“可真淘气。”便提起毛笔饱蘸浓墨。往第一副对联走去。

虽然知道解元郎大才。但看到那些有备而来的秀们。显然是存了以多欺少的心。这么多的对联子。光念一遍就能把人念恶心了。何况要一一对上来呢?

众人着实为他捏一把汗。

第二六四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联

一副对联自然是既有难度的,只听那士子高声朗诵道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一句穿起三个词牌,不仅拟人化,还展现了一副动人的画卷。

绍兴人都是有些墨水的,尤其吟诗弄赋,附庸风雅,自然明白想要把这一联对上,须得‘韵、意、形’全部匹配才行,一个个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再看解元郎,已经落笔写完,往下一幅对联走去。便听那罗万化高声念道:“沈师兄的下联是:‘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同样是三个词牌,同样拟人,同样画面优美,对得是完美无暇。

众人不由拼命叫好,仿佛沈默已经大获全胜似的。

下一副对联又出来,那士子高声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沈默微一思索,便给出下联道:‘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满江红》和《普天乐》都是曲牌名,对得工整自然,完美无暇。

众人又是一阵叫好。沈默的兴致也起来了,毫无阻滞的接连对了七八个,到得第九副前,这才遇到点难题,只见那上联是:‘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出得实在是太巧妙了。

沈默不由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