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182部分

官居一品-第1182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蕉唷K淙怀晌锬镆院螅阌刮桓龅耙恢患Α⒁簧笠皇溉ヅ趟悖牵袄竦玫母鰔ìng,却已流淌于她的血液之中,并深深地使她的儿子完全秉承了下来。

万历没走出过皇宫,固然知道民心的可贵,却无法真正体会。在真金白银面前,他总是轻易的选择后者。让他彻底断了财路,那简直就是杀文之仇、夺妻之恨!

当然万历也有站得住脚的道理凭什么士农工商,只让农民纳税?工商业却不纳税,这到哪里都说不过。要是这次再退让了,国库依然会枯竭若斯,负担依然都压在农民身上,农民也会造反的!所以必须农有农税、工有工税、商有商税,不能光欺负老实人了!

申时行自然无法在道理上反驳万历,但他坚持撤掉太监税官,由地方政府来收税。万历反驳,这不都是一样么?你敢说官员就不贪婪?

前些年监管得力,官场稍好了几年,这几年彻底放羊,自然又贪墨成风,申时行自然没脸说这个大话。但他坚持认为,只要把缺官补齐了,再加强监管,就会约束官员的行为。

那为何不给太监个监管的机会呢?

君臣俩讨价还价整整一个时辰,争来争去的内核,其实就是税银到底进国库,还是进内帑。

期间万历吸了二十根烟,几次险些虚脱,最后连话都说不出了,却仍紧咬着底线不放。

申时行也上了牛劲儿……奶奶的,俺这求爷爷告奶奶的,都是为了谁?你怎么就这么不知好歹呢?

大太监们也早闻讯赶到宫里,从卷帘后偷窥,见再僵持下去,怕皇帝会撑不住。

不能再让申时行磨下去了,必须出大招了,他们叫来亲随太监,如是这般吩咐一番。

于是太监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带着二十个小太监进了寝宫不由分说便给申时行磕头,一边磕一边哭:“申先生,求求您,别逼皇上了……”“没看着皇上病着呢?“你咋这么狠心*,要逼死皇上么”一边哭,一边砰砰磕头,弄得鼻青脸肿,有的鲜血都流出来了。

申时猝是仁厚君子,被这种阵势吓坏了,终于动摇了宫门眼看落锁,浓茶喝成白水,二王才见申时行的身影从皇极门出来。

“怎么样?”两人窜上去问道。

“我已经尽力了”申时行满身疲惫,连多一句的兴致都没了,只把手里的黄绸题本往王锡爵怀里一送,便失hún落魄的往前走。幕sè苍茫中,那条背影是如此苍老萧索。

怕化出事,随从们赶紧跟上。

见他这样,王锡爵和王家屏就心凉了大半,没功夫理他,就在皇极门前打开题本。冬天日短,光线已暗,两人吃力的辨识着题本上的文字:“其开矿抽税,原为济助大工,不忍加派小民,采征天地之利,今开矿年久,各差内外官俱奏出砂微细,朕念得不偿费,都着停免,若有见在矿银,就着矿差内外官,一并解进,驰驿回京原衙门应役,凡有矿洞,悉令各该地方官,封闭培筑,不许sī自擅开,务完地脉灵气。,这是说矿监的,虽然依然tǐng着脖子不认错,但好歹是撤了。两人送了半口气,再往下看,只见接着说:“其各省税课,俱着本处有司照旧征解税监。一半并土产解进内库,以济进赐供应之用,一半解送该部,以助各项工费之资,有余以济各边之用,其各处奏带员役止着押解催督钱粮,行文差用,不许sī设关津,指称委官,容令地方棍徒肆行攘夺,致民生不安,商旅不行,反亏国家正课。抚按官还同该监不时访拿治罪。,仍然还是由太监征税,只不过答应分一半给国库怎么正义的劝谏,成了可耻的分桩了?怪不得首辅大人没脸见人呢。

“这算什么?见面分一半?”王锡爵火气上涌道:“感情我们争来争去,争得是搜刮百姓的权力?!”

“我要面圣!”王家屏霍然转身,重重的锤着紧闭的宫门道:“开门,开门啊!”

“开门,开门啊,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dàng,却没有任何人回答他。

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口一口一一一一一口一口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纵使百般不情愿,但木已成舟,聊胜于无,内阁只好将此道圣旨明发。

不出所料的是,此诏颁下,朝野并没有对皇上的盛德大加感恩称颂,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出这道诏令内大有玄机只称罢天下开矿,税监却仍旧没有撤回其实当年离京之前,太监们就很清楚,地方上其实无矿可采,他们到了地方上以后,奉行的准则就是“求矿不必xué”以掠夺为要。那么一个借口,还是两个借口,能有什么区别?

而且抚按拿问sī设关津、肆行攘夺的恶棍还要会同税监办理,这些恶棍本就是税监sī人,不仅抚按官不敢拿问,既便是拿问到案也无法来治其罪。通篇都说要整顿,却偏偏在最要紧的地方留下暗门,这不分明就是在为将来徇sī做准备么?

唯一算是胜利的,只是令税监坐而解额,即是取消了太监们直接征税的权力,而是改由地方上的税司征税,再解送给太监。这算是对天下抗税民众的交代了。

但只要稍有经验者便知道,这也只是在糊弄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哪有那么清晰的权力界定。太监们管得了官府自然就管得着百姓,只是现在收敛收敛,将来风头过了,照旧可以胡搞。

如果是以前那年月,也许还能糊弄一批人。但现在有了报纸这种传媒神器,只要聪明人在报上一揭,马上就四海皆知了。

果然,这道圣旨一下,全国报纸骂声一片。苦等了一月的东南民众,就等来这种玩意儿,自然愤怒异常,这个年是肯定没法过了。

没法过年的还有内阁的三位,朝堂上、报纸上,罟骂之声排山倒海而来,三位大学士无地自容,纷纷上书请辞。万历自然留中,但二位王阁老去意已决,坚决不再来上班。

至于申时行,在那道旨意颁布当天,就收拾起东西,搬出了文渊阁。

但这些人过不去年,大不了就不过,至少还可以期待明年。但万历皇帝,却是真的过不去了……

在太监们的张罗下,京城上层圈子里都知道了万历皇帝的“寡人之疾”也都知道皇帝在寻找可以戒烟或者强身健体的方子,于是纷纷打探起来,都希望因此邀得圣眷。

拔得头筹的,是皇帝的弟弟潞王朱翊谬。

这位万历皇帝的同母胞弟,也是万历唯一的兄弟,生于隆庆二年,比万历小五岁。隆庆四年二岁时受封潞王,兄弟俩自幼感情极好。

这位王爷虽然只有十七岁,但已经在万历九年十四岁时大婚。按说大婚后,就该离京之国了,但深爱幺子的李太后,不舍得骨肉分离,便硬是把他留在京城。

大臣们认为这有乱国之忧,故而三年来不断上疏,要求万历放潞王之国,并拿他叔叔景王的例子说事儿。但近些年,万历和母亲的关系有些僵,他是以孝自称的,正想尽办法弥补去了,便把留下潞王,看成是缓和母子关系的妙方。

故而直到现在,潞王还是安安生生的待在京城。

至于潞王本人,自然不愿意离开繁华的京城,跑去“乡下地方,当土财主虽然卫辉已经是最好的封地了,而且距离京城还近,但对自幼长在京城的潞王千岁来说,皇城根以外的,就都算乡下了。

故而他十分感jī乃兄,这次好容易有个机会报答一下,自然积极了。!。

第九二一章 君(下)

(请看电影网开播了! :dy。qingkan。 无广告高清播放!请大家相互转告!)“皇兄”嘘寒问暖之后,潞王拿出了一个十分古朴的锦匣,恭敬的送到万历面前道:“这是臣弟huā重金,为您求得的“金顶仙丹”据原主说,此丹药乃是他年轻时,在峨眉山采药时,得遇一位仙长所赠,所用药料均采自神府仙境,非人间所能得到,能治百病。”

“仙丹?”因为嘉靖皇帝的缘故,万历素来对这套神仙鬼怪的东西不感冒:“你什么时候也信这个了?”

“臣弟一直都信的”潞王道:“为了防止万一,臣弟几天前已经试服了半月,效果那是立竿见影。”为了让万历放心,他当场打开锦匣,当场自服一丸,神态自若。

万历见那仙药黄润晶莹,确实不似凡间之物,再说既然潞王试过,想必至少吃了是没害的,便让客用收下道:“你有心了。”

“嘿嘿”潞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臣弟要先告退了。”

“怎么竹来就走,不去看看母后么?”

“不瞒皇兄说”潞王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这种丹药,身体不好的吃了,祜病强身,身体要是没病,就补肾壮阳臣弟得赶紧回去了,这样子去见母后,实在不雅。”

“呵呵”万历会意的笑了,他想到自己病重以来,已经很久未近女sè了,不由心中一酸,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潞王离开后,已经被封为贵妃的郑氏从帷后转出,面颊还有些绯红,显然也听到小叔子的那些话了。

万历心中更加黯然,都不敢去看郑贵妃哀怨的眼睛。

郑贵妃一直想要个儿子,但因为万历肾水稀薄的缘故,椒房专宠几年也只生了个女儿,听说那仙丹可以补肾壮阳,便怂恿万历道:“潞王也是一片忠心,皇上不妨用几颗试一下。想必就算吃了不能长生不老,至少也能强身健体治百病吧。”说着就要拿起一颗往万历嘴里送。

“荒唐,试药的太监还没用过,就往朕嘴里送?”万历呵斥一句,却也意味着同意了。

还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到了二十八那天,试药太监已经服丹七天,七天里唯一的异常,就是精神健旺了许多。每日里健步如飞,可以不眠不休根据潞王的说法,就是太监没有那话儿,所以药效只能发挥在别处。

这几天,万历又让人翻书,查找金丹仙药之类的记载,结果书上比比皆是,尤其是前人笔记,就没有不记载飞升啊、神仙啊、金丹啦、

玉lù啦之类的东西。这么多古代的大才子,包括人品绝对可信的苏东坡、司马光,应该不会集体胡说八道吧。至于正史上语焉不详,似乎可以理解为“子不语怪力乱神,……总之似乎、大概、也许,应该是有些神仙之物存在的。

加之谁也不希望自己躺在病榻上迎接新年……

更重要的是,有郑贵妃这个超级无敌大唠叨,七天里重复了不下一千遍六“皇上,你就吃了吧,最多没有效果,又死不了人……”

万历终于、终于,将一颗“金丹”用水送服了第二天,宫里一片喜气洋洋。自吃了潞王进献的“仙丹,后,万历的病好似一下子被驱走了一半,感觉浑身暖润,也有了力气,竟然能下地了。更可喜的是,他吸福寿烟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即使烟瘾发作,也没那么撕心挠肺的难受了。

两天来,他除了时常坐在安乐椅上养神外,居然还有两次走出了殿门。看到外面为了迎接春节,贴上了大红的窗huā、挂起了火红灯笼,到处一片红红火火,万历第一次感到,活着真的很美好。

想必只要再服几粒丹药,自己就可以痊愈,然后享受鱼水之欢,万历心里更是高兴,命人拟旨重赏潞王。

慈宁宫那边,李太后才听说皇帝吃了潞王进献的丹药,不由十分担心,命人移驾,到乾清宫探视。

进得宫来,见皇帝居然稳坐在龙案前,气sè确比前天好多了,李太后总算略微踏实了一点,劝阻的话也换成了,教训皇帝这次好了以后,要知道节制,不能再糟蹋龙体了。顺道又把郑贵妃夹枪夹棒说了一顿,这才满意的打道回府。

虽然郑贵妃嘟起了嘴,但万历心情大好,晚饭竟吃了一整晚珍珠米。饭后客用又奉上一粒丹药。万历接过来仔细端详,只见那丹药在灯下,sè泽更加光艳、形状也似乎更圆润。

“这等珍宝,令人不忍心暴殄了。“万历脸上lù出了mí醉的神情,然后接过宫女捧上的淡人参汤,很快地就着参汤把药服下了。

当晚睡前,他又加了一丸,然后搂着郑贵妃áng睡觉,虽不敢真个销hún,但一番缠绵亲热,是免不了的。但后来mō着亲着,天雷勾动地火,直接擦枪走…

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佳节。原本万历病重,宫里是准备从简的,但内廷诸司见皇帝病势恢复得很快,决定加紧挂灯悬彩,祝贺圣体安康。

因为决定仓促,因此宫人们一直忙活到年三十的凌晨,仍然没有干完。

乾清宫东二条街的长廊下,太监们踩着梯子,将原先的普通宫灯,换成带着长长穗子的大红灯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