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枭在唐 >

第445部分

战枭在唐-第445部分

小说: 战枭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功立业的雄心破灭了,勃沂恼羞成怒,打算将怒气全部发泄在令他功亏一篑的数百唐骑身上,尽管他们占据着地利,提前立于山腰上以逸待劳。
勃沂相信,兵力上的悬殊差距足以蔑视对手的区区优势。所以,他出击了,因为地势的限制,队形拖得有点长,前锋冲过了河滩,最后的部队尚未进入小镇。
现实总高于理想,李怀唐的果敢和战机把握能力超乎勃沂的想像。
或许是见到唐军人少,抢功心态作祟,突厥伏兵冲得很猛,争先恐后,处于最前方的数百骑较为密集。
突厥前锋刚过河滩,李怀唐已率军飙到不足三十步距离。唐代的三十步相当于现在的五十米左右,对于训练有素的骑士而言,投矛适逢其时。
受大食军影响,宁远铁骑也配备了短矛,并且列为日常训练科目,三十步内取敌性命易如反掌。
短矛如导弹,稳健升空,以抛物线的轨迹直扑前方。从高空落下的短矛带着巨大动能,矛尖仿佛装有生物探索制导仪器,精准寻找到各自的目标。
落下,相撞,刺穿,惨叫,落马。
仿似豆腐被利剑削,突厥人的前锋顿时减少一半,队形稀稀落落,冲在最前几个马位的骑兵无一幸免。
互相对冲状态下,双方很快进入短兵相博阶段。李怀唐迅速调整因为投矛而晃动的骑姿,挥刀砍向错面而来的敌骑。一如既往,刀势既狠又准,刀锋过人头落,敌骑连惨叫的机会都没有。
突厥骑兵并非鱼腩,砍向李怀唐的弯刀转瞬即至。
生死在闪电间,容不得任何思考,战场上炼就的本能自然而然发挥作用,李怀唐一个后仰,堪堪避过擦着鼻尖扫过的刀锋,冰冷之感上心头。在他目光的余角里,右侧方向,张仇跟上,长槊矫如龙,将敌骑挑飞。
“杀!”
李怀唐迸发出怒意,手中汉刀雷霆出击。
迎战的是一名百夫长,他看上了李怀唐的颈脖,弯刀高举……
兵刃交加,铿锵清脆。


、曳落河 (40)

结局毫无悬念,弯刀断,皮甲破,皮开肉裂血渗染。突厥百夫长的惨叫声在李怀唐的耳后飘来……
在李怀唐左右两侧保驾护航的分别是张仇和雷万春,一人舞长槊,轻巧,一人耍狼牙棒,霸道,制造死亡的速度却不相上下。
“碰!”
沉闷声入耳,一名准备舍命与李怀唐相博的敌骑连人带马被雷万春砸成血肉模糊。
突厥人不缺悍不畏死之辈,有经验的敌兵猜出了李怀唐的身份,纷纷涌来,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狂鲨。
来不及感激道谢,李怀唐挥刀左劈右砍,削断接连砍来的两把弯刀,紧接着汉刀回旋,将一失去防护能力的敌骑分成两截。另一名突厥骑兵的表现令人吃惊,赤手空拳之下竟然上演飞蛾扑火,欲将他撞倒马下。
李怀唐反应沉着敏捷,刀势回转,将视死如归的敌人凌空腰斩。
霎那间,鲜血肉屑飞洒,一根肠子打着旋转恰巧挂落在李怀唐的颈脖上,配合着他龇牙裂嘴狰狞的表情,更显诡异恐怖。
血腥刺激杀戮欲望,三百余宁远铁骑猛虎下山,马快刀利衣甲坚,所过之处,人头滚滚哀嚎不绝。
敌众我寡,硬拼必然吃亏。李怀唐作战向来灵活,趁着马速尚在,突厥人还未从两翼包抄过来,立刻偏转马头呼啸而去。
突厥人徒唤奈何,对方的马速太快了,追之不及。不甘心尝试尾追者受到了回马箭的狙击,无法靠近。
“精锐之师!”
这是勃沂惊叹之余的评价,与数百步外李怀唐对他的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敌人的悍勇表现在两位主将的心里各留下深刻印象。
撤!
对峙了一会,勃沂无奈后撤。金沙滩处于大唐境内,一旦现身,无论成败,他们必须尽快离开,否则,随时会被大量闻报来援的唐军包围歼灭。
敌退我进。兵书上怎么说,李怀唐就怎么做。
勃沂愈加肯定唐军的主力在身后,像牛皮膏药般咬在身后的敌军斥候无非是为了拖住他,等待主力到来。
突厥人很生气,很痛苦,身后的追兵不紧不慢,耐心地以弓箭给他们放血,待他们分兵回头迎战,无耻的敌人偏又不给机会,掉头就跑,一旦继续后撤,敌人复又黏上来,周而复始,不胜其扰。


、单挑之以一敌五 (1)

直至天黑,突厥人尴尬的境遇才结束。勃沂不敢停留,连夜赶路北去。
“不能让他们逃了!”
南霁云求战心热切,全然不顾肩膀上一道痛彻心肺的刀伤。敌人的凶猛唤起了他的复仇欲,肉搏战虽然短暂,却非常激烈,火星撞地球中,倒下的袍泽多达十数人,负伤者数十,连他亦未能幸免,若非棉甲护体,锁骨恐怕已遭切断的厄运。
李怀唐摇头。黑夜的变数太多,追击有如赌博,问题是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战果出来了。斩首五百八,俘敌十。另有战马数十匹,刀弓箭若干。
通过审问俘虏,伏兵的举动才水落石出。
看来,突厥人的情报工作做得不错,而且有胆识,明里以主力在北方与王忠嗣等对峙迷惑人心,另一方面却使用暗渡陈仓之计,抽调精锐深入唐境行伏击之险举。
李怀唐苦笑,难怪己方出现了那么多的死伤,原来撞上了铁板。突厥人的精锐不容小觑,他麾下三百余凭借着装备的优势和地利,在肉搏战中的战损比例也仅仅一比三。战死的突厥士兵大部份是吃了短矛与羽箭之亏。
“他们奈何不了我们的棉甲和汉刀,只能依靠着同归于尽的打法,给我们制造伤亡。”
张仇的战后总结道出了伤亡秘密。
确实,即使是突厥人的精锐,其身上的护甲与战刀与宁远铁骑的相比根本不入流。能比的只有意志和勇气。
“负伤情况如何?”李怀唐痛心得很,麾下亲兵随他出生入死,无谓消耗在此实在令人惋惜。今天这一刀本该老皇帝挨的,又救他一命!
南霁云指了指已经包扎好的伤口,揶揄道:“以我最重。不过,尚有一战之力。”
所幸大多属于皮外伤,经过治疗应该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休整一夜后,南霁云与伤兵们被留下等待中军主力,余者随李怀唐循敌踪迹北去。
第675章单挑之以一敌五
五百八十颗头颅垒成的小山着实吓了李隆基一跳。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到安禄山的警报,金沙滩会有伏击。
当事人安禄山就站在皇帝身边,一副恭谨模样。昨天他才风尘仆仆追上御驾,据他所说,他亲率幽州暨卢龙五万人马在长城外偶然抓获了突厥人派往奚族的使者,得知左贤王在金沙滩设伏,于是连大军也顾不上,亲自赶来通知皇帝,从幽州北一路过来日夜兼程,还跑死了几匹马。
安胡儿果然忠心耿耿!
半信半疑被事实印证之后,李隆基的第一反应没有功臣的位置。
“哦,你就是南霁云勇士?”


、单挑之以一敌五 (2)

望着半跪在自己脚下的宁远大将,李隆基表露出特别的和善。道理很简单,亲兵难以拉拢,却无妨分化。
南霁云颇为激动,第一次面圣能被陛下称为勇士,何其荣幸!
“回陛下,南霁云山野匹夫,不敢言勇。”
“呵呵,不骄不躁,大将之才!来人,赏勇士…嗯,你擅长何种兵器?”
李隆基抚须笑问。
南霁云赶紧回答:“弓箭。”
“甚好!来人,取朕的“金石”来!”
金石乃良弓之名,能开金石之弓,威力非凡。据李隆基介绍,金石出自全国最著名的良匠手,制作历时五年,因为制作之初是为骑射准备,故而体积稍小,但满弦仍需四石力。
“臣谢陛下!愿为大唐杀敌立功!”
南霁云喜形于色。“金石”的确良弓,千金难求,最重要的是它带有御赐光环。
李隆基笑笑,张嘴想说些勉励之言,乌知义急匆匆跑来,转移了他的思绪。
难道有敌情?!
金沙滩一战极大提高了唐军的警惕性,乌知义深感责任重大,将所有骑兵当作了斥候,方圆数十里都搜了遍,结果有所发现。
什么?!
李隆基勃然大怒。乌知义告诉他,距离此地十数里外发现大量的被草草掩埋的尸体,附近数个村庄空无一人宛如鬼城。
不用查,屠村血案肯定是突厥伏军所为,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杀我子民,此仇不共戴天!必倍报之!”
李隆基不失时机,唤起将士们的同仇敌忾。
“报仇!”“报仇!”
无数愤怒回荡在山头之间……
与此同时,云州与代州的交界地段,十数万大军紧张对峙,唐军在南,突厥人在北,之间隔着一条干涸的河床。
这几天,以蔑尔格提为首的数名突厥神箭手知名度徒升,至少在神武军中无人不晓。没办法,这几名突厥人频频在他们眼前亮相,策马张弓,嚣张异常。
“第三天了,真丢脸!还万人屠大英雄呢,吹牛吹上天了!”
“呸!我都为他感到害臊!”
神武军军营里,两名箭楼上的将官一脸的羞愤,一脸的不屑。羞愤是因为李怀唐对军营外叫战的五名突厥神箭手高挂免战牌,不屑源自李怀唐身负的盛名被无情揭穿,被证实为谎言。
年长的将官姓左名青龙,年少一点的被唤作右白虎,游姓,因为谐音而得名。
“奶奶的,又来了!”
左青龙恨得牙痒痒,却很无奈,尽管不情愿,还是不得不蹲下躲在挡板之后。


、单挑之以一敌五 (3)

军营外,胡骑肆虐,前来挑战的五骑神箭手视唐军如无物,肆无忌惮地靠近到五十步距离内。
“嗖!”“嗖!”“嗖!”……
弓弦声此起彼伏,五道黑影疾速飞向唐军军营。
“噹!”
头盔中箭落地,左青龙吓出一身冷汗。脑袋仅仅露出挡板半厘,就差点被突厥神箭手逮住机会。
另外四支羽箭准确射中四根旗杆,“咔嚓!”一根旗杆因此而折断,旗帜悲壮落地。
突厥人狂妄大笑,呼啸离去。
左青龙怒不可竭,起立冲着突厥人远去的背影狂吼。
“该死!自己不敢应战也就罢了,还不准我们还击,气煞我也!”
右白虎跺着脚恨恨道。
青龙与白虎并非个例,几乎所有的神武军将士均持同样的态度,李怀唐懦弱怯战!
第一天到援,疲累还可以成为避战的藉口,其后两天就说不过去了。
面对冷眼质疑,李怀唐仿似无觉,每天到大营门口瞭望数番,面无表情地观看胡人在军营数百步外辱骂他的表演。
“上将军,让我出战!”
士可杀不可辱。胡一箭无法忍受胡人的谩骂,更无法忍受唐军袍泽的耻笑,虽然他们没有当面表露,可那眼神,实在寒碜。
李怀唐摆手,笑笑,却答非所问:“前天四百步,昨天三百,今天又近了点,二百五。够狂妄!”
狂妄指的是军营外的胡人,远隔两百来步,依然能听到他们的叫骂声。胡人的言语匮乏,来去只有几个词,如无能,胆小,懦夫,为了壮大声势,前来挑战的五胡身后还有数百啦啦队助威,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重复着恶毒之言。
“对付他们,我一个足够,汗血马快,眨眼即可冲入一箭之地。”
胡一箭目测距离,信心十足。
李怀唐摇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们是万中挑一的神箭手,轻视不得。要么不战,要战一击必杀,夺其志!”
胡一箭心急,“可是,”
“我等毋庸操心,上将军已有应对。”陪同在旁边的王忠嗣笑着打断胡一箭。
听王忠嗣这么说,众亲兵疑惑地看向他们的主将,见到的是李怀唐从容不迫的表情。
信心在恢复。上将军从未让他们失望过,从前未曾,现在不会,以后更无可能。
透过营寨木栏之间的缝隙可见,五胡驻马于不足两百步外,笑骂了一阵,见唐军军营毫无反应,竟然嘻笑下马,坐于地上。
摆明是瞧不起唐军!
“上将军!”胡一箭肺都气炸了,带火的目光从突厥人的身上抽回,转移到李怀唐身上,满脸的期待。


、单挑之以一敌五 (4)

“再等等。”
李怀唐淡淡说道,侧目望了眼正在拿着利刃与营寨门较劲的韩二郎与雷万春。
这是一场比拼耐心的战斗。然而,漫长的等待消磨了突厥人蔑尔格提的耐心。三天前,大将勃沂无功而返,李怀唐尾随而至,唐军士气由此大增。
李怀唐的威名果然管用,惧怕和担忧的气氛悄然在突厥军营里蔓延,为了提高士气,打破神话,梅录啜提出一个办法――单挑,从军中挑选出最厉害的神射手挑战李怀唐。他不相信,万中选一的勇士对付不了李怀唐。
这一挑,选出了五人,以来自西突厥莫贺达干部的蔑尔格提为首。
随着莫贺达干部的消亡,神箭无敌的蔑尔格提流落到了东突厥,投在左贤王的麾下,因为身怀绝技,很快脱颖而出,受到重用。李怀唐的到来,给了他展示实力的舞台。可惜的是,当他兴匆匆前去挑战时,却吃了闭门羹。
对手很不给面子。
谩骂,骚扰与下马挑衅,乃出于无奈之举,只为激怒并迫使李怀唐出战。
两百步是一个危险距离,骑兵可以很快进入射程,但是蔑尔格提有信心,对方如果要袭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