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枭在唐 >

第410部分

战枭在唐-第410部分

小说: 战枭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八,留几个给俺!”
雷万春着急上火,在敌人全线奔溃前,他只能远远地挥舞狼牙棒吓人。
“奶奶的熊!老子要杀个够本,这些天伐木做雪橇可把俺累坏了!”
南霁云不依。客气只会委屈胃口。
还好,渤海国的士兵败了,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一泻千里。
此败无关精锐平庸,雪橇的横空出世,极大打击了渤海国将士的士气,就像步兵初遇坦克集群一样,颓势无可阻挡。
追杀结果无悬念。李怀唐甚至没有兴趣去关心。在这里,他是最高领导人,到第一线视察才是他应该做的工作。
“负伤了?”
李怀唐颇为惊讶。为了提高乌知义麾下的战斗力,他下令从宁远铁骑将士身上换下数千套棉甲,包括鞋帽和手套,将万骑将士温暖起来,另外还有暖死人不赔命的皮毛睡袋和若干御寒专用的姜酒,虽然长时间潜伏在雪地上,但是总体应该比渤海国士兵暖和。寒风中战斗,他们应该占更多的便宜,然而,他们损失不少,乌知义也负伤了,如果不是棉甲的作用,恐怕已战死。
“嘿嘿,不碍事。这棉甲真管用,既暖和又坚固。”
乌知义拍拍胸前的两道刀痕,讪笑着。
恰逢亲兵张小年上报战况。
“斩首五千八。战死三百三十一人,伤九百余。”
战果应该喜人,万骑将士上下脸上的笑容有所体现。
李怀唐没说什么,挥挥手,让随同前来的亲兵为伤兵治伤。
上将军不满意?
乌知义不解。
领导岂会轻易答疑?李怀唐望着年少的张小年,问:“万骑不是由前线换下来的老兵组成吗?我看怎么都像新兵?”
乌知义苦笑,那是数年前的皇历了,如今的万骑充斥着来镀金的功勋和豪强子弟,他们这些人在家族中大多非嫡出,到万骑只为混个前程。以张小年为例,他出自河西张家望族的庶系旁支,凭借关系进入万骑,还谋了一个将军亲兵之位。
李怀唐马上明白了万骑的损失为何出现赤字,按他预算,此战最多死伤两百余。毕竟相当一部份敌人被射杀在短兵相接前,而且,他们很快就能得到雪橇战车兵的支援。


、王珙的壮举 (21)

张小年不乐意了,听领导的语气,自己似乎又被从门缝里观察了,于是拍拍腰间的四颗狰狞头颅,骄傲道:“回大将军,张小年斩首四级,伤敌一名。现在开始是老兵。”
“呵呵,口气不小!这人头都你砍的?”李怀唐望着张小年的嘴角,这厮貌似才吐过。
“当然!全是我射杀的,并亲手切下来。”张小年向李怀唐展示手中的四支带血断箭,每一支箭的箭杆上都刻有他的名字。
“张小年?”李怀唐接过其中一支羽箭察看。
张小年挺了挺胸膛。
“那个,大将军,能给我签个名吗?”
“签名?”
遇到追星族了。
“哦,我的意思是,能否送一支刻有大将军名字的羽箭给我。”张小年眨巴着眼,那是相当的期待。
对渤海国三战三捷,精彩一场胜一场,万骑将士的心中已悄然确立了一个超级偶像,此人非辅国大将军李怀唐莫属。
“你要来干嘛?”李怀唐似笑非笑,取出小刀和羽箭,打算满足粉丝的愿望。
回答莫名其妙:“我要娶闻喜裴家的小娘。”
“这,与我何干?”李怀唐愕然,停止了手上的干活。
“嘿嘿,都说大将军桃花运好,我,我想沾一点。”
啼笑皆非,绝倒一片。
“等等,你刚才说要娶哪家的小娘?”李怀唐似有感悟。
张小年还未来得及解释,一少年嘻笑抢答:“大将军,他想娶我裴家的小娘呢!”
又一个名门望族。
李怀唐隐隐嗅到了阴谋气息。带着疑问,李怀唐深入与大唐基层士卒交流。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五千万骑里,有纨绔之嫌的贵族兵达到惊人的上千!
竟然有这么多名门贵族子弟,虽然都是旁支,可,如果,万一他们全军覆没,不,即使死伤一半,麻烦就大了,无疑将得罪所有的大唐贵族豪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贵族们遇强敌向来喜欢抱团取暖,李怀唐自问没有能力分化他们。
出征前,没有多少人看好这次出征,预期大多偏向负面,连老行家信安王李祎都忧心忡忡。安洛地面上的赌局很好说明了人们的看法,押注李怀唐赢的一赔二,大武艺一赔半。
老李不得不佩服对手的能量,居然瞒天过海给他编排了一支贵族子弟兵,悄无声息地设下一个陷井。
等着老李我战败,等着我老李亲手葬送这些纨绔兵?
暗中设计之人何其恶毒!
哈哈,可笑!什么阴险诡计,什么刀山火海,来吧,尽管来吧,来得猛烈些!老李同志之神魂冲天长啸,满腔豪气:


、王珙的壮举 (22)

老子偏偏不败,不止胜利,还要大捷,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些被预备为炮灰的贵族子弟转化为俺的粉丝!
心动赶快行动,培养粉丝行动即时开始。李怀唐大发豪爽,一连送出数十支“签名”羽箭……
“雪橇战车队”的追杀很快结束,两万名渤海国前锋没一个漏网,包括主将大钦茂与副将熬尼在内,全部以尸首分家的悲惨下场结束他们的这场冬季追击战之旅。
收获极其丰富,渤海国前锋的战马悉数被缴获,乐得张小年等人见牙不见眼,财富来了!即将兑现……
第624章求援
冰天雪地里,两军对垒,却是毫无战意。
寒风劲吹下,渤海国将士被冻得直哆嗦,宁远铁骑将士稍好,也难逃颤抖的命运,尤其是乌知义的万骑,差点就要拿睡袋往身上裹。
除了寒冷,还有士气。
大武艺丧失两万精兵,顺带还丢了最倚重的大将和内定接班人。全军上下人心惶惶。
对面的李怀唐刚取得大胜,士气该旺不旺,一群契丹人在阵前扔下数百颗头颅。
曹潜,马万龙,萧致远,三名参军的人头赫然在列!
李怀唐怒了,愤怒异常,拳头紧握,关节爆响。
“上将军,切莫意气用事。”
白孝德生怕李怀唐盛怒之下发动进攻。打仗打的是士气,忽闻后路被断,将士们个个心慌意乱,尤其是乌知义麾下的万骑将士。此时出战,恐怕后果难料。
李怀唐回首环顾,军纪还不错,无任何窃议举动,但大多数人的表情透露着担忧之色。
李怀唐恍然,只有少数将士知道旅顺港这个后备补给点。纠结的是,无法对全军提及此事。
俩契丹人似乎看到了劝降机会,走到阵前。
“李怀唐,投降吧,你们跑不了了!”
“对,我家主人保证,饶你不死!哈哈……”
态度嚣张,放肆。正常情况下,他们有这资本。茫茫雪原,后路被断,还有为数众多的追兵紧随,似乎只有死路一条。
李怀唐跳上雪橇,手中汉刀直指两名挑衅的契丹人。
“砍下他们的脑袋祭奠英灵!”
“是!”铁牛应声甩控马的缰绳。
两匹高大强壮的乌孙马嘶鸣一声,扬蹄突进。
那是什么?!
契丹人惊骇,同样,远处对阵的渤海国将士也惊疑不定。
在大武艺看来,宁远铁骑又有新式武器,姑且称为雪地战车。
然而,对于两名契丹人而言,正在飞速接近的是死神。
想跑?
李怀唐冷笑,手中战刀轻轻划过,一颗头颅飞起,无头尸身轰然倒地,飞雪无数。


、王珙的壮举 (23)

轮到你!
如出一辙,转眼间,两名不识好歹的契丹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绝杀。
好!
宁远铁骑欢呼雷动。
而,对面的渤海国大军,一片沉寂。如同吃了下马威和杀威棒。
两万精锐死得一个不剩之谜终于水落石出。大武艺脸如死灰。虽说现在自己手上还有将近八万兵力,可是他没有一点把握。自始自终,对手拥有速度的优势未曾改变,若认真计较,那就是对手相对更快了,或者说己方更慢了。
雪橇嚣张横行,渤海国将士莫不敢撄其锋。任由铁牛驾着雪橇在两军之间耍个漂亮转向,铲起一波雪浪。
“上将军威武!”
白孝德带头振臂高呼欢迎主将凯旋。宁远铁骑士气由此大振。
有时候,主帅的匹夫之勇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这也是白孝德没有阻止李怀唐表演的原因,他能看得出上将军的良苦用心。
如果说大武艺之前还有不顾一切报仇的冲动,那么,现在,他不得不有所考虑了。双方对峙一会,默契收兵。硬拼都没好处,喝西北风亦不好受。
第二天,大武艺接到斥候报告,宁远铁骑乘着雪橇绕过他们南下了。
追击。
有无视速度差距的将领大大咧咧嚷嚷。
大武艺懒得回应,一副洗洗睡吧的表情。
翻白眼间,大武艺仿佛鲁班附体,灵感纷至沓来。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跑地猪吗?
山寨有理,山寨万岁!
胡人手拙,手艺活缺乏天份,不过渤海国与其余的胡族不同,其构成里有不少汉人,大武艺的后勤队里,更有汉人工匠。这没啥好奇怪的,早在商朝,中原民族已陆续居徙辽东,至隋唐时,辽东的汉人数量与当地人平分秋色,可惜的是,长久脱离中原政权的统治,倒被当地人异化了。
打造上万的雪橇非一日之功,等大武艺准备妥当,宁远铁骑都在安市城休整了两天。
辽西城的失陷打乱了李怀唐的计划,围绕袭取扶余城,声东击西,歼灭大武艺主力的战术被迫中止。
真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契丹人意外掺和进来,搅混了战局。辽西城既失,安市城必须保住,否则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担忧一点都不多余,契丹人得陇望蜀,攻克辽西城的第二天,可突于挑选五百敢死之士夜袭安市城,企图一举打掉李怀唐最后的一个据点。虽然在安抱玉的严防下惨败而返,却也让李怀唐感到后怕。毕竟,安市城的守军都是新军,战斗力较弱,容易被趁虚而入。


、王珙的壮举 (24)

对于安抱玉的表现,李怀唐甚为满意,整个安市城的防务被他经营得像铁桶,滴水不漏,巡视一遍,可见守卒精神饱满,劲头十足。
只是安抱玉未免有点失望,两百颗契丹人的头颅与他心目中渴望的战功相距太远。
“放心,大餐会有的,肉也会有的。就怕撑坏你的胃口。嗯,需要援军尽管说。”
粮仓与城防的结束后,李怀唐心中有底。注意到安抱玉的神情,于是拍肩膀加慰勉,但更似在激将。
辽西城之失,将安市城推向了风口浪尖,可以预见,接下来渤海国与契丹人的联军会如潮涌来,惨烈的攻防战在所难免。
或许是不服气,又或许是担心功劳被分薄,安抱玉赶紧挺胸抬头表态:“抱玉本部有信心在十万敌军面前坚守一年,只要粮食充足。”
“嗯,很好。城里的粮食还能维持多少时日?”
李怀唐说到了要点。因为运力有限,在回师的路上,大量带不走的粮草被迫遗弃,虽说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但是轻易就这样浪费掉,多少有些心痛。现在他最需要的是粮草,旅顺港的供应链在恶劣的大自然面前十分脆弱。
安抱玉的严谨在他迅速给出的答案中有所体现:“三个月。”
只有时刻准备着的人,才会如此干脆。
数据令李怀唐皱眉头。即使把大武艺揍成白痴,他也不会选择在这个冬季结束前带着主力出现在城下,他唯一需要做的是等待,等待宁远铁骑的粮食消耗殆尽,等待蜜桃成熟。
可以说,旅顺港是铁轨上的一个岔道口,因为它的存在,辽东战事的火车头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在原定终点站等待列车到达的注定了要被忽悠。
他等他的,我运我的。
李怀唐开始运粮了,挑选五千忠心将士坐雪橇南下,不止运粮,更运士气。
南下的将士,每一人都当场宣誓保守秘密,以军令待之。
不管粮食从哪里来,关键是能来,并源源不断地过来。
唉,老子又要被神化被传说了!唉,又要风靡无数大唐娇美小娘艾妇了!
李怀唐得意臆想。想到美人,李怀唐的心马上飞回洛阳,飞回家。美人啊,府里的美人们怕是急上火了吧,嗯,烽火连数月,家书抵万金。先写给谁好呢,若兮,紫紫,玉环……咦?忽然想起漏了一件重要事。
乌知义被唤到跟前。
写信?
乌知义瞪眼。
遇到文盲了,只会签名的文盲。
算了,我写,你签名画押。李怀唐苦笑。
信是写给兵部的。据实上报并求援,当然,部份内容作了艺术处理,譬如旅顺港。


、王珙的壮举 (25)

乌知义糊里糊涂地在落款处画了几笔,盖手印,算是与李怀唐联名上报。
“可是,”乌知义表示困惑,“怎么送回洛阳呢?”
李怀唐手指向天:“飞回去。”
此次出征,李怀唐从兵部借来了十数羽信鸽,一直未有机会使用。
信写了相同的好几封,数羽信鸽被同时放飞。同时出发的还有张仇,带着李怀唐的详细战报以及一封求援血书南下旅顺港,经海路回洛阳。呵呵,作戏要做全套。
望着消失的鸽子,乌知义若有所思:“我们会有援军吗?”
李怀唐胸有成竹:“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