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枭在唐 >

第398部分

战枭在唐-第398部分

小说: 战枭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卫稍作打听,将实情转告给杨玉环。
“啧啧,妹夫果真威武无敌,强胡遇上他只有落花流水的份。嘻嘻,不知妹夫又收获了多少牛羊?”杨三姐抢先发表赞美言辞,丝毫不掩饰眼里闪烁的异样光彩。
杨玉环欢喜之中带着一丝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沾了辽西城大捷的光,李怀唐府上出入的马车都受到了礼遇,入城时,官兵主动开道,其余出入城的马车都被挡到一边。
“大胆?没看见是中书侍郎的马车吗?”


、集结号 (40)

京城大官多,一辆马车撞死两人,其中一位估计都穿官皮。被阻拦出城的马车当中,恰巧有一辆是张九龄的。
门官宠辱不惊,淡淡向张九龄告罪:“只要是大唐臣民,都该向为国征战的勇士致敬,勇士在北方,我们只有向他们家人表达。”
张九龄颌首,对门官的态度很欣赏,并喝令车夫驱马让道。
经过张九龄马车时,杨玉环拉开车窗,诚恳道歉。
张九龄笑道:“夫人不必多礼,无妨。莫说让夫人先行,辅国大将军得胜返朝之日,老夫还想给他牵马呢!”
马车入城走远,张九龄惊叹:“李怀唐艳福不浅啊!娶妻当如杨氏!”
杨玉环留给张九龄的印象很完美,人长得不但娇美无双,还知情达理,少了一份达官贵人妻妾出行时的骄横跋扈趾高气扬,多了一份温柔贤淑。
插曲完毕,门官恭谨向张九龄提醒:“张侍郎,城门在傍晚时关闭,若要回城,莫要错过时候。”
张九龄笑道:“这个老夫知晓,不过还是谢谢你这位小郎。哦,还未请教!”
门官道:“在下关键。”
“关键?好,好名字。老夫记住你了。”张九龄呵呵笑。
随后马车出城,远去。
“阿郎(唐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那个关键要好好惩罚他才行!”车夫对守门官的无礼还耿耿于怀。
“你懂什么?这样的人非但不能罚,还要重用!”
张九龄的声音……
城门一侧的政道坊内,萧炅从坊门的角落走出,望着张九龄消失的马车背影,阴阴冷笑。
他身旁站着一商旅模样的人,俯首待命之态。
“萧府尹放心,那车石头都卖给了张九龄,也按照你的吩咐告诉他,石头来自华山。”
萧炅似笑非笑:“石头确实来自华山,他不会失望的。”
话说张九龄今天有点奇遇,午后加班忙完公务,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一卖石头的商人,石头论车卖,还不便宜,他好奇细问,原来石头采自华山,破碎之后能选出黄金。
张九龄随机取些石块试了试,果然见到碎石里含有一些金砂。他当场买下了整车石块运回府邸让仆人选金,收获惊人。
张九龄还是不甚放心,思索片刻,打算亲自去实地考察。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大唐的库房将又多一笔进帐。说干就干,张九龄当天就出发。
于是就有了北城徽安门的一幕。


、安市城 (1)

杨玉环送母亲与三姐回叔父家中后,才转回府邸,不用说,府里洋溢在一片欢腾之中,胜利,意味着塔她们的夫郎凯旋而归的日子又近一步。
迎接杨玉环的是管家四喜。
四喜神色凝重,似乎忧心忡忡。
“玉夫人没遇到什么事吧?”
府邸里的人都管杨玉环作玉夫人。
杨玉环纳闷,“能有什么事?哦,想起来了,入城时,守城官兵主动给我开道,还拦住了一位中书侍郎的马车。”
四喜苦笑,犹豫道:“杨慎矜最近与上将军在朝里的敌人走得很近很频繁。恐怕其夫人会……”
杨玉环不以为然,莞尔一笑:“管家多疑了,家母初到长安与亲戚众见面,杨夫人喜欢与家母唠叨,我陪她们去汤沐而已,纯属亲戚之间的来往。”
四喜不好再说啥,毕竟纯属猜测,并无实据。
“咦?他们在干什么?”
府邸里许多忙碌的身影引起杨玉环的注意,有木匠,也有搬运工。
四喜刚想回答,玲珑双姝夸张地扶着裴若兮从前厅走出。
“玉环妹妹快过来,今天府里请来了戏班子,晚上我们一起观看!”
“戏班子?!”
杨玉环美眸闪亮,看戏是她的兴趣之一,更是她的梦想。少时,她曾随叔父窜门做客,见识过戏班艺术,从那以后,她就有一个梦想,请戏班子到自己的家里表演,起码不用看他人的眼色,也不用去争抢位置。
四喜道:“是的,夫人,戏台子搭在后院,很快能完工。”
“太好了!我看看去!”
杨玉环蹦跳到裴若兮身边,从玲儿小娘的手里抢过裴若兮的手臂,嘻闹转向后院。
后院里,人声沸腾动静不小,戏台子的雏形初现。
“今晚演的什么?”
杨玉环很激动,活脱个小小娘。
“嘻嘻,多着呢!”商珑掩嘴娇笑,“有李郎抢哈里发王妃做压寨夫人,还有孤身闯碎叶救公主……”
裴若兮忍不住露出幸福的笑意,“别瞎说,被紫紫姐听了又要抖你的不堪往事了。”
“什么不堪往事?”八卦乃妇人本色,杨玉环未能免俗。
“哎呀,别说,姐姐别说,不要告诉她!”商珑着急跺脚,恨不得给裴若兮带上一张口罩。
裴美人不说,却阻挡不了杨玉环的好奇心:“哼,妾身问紫紫姐去!”
“不准!”商珑伸手拦住转身欲走的杨玉环。
谁知,杨玉环一招双龙出海,直抓商珑胸前凸起的双峰……商珑惊呼怪叫。
“嘻嘻,那是李郎教的,要找麻烦找李郎去,啊,不要……”


、安市城 (2)

商珑不听,李郎的绝招她也会,而且明显更纯熟,毕竟接招的次数要比杨玉环多些。
美人们嬉闹成一团,却不知此时的皇城城头上,一双痴迷的目光正透过暮色注视着她们的府邸,尽管那人看到的只有房屋建筑。
戏台子搭建的速度很快,大戏如期上演。
李怀唐在西域崛起的传奇深受大唐演艺界的欢迎和热捧,关于他的事迹被截取成许多片段,经过各编剧大师的主观艺术加工,变成一个个精采绝伦的故事。
“要死哦,李郎当初可没强吻妾身!”
戏到一半,苏紫紫看不下去了,表示严重抗议。其余美人不管,纷纷起哄,还有的笑弯了腰。
戏台上,演到了李怀唐深情为哈里发王妃苏紫紫赋诗。
“啊,那属于妾身的!”轮到裴美人抗议了,明明是李郎为她而作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却张冠李戴到苏紫紫的身上。
又一阵嬉闹……
“李郎真是满腹才华!”
不管是为谁而作,杨玉环只为爱郎的才情而骄傲。
戏一场接一场,直至深夜才散去。不过,看戏带来的副作用谁也没料到。
第二天一早,四喜准备请工匠拆收戏台时发现,戏台子整个向一边倾斜,边角的一根支撑柱随着地面下塌,惊现一个漏洞。
四喜相当谨慎,唤来护卫封锁现场,禁止外人进入。
漏洞连通一条神秘而幽深的地道。四喜让护卫进去查探,结果毫无头绪,地道如迷宫弯弯绕绕,方向不明。
李怀唐不在,府里的大事只好向紫紫夫人户若兮妇人禀报。接到报告,两人也束手无措,倒是杨玉环与小魔女想起首次入府时在府邸最大的房子里的遭遇。
除了害怕,美人们没有什么想法,听了杨玉环与小魔女转述爱郎当初的处理办法时,也只好同意。
于是,后院的漏洞被立刻封堵,并严令知情者不准外泄,等李怀唐回来再做打算。
第607章安市城
安市城(辽宁鞍山附近)位于辽河下游,始建于晋朝,一直作为重要的军事堡垒存在,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割据。
当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势如破竹,最后却受阻于安市城,饮恨而归。安市城的险峻可见一斑。
安市城背靠高山,面向辽水,城高兵足,多大八千。更难对付的是驻扎在附近的渤海水军。因为地处辽河下游,水道宽阔,安市城被张文休选中为驻地。
水军的威力在于,他们随时可以将渡河的唐军拦腰斩断,或者放其过河,而后切断唐军的退路并堵死后勤供应。


、安市城 (3)

辽水西岸,李怀唐一筹莫展。辽西城一战,渤海水军元气大伤,却无损他们封锁辽水的能力。两万余东征大军停下了前进脚步,不敢贸然渡河。
本来后勤供应尚未到位不宜继续用兵,但是李怀唐意外获得赞助――辽西城里存放了张文崇数年来努力积存的粮食,足够他三万大军吃上数月。
兵贵神速。李怀唐当机立断,率骑兵直扑安市城,企图一举拿下这个拦在通往旅顺港的重要据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李怀唐漏的潜意识里,渤海水军应该在海上乘风搏浪,事实出乎意料,李怀唐为此瞠目结舌:张文休的残余水军不务正业,居然以内河为母港,如同嗜血的鳄鱼,横亘在辽水河道上,虎视眈眈。
水军不上岸,再精锐的骑兵也只能徒唤奈何。眼看着孱弱不堪一击的渤海水军,李怀唐的精锐骑军愣是干瞪眼。于是,消耗时间成为双方的唯一娱乐。
渤海船队距离并不远,只是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时代,宁远铁骑之中无人通晓传说中的千里传音神功,唤不来渤海船队。
战机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在大武艺集结主力过来支援之前拿下安市城,后续极有可能会陷入苦战。
辽东山多水也多,沿着主要河道,城堡林立。从安市城向北,辽水的支流、梁水河畔,依次还有辽东城和白崖城,三城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即使李怀唐溯河北上,也会面临逐一攻城拔点的痛苦,关键是,安市城卡住了他计划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后勤补给渠道。
按照随军向导大门艺的建议,不该理会这些城堡,打蛇打七寸,直接挥军北上北上再北上,深入敌后攻取扶余城,再以此为据点,向东拿下渤海都督府。
大门艺的胆子很大一番慷慨激昂言辞也挺动人,不过没能打动李怀唐,他只听不纳。
对于这些反复不断的叛逆胡人,据城略地为其次,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才是王道。战神薛仁贵伐高句丽时,先击破其主力,而后千里挺进突袭扶余城,再回头围攻平壤,完成灭国之壮举。
战争有她的内在规律,条件不成熟不可强求。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李怀唐迅速调整战略,既然渤海叛逆不给渡河,那就看菜吃饭,在等待中积极备战,将大武艺的主力消灭在辽水西岸,辽西城下亦未尝不可。
隔着辽水,安市城城主泉健男正在大发雷霆。
惹他暴怒的是他的大儿朗泉万春。
只能说泉健男运气不佳,大王的宠妃被海寇掠去时,他正率军在外,跟随大将熬尼围攻营州。留守的泉万春只知花天酒地,接到求援只派出区区两百人随辽西城的副将南下,错过了向大王邀功的好机会。


、安市城 (4)

泉健男兵败回城,获悉这一切,赶紧将功补过,命令泉万春率三千兵南下助战,为了壮大声势,他还煞费苦心出谋划策,让士兵们每人都拖着一段树枝,营造声势以挽回脸面。
俗话还真不骗人,烂泥扶不上墙。泉万春不改懦弱的本性,连敌人的影子还未见到就丢盔弃甲逃回来。
论罪魁祸首这笔帐应该算到朗桂的身上,数千兵马打不过乌合之众的海寇,还被区区数百骑几乎杀个精光,死光了倒好,偏偏有漏网之鱼,把泉万春给吓得六神无主灵魂出窍。
上天很公平,让泉万春胆亏,就在脸皮上给予补偿。淹没在父亲的唾沫之中,泉万春毫无羞愧之色,振振有词:“父亲大人,儿郎才损失不到十数人,总比那个朗桂要好。”
这是事实,无可否认。
泉健男瞪眼,他行伍出身,所信奉的教义是弯刀铁蹄,讲不出什么五十笑一百的道理。
词穷了,恼羞成怒了,暴力了。
泉万春龇牙裂嘴,上蹿下跳躲避凶狠的马鞭。
“哎哟,痛死了!别,别打,父亲别打,看在儿郎给你保住主力的份上,饶了儿郎这次吧!”
泉万春逃不过,跪地求饶。
基因无法传承气质,历史上,子不类父如恒河沙数,枚不胜举。很不幸,泉健男的儿郎属于此列。泉健男自诩英雄,奈何生出的儿郎从头窝囊到脚,连区区肉体之苦都承受不了。他越想越憋气,马鞭打得更狠。
泉万春该感谢张文休,张文休的到来将他拯救于鬼哭狼嚎之中。
“城主息怒,万春说得对。劲敌当前,守住安市城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南边之事,等大王到来再作处理。”
泉健男不以为然:“丢了辽西城,又被海寇掳走明珠妃,对我们的士气打击沉重,如果能消灭海寇救回大王的妃子,将有利于对抗眼前的唐军。可惜这孽子不挣气。”
张文休的想法没那么简单,西面有唐军突袭,东面同时有海寇侵扰,能用凑巧解释吗?事有异常即为妖!毕竟世上凑巧之事凤毛麟角。
“你是说,掳走大王妃的也是唐军?不,不可能,如果大唐的水师还能作战,焉有去年的登州之大捷?”
泉健男一副反正我不信的态度。
张文休也想不通,不过他相信自己的直觉。
“海寇乌合之众,海战尚可,上了陆地一窝蜂。城主认为,他们有能力全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