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859部分

草清-第859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加骑墙百人,难怪刘纶说是只能搅局。
周煌又振作道:“他们之所以看重我,是跟刘社首一个心思吗?”
没等刘纶回应,周煌又道:“他们也是甘愿踏上祭台,与你我一起冒险?还是认同我的政见,真心希望我能任宰相?”
刘纶楞了片刻,苦笑道:“当然是后者……”
周煌朝刘纶一笑,就知道你是蛊惑人家的。
“政见啊,大家既盯着政见,为什么只有区区百人铁杆?”
周煌这一问有很深背景,英华有狮虎之争,主要体现在治政方向上。
狮党,也就是西院、国中工商以及海外领地,高举“任民自利”的大旗,要求国家尽量放开经济管控,少收工商税,给新兴产业更多优惠,国家治政的方向该是做大饼子。虎党,也就是东院、官僚和国中清流,高举“人人得利”的大旗,要求国家抑富济贫,减民税,多收工商税,多救助贫苦,治政方向该是分匀饼子。
这里的狮虎两党只是阶层利益以及理念之争,并不涉及具体的会社政治。周煌属于虎党,他历来主张,国家之下,各地贫富差异极大,要维持华夏一统,大义稳固,国家就必须多伸手,多注意民生底线。
如果就只论政见,两院偏向虎党的院事超过一半,勿论东西,凡是出自文教、小工商、官僚等阶层的院事,基本都持虎党立场。而坚定站在狮党一面的,背后都是工商金融等领域,以及海外领地的力量。
刘纶叹道:“先不说这是破开旧局,其他人无此胆量,就说政见,大家也只是在大面上相同,枝节细务上都常争得面红耳赤,捏不成一团,很多事也非狮虎之争那么单纯,立场也就难以厘清了。”
周煌目光内蕴,追思起往事来,片刻后,他才道:“十九年前,北伐之时,为何大家能抛开成见,捏成一团?那时我也在北方,跟着同盟会一同安抚民人,梳理政务,那样的日子,想想就让人热血贲张。”
他声调渐渐拔高:“那是国家到了大关口上,需要大家团结起来。现在,狮虎之争拖住了国家,难道不也是到了一道关口,需要大家再度齐心协力?”
“我们不去管那些细枝末节,我们可以相互调剂体谅,只要我们守住大的方向,为什么我们不能捏成一团!?”
周煌兴奋地展臂道:“我们要组一个大党!不仅是推选宰相,还能左右大政!如此我们就能打通两院和政事堂,让狮虎之争不再绵延无尽!拖累国事!”
刘纶吓了一跳,身后那些院事吓了一跳,正端茶的茶博士手一歪,将茶水倾倒在那两个安国院探子的桌子上。可那两个探子也一脸呆滞,毫无所觉。
一部尚书跟东院领袖公开叫嚣组党掌政,这太肆无忌惮了……
两个探子冷静下来,寻思着是不是赶紧回去报告这桩惊破天的“阴谋”。可刚起身,回味刚才两人的对话,却又感觉无处下手,这哪是什么阴谋呢?这是两院和政事堂的要人理直气壮地要改朝政格局,这事过去一直是皇帝在干,现在他们自己要干,这又能扣上什么罪名?
两探子就追着周煌的话尾起身。引得早知他们行藏的其他院事都看了过来,两人又想通了关节,走也不是,坐也不是,撅着屁股杵在那,显得无比尴尬。
刘纶没有理会他们,眼中也闪着兴奋之光:“说得好!西家行的工人都知道组党发声,咱们为什么不汇成一个大党!”
西家行在岭南和江南势力颇大。跟旧世西家行不同,这些打破了行会和竞争隔阂的工人组织联合起来,已成为国中政局一股不小的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能融为一团,在国院推选中展现力量,东西两院都开始出现他们的代表,虽然力量还很微弱,但拥有将近百万选人,这股力量谁也不敢无视。
由西家行的凝聚力想开,刘纶当然兴奋了,如果真能以虎党政见融为一个大党,那他跟周煌就不是搅局,而是创局了。
刘纶问:“这个党……该是怎样一个党?”
周煌道:“该是一个大家一看就清楚它所求为何的党。能吸纳天下所有人,即便不是选人,也都能支持我们。所以我们该将此党的主张广传天下,国人皆知,就如当年的……同盟会。”
刘纶拍掌道:“同盟会当年是为求南北合一而立的,现在我们所求。依旧是国家如一,不若还叫同盟会罢!”
周煌楞了一下,接着缓缓绽开笑颜:“同盟会……”
他看向那两个探子:“两位觉得如何?”
探子瞠目,半响后,年轻的一个道:“真是一心为公,那自然好!”年纪大的一个道:“可谁知你们真心呢?”
周煌和刘纶对视一眼,同时笑了,刘纶道:“就如火车,造出它是为了动,为了跑得快跑得稳,之后再考虑刹车的事,这只是开始啊……”
下午,政事堂大议厅,例会继续。
“吕宋事该有定论了,撤都护府之事太急,贾一凡走时,竟然还有吕宋报人当面诘难,这说明吕宋人还心存不服,就该照北方例,重启训宪!”
“报人不过是个例,继续施压,难报又出什么篓子。若是训宪不成,莫非又再派红衣去军管么?”
“南洲挂牌走私之势愈演愈烈,我看得把各州总督之职完全收回政事堂,光靠法司律司,不足以监管各州。”
“南洲偏远,几如东洲,总督由各殖民公司代任已是惯例,收归政事堂,一方面会引得南洲人不满,一方面又大开贪渎贿赂之门,海外官风已糜烂不堪,还要在南洲再烧一把火么?此事最好只在南洲设立海关署衙,把挂牌走私之风压住就好。”
“福建提案要自建福泉铁道,所费自己筹措,朝廷出力协助,到时朝廷占两成股份,我看这个口子可以开了。”
“那怎么行!?开了这口子,朝廷根本应付不过来,先不说没办法循着全国一盘棋建铁道!等各地和民人自建了铁道,朝廷还得担着桩桩责任,却又拿不到利,平白受累。”
阁臣们围绕几项要务,争论不下,实在争不出结果,只好齐齐看向李克载。
“这个……”
李克载心说看着我干嘛,我来拿主意?怎么可能?
没宰相在,政事堂几乎停摆了,于是大家的话题只好拉回到宰相之事上,可依旧没人出声说去提醒皇帝,而是出各种偏门主意。有说宋既虽然病卧在床,还是能说话的,不如继续把他用到死,有说找两院到中极殿开大会,让两院也来背责的。
周煌左看看又看看,深呼吸之后。起身向李克载拜道:“殿下可否向陛下进言,就说臣周煌,于宰相一事有论!”
这一语惊住众人,好半天。李克载才道:“周朝散,能不能大致说下,你有何论?”
阁臣们紧紧盯住周煌,都道还有何论?周煌这毛头小子相当宰相想疯了,竟然挺身而出,毛遂自荐。
周煌道:“臣是论宰相推选之制的更张……”
他扫视众人,再硬着头皮。朗声道:“也是论臣可胜任宰相,开新制之局!”
李克载先是释然,宰相这事终于有突破了,对甘愿当出头椽子的周煌心生敬佩,接着又升起狐疑和警惕,沉吟片刻后才道:“散会后我就觐见父皇,说明此事,你最好备妥章程。以供父皇参详。”
周煌再拜,眼中满是决然。
散会后,李克载急急而去。阁臣们围住周煌,不是喟叹就是感慨,杨俊礼、向善至和程映德等人都道小周你何苦如此,周煌看向这三个热门候选,笑道:“三位别当晚辈高风亮节,晚辈是真心想当宰相。”
程映德朗声笑道:“若陛下真青睐于你,倒是一桩快事!”
一边枢密院知政袁世泰却没凑去安慰被大家认定为“自愿献身破局”的周煌,他深知周煌为人,心中一面狐疑不定,一面隐隐后悔。其实自己也可以出面的……
步出政事堂,袁世泰就想找东院段林栋问问,没想到段林栋就直接侯在门外,见他现身,一把扯住了他:“小袁,你可得出头了!”
袁世泰楞住。什么意思?
就在此时,西院的某个分议厅里已是人声鼎沸。
“绝不能让刘纶夺走大权!”
“刘纶加周煌,那就是暴政啊!”
“他们太下作了!竟然搞院堂联手,立国以来从未有过!”
“开会!讨伐刘纶,弹劾周煌!”
一脸沉毅的沈复仰举手虚按:“安静——!”
待厅中上百人都闭了嘴,沈复仰道:“刘纶和周煌此举是开了新局,别说院堂之局,国政大局都要大变!但这不是什么罪过,相反,陛下久久不语宰相之事,也该是等着咱们自己破局,可惜的是,刘周二人抢在了我们前面……”
他振声道:“他们能组党,我们为什么不能组党?他们抢去同盟会的名头,要把虚无之虎变作实在之虎,咱们就必须挺身而出,将虚无之狮变作真狮,要跟恶虎斗到底!”
沈复仰十多年前因南北事退出工商,之后将家业交给儿子,全心扑在东院事上,主张国家进一步放开工商束缚,让工商金融继续壮大,吸纳更多人就业,名望越来越高,已连任两届西院总事,是院堂里“狮党”的核心首脑。
“刘纶能举周煌,我们为什么不能也举一人?东院段总事已去跟袁世泰谈了,我们就举袁知政!”
沈复仰此时豪情满怀,战意冲天,视刘周二人联手组党为黑云压城。这也是必然的,他们拉起同盟会这杆大旗,要夺了宰相之位,之后治政更携手同进,那就意味着虎党之政全面上台,那就没工商金融的好日子过了。
沈复仰最不满的就是虎党一派老说英华工商金融压榨民人,吸食血肉。没有工商金融的大盛,天下能演进至此?没有工阀商阀财阀乃至殖民巨阀,能将饼子作到这么大?更不说狮党壮大,还给了天下千万人衣食饭碗,虎党那帮人就盯着工坊主、商人们赚的大利,却不看他们为这大利付出了多少血汗。这大利是在英华的天人大义下,靠辛勤,靠勇气,靠脑子挣来的,不是抢来的。
虎党那帮人就把着天下均平的臭招牌,实际干的是劫掠之事,劫富济贫嘛,古来有之,那天下就别要富人了……
因此,刘周二人之行,必须要阻击,容他们上位,未来不堪设想。
“我们也组党!”
“袁世泰是不错的人选!”
“求见陛下!最好赶在刘周二人之前!”
众人纷纷攘攘,沈复仰的提议当场一致通过。
刘周二人抢走了同盟会这块招牌,那他们的党该叫什么名字?名正言顺,党名就是他们的大义,这不是小事。
沈复仰道:“我们这个党要团结的,是自陛下立下天人大义时,就坚定跟陛下站在一起,与认同天人大义之人同舟共济,最终开创出这一国的人……”
有人正要喊出“共济会”一名,沈复仰话还没完。
“我们是英华的一条腿,天人大义绝不容动摇,我们不求独霸朝政,但不管谁掌政,都不能把我们压下去,都不能视我们为鱼肉。不能无视我们之利。古时有周召共和,我们这个党……就叫共和会!”
沈复仰一番话,将这个党的立惩目标说得清清楚楚,名字也张口就来,显然不是仓促而为,而是蓄谋已久了。
“可惜啊,终究没刘纶敢为,落后了一步……”
沈复仰道出这个名字时,心中还泛着浓浓的懊恼。
圣道四十三年三月二日,同盟会与共和会草成,这两个围绕宰相推选,鼓噪而起的党派,就成了日后英华政治生活的左右两腿,绵延数百年。就算换了好几次名字,大家依旧循着他们的根脉,称呼为虎党和狮党。英华的狮虎之争,自这一日后,也从理念之争,院堂之争,凝聚为贯穿国政实务的党派之争。
夜色初上,东京某处宅院里,李克载恭谨地守在床榻前,卸任宰相宋既躺在床上,虽面色不佳,却还撑着为他讲解。
“还好,他们终于走出这一步了……”
“殿下勿虑,该关心的重点不是宰相,甚至不是宰相推选之制,而是党争之制。”
李克载没有直接去找父皇,而是想对父皇提这事前,先从宋既这边得一些提点,搞明白这场变局的关键。
“甚至不是关心党争中的胜者,而是败者该如何处,胜败之势是否再不可逆,又像旧世一样,朝那一凝去。”
“是的,每隔一届,就要将党争之局重新归零,胜者不能一直在位,败者也要有机会继续争位。两者相争,还要怎么保住底线,这又是一桩关键。”
宋既艰辛地说着,即便家人相劝,他都挥手止住,他必须说出来。由宰相推选演进到打破院堂格局,变为党争,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甚至作过推演的。可惜他一任未满就倒下了,前几年也都忙于具体政务,根本没时间推进这事。
虽很仓促,但局势演变至今,也不算太过意外。而李克载忧心皇帝会有什么反应,宋既更觉得是杞人忧天,这变局,其实也是皇帝挤出来的。当然,皇帝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乐意主动来推了。如果院堂自己再不迈出这一步,变局可能会是皇帝直接指定一人,之后还会压制院堂推选宰相之权。
宋既长叹道:“党争背后,其实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