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733部分

草清-第733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哗啦一声,李肆一袖子扫平桌子,咆哮道:“别跟朕玩这诛心把戏!说!禁卫署在这事上该负什么责!?”
于汉翼咬牙道:“确是疏忽!”
李肆看住于汉翼,于汉翼也坦荡地回视着,许久之后,李肆才幽幽一叹:“汉翼,当初我们在鸡冠山行军训练,是你第一个跟在我身边护卫。之后跟偷袭李庄的贼寇作战,也是你跟徐汉川一左一右护卫着。汉川已去了快三十年,就你一直跟在我身边,我还是你的四哥儿,就不知你是不是只当我是皇帝了……”
于汉翼心神骤然恍惚,近三十年时光在脑海里急速闪过,他哽咽道:“臣对陛下……四哥儿你,就如父师一般敬爱,绝不敢违逆,此心从来都没变过!”
李肆轻声道:“好吧,再给你一次机会,汪瞎子的案子你别管,让刑部照章办事,稽拿真凶。再看好了朱一贵,别让他又出这事。”
待于汉翼叩头退下,李肆才无力地瘫在椅子上,就私谊而言,汪士慎之死让他很是心痛,于国而言,也是一桩绝大损失,自此东院再难寻跟他有默契的民意领袖。朱一贵也许能传承汪士慎的衣钵,可朱一贵的心地显然没有汪士慎纯正,更没有汪士慎的学理造诣。
该死……到底是谁干的!?
李肆暗暗咒骂着,于汉翼的确很讨厌汪士慎,这心思他很理解。别说于汉翼,就本心而言,萧胜和范晋两大军头,连带吴崖贾昊张汉皖等军中将领,怕都要暗地里拍手称快。
汪士慎领着东院争法权,儒党也攀附着他,频频向军队发难。去年甚至还鼓动了西院一同联手,想要枢密院和兵部公开账目开销,起因是一些儒党院事认为英华军人待遇太高,有养出骄兵之患,更为贪渎留出了太多空间。
两院这场发难还挺危险,因为政事堂的官僚也在附和,归结起来又是华夏旧世崇文抑武的因子在蠢蠢欲动。第一步是公开账目,第二步怕是要插手管军事,第三步就是伸手找他要军权了。
李肆很坚决地作了回击,让枢密院和兵部申明军账归总帅部统筹,要账目,亲自找他皇帝要。再推着政事堂和两院的道党嫡系,弹劾鼓动汪士慎作此论的背后人士,公的一面是企图泄露军事机密,危害英华国家安全,私的花样就多了,汪瞎子这种几乎找不到私德瑕疵的人毕竟太少,人人都有一屁股屎。一批人丢官,一批人自辞,两院并政事堂再无人敢伸手军事。
尽管回击坚决,可军队却是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风头过后,军中人人都说汪瞎子是把很讨人厌的刀。
于汉翼对汪瞎子的厌恶除了军人一面,还有国事一面。尽管李肆跟汪瞎子私谊不错,汪瞎子行事也在留分寸,但于汉翼总觉得汪瞎子这种人的路子就是夺权。汪瞎子出事,禁卫署的责任怕不止是疏忽,说不定还有放纵的嫌疑。
李肆当然不容禁卫署开始有自己的大脑。但现在还不是处置禁卫署的时候,至于谁是此案背后真凶,李肆觉得,多半还是江南工商,汪瞎子遭过好几次刺杀,幕后主使都是他们。就因为汪瞎子总是挑他们的刺,坏他们生意。以前可能是赏格不高,没找到真正的死士。几次刺杀早早就露了形迹。现在汪瞎子正掀起一场针对南北贩奴运动的声潮,狗急了自然要跳墙。
想到汪瞎子这一死,国中还不知要起多大波澜。李肆就头痛不已。至少他和汪瞎子之前的谋划已面临夭折,还得重起炉灶,希望朱一贵能把那点野心用对地方,暂时把民意推上正确的道路吧。
李肆并非神明,他并不知道,此时的朱一贵满心都是恐惧。
他那间小小办公室里挤满了墨儒院事,不是悲痛欲绝,就是义愤填膺,除了声讨凶手之外,还纷纷要朱一贵出面。推着东院提国悼汪士慎的议案。
对这些院事来说,汪瞎子这一死自是极为可惜,自此他们再无领袖,难跟两院道党乃至政事堂抗衡争权。而把汪瞎子作为一面旗帜高高树起来,也算是死人活用,让他们这些人还能沾着汪瞎子的光。稳住屁股下的位置,现在只有汪瞎子的亲密战友朱一贵能办这事。
朱一贵扫视着这些人,先是意识到他的理想之门正缓缓开启,为此而欢欣鼓舞,接着才是无比恐惧。美好未来就在前方,可脚下却是无底深渊,随时就会一脚踏空摔下去,没什么比这种感觉更可怕了,这就是生死之间的辗转。
汪瞎子……是他指使人杀的啊!
这恐惧上了心头,朱一贵才为自己的所为而无比懊悔,看这些院事的目光也不同了,就觉得这些院事个个都在狞笑。而自己喉头冒着烟,怎么也开不了口,就怕一说话,这些人里知自己跟汪瞎子起了冲突,汪瞎子不仅要退出墨社,还要查自己烂事的人会蹦出来,招来警差当众拿了他。
再看角落里缩着,也是满脸惊恐的杜君英,朱一贵对他的杀心比对早前要杀汪瞎子的心还灼热。
“你真干了!?”
勉强应付了那些院事,待人走了,朱一贵哑着嗓子问杜君英。
杜君英几乎都要哭了,这算什么?他先摇头后点头,三日前,他的确让心腹找过三合会的人,许了两千赏格,还有两千事后付。可三合会接洽那人说,要找可信的人来,动手至少得在五日后,到底是不是那人干的,他真说不准。
得知自己还有可能摆脱嫌疑,朱一贵反而更怕了,这事怎么搞成这样了?万一不是杜君英那条线动的手,可最终查到自己头上,那简直比窦娥还冤。
惧到极点,反而笃定了,朱一贵稳了稳心神,决然道:“咱们只能朝前走了,你那心腹可得处置好,最好是……”
朱一贵冷冷看住杜君英,后者打了个寒噤,赶紧摇头:“是我杜家子弟,不能这么干!不然纰漏更多了,我会处理好的。”
朱一贵咬牙道:“那就让他滚去南洋甚至天竺!越远越好!”
杜君英不迭点头,再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朱一贵冷厉地笑了:“怎么办?只要坐上汪瞎子的位置,一切都好办!”
东院在第二日就通过了国悼汪士慎的谏议案,西院同日附议,政事堂这边,宰相薛雪依稀感觉到了什么,没敢直接批黄,而是请红,把事情推给了皇帝,皇帝回复很利索:准。
就在两院、政事堂和皇帝正将汪士慎之死当作砝码,为各自的谋划添砖加瓦之时,东京总警署的动作也很利索,凶手抓住了,可这并不等于真相水落石出。凶手招认是三合会的人指使,许了三千两赏格,而那人到底受谁指使,就非他所知了。
刑部发下紧急通缉令,缉捕国内所有三合会成员,随着这张大网撒下,非但朱一贵惶惶不可终日,另外一些人也度日如年,寝食难安。(未完待续。。)





第十七卷 第八百七十七章 踩着尸体前进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128 23:23:58 本章字数:4962

琉球那霸军港,白延鼎登上自己的新旗舰辽河号,这艘新一代巡洋舰本是他万般期待的,可现在心绪却像是被轰烂了的战舰,死死沉在海底。
“你到海参威去,寻个安全处藏起来,对外就说是去办药材生意了……”
白延鼎幽幽说着,背后立着的白俊兴如蒙大赦,憋了许久的一口气长长吐出。
望着白俊兴的背影,白延鼎心说,这家伙不过中人之资,办事勉强合格,可没想到,自己前些日子昏了头,随口一说,他居然就把事情办成了!
之前白俊兴去了东京,前脚刚走,白延鼎就后悔了,再派人去追他,汪瞎子已死在东院门口。见到来人,白俊兴以为是押着他办事的,还兴高采烈地打听会有什么赏赐……
赏……不是白俊兴跟年羹尧和周昆来有来往,万一那两人有所察觉,借此事要挟乃至卖了自己,白延鼎都想把这家伙直接沉到冰洋之下去。
杀了汪瞎子有什么好处?没了特案团,刑部和禁卫署也会查到自己的。
白延鼎脸色倒是平静,可眼瞳中却翻滚着惊天波澜,此时此势,该怎么挽救呢?
“如果有替罪羊就好了……”
白延鼎喃喃自语,他没看西面,国内形势他不是很清楚,要找也没处找,再看北面和东面,白延鼎捏住下巴,若有所思。
“咱们怕要成替罪羊了,往日有些兄弟性子太急,手脚不清,在刑部文档上已经挂了号,现在汪瞎子真死了,怕是要把罪名栽在咱们头上了。”
“现在已查到了三合会,离警差上门拿我们还有多久呢?谁都知道,三合会在江南就跟咱们来往最密。”
龙门某处茶馆里,几个华服员外又聚在了一起。他们面色灰败,一脸天已塌掉的绝望。
另有人还心存侥幸地道:“说个三合会就是了?三合会在国中有好几股人马,有跟劳力公司打交道的,有跟风月场所打交道的。还有跟江湖黑道来往的。跟咱们来往的是劳力公司那一条线,就他们也还分好几股,有卖丁壮的,有卖女子的,还有作南洋南洲甚至东洲殖民地生意的。国中要汪瞎子死的人可不止我们,有本事找三合会办了这事的也不止我们。”
再一人痛心疾首:“咱们也就是发发牢骚,谁想着真干了。谁这么直愣啊?”
还能镇定的一人道:“真相总能水落石出的,清者自清,只要没做过,又有什么好怕的?”
脸色最不好看的人冷哼道:“真相?真相不是查出来的,是看上面的需要!若是矛头对准了我们,我们就是凶手!”
众人沉默,这倒是“真相”。
“就看汪瞎子领起的这股声潮会向哪里转吧,之前南北都有。有些乱,汪瞎子的传人,那个朱一贵好像领着整治咱们这一路的任务。现在看他是怎么行事了。”
这人再如此说着,“朱一贵”这个名字,也终于由不值一提的汪瞎子伴当,上升到领潮人。
就在各方人马焦灼不安之时,国中缉捕三合会的行动也轰轰烈烈铺开。而国中人心虽不如之前皇帝在西安遇刺那般沸腾,却也已汇聚成一股莫大风潮,之前刚掀起的南北废奴声势骤然烟消云散,大家都等着刑部从三合会身上挖出什么线索,找出谋害汪士慎的真凶。
汪士慎之死,一国为之震动。报纸连篇累牍追忆汪士慎生平功绩,同表其哀,皇帝甚至允了国悼,这还是自段宏时之后的第二桩,动静如此之大,与其地位似乎不相称。汪士慎在一般小民眼里。也就是个“御史大老爷”,而其在东院里也只是个普通院事,只是靠名望结有一党而已。
让两院、舆论以及朝堂如此大动的真正原因还在于汪士慎之死明显牵涉着国政之争,以刺客暗杀国院院事来解决政争,并且成功,这还是英华立国历史上头一桩。稍知英华国政的人都清楚,一场大风暴即将来临,就不知道这风暴会降在谁头上。
“伪英乱矣!”
太湖洞庭东山疗养院里,化名艾尹惕的爱新觉罗允禵兴奋地喊着,一如之前的某人。
“要乱?这怎么使得?侄儿在这山清水秀之地感悟天地之灵,习文作画正有大进,怎能乱呢?现在我的字画一副都上十两价钱,可以进东京的书画联行拍卖了,乱不得啊。”
同院的艾宏理,也就是爱新觉罗弘历发着牢骚,他在英华的书画事业刚刚起步呢。
“我说皇上……小四!你还当自己是不是满人!?”
允禵见侄儿就像换了人似的,就觉无比心痛。
“咱们满人天下其实已丢了,十四叔,你承认吧。北面那妖婆治着的江山,还真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
弘历也许是沉浸在了艺术的天地里,竟然对时局有着通透的彻悟。
“你……唉!我找老四说去!”
允禵离了弘历的小院,来到胤禛的小院。他们一家三口都被软禁在这里,但也不是绝了跟外界的联系,相互可以来往,可以读报,还能每月申请一次外游散心。而胤禛写稿子,弘历画画,都还能在审查之后,以化名对外发表。
到了胤禛的小院,允禵再道一声“伪英乱矣”,正由李卫喂奶的胤禛却没了“国家危矣”那般喜色。
“这有什么乱的?”
胤禛擦着嘴边的奶渍,情绪很是消沉。
胤禛比他儿子还看得通透:“圣道已在谋着北伐了,现在这乱子,不过是推着圣道把北伐提前一些,紫禁城那女人脑子若还清醒,南北最急的该是她。”
允禵不解:“汪士慎遇刺明显是这伪英国内之争,争到用刺客行事了,还不算乱?”
胤禛摇头:“本心当然想着这英朝越乱越好,可跟十四你说心里话,看多了西洋之事,越来越觉得圣道调治天下,走的是寰宇大势。这英朝真要分崩离析。还得寰宇大势剧变,否则……今次死了个清流领袖,不过是疥癣之患,处置好了。还有助于凝聚国势,处置得不好,也不过挖块肉而已。”
一边李卫恨恨道:“眼前这形势,是个人就知道该把屎盆子扣去北面,甚至都用不着那李肆出面,接手汪士慎那个朱一贵振臂一呼就行。”
说到朱一贵,允禵皱眉道:“此人早年不是在台湾自起吗?骨子里就是个反贼。我看之前的报纸,汪士慎是借贩奴事把矛头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