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659部分

草清-第659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清生变,这不符合英华缓图北方的方针,那么怎么办呢?
好办,这几年下来,英清贸易往来,已经培养出了一个买办利益集团。由买办利益集团施展战略忽悠技能,说服满清也垦殖关外!山西、河南、直隶等省人口繁衍,早已地稠人密,推动满清治下的汉人也朝关外去,甚至英华资本都可以插手助力,大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陈润道出这话,众人都摇头了,觉得陈润虽精外事,却不怎么熟悉满清。对满清来说,关外就是根,根没了,不管是满州还是大清,就彻底倒了。你暗中鼓动家贼刨根,再跟满清说,既已如此了,你也赶紧来一并刨吧,晚了就没了,你说人家能不跳脚?能听你的?
陈润一笑:“满清明禁鸦片,各地督抚和东西两面军方却暗设烟关。自己贩运,由上还追到太妃和各位王公宗室,谁还在意什么根基?在意的都是眼前各自的利!”
但他却没说服众人,大家都觉得满清还没到上层完全腐掉的地步。那位恂亲王背后就站着还一心为满人着想的势力,而那个茹喜的心思也难定,乾率帝身边还团结着不少以大清为正朔的汉臣,近些年满清也在搞满州复兴,满人认同。
因此这一策用力太直接,局势变得太快,满清真有可能崩掉,到时北面大乱。英华不得不出手,可就乱了先布局于外的原则。
看着上司谢承泽微微摇头,陈润遗憾地叹了口气,他这一策也只是漫天开价。现在受阻,只好拿出中庸一些的方案。
“臣仔细查过辽东地形,特别注意到宁古塔副都统辖地的海参崴,此处是天然良港,终年不冻。若是与满清、年左相商,让其在宁古塔开荒,有此良港,与英华和朝日贸易。当能事半功倍。”
“宁古塔本是满清流遣之地,而盛京和吉林之地才是满清更在意的龙兴之地。现在年羹尧拓殖之势渐成。若是让满清弃宁古塔守盛京和吉林,他们肯定是乐意的。”
“与此同时。我们依旧可以推动满清垦殖关外,以满清现有的格局来看,他们想坐稳宋辽之势的北辽,也必须在关外另开局面。”
陈润的中庸方案还是遭到以汤右曾为首的英儒派反对,他们依旧担心满清会反应过激,促生大变。
李肆心说,陈润哪里是不懂满清,他根本是懂得精熟!他很清楚满清的心理底线。在自己前世里,满清被沙俄接连以《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库页岛和黑龙江以北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也没见满清上层哭喊说满人和大清就此绝了根的。
李肆没亲自开口,宋既等人出面支持,他们已经看到了,此策跟罗刹人相关。
果然,陈润就谈到了遏制罗刹人的策略。
推动汉人垦殖关外,这是打底,有了这个底子,才能跟罗刹人相争。罗刹人几十年前就到了外兴安岭,跟满清在雅克萨打了好一阵后才暂时停下来。如果能在关外堆上几十万汉人,这底子可比罗刹人雄厚得多,要向北跟罗刹人相争,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具体怎么争呢,大家心里都有了底,那就是商货之利。极北之地虽苦寒,却还是有毛皮,有矿产,有牲畜。单单说毛皮,仅仅只是满清就能有偌大市场,更不用说英华,富贵人家不惜千金,只求一领狐裘。
只要关外有了汉人,再有厚利,以汉人为本,驱策当地土著,靠英华民间早已熟悉的武装商队模式北进,罗刹人不仅别想再如李肆前世那般,一路南下到黑龙江,说不定会丢掉西伯利亚东面。
“我英华从外事和贸易上入手,需要的仅仅只是嘴皮功夫,外加一些民爵而已……”
自东面遏制罗刹人的方略就此成熟,总结而言,就是推动年左自立,让这一对做开国梦的家伙替英华开荒,同时推动满清垦殖关外。有了人就好办事,而人还是汉人,以后怎么都是华夏的一份子。
当然,包括李肆在内,在场众人都故意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由年左和满清办事,汉人在关外垦殖的代价自会无比高昂,其间不知会伴随着多少血腥,说是白骨累累也不为过。而这个代价英华怎么也付不起,现在有年左和满清背着,即便想到,故作姿态地哀叹之余,心中却是庆幸不已。
陈润这一策全面而缜密,又都是借力而为,即便是汤右曾陈万策等人都觉得是良策,毕竟不需要英华亲力亲为,甚至都不必花多少钱,李肆首肯之后,就由通事馆联合各部去谋划细节了。
“难道漠北方向,也要学东面这般,有了几十万汉人在当地扎根,才谋取北面?”
陈润退下,范晋再次提到漠北,额济纳河和居延堡大胜,使得漠北局面大开,此时若不趁势而进,那这一场胜利就得不到最大的收益。
“秀才,你刚从交趾回来,该是还没来得及看到薛雪和张汉皖的呈报……”
李肆心情极好,唤着范晋的昵称,示意秘书递上相关资料,厚厚一叠,正是之前李克载百般求李香玉而不得的绝密资料。(未完待续。。)





第十五卷 第七百九十八章 辛亥,沸腾的大时代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107 22:41:31 本章字数:3571

薛雪和张汉皖的漠北蒙古处置方略,其实就已经谈到了如何遏制北面罗刹人的对策。其中包括三个重点。
一是重新调整漠北格局,扎萨克图汗部、额济纳土尔扈特等部将成为牺牲品,他们本就是负隅顽抗者或是此战罪魁祸首,其他蒙古诸部一点也不同情他们。
小策凌的准噶尔部将得到额济纳土尔扈特部的旧地,策棱的三音诺颜部也将取代扎萨克图汗部,统领满清时代的科布多以及扎萨克图汗部所辖诸小部族。作为附带的惩罚,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也必须交出一些部族。
这些部族的生存之地在哪呢?就在罗刹人手里。这是方略第二点,薛雪建议设立北庭行营,以军领政,直接统管漠北,图谋北海乃至极北之地。而扎萨克图汗部、额济纳土尔扈特以及其他部族,必须要从罗刹人手里抢地才能生存。当然,英华会给予武器,提供给养,协助训练,同时与其通商货往来,扶持他们去夺罗刹人的地盘。
北庭方略不是光靠蒙古人,薛雪和张汉皖都认为,必须继续向北修路建堡,同时在沿路合适的地点移民屯垦。目标是夺罗刹人的厄尔口城,在北海占住脚,以此为北庭行营的治所。英华是骨,蒙古人是肉,有骨有肉才能施足力气。
第三点涉及的是骨肉如何相融的问题,薛雪认为,满清时代的盟旗制已不适合英华,英华必须要更深地插手部族内部事务。这一点在英华国中的苗瑶各部事务上已有很深体现。
各族的确与汉人的风俗不同,生硬地改制。会引发诸多问题。薛雪这几年在相关事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他所完善的“族法制”。既让各族融入了英华国体。又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各族各部自主。用在蒙古人身上顺理成章。
所谓“族法制”,其实就是将英华现有的地方政制削削改改,换上了各族自己的外衣披上去。原本英华从中央到地方就有分权,以此分权来吸纳各族,早就有了根底。
各族需建长老会或部族会议。族长自选,这都是形式。甚至各族都可自定律法,但先决条件是承认皇英总宪,承认族人和土地都是英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律法需要成文。需要有形式上的合法确认。当然,仅仅只是将本族习俗族规整理成汉文。这已是在引导各族融入英华。
而族法制另一项关联政策,则是细分各部,不设立以各族为主体的省级单位。譬如青海,即便都是藏人蒙人,各部族也不直接面对中央,而是面对青海省,相关的争议,都归拢到法律这一条线上。薛雪建议设立漠北省,置于北庭行营管辖下,也是依此道理。
以族法制套在各部族头上后,薛雪还携英华胜者之姿态,宣布将漠北若干战略要地,以及水草茂盛,适合屯垦之地收为国有,未来将容汉人移居,或容纳不再游牧的蒙人。推动汉人跟各族混居,这也是英华在广西、云南和蒲甘的管治原则。
范晋匆匆看完,皱眉道:“如此说来,在北庭也依旧是以守为主?除了北海,其他地方都靠推着蒙古人去争,这不是大举攻取的路子。”
苏文采解说道:“漠北一战,准噶尔态度首尾不定,薛次辅和张大都督都认为,西面数年内当有大变,因此西北之事,当以西为主,北面为辅,极北之地不急在一时,该是十年之策。”
说到准噶尔,范晋点头释然,陈万策等人吐了口气,薛雪和张汉皖,乃至枢密院都是这态度,北进方针已不可能确立。在场众人,也就萧胜捏着胡子,甚觉遗憾。
李肆道:“北庭行营……不如就直接叫北庭都护府吧,再把肃州的安西大都督府改为安西大都护府,统筹西面军政事务。枢密院和朝堂议定北庭都护的人选,以及薛雪张汉皖所请诸事。朕以为,他们的意见都很好。北面我们要伸手,但国家的手只伸到北海,剩下的就让蒙古人,让国中工商自己去争,争到什么程度,就看他们自己。”
自东北和西北对抗罗刹人的方针就这么确立,英华在西北要伸手,但不是全力投入。而设立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不仅是将主领军事的都督府改为军政同领,复唐时旧地的用心更是昭昭,众人都对视一眼,心说陛下已对准噶尔,对那位骑墙观望的噶尔丹策零不耐烦了。
都护府这名字出来,萧胜赶紧道:“臣请也改南洋大都督府……”
这当然是题中之义,萧胜是在提醒李肆,南洋呢?四哥儿你别忘了咱老弟弟……
谢承泽和汤右曾也同时道:“交趾之事……”
交趾人老喊着内附,总得给点回应,不能老一直拖着吧。
从朝鲜日本到满清关外,从漠北到准噶尔,从南洋又转回交趾,这一圈转得众人脑袋发晕。放眼于外,四面苍茫,全都是大展身手之处,这也是一种苦恼啊。
“慢慢来……杨适,准备晚膳,今天不议就不散会!”
李肆也抹了抹额头,江南安定,不止意味着今年几百万意外之财,还意味着一国任督二脉打通,能够再次内气外放。当年英华还只据有两广之地时,就占了南洋,如今的英华跟那时相比,几乎就是圣域高手,还不知会翻搅出多大动静。
大时代,英华所领的大时代,已不止推动华夏历史,开始推动寰宇历史了。
这一日的御前政务会议,想必百年后都会是课本上大书特书的内容,就不知道后人会取个什么名字呢?
这一刻,李肆走神了。
李肆这个疑问。在年中时就有了解答,这翅议的诸多决策已在国中各阶层流传。这一年是辛亥年,大家都称呼为“辛亥定策”。而当欧人在多年后追寻华夏崛起的脉络时。首先就发现了这一项历史事件。他们的称呼更直接……辛亥革命。
看起来这只是一次因江南融入国体的临时会议。可英华不仅手头有了宽裕的钱财,还因战胜漠北蒙古,而将对抗罗刹之事提上了日程,连带一圈外事都扯了出来,因此会议上确立了华夏扩张运动方向和原则。
在这翅议上。英华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梳理地自己的对外政策,通事馆王道社的“王道主义”成了对外扩张的理念基础,同时认定了自己的敌人。不管是正在厄尔口城埋头写报告的罗刹人切尔雷赫,或者是正在黄埔教堂里作祷告,祈祷自己撒出去的英镑能换到关于蒸汽机的切实消息的不列颠人夏尔菲。都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已被英华从感觉到实践上都列为首敌,正要从海陆两个方向发起挑战。
整个欧罗巴也不知道,英华就是从这一天起,清晰无误地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将其明确地写入了国家级的正式文件里。北到西伯利亚,西到西亚和天竺,南到另一个半球,而东面……欧人所称的“太平洋”,英华所称的“大洋”,从两岸到大洋上的岛屿大陆,更是英华的后院。
欧罗巴人怎么感受,那已是多年后的事,就在这一年的三月,第一批受惠于此策,或者说是被此策驱策的受害者,感受却是无比复杂。
平壤府城,三月寒风,左未生依旧把扇子挥得呼呼响,而他脑袋也摇得如扇子一般,语气异常沉重:“这是陷阱,是毒饵……”
年羹尧拳头塞在嘴里,眼瞳光亮闪烁不定。
英华朝日通事陈润通过中间人传来的消息,让两人大吃一惊,得了陈万策和胡期恒的确认,这才相信此事为真。
“亮工,这一步跨出去,再无退路,而根基却是在宁古塔这种苦地,失了山东的话,先不说山东是中原门户,孔庙……”
左未生即便没看清英华在此事上的用心,却能明白此事的后果,他还在表示反对。可就因为此事收益也太大,连自己都觉异常矛盾。
说到退路,年羹尧眼中光彩黯淡了一些,他的确是想留一条退路,而英华的建议就堵绝了这一条路。
“我们可不可以不明处自立,而先暗行其事?山东且先留着,待数年后垦殖之事大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