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647部分

草清-第647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早有言,西北大敌是谁?不是乌里雅苏台的喀尔喀蒙古,也不是西域的准噶尔,而是他们背后的罗刹人。”
“罗猫妖早就发回了消息,罗刹人自圣道十年末光绪之乱起,就加大了蛊惑喀尔喀蒙古的力度。今日传回的居延堡战报里就提到,三音诺颜部人手一杆罗刹火枪,后面的蒙古大军,估计还混着罗刹人,他们的火炮,怕也是罗刹人给的。”
张汉皖说到罗刹人,方堂恒就恍然大悟。
“蒙古人这两年没动,就是在跟罗刹人讨价还价,看能搞到多少火器吧。”
张汉皖点头:“所以啊,大战还有得打,这仅仅只是开始。”
方堂恒皱眉道:“老张啊老张,你还当我是新兵牙子般糊弄?跟罗刹人在西北打,怎么可能还有几万人的大战?到时怕是在跟老天爷打,跟冻土和冰雪斗。”
张汉皖撇嘴道:“那可是开疆拓土的伟业,不愿意的话,你也可申请转调朝鲜,韩再兴那边正少一个得力的前敌主帅当副手。”
朝鲜!?
方堂恒连连摆手,那个泥潭,他才没心思陷进去。两年多里,赵汉湘和杨堂诚先后在朝鲜干过前敌主帅,结果都大病一场,不得不回国,原因居然是杂务太多,心力交瘁。
为什么呢?因为麾下五万前方人马里,既有“志愿军”,又有韩军。而志愿军里,国人、日本人、暹罗人、广南人,各个盟国都有,怕不下十七八个国家。每次开军议会,一件小事就要布置半天,一句话出口,同时有十来个翻译转译给各国军官,皇帝都曾经抒发过感慨,朝鲜主帅那位置,没有唐僧的嘴唐僧的心,可真干不了。
韩再兴已经变成唐僧了,张应的口舌功夫,更是连老姑婆都甘拜下风,可其他人怎么也干不下来。
偏偏皇帝对朝鲜兴致缺缺,朝鲜战事一直胶着不定,大韩崇道皇帝只能占着半边国土,跟北面年羹尧和李光佐一直顶牛。现在更在平壤以南两百八十里处建起了一条纵贯东西的长堑,似乎要天长地久地打下去。
说到朝鲜,方堂恒心理终于平衡了,好歹在西北还有开疆拓土的功业等着。
赶走了犹自瓜噪的方堂恒,张汉皖抱着椅子背,盯住沙盘,继续思忖。他的目光没放在居延堡,而是继续向北,落在了北海。北海西面有一面小旗,旗上标注着“厄尔口城”【3】。(未完待续。。)





第十五卷 第七百八十五章 居延之血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928 23:46:09 本章字数:4166

张汉皖目光再扫向北面更广阔,地形却模糊不明,完全是随手而就的地域,摇头叹道:“陛下啊,你是自古以来,野心最大的一位皇帝。一般的国人只怕会把你当作杨广,把我们红衣当作为你而战,而不是为国而战吧。整个西伯利亚,不,北庭,你都想要……”
貌似苦恼,可嘴角却渐渐翘起,张汉皖再满足地自语道:“有这个目标,这一辈子也够了。”
居延堡东北二十里,苏泊绰尔【1】湖边毡帐如云,这已是十月初二,蒙古大军会师于此,战兵加上随同出征的部众,这里汇聚了近十万人马,几乎占了喀尔喀蒙古诸部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忱赌,准备了两年多的豪赌,但即便骰子已经离手,在飘满了哈达的汗王大帐里,还在进行着未尽的讨价还价。
“尊敬的汗王,从阿穆拜尔商到厄尔口城,算上哥萨克人,所有军队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人。在辽阔荒芜的西伯利亚,这么多士兵足以征服万里疆域,可向南到了乌里雅苏台,这点人马就远远不够用了。”
西伯利亚总督特使,厄尔口督军切尔雷赫很礼貌地回应着扎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后者拧着眉毛,不悦而又无奈地哼哼了一声,再没说话。
“安娜女皇在上,我们总督的诚意难道还不够吗?一万枝燧发快枪,四十门火炮,我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把这些枪炮拉过乌拉尔山。原本总督还希望派出我们最有才干的军官,教会各位汗王手下的蒙古勇士怎么用火枪和火炮作战,汗王们却顾忌太多,不愿接受……”
切尔雷赫转向土谢图汗。土谢图汗敦丹多尔济尴尬地嗯咳一声,没接这个话题。
车臣汗垂札布呲目怒道:“不必再说了!事情很明显,不打败汉人,我们就得奉汉人为主!你们罗刹人想要唐努乌梁海,就是从汉人手里夺食,他们绝不会答应!”
切尔雷赫哈哈笑了:“汉人?除了汉唐,一千多年来,有哪个汉人王朝愿意花力气争唐努乌梁海这样的荒僻之地?就算是之前你们所尊奉的大清。不也是先有《尼布楚条约》,后有《恰克图条约》,向我们俄罗斯出让了大片土地么?”
他脸色和蔼,语调恭敬。可话里却满含讽刺:“汉人从来都视你们蒙古人为宿敌,对待异族的政策也从来都是扶起一派,打击另一派,绝不让国境周边的异族做大。他们也从来只视长城以内的国土是他们的地盘,至于长城之外的原野荒漠归谁。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汉人都只住在长城里面,中原和南方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没谁愿意到寒冷荒芜的北方来讨生活。”
这明显是个中国通。一番话说得三个想借汉人之力,要挟俄罗斯付出更多力气来扶持他们的汗王脸上再难保持平静。
三个汗王气势弱了下来。切尔雷赫的气势骤然昂扬:“诸位汗王,你们没有退路:人绝不会给你们好日子过!一旦战败。也许汉人照样封你们为扎萨克或者亲王,但你们失去的,远远不止是唐努乌梁海!俄罗斯已经在这里了,你们的勇士手里握着的就是俄罗斯的武器,身后还有俄罗斯的大炮,如果你们还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抵抗汉人的侵略,俄罗斯将会抛弃你们,你们的族人也会抛弃你们!”
他以胜利者的姿态扫视汗王,冷声道:“你们必须赢!”
切尔雷赫离开后,三位汗王你看我我看你,异口同声地长叹。
自中原南北分立后,喀尔喀蒙古三部就开始有了摆脱满清控制的想法。直到乾隆登基,满清靠着满蒙联姻以及乌里雅苏台将军,仍然有效地管治着他们,让他们还不敢有什么台面上的动作。
可随着乌里雅苏台将军富宁安去世,满清一直没有补缺,而英华汉人又出四川陕西,兵锋直抵西域瓜州。当汉人在肃州以北,以军堡一路北上,同时用骑兵外加驱策准噶尔和青海蒙古袭扰漠北时,喀尔喀蒙古三部开始认识到,危机已经来临,满清已不可靠。
满清的确再靠不住,撤了定边左副将军行辕,却加了一个乌里雅苏台事务参赞,具体办的还是传递满蒙宗室姻亲消息这事,放弃乌里雅苏台的用心欲盖弥彰。
满清既然放手,之前给诸部定下的禁界限边等诸多管控之策也不必再理会,喀尔喀蒙古三部开始在汉人和俄罗斯之间权衡自己的未来。
汉人早早给出了条件,那就是依循青海蒙古例,接受更严苛的管制。汉人居然要将他们分成更细的部族,同时还以各类繁琐到头皮发麻的“律法”,来限制蒙古王公的权利,整个蒙古上层都以极度不屑的姿态,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拒绝。
俄罗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汉人通过满清传话说,只要公开倒向俄罗斯,汉人和满人,乃至漠南蒙古诸部都要联手收拾他们。因此,喀尔喀蒙古三部就只能暗通俄罗斯,加强军备。如果能当面挫败汉人的攻势,他们的棋局也就活了。
当然,为此他们就得付出唐努乌梁海的代价,同时在此战打赢后,就得向俄罗斯人“朝贡”,接受俄罗斯人的封号。
想到俄罗斯人毕竟还是慷慨解囊了,一万杆火枪,四十门火炮,这是他们卖光牛马儿女也买不到的硬货,三位汗王终于再度坚定了决心。
当围城的命令传到策棱营帐时,他召集儿子和部将,秘密吩咐道:“我们按兵不动,明日为之前一战的死者作法事。”
众人疑惑,不过死了四五十人。又没什么首领,何必作法事?多伦扎布品味之前跟汉人浅浅接触的经历,再想想前日忽然出现在军中的喇嘛,似有所悟。
“我是觉得居延堡少了什么。原来是少了天庙,战死的话,没祭祀作法事,这怎么可以!?”
望着层层叠叠围住城池的营帐,大批敌军涌出,从望远镜里还能依稀看到炮车在朝高处挪动,曹沾的同僚代去病发起了牢骚。
“是啊,所以我们就不能死啊!”
曹沾使劲叫着。可他的声音已被炮声盖住了。
圣道十四年十月初五,居延堡保卫战正式打响。
数千蒙古兵推着云梯车,集结在三四里外,就等己方的火炮制压汉人。乃至在汉人的城池上破开缺口。
可等来的却是前方霹雳般的炮响,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硕大的炮弹不断落在人群中,更绕着火炮置放的高地,扬起了股股烟尘之柱。
第一天完全是火炮的舞台,汉人的火炮虽然不多。却既准又狠,蒙古人炮手拼了老命,也没能把多少炮弹送到居延堡的城墙上,反而遭对方轰烂了八门火炮。
第二天。蒙古人识趣地将炮兵阵地后移,企图依靠数量弥补远程射击的不足。双方的炮战又持续了一整天。蒙古人终于有了进展,炮弹在居延堡的城墙上砸出了不少凹坑。而损毁的火炮则减少到了六门。
切尔雷赫都看不下去了,找到三位汗王发牢骚。蒙古人虽然不太会数数,可有识之士也清楚,再这样对轰下去,己方的火炮永无轰塌一段城墙,或者砸垮一座角楼之日。
汉人火炮发射的是二十斤弹丸,还架在八丈高的城中高塔上。俄罗斯给他们的火炮虽也是能打五六里的大炮,弹丸却都不超过十斤,而且还都是青铜造的大炮,不能持续轰击。
于是第三天,蒙古人采取了“步炮协同”的战术,一面用火炮轰,一面用步兵冲,至于会轰到自己人这事,就自求多福吧。
鉴于居延堡诡异的六面外形,攻城兵力也分作了六路,分片包干。蒙古人自不擅长攻城,但有大炮,又准备有充足的攻城器械,兵力还数十倍于守军,汗王和部将们都深信此城必下,唯一的问题不过是要耗多少时间。
“为什么这么急?这是要我们用尸体堆上城墙吗?”
三汗王所组成的联议王庭给三音诺颜部分了一面城墙,限期十天拿下,扎布多伦愤怒地质问王庭令使。居延堡可不是简单的军堡,城墙简直像是用石头堆砌而起的。而就算是一般的军堡,断护城水流,填平沟堑,再蚁附攻城,怎么也要半月一月。
“汉人正在调度兵马,他们的安西军加上准噶尔和青海蒙古部族,援兵估计会有两三万人。如果援兵到来之前,还没攻陷居延堡,那时即便撤退,也要付出极大代价。而真要退走,我们喀尔喀蒙古再没勇气聚起这样一支大军,以后举只能眼睁睁看着汉人用一座座军堡,一路修到漠北腹地,什么时候到了哈喇和林,什么时候就是我们喀尔喀蒙古的死期。”
策棱挥退令使,亲自对儿子解说。
“就算是攻下了居延堡,我们也得留出撤退的时间,喀尔喀三位汗王可不敢跟红衣决战。毁了居延堡,汉人要重修,至少又得一年,对他们来说,过得一年就算一年吧。”
策棱鄙夷地说着,多伦扎布已不太清楚父亲的想法,又不敢深问,只好问该怎么攻城。
“绝不靠近城墙半里之内,打一天作一天法事……”
策棱微微笑着,多伦扎布心说,这会不会太明显了?
第二天,多伦扎布才发现,自己是在杞人忧天。
就算卯足了劲,也没多少人能冲到城墙半里以内。进到两里内,汉人的小炮就开始轰击,一里以内,就有如雨的枪弹迎头泼来,更让人恐怖的是,这一里以外的枪击都很有准头。
土谢图汗部一队自忖武勇的巴特尔先登队冲了一里半,尸体就拉了一里半,如一条长长省略号。堪堪冲到半里开外,最后十来个人被一连串的开花弹和排枪淹没,点出了一个艳红而饱满的句号。
“呼……真爽……”
曹沾从角楼上的射击孔退开,给自己的十三年式线膛枪装弹,刚才那个句号,还有自己贡献的一小点呢。
不仅角楼有射击孔,城墙也都是这种设计,整整一日“血战”,流的都是蒙古人的血,对方起码在城下死伤五六百人。居延堡守军死三伤十一,其中一死三伤还是一门四斤炮炸膛,对英华官兵来说,制造局的黑心炮匠比蒙古人还可恨。虽然炸膛原因是新炮手紧张,填了两份炮药,可顶不住双倍药量的火炮,那就是劣品!
“不应该啊……”
作战间隙,守城官兵还轮流回营吃中午饭,代去病继续抱怨。
“战争不就该是耿直了脖子,全身血液都像是油锅翻腾一般,滋滋作响,一刀下去,血水泼了一脸,然后你觉得不仰天嚎上一嗓子,整个人就要炸裂么?”
听到这比自己还酸的书生意气,曹沾笑了,喷了代去病一脸米粒。
“这才几天,着什么急?”
曹沾早有心理准备,因为他曾经在桂真身边跟了三个月,对禁卫第六师在缅甸血战的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