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642部分

草清-第642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李昑是信的,英华本就是重利重商之国。待南洋诸国如盟邦而非藩属。立国后也再没用华夏历朝历代那种朝贡封藩制。甚至脚下的安南大越朝,都还允许他们自己用自己的帝位帝号,并未干涉。
再听到陈润后面的话。李昑脸色由红转紫。
“真的吗?真是这样,李光佐又何苦来哉!?呵呵……哈哈……啊哈哈……”
李昑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既然天朝连名目都想好了,小王也就不推脱了,陈通事,下国朝鲜。叩请天朝大军入朝鲜!”
李昑正衣冠,深长拜。陈润坦然而受。
汉城议政府,李光佐铁青着脸问左未生:“南蛮已动海军,还有蓝衣兵护着废王,之前大将军所料有所疏失啊,还望早早准备。若是不赶在南蛮红衣大举入朝前,夺得朝鲜全土,握得朝鲜大义,下官早怀死志,怕大将军与左先生的谋划,也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左未生点头道:“锡保所部该已过鸭绿江了,放心,他们都作你们朝鲜官兵装扮,既是安你朝鲜人心,也是安我大清朝廷的心。你也知道,此事两太妃、十四爷和皇上,都是隔岸观火,只要大面上不落下把柄,名义之事,他们都不会马上偏向废王。”
“至于大将军人马,你也看得明白,你们水师太弱,海路难走,大将军的人马也不可能走陆路,因此还得看时机。”
李光佐有些烦躁地道:“下官说的不是这个!废王的两翁主已逃脱,宗室女里也未有合适人选封为翁主,下官已认了让小女为二公子之妾,也算是暂时有个交代,大将军和左先生之前按所言的帝位……”
左未生打了个哈哈:“帝位……就这么急么?废王都还在呢,太妃和十四爷那边怎么也得等到废王去了,才不会跟大将军在这事上掰手腕。此时真即了帝位,领议政你真不怕大将军脸一翻,入朝大军是为讨伐逆藩而来?”
李光佐愣住,许久之后,才颓然长叹:“是,下官是太过心切了。”
左未生也沉默了,心中却暗道:“你真马上立起一个朝鲜皇帝,不是逼着大帅跟朝廷翻脸么?当初哄你入局的幌子,居然还当真了,愚人啊……”
两人正相对无语,一份急报送来,李光佐拆开一看,整个人似乎瞬间就石化了。
隔了好一阵,本没太上心的左未生也皱起了眉头:“领议政,是南蛮红衣入朝了么?这般失态?”
李光佐闭眼,深呼吸,将书信叠上,再睁眼,又展开书信,似乎觉得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
再一字一句,眼珠子似乎粘在纸上一般看过,李光佐脸色不对了,先红后紫,再青再白,胸口也剧烈起伏,最后几乎就跟牛喘一样。
左未生心说难道是这家伙被杀了全家?
就听哇啦一声,李光佐张嘴喷出一大口血,整个人滑下椅子,仰面朝天,手在空中抓握着,就在嘶喊:“怎么会……怎么、怎么可能!?”
左未生顿时也一身冒汗,哆嗦着手扯过书信,看清了内容,也顿觉眼前恍惚,胸口郁闷欲呕。
好……好胆、好谋算!
“让李昑当皇帝?官家啊,你也真想得出来……”
黄埔肆草堂置政厅,前来检查李香玉作业的朱雨悠翻到朝鲜文报,抿嘴笑着。
“皇帝的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所以呢,再弄一个皇帝出来,往好的说,是跟我做伴,往坏的说,也让他尝尝高处不胜寒的滋味!”
李肆微笑着揽住朱雨悠的腰,这懒美人就爱睡,似乎时光也因此在她身上凝固,容颜身段都没怎么变。前些日子急怒攻心,压下了怒火。燥火却总难平……
此时充任保姆的李香玉,正带两位朝鲜翁主在后园玩耍。听到称呼,大的和顺很认真地纠正道:“香玉姐,我们不过是小小翁主,当不得……”
李香玉也很认真地纠正道:“错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公主。”
置政厅里,朱雨悠问:“那国号还叫朝鲜么?也好,两字总是差一些的。”
李肆摇头:“送佛送到西,当然还得是一字。只是这个字。还得如明太祖那般,是由我们给的。呃……我还没想好,娘子,你学识渊博。你来取。”
朱雨悠笑了。这夫君,人家一国的国名,还让自己这么个妇人来取。要人家知了内情,还不得集体跳海啊。
可李肆认真地怂恿着,朱雨悠推却不过,总是慵懒的眼瞳里也闪起了光亮。
“如今李昑所领之地不过朝鲜之南,旧日那都是马韩、辰韩和弁韩,也就是所谓的‘三韩之地’。莫若就叫……‘韩’吧。”
李肆脸色有些古怪,朱雨悠忐忑地问:“不好吗?”
“好好。娘子一字定国啊,就这个了!”
李肆将脑袋埋进老婆怀里,不让她看到自己脸上的错愕表情,泥马还真是脱不了这个韩呢,大韩帝国,就此在自己的手中成立了。
“韩……那李肆,来、来真的!”
汉城议政府,左未生颓然无力地软在座位上,心道自己真是料错了李肆,那家伙从来就不在意颜面,他是一个商人!他怎么会在乎邻居是王还是皇,是盟邦还是藩属?当初定大清为英华的侄国,也不过是抱着一种恶作剧的心态,看协定列得密密麻麻的通商条款,就知道他真正在意的是这事。
不,还不止李肆一人,英华一国也成了不在乎颜面的夷狄之国,商人就为卖鸦片,就敢聚私兵攻伐他国。皇帝还是国王,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
因此李肆能毫无顾忌地扶持李昑为帝,脱了昔日华夏藩属的地位。而这对自己和大帅的事业来说,麻烦就大了。对李光佐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
李光佐想的不就是朝鲜自立么,结果没在自己和大帅这拿到,他所背叛的废王李昑却拿到了。怪不得李光佐会吐血,左未生就觉得,换了自己,多半已经举剑自刎了。这不是意味着之前的背叛,之前的血汗,全都化为烟云。自己所努力的事业,居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成功,心志再坚强的人都不可能承受。
“领议政,节哀……南蛮既然如此笼络废王,说明他们还无力大举入朝。而废王称帝,也失了大清藩属之义,沦为大清叛贼,大将军更有入朝讨伐的名义,只要我们动作快,扑灭了废王,这大义还能握在我们手中。”
左未生如此安慰着,李光佐已无神采的眼瞳,隐隐闪起光亮。
“前方就是鸭绿江!?过江!注意了,遇人便说……”
“标下晓得的!就说是大清援朝联军!我们是……”
鸭绿江边,一支大军正待渡江,个个都是朝鲜官兵装扮,脑袋后面却拖着一根辫子。
听到官长问询,一股呼喝声响起,久久回荡在鸭绿江边。
“清鲜联军!”
琉球那霸港,韩再兴皱眉道:“怎么叫这个名字?”
张应叹道:“为了帮朝鲜国王收拾人心,咱们不能打大英旗号,也不能再穿红衣,不能叫英军,咱们得跟日本人混在一起,叫……”
韩再兴嘀咕道:“志愿军……这名字……”
他品出来了,“这肯定是陛下起的,就是这种味道。”
“雄赳赳,气昂昂,打到鸭绿江——!”
两人正说话间,码头处正上船的一片浅黄身影里,军礼监的说书先生扯着嗓子,唱起了怪异却激昂的歌。
大英援朝志愿军主帅韩再兴,副帅张应,呆呆看着那浅黄军衣,一脸惨不忍睹,外加百般委屈,捂脸哀叹。(未完待续。。)





第十四卷 第七百八十章 朝鲜风云:鸦片、祸狗和红颜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925 23:42:15 本章字数:4319

圣道十二年六月,朝鲜国王李昑在釜山登基为帝,国号为韩,年号为崇道,意义自然是追随圣道皇帝之路。英华扶他为帝,许朝鲜自立,李昑自是满心感激。虽都是皇帝,却绝不敢跟李肆平起平坐,不仅在年号上表了忠心,还要求本国处处以英华为尊,包括继续称呼李肆为大皇帝。
大韩立国,不仅极大地鼓舞了站在李昑这一边的朝鲜军民的爱国热情,还严重动摇了李光佐一派的决心。不少文武官员跟随李光佐叛乱,目的就是在未来的朝鲜帝国之下分润新的利益,现在朝鲜帝国没憋出来,原本的国王李昑却得了英华支持,一步到位,弄出来个大韩帝国。
消息传到北面不过数日,就有大批官员逃奔南方,更有宗室决断地南投,李昑现在还没儿子,他要是翘了,总得有李家人接大韩皇帝的位嘛。
李光佐正如狂潮一般向南逼压的兵锋骤然停了下来,李昑的军队却士气猛涨,有了敢战之心。不仅是因自己摇身成了“皇军”,大批精良火枪也正从海上运来,源源不断地发到军中。更有穿着浅黄土色军服的英军,不,该叫“志愿军”,一批批自釜山和蔚山等南面海港上岸。
前景无比光明,李昑和手下的文武官员充满信心,这信心自然跟新得的国号和帝位有关,但更多还建立在《英韩友好协定》,俗称《釜山条约》这份盟约上。
英韩相互承认主权,并约定世代友好。大英从各个方面帮助大韩收复国土,包括出动军队,卖先进武器,提供军费贷款。而大韩则全面开放通商。并且出让海关权偿还贷款,并免费租借济州岛。
鉴于大英不愿刺激满清。让其将局势误读为大英要自朝鲜方向深入满清关外之地,大英军队以民间自愿者的身份入朝。这仅仅只是名义,终究还是英华红衣嘛,韩人是这么理解的。
因此釜山蔚山等地官员组织起大批民众搞欢迎仪式,锣鼓喧天地迎接“王师”。可名为“志愿军”的王师里,竟然大多数都是口吐“阿里嘎多”的倭寇,这让民人极度惶恐。顺天甚至还发生了欢迎人群崩乱,踩踏死伤无数的事件。
还好,恐慌很快就被控制住了。韩人们发现,志愿军里还有中国人,虽然不多,却管理着整支部队。六月下旬。随着英华两位少将入朝。志愿军确实是英华红衣的结论也得到验证,忐忑不安的韩人们终于镇定下来。
以萨摩人为主,补充九州所募日本人。总数五千人的日本师,加上两个南洋殖民营,两个红衣营,以及若干炮兵,志愿军规模不大,人员到齐也不过一万四五千人。
志愿军的作用是充当尖刀。真正要挑起重任的还是“韩军”,李昑在英华枢密院的帮助下。紧急展开新军编练工作,准备将手中军队扩充到五万人,而且全是装备燧发枪的火器军。枢密院当然很积极,韩军早日成军,英华红衣早日把圣道四年式的旧枪换掉,而且给韩人的旧枪还是按新枪计价……
志愿军的出现,让李光佐和左未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一面收缩兵力,一面催促锡保所部“联军”尽快南下。
锡保是年羹尧从江西接出来的,光绪之乱时,因为还在赶路,避开了那场血腥风波。乾隆登基后,对他既防也用,缴了他的满军营,把他丢到关外当盛京将军。
此次他以联军名义入朝,的确是有年羹尧推动,允诺可以在朝鲜获利。另一方面,太妃、恂亲王和乾率帝也怕英华自朝鲜入盛京,顺水推舟地同意了锡保出兵。
可锡保所部“联军”不过五千人,不仅没什么大炮,兵丁手里的碎发枪还是“盛京造”。锡保虽熟悉火器军操练之法,但时日尚短,这支联军战力很不可靠。
不仅李光佐惊慌,左未生也急了,他们虽已动员起朝鲜所有营镇卫戎军,兵员足足十万,但八成都是拿着刀矛弓箭的农民,根本不堪战。剩下的兵丁虽是以火绳枪,弗朗机炮等火器为主,收拾李昑的旧军没问题,对阵志愿军和新韩军却毫无把握。
左未生紧急求告年羹尧,要求冒险自海路派援军,送军械入朝。
山东登州府城,立在北门城楼,眺望庙岛长山岛,年羹尧的脸色如海面一般平静,可目光不断变幻,显出他内心正波澜翻滚。
年羹尧没头没脑地自语道:“是不是就此而止的好?”
身后的年斌惊呼道:“大帅不可啊……”
年羹尧已生退意,他看清了朝鲜局势。圣道皇帝扶起大韩和崇道皇帝,还派兵入朝,吞朝鲜之心昭昭。
圣道皇帝既瞩目于此,又怎能容他年羹尧夺食?惹得李肆恼了,不再顾忌他所营造的南北和睦局势,不管是直接出兵山东,还是逼迫乾隆动手,都不是他年羹尧承受得起的。
年斌听出了父亲的心意,下意识地就要阻止。
“圣道皇帝没有直接派红衣,而是让其伪为民军,这就说明,他无心在朝鲜投下大力。扶起韩帝,正是要让朝鲜人自己出力。大帅,局势犹有可为!”
“若是失了朝鲜,让圣道皇帝能自朝鲜伸手关外,大帅退无可退,京师那边,怕都要寻思大帅的去处,到时就算大帅无意,他们也要抢先下手!”
年斌的说辞,左未生在书信里已经反反复复强调过了,年羹尧嗯了一声,神色未变。
圣道皇帝确实只在朝鲜伸出了一根小拇指,但即便是押上自己这两年在山东攒下来的全部力量,也未必能扳得过这根小拇指,就算扳过了,再惹来圣道皇帝的中指,那是怎么也吃不消的。
可左未生和年斌所言也对。茹喜、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