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638部分

草清-第638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众人服他还不止这个原因,他是院首,掌管立议之权,他若是不在,众人在场院事吵上百年,无一桩议案出笼,也是白费。
院事们连哄带劝,才把这个对成人绝没好脾气,对小儿绝没脾气的老头劝住。
朱一贵找上形孤影单的汪士慎问:“要议何事?”
汪瞎子的墨社在民间早有名气,甚至还是引领学院非主流风潮的教主。而他在江南争学,与皇帝辩法,名声也打了出来。但在东院,他还是个另类,跟从福建省东院削尖了脑袋,还靠重金买票才挤进来的朱一贵,在东院交际上都是一穷二白。
汪瞎子淡淡地道:“范四海在朝鲜卖鸦片,被朝鲜联手年羹尧给抢了,朝堂正在商讨对策,西院上午已经提出谏议,要求朝廷出兵护商,讨回公道。东院这边觉得也要发话,就在吵是该处置范四海,还是附议西院,出兵朝鲜。”
外事还是皇帝作主,两院只能提出谏议案,但两院如今靠着赋税和审法之权,说话也有了份量,因此这谏议案也不是轻飘飘白纸一张,皇帝可以否决,却不能无视。太过轻忽,两院不定还要在国内事务上跟皇帝和朝廷掰掰手腕。
朱一贵问:“汪兄你有何高见?”
汪瞎子耸肩:“我提了另一案,不过大家现在心气不在这上面,所以找不到多少人联名。”
朱一贵来了兴趣:“愿闻其详。”
汪瞎子也振作起来,东院议事可不是比嗓门,而是要看你能不能说服尽可能多的人同意你,每一个人都很宝贵。
“在下想重定《禁毒法》,鸦片乃我英华大害,不早作提防,怕一国泛滥时,悔之莫及。”
汪瞎子想的是国内之事,可其他人想的是跟西院别苗头,在外事上出声,此时自然没多少人附和他。
朱一贵点头道:“是啊,在下居台湾嘉义,当地都有吸食物芙蓉膏之人,闽南和潮汕一带,此物流传甚广,不下大力气禁绝,还真要危害一国。”
引得汪瞎子视为同志后,朱一贵再道:“至于外事,汪兄你看……”
汪瞎子态度鲜明:“依国法来看,范四海无罪。我英华一国既是以法行天道,就不能靠人心随意定罪。而范四海之事,另一面是朝鲜和满清劫掠我英华国人。就事论事,东院应该附议西院。支持出兵,讨回公道。”
朱一贵笑道:“还以为汪兄要谈止战呢……”
汪瞎子也笑了:“那是古墨,汪某也赞同战有义和不义之分,卫我国人,这是义战。”
朱一贵点头道:“汪兄不愧是大家,在下佩服。”
短短交谈,朱一贵就拉近了两者关系,在汪瞎子心中,朱一贵虽还说不上是同道之人。却已算是可合作的院中伙伴。
眼见另一名院事正纠合其他人,要将惩治范四海列为议案,朱一贵赶紧大声道:“我跟汪兄不赞同此案可议!”
跟其他反对这一案的院事不同,朱一贵是压根就不要这一案成为议题。这话顿时引得大家侧目以对。已在东院呆了两年的院事。甚至还有呆了六年的,目光满是鄙夷。这个不知道从哪里蹿出来的暴发户,还不准别人开口?
朱一贵朗声道:“在下以为。范四海是无德之人,该遭天谴。可诸位好好想想,我们是东院,代一国民人发声,范四海之事,还牵连着我们一国体面的大义。西院拿着了这大义。争的也是一国之利,若是我们东院不去护大义。反而自相攻吁,这不是落了下乘么?”
这话说得太端正,院事们只当是门面话,大多不以为意,正要鼓噪,朱一贵却话风一转:“就算咱们拿出了惩治范四海的谏议,国法也处置不了他,这与我东院何利之有?”
何利之有……
一个利字,让众人沉默了,他们恍若梦醒,是啊,大家虽然争吵不休,可终究是一体,面对西院,面对朝廷,甚至面对皇帝,都有“公利”呢。
什么公利?那当然是说话的份量。相比有审核工商税,监察金融运转的西院而言,东院的权力可小得多了。西院院事的薪酬都是从工商税里出,算起来是自己养自己,而东院院事还要靠朝廷转拨地方田物税供养,田物税是地方税,国院院事可定不了,两相比较,东院院事总觉低人一等。
东院院事都是人杰,一点就醒,有人就道:“没错!范四海之事还牵着大义,我们东院不与一国同心,反而揪着范四海不放,落在朝廷眼里,民人眼里,都道我东院成了东林!”
另有人道:“附议西院,卖朝廷一个好,也有益于其他议案嘛。”
朱一贵赶紧接话道:“是的!我们东院之前推着朝廷立了《禁毒法》,将范四海之事分为内外,修订《禁毒法》就是内务,我们东院若是在此事上拿到话事之权,那不就是大利!?所以在下有此一议,议定是否附议西院,出兵朝鲜后,在下附骥汪兄,以我们东院一己之力,重修《禁毒法》!”
大堂沉静下来,众人都在思忖利害关系,汪士慎看了看朱一贵,感激中夹着一丝不安,这个人……好像是把权术用在了东院之事上,按道理他该高兴才对,可为什么总觉得不是滋味呢。
接着他摇头失笑,暗道自己还是太迂腐了,就如营运生意一般,这东院也需要营运才对,否则怎么能如自己理想中那般,可以渐渐承载法权?这个方向,也该是皇帝所愿。
屈明洪身为主持,计较了一番,决然拍木道:“先议是否附议西院,敦请朝廷出兵!”
这一案议起来颇为艰巨,不少人依旧认为,贩运鸦片天理不容,范四海有罪在先,按照《通商法》,福华公司已经自己去讨公道了,朝廷没必要再出面。这会让天下人觉得,朝廷赞同鸦片贸易,为此不惜以武力维护这桩生意。
还有人认为,英华继华夏正朔,朝鲜就该是英华藩属,若是这么打上门去,有损英华天朝颜面。
再有人道:“要打也是年羹尧,据说年羹尧正瞩目朝鲜,有吞其为后院之意,就该让朝廷敲打满清,绝了年羹尧的念头,平定北面局势!”
当过官员的人考虑的是现实问题:“朝廷要打也力不从心啊,海军主力远航西洋,陆军裁撤不少,精锐都备着西域战事,咱们怂恿出兵,会让朝廷,让陛下为难吧。”
反对之声一浪浪拍下来,“这是东院表明态度,打不打还是陛下说了算!”
“就该趁驱逐年羹尧之机,让朝鲜尊奉我英华为天朝上国!”
出身红衣兵,伤残后另立华善会,以救济孤苦闻名天下,更是段国师侄孙的段林栋话语铿锵:“便是国人有罪,也该我英华自己处置!小小朝鲜,安敢杀伤国人,劫掠财货!?此事放在大明,难道不降诏问罪!?难道不兴兵讨伐!?”
是啊,抛开鸦片之事,放在往朝,这都是要找对方问罪的大事,打不打就看对方认不认罪,自己能不能打。
段林栋环视众人,一言定调:“此事还不言打,那就是卖国之论,是汉奸!”(未完待续。。)





第十四卷 第七百七十六章 朝鲜风云:浮躁的黎明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922 23:57:36 本章字数:5341

汉奸卖国论这杆大旗一树起来,还在坚持要将惩治范四海作为议案的院事赶紧放弃了,这是大是大非,是英华十多年来积淀下来的民心,更是段国师一干士人反思明亡诸祸,在民间播传最广的共识:外敌当前,不容内争。
两院每项议案,每位院事的票决都要公开,每个人是什么态度必须明明白白亮出来,这是功绩,也是立场,大家推选你出来代言,自然就得明白你的言行。
朱一贵推动,段林栋引申出汉奸卖国论,绝大多数院事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然后得出了理智的答案,内外有别,对外一面,绝不能站错队。
附议西院的谏议案被修改为敦请朝廷施压,为国人讨回公道,而不强调出兵。谏议案跟审定案不同,半数人同意就算通过。而票决结果异常鲜明,一百八十名院事(两人病假)里,一百六十三人赞同,十人弃权,七名死硬派反对,在其他人眼里,这十七个人的东院之旅,估计很快就要结束了。
“接下来议《禁毒法》修订,汪院事,你是否有草案?”
屈明洪对汪瞎子这一案也抱有很大期望,如朱一贵所说,附议西院,是给朝廷卖个好,让其可以不受民心约束,自在地处置朝鲜事务。而由东院推动《禁毒案》,则是在朝廷和西院之前争夺法权,关键就在于是不是有足够详尽完备的草案。
汪士慎道:“在下确有详案!”
身边朱一贵招手,一帮东院文办涌进大堂。将一张张“大字报”贴到了墙上,这是汪士慎早就拟好的《禁毒法》草案。趁着刚才票决附议西院案时,朱一贵让汪士慎把草案分发给书办,让其抄写。要趁热打铁,促成此事。
屈明洪看了看朱一贵,心说汪瞎子从哪里找来一个这么伶俐的搭档,汪瞎子有想法,朱一贵有手腕,这两人的组合,不知道对东院是福还是祸。
足有一人见方的纸上墨迹淋漓,将法案条文清晰地呈现给众人。
“为防官吏和工商勾结。徇私舞弊,朝堂与西院不得订立毒物管治法文……”
“毒物稽查事归由东院设立和管治,不纳入朝廷经制。”
细节还没看,仅仅就是开头这两条。就让众人倒抽一口凉气。
“这是恣意妄为!毒物之事,牵连内外朝政,怎能由东院一己独揽!?汪瞎子,你在民间讨伐官府不成,现在跑到东院里。还是存着掀翻官府的心思啊,这桩谏议案,我绝不赞同!”
段林栋怒了,汪士慎和朱一贵已被他打上了“乱党”标签。
“西院不还是独揽金融这事。朝廷都不能伸手么?”
“陛下都曾说过嘛,订法的不能行法。事权都要制衡……”
“我们东院就该以禁毒一事为口子,声张自己的法权!”
可段林栋那话的“保皇党”味道太重。失了东院立场,不仅没说服他人,反而让更多人选择跟汪朱两人站在一起。
“院首怎么说?”
段林栋向屈明洪求助,在他看来,东院就该是帮着皇帝,帮着朝廷稳定一国,而不是趁火打劫,朝皇帝和朝廷要权。
屈明洪老脸扭曲了好一阵后才道:“这也只是谏议,东院既有心声,就该让陛下和朝廷看到嘛。”
段林栋不说话了,心道你屈老头估计也是想着东院争到禁毒权,然后再争文事权吧?之前你就老抱怨朝廷对蒙学管得过严,蒙学教材要统一官定,里面的天道诸学你格外不爽。
汪士慎的修订《禁毒法》谏议案,重点还不是法文的修改,而是主张法权该归东院。这对东院来说,是一桩绝大公利,之后的票决,毫无意外,超过三分之二赞同。
在场的通政使接过这份落下了鲜红东院大印,一百多位院事联签的谏议书,就觉如接过一把烧得通红的火钳。
与此同时,西院那边的通政使更觉如置身火焰山。
“朝鲜之事,鸦片之事,都成了大家的梯子呢,都要借着这两事往上爬……这股风潮真是太灼燥撩人了。”
通政使这么感慨着,此时西院的厅堂里,正回荡着满含腥臭之气的呼号。
“为什么国内不能种!?既能种黄烟,就能种罂粟!要禁就把黄烟一同禁了!”
“鸦片害人?那是自害,人家自己愿意,朝廷为什么要管?贫苦之人还能靠种罂粟挣得银钱,这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么?罂粟、鸦片就不该禁!”
“范四海和福华公司已经得了利,要禁也得让他们把利吐出来!”
“国中禁吸食可以,但不能禁种罂粟!”
西院众人一个个扯直脖子涨红着脸,愤怒声讨主张严格管制鸦片产业的院事。这一小拨院事隐约知道皇帝和朝堂的谋划,先在西院透风,没想到遭了西院强烈抵制。一边苦笑,一边暗叹麻烦大了。
西院院事就是工商代言,主张贸易乃至经济自由。鸦片是有大害,可更有大利。眼见范四海和福华公司,连带南洋公司以及缅甸孟加拉一帮种植园主都借鸦片得了暴利,一个个都眼红得不行。
在南洋有地的殖民产业,有船的船运公司,都想借鸦片产业分利。产业都在国内的大豪商们也认为国内应该能随便种随便运,他们银子在手,投在此业上,比投金融、工坊、矿山和织造等业获利更多。正准备大干一场,却传出要严禁的风声,自然怒不可遏。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不敢讨伐皇帝,讨伐朝廷可是心气十足。
其他盐米油煤、钢铁、基建、织造等行业的院事倒是无心沾染鸦片,但就工商事根底而言。他们也不愿朝廷随意禁止一业。今日借鸦片之害遏鸦片产业,明日就有可能借其他理由,比如倾销害民,整治其他产业。
而且此事听说还有猫腻。朝廷的意思是扶持少数几家商人接手鸦片产业,禁他人沾指,这就大大有悖于工商自由,机会均沾的精神。因此其他行业的西院院事,也有心借此事,挡住朝廷伸向工商的魔爪。
“票决!谏议鸦片贸易自由!让陛下和朝堂看清楚咱们西院的心声!”
“跟汤右曾那帮人说明白,不允这一案,今年就别想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