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634部分

草清-第634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芙蓉膏啊,只不过商人取了新名叫福寿膏。”
汤右曾用衣袖扇着鼻子,憎恶地道。
将这块鸦片递给侍卫,示意带出厅外,李肆摇头:“不,完全不一样……”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项工业化毒品,跟传统社会的毒品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李肆知道范四海在用毒品撬朝鲜国门,但他以为只是香烟的陪衬,更多用来行贿。而且还以为是老的那种芙蓉膏。
可今天看到这东西,李肆才心惊不已,这是鸦片,是他前世,要百年后才会在中国流行起来的工业化鸦片。
熬制、调料甚至包装,都是以“客户至上”的商业理念为指导。从神通局那了解来的情况来看,鸦片制造商和销售商,还针对不同市场,开发出若干价位不同的产品。如果李肆清楚范四海在朝鲜铺开的渠道体系,更会强化他的观点。
传统毒品的危害并不大,圣道九年,英慈院推着东院通过《禁毒令》时,李肆还不太放在心上,只当作人心工程,当然,萧拂眉吹的枕头风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鸦片还是相当久远的事情,而且是不列颠人的产物。
可现在看来,当资本带着工业化的生产和行销体系,瞄上了鸦片,这危害就可怕了。而堪堪跨入近代社会,工业化刚起,资本勃发的英华,竟然也在鸡蛋上钻出了缝,借朝鲜一事,将鸦片产业滋养起来了。
“是臣的错,臣在朝鲜查探得了商货虚实,才让范四海有了倾销鸦片的便利。”
神通局刘旦很懊恼,当初李肆“雇佣”神通局去朝鲜,调查朝鲜商业经济状况,为撬动朝鲜国门作准备,可没想到,具体办事的范四海竟然选择了鸦片当破门利器,这可是大罪啊。
李肆摇手:“是对是错还不能下定论,今日召卿等前来,是商讨应变之策,而不是判案的。”
汤右曾马上就激动了:“此举难道还是对的?臣以为,绝不容阿芙蓉泛滥于世朝鲜是我华夏藩属,怎能以此毒物去祸害呢?就算此时跟朝鲜还无往来,可仁者仁人,就不能让这等毒物害人要让国人知道是我英华主使,一国大义何存?”
众人脸色更不好看了,汤右曾这话虽有迂腐之处,可立场却是很对的,对此时的人心而言,就算是敌国相争,用上毒物,那也只能是在战场上,怎么也不该去毒害一国民人。哪一国要这么干,那就是丧心病狂。
汤右曾沉声道:“范四海,该杀”
如果在场的是整个政事堂的朝臣,甚至换作英华一国民人,汤右曾这一句话,估计会牵起万千人响应,真要投票的话,百分之九十九都会选择处死范四海。因为他贩卖鸦片,毒害朝鲜。
李肆没说话,史贻直道:“用什么罪名?”
邬亚罗随口道:“罪名还不好找么?反正该杀,找一个可以杀了他的罪就好。”
即便是皇帝老班底,史贻直也不给面子,嗤笑道:“那陛下江南定法所花的力气,全都白花了。”
他认真地问在场众人:“范四海犯了什么法?《禁毒令》上可没说不准向外国贩运毒物。”
汤右曾皱眉道:“此等伤天害理之事,何须拘于法文?不处置又怎能安人心,怎能定大义?”
李肆出声了:“朕说了,这不是在判案,你们要商议的是朝鲜局势,是鸦片贸易”
他也很无奈,伤天害理就是违了大义,不管法有没有管到,这事就是有碍英华的大义。
可现在更要紧的问题是,利该何去何从?前世记忆里,鸦片贸易乃至鸦片战争,背后都是极其复杂,影响深远的经济问题。
“臣来晚了,陛下恕罪,年羹尧水师在朝鲜肆掠,北洋舰队应对不力,臣刚在枢密院抽调文档,以为准备。”
萧胜此时才到,向李肆告罪后入席。
汤右曾正道:“禁绝鸦片产、运、销三个环节南洋彻查种植园,海军彻查过往商船,通事馆也该联络朝鲜了,借协助禁毒之机入朝鲜。国内更要严防死守,绝不容鸦片在国中流传官府既已深到乡镇,就该全数动起来,这鸦片的害处,臣听神通局也说起过,那是变人间为地府啊”
萧胜估计也是刚整理了海军的情况,听到这话就坐不住了,“首辅啊,一句彻查说起来倒是简单,南洋来往商船数万乃至十数万,海军能查得过来?”
宋既也叹道:“南洋产鸦片,国人的产业倒还好说,可要借当地人名义,那根本就是难于登天。鸦片之源是罂粟,半亩三分地就能种,怎么查?”
刘旦也道:“臣也打听了产鸦片的流程,一口大锅,若干辅料,再加上已四下流传的制法,一人一月就能产上百斤,要禁绝鸦片生产,几无可能。”
汤右曾和邬亚罗态度坚决:“那也得禁”
李肆道:“禁肯定是要禁,但能禁到什么地步,朕看得好好算笔帐。”
唐孙镐不知想到了什么,补充道:“臣以为,也得算算鸦片的利……”
汤邬等人侧目,唐孙镐却道:“有多大的利,就能聚多大的力,算清楚了利,才能知道能不能禁,禁要花多少力气。”
汤邬消了气,众人也都点头,是这个道理。
既然一国重臣都在,还有刘旦这样掌握着商业经济情报的专家,那就现场开算。
李肆只觉神智有些恍惚,他隐隐觉得,英华一国,可能会因算这笔帐,跨入到全新的天地。那里并非天堂,而是天堂地狱都混杂在一起的混沌之域。
李肆叹道:“朕觉得……诸位可能要后悔,这笔帐,太容易算了。”





第二卷 第七百七十二章 朝鲜风云:三步坠入地狱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919 22:19:07 本章字数:6341

这笔帐真的太好算了……
只算朝鲜,七百万人口,两班一百万,中人【1】二百万,剩下的是贱民。以全罗道两班十之五六,中人十之三四的比率推算,朝鲜“鸦片市场”的饱和上限约为一百万人。一人一年平均花十两白银在鸦片上【2】,就是一千万两白银的规模。
这只是朝鲜,日本也开始兴起鸦片热,热度虽比朝鲜小得多,但市场总量怎么也能有五百万两。而以商人的逐利天性,北面仍有六七千万人口的满清绝不可能放过。就算只按三倍计,也是三千万两白银的大盘子,加上朝鲜日本,接近五千万两。
只算满清还是保守估计,商人难道会放过一亿人口的英华?吸食人口比例即便只有满清的一半,也是三千万两。
从最保守的一千万两,到涵盖朝鲜、日本、满清和英华的八九千万两,在座众人脸色灰败,几乎喘不过气来。
一个禁字说得容易,可要跟这一桩前景上亿的产业掰手腕,难度之大,即便是汤右曾也觉灰心丧气。
大家都读过段宏时所著的明史,前明海贸流于体制外的害处,都已深有感悟。抛开感情因素和道德情结,就将鸦片贸易当作一项单纯的经济产业来看,这桩明显背离大义的产业,利益之大,足以结成一个可怕的利益集团,撼动整个东方。而要扑灭这样一个利益集团,几乎是难于登天。
“正因前景堪忧,才要将此桩产业扼杀于襁褓之中!”
冷静下来后,大多数人,括李肆都是这个观点,但怎么禁,能有什么效果,除了禁之外,思路是不是需要更开阔·众人又各有看法。
萧胜很熟悉南洋,他补充道:“这不止是我们一国之事,就臣所知,销往朝鲜的鸦片·原料多来自孟加拉的种植园,那里大量种植罂粟已有数百年历史,不少种植园都是不列颠人和法兰西人的产业。虽然他们还没有行销的路子,可在这般大利面前,绝不会坐视不理。”
顾希夷也道:“如果就我英华一国禁,那么结果很明显,此桩产业会由他国接手·英华资本肯定会与他国勾结,逃避监察,由此甚至会影响到国中其他产业,前景不堪设想。”
范晋挑眉道:“那就是说,要禁此产业,我英华除了掌控北洋、南洋,还得掌控西洋,至少是将天竺纳于羽翼之下?”
众人都愁眉不展·利导人世啊,鸦片这一桩产业的影响居然会这
李肆开始定调,前世他见识过“鸦片世纪”·在座诸人,无人比他更理解鸦片产业的影响。
禁肯定要禁,这是国家大义,怎么也不能逃避。
“是如现有的《禁毒令》那样,只禁国内产销呢,还是扩于外,还要禁运呢?是只禁本国商人呢,还是要禁他国涉足鸦片呢?”
这一问是澄清现实和理想,几乎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要禁运是不可能的·如之前萧胜所说,南洋来往商船十数万,海路不可能查禁。如果专设海上缉查力量,以南洋的辽阔海域,加之音讯多日才能来回,缉查之人被鸦片商人收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而要禁他国产销鸦片·对付朝鲜、日本这样的国家,还可以强势逼压,可要欧罗巴诸国也禁,过于儿戏。
李肆叹道:“所以啊,鸦片一事,要立于现实。”
从感情上讲,大家都恨不得马上禁绝鸦片,可在座都是谋国之人,自然不能以感情替代国政运作。
宋既道:“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既不可能彻底禁绝,就得考虑怎么兴利扬害,以求国家在鸦片一事上能作到义利一体。
众人咳嗽的咳嗽,抽气的抽气,还“兴利扬害”?
宋既沉声道:“此害既不可免,就得护住我英华的根本大义!那就是不害国人!至于他国,早年广东地价猛增,乃沉积银钱所害,为消此害,我们都兴兵交趾,在此大义下,祸害朝鲜又算什么?若是能免我国人受鸦片之害,别说朝鲜,将鸦片导入满清都是义举!”
堂上顿时轰然,祸水外引这道理大家都明白,可不仅限于朝鲜,还要将鸦片导入满清,这让很多人,特别是汤右曾义愤填膺,满清治下也是华夏子民啊!
萧胜不以为然地道:“鸦片一剂至少一钱银子,寻常民人能吃得起?朝鲜人也是两班贵族痴迷,我看让满清那帮吃铁杆庄稼的都抽鸦片,反而是弱敌之策!”
李肆摸鼻子,心说萧老大可是未卜先知啊,你怎么知道另一个时空里,百年后满清鸦片鬼是以官员、绿营和八旗兵为主?
汤右曾叹气,其他人原本也心有不忍,可这么说,也都松了心结。
堤坝是一步步垮塌的,不经意间,众人的心防已退了一大步。
要彻底禁绝,结果就是让他国插手,既然禁绝不了,那就先保住本国,让鸦片去祸害他国,众人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
这一步踏出去,就意味着英华必须正视鸦片产业,下一个问题就来了,英华难道要坐视鸦片产业滋长?禁不了,也得限制,而要限制,就得伸手。要怎么仲手,才能避免国家大义受损,同时又能最大限度抑制鸦片产业呢?
众人沉默许久,一个声音响起:“这还不简单?扶起几家公司去干这事!让它们去打压零散户和洋人,朝廷不仅可以在大面上管控鸦片的流向,还可以在它们身上抽税!”
目光聚焦在此人身上,是邬亚罗。邬亚罗这个次辅一直埋首国中工业事务,政务方面没有太大的影响,猛然道出这话,让众人惊讶不已。
“咱们整顿火枪作坊不也是这个法子?不怕民间产火枪,怕的是火枪乱流,脱离朝廷掌控。
把一些民间火枪作坊整合成公司,让它们能靠规模和成本打压小作坊,朝廷再管控它们,火枪基本就不怎么会乱流了。”
“朝廷是这么干的·国中盐业、钢铁、织造甚至煤业在江南扶持商代不也是这个思路?”
汤右曾瞪眼道:“这怎么使得?这不是让天下人知道,我英华不仅不禁绝鸦片,还要靠鸦片生利?”
邬亚罗耸肩:“既然禁不了鸦片,总不能让鸦片的利全落到商人身上吧?国中要查禁鸦片也要钱·收来的利钱用在这上面,也是造福国人嘛。至于天下人说什么,文人总能有说辞,商人总能有帐目处置,国法也能留口子。不害国人就是大义,守住这桩大义,还能得利·这就是义利一体!”
汤右曾呸了一口,却无话可说,就觉邬亚罗此时的面目格外可憎,这也叫义利一体!?
他转头想寻求其他人的支持,却见众人都在微微点头。
唐孙镐叹道:“这也是无奈之举,不如此,难控鸦片之害。”
他的话就是众人心声,鸦片既然禁不了·那就挡不住各方势力逐这厚利。局面大乱,国家怎么有效掌控,保证不害国人?与其如此·不如国家扶持一帮鸦片商人,以大打小,还能有效管控。
只是邬亚罗的“义利一体”之说的确有些荒唐,汤右曾的斥责也有道理,这义还真不好遮掩。国家都能伸手鸦片产业,上梁不正下梁歪,民人鼓捣什么烂事自然也理直气壮。
这已经是第二步了,方向正如李肆所料,英华一国,因这鸦片·开始走上了帝国主义之路,华夏传统的道德治国,德领天下的思维,将被彻底抛弃。
现在就差最后一步,找到遮掩如此行事的“大义”。
见众人沉默,李肆正要亲自上阵·唐孙镐和宋既这两个西行贤者对视一眼,显是有了计较。
宋既先开口道:“民心即是大义……”
唐孙镐道:“两院在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