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617部分

草清-第617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肆见小姑娘发愣,再刺了这么一句,果然,李香玉起身,气鼓鼓地道:“陛下睿识,小女子自是愚笨……”
一边顶嘴一边转着眼珠子,显然正在认真考虑李肆的“提议”。
李肆也是一乐,果然是个心高气傲,伶牙俐齿的小家伙,这一点倒是跟书里的林黛玉挺像。想想她的年纪,李肆遗憾地摇头,大了点,可惜了。
似乎想定了什么方案,李香玉一个万福,转身就走,却听李肆在背后道:“要想借法,就得守法。小姑娘,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李香玉愣住,心说难道是没三拜九叩?
却听一个冷恻恻的腔调响起,却是禁卫署知事,侍卫统领于汉翼在说话,“叩阍者阻驾犯上,杖二十,拘三月!”
李香玉两眼一晕,小身板又软了下去,这法令她可是清楚的,之前本也作好了准备。可皇帝跟她认真对话,她竟忘了此事
英华之法现在正处于变革期,虽大幅削减了前朝苛法,同时又有大量关于工商、人身和诉讼的法令颁布,但也继承了诸多旧时条款。衙门击鼓乃至叩阍这事是华夏历来的老传统,就如后世的上访一般,不可能一下改变,为限制和引导这类行为,对这些事的惩戒也保留了下来。
眼见吓坏了小姑娘,李肆道:“这法朕能操弄,用纸杖打二十,至于拘三月么,以后等你们嫁人生子,孕期待产时再说。”
于是李香玉连带那一帮叩阍的小姑娘,被拉到大道一边,由女卫高举报纸卷成的纸筒,啪啪抽了二十下屁股。周围各家报纸的快笔刷刷地记录着这一桩“暴政”,而跟着快笔一起来的画工们也运笔如飞,将十多个小姑娘翘臀被揍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来,印在了报纸上,广传天下。
不等报纸播传,李肆回宫时,三娘等人都已知道了此事,纷纷谴责李肆毫无怜香惜玉之心。朱雨悠更是泪眼婆娑,心痛自己的学生遭了大难。拧得李肆这暴君腰上发青,再奔出行宫,去抚慰李香玉和其他学生们。
朱雨悠生气还不止为学生们吃了苦头,她这段日子一直在忙着筹建金陵女子学院,李香玉这帮学生是她从藏书学院带出来的苗子,女子学院未来的夫子。被李肆群体惩戒,女子学院本就遭遇重重阻力,再来这么一桩逸事,让朝野都觉女子干政麻烦多,那更是没了前途。
躺在床上,李肆扶腰呻吟,关一边笑着,一边怜惜地帮着揉腰,三娘却担心地道:“你真让那小姑娘去操弄国法?这不是乱了套么?”
李肆眨眨眼:“生命在于运动”
三娘不知想到了什么,脸红红的啐了他一口,关却接嘴道:“操弄有打杀,也有恩爱嘛,当初四哥哥跟姐姐,不也是这般操弄过来的?”
三娘大羞,一枕头就抡了过来:“你这个妖婆子,从小妖到老!”
两个年纪加在一起已过六十的老姑娘压着李肆就打闹开了,李肆一边叫唤一边暗道,国法的操弄也能如这般温柔就好了,可惜那也是个血肉磨盘,还不知会有多少人要被碾成齑粉。
接着他再一笑,振作起来,加入到三人总和将近百岁的嬉闹中。不管是运动、翻搅,还是操弄,为的都是打造一条清晰而坚实的底线。历史最终是要血淋淋地去完成这个过程,而且终点还难见到,他不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推上一把,反而是他的失职,怎能还为此自责。未完待续





第二卷 第七百五十三章 龙凤相争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96 22:02:08 本章字数:6600

苏州曹府早在几年前就已洗脱了富贵之尘,大门口都杂草四月乍暖,一个十六七岁,穿着薄衫的少年正出大门,一阵风卷来,地面淡尘飘飘,人也哆嗦不定,双手下意识地拂马蹄袖,才发现自己穿着眼下江南时兴的箭袖英士衫。
正了正头上同样还不习惯的无翅乌纱,少年叹了口气,抱着胳膊逶迤而行。出了巷子,再转过几处被竹脚架裹起来的工地,骤然陷入一片喧嚣之海。车流人流滚滚,叫卖吆喝不断,不时响起刺耳的哨子声,多半是警差在抓小偷。
裹在一群人里,左看看右看看,趁着车流的空当,这群人轰然冲过街道,个个身手矫健,有如武林高手。可还有倒霉鬼脚下太慢,径直扑在了一头驴子上,就听驴嘶人嚎,再是“娘西皮”等等骂声大起。
少年为今天成功地一次过街而庆幸,脚下也轻快了不少,进到一家茶馆,伙计迎面招呼道:“沾哥儿,老规矩么?”
曹沾应道:“老规矩,头春三叶龙井,茶瓜子、猫耳朵、天目山笋干各一碟……唔,还有中流报。”
寻着茶馆角落里坐了,曹沾开始打发每日的闲暇时光。他入了苏州学院的明经候补班,正等着同窗聚齐,讨论五月江南春闱的题目。
英华科举最关键的就是秀才到举人这一途,也就是从县学考入学院。
学院分了进士、明法、明算、明经、弘文、博学和国史七科,科举自然也分七门。进士偏重治政制策,明法明算国史顾名思义,弘文是诗词赋曲,博学则是礼乐古学。
对江南士子来说,这几科都是要回炉重造的学问,相比之下,也只有偏重于圣贤言的明经还是长项。可要命的是不止孔孟,也不止理学和心学·还有先秦百家和唐宋之儒的学问,这都要重新学过。所以学院才开了候补班,提点他们补学备考。
英华科举已非明清格局,甚至仕途也少了许多特殊待遇·但对埋首圣贤书半辈子的士子来说,不参加科举,不出仕还能干什么呢?即便明经学成后,也不过是去地方当学谕教谕,仕途终点就是一省学政,还要跟弘文、博学和国史几科的人抢饭碗,可终究还是仕途。
曹沾这年纪·在一帮二三十岁的同窗里可是异数,可他心境却已磨得比同窗还沧桑。家族在江南变乱里受舅爷李煦照顾,虽家境败落,却还守住了家里的老宅子,还有百来亩薄田,但对比少时家族的光鲜,胸怀天地之差,自非一般人能比。
原本他对未来还有一分憧憬·英华复华夏,清弊政,开出千年未有之局面·也觉自己有了仲展抱负之地。可前一阵子,舅爷李煦因江宁织造案入狱,家族顿时失了遮护,家里人成天愁眉苦脸,既担心李煦,又担心曹家被牵连,连带他也觉前途一片黯淡,再想到小表妹李香玉这么小年纪就遭这人世苦难,更止不住地悲嘘哀叹。
一口茶下腹,身心稍暖·曹沾压下伤怀,翻开中流报。江南虽有多家报纸,但以谈北面满清为主的中流报却是江南士子的必读,也许在报上看到大清的桩桩狼狈,才能平复自己那颗身在新国的不安之心吧。
“淳太妃宁太妃月前扶军机大臣吴襄得户部尚书,总理厘金事务大臣·满清已成三方鼎立之势。”
“年羹尧以宁远大将军之职独领山东、淮北军政,虽与西安的靖边大将军傅尔丹两足分立,但其人权柄更重于傅尔丹,据传与两太妃嫌怨甚重。年初乾隆招年羹尧进京,就因年羹尧得闻是两太妃进言而称病不行。”
“内外之间,尚有恂亲王允总理八旗事务,以及京营诸部,同时提领关外之事,与汉臣之首张廷玉水乳交融,直隶总督鄂尔泰也紧附骥尾。”
“财在两太妃,军在年羹尧,人在恂亲王,乾隆虽亲政,龙椅却是架在这三条支离椅腿上。紫禁城传,乾隆日日沉浸我英华百巧玩物,几无理政之心。”
看了最新一期满清时局分析,曹沾心头畅快,还好当初听舅爷的话,真要北归满清,还不知是什么日子。
接着他又皱眉,舅爷这一关,到底能不能过去
报纸再翻页,是中流的国内报道,题目就让曹沾一怔,手里的茶杯停在了空中。
“金陵群钗齐叩阍,怜香惜玉好皇帝。”
题目下是一幅四格版画,寥寥数笔,就将一个故事勾勒得一清二楚。第一副是华贵威武的銮驾,第二副是一群小女子跪伏在銮驾前,第三幅是皇帝跟一个小女子对话,第四幅是一排小女子押在道旁,女卫的棍棒正要落在身上。
中流报这一则版画报道着实损人,只看标题和画,观者下意识地就以为是讽刺。曹沾天资过人,自不会这么肤浅,可一扫内文里带着“李香玉”和“李煦案”的字眼,再按捺不住,悲凉瞬间透心,接着涌起无尽的愤怒。昏君!”
咣当一声响,茶杯砸在桌子上,茶水和瓜果小吃飞溅,曹沾勃然而起,表妹竟然为她爷爷去叩阍了,孝烈!圣道皇帝居然还要杖责柔弱无力的小女子,昏聩!
旁桌也有人咂嘴道:“是啊……真是个昏君!”
曹沾正引为同志,却听那人拍着桌子,义愤填膺地道:“怎能容小女子公堂质法!?这是牝鸡司晨啊!”
那也是个书生,径直将一份《江南时报》凑到曹沾眼前:“你看看你看看J上竟然允了那李煦的孙女跟一帮小女子与官府对簿公堂,这还有没有体统了!?皇上就该在这帮小女子叩阍时,径直用木棍抽烂了屁股,再丢到南洋去9那般怜香惜玉地用纸杖,罚孕期,佳话也不能拿国法来儿戏嘛!喂喂……”
曹沾脑子一个急刹车,差点憋出了内伤,仔细再看流报,才知道了事情根底,长出了口气。
那书生还喂喂地求着同感·曹沾一把扯过报纸道:“女子就不能上公堂了!?本朝还有女将军女山长女盟主呢!不要瞧不起女子!我表妹可是一等一的才学,比你这腐儒强得多了!”
那书生作痴呆状,不明白这事怎么跟这少年的表妹能扯上,又听旁边一人道:“你就孤陋寡闻了·这公堂对薄,也是皇上和贤妃对垒哦,真真大戏,且有得热闹呢。”
曹沾一目十行扫完《江南时报》的报道,说的是李香玉以《皇英刑律》为据,要为爷爷李煦出讼,为此跟一帮姐妹组成了讼师团·正大张旗鼓地准备跟杭世骏为首的江南刑庭公堂对战。
听那旁人之话,他和书生都来了兴趣,有内幕!
李香玉和那帮小姑娘都是贤妃娘娘的学生,据说皇上在道上杖责了她们后,贤妃娘娘就跟皇上闹了别扭。为了给学生们挣回面子,贤妃娘娘在背后撑腰,让李香玉带着小姐妹公堂出讼。不仅是救李煦,还要落皇上的面子。
原本李煦案的重点是在工商和官员上·李煦不过是个陪衬,皇上本该无心治李煦重罪。现在惹了贤妃娘娘的怒火,皇上自然要低头·公堂上作作戏,安慰了贤妃娘娘,皇上那后园就算平了。大家都知道,皇上对几位娘娘,那是百依百顺,宠爱有加哦。
这一番地摊货色倒出来,曹沾和那书生异口同声道:“呸!”
再一客人道:“就该呸!这种乡野俗言也拿出来卖弄!你们都不懂,皇上这是要梳理法务!之前就有洋人在龙门学院**,法司的大半人手,还有岭南各家学院的明法科学生都来了江南·就准备大修律法。
这一场公堂诉讼,可关系着一国的未来,且有得看呢!”
曹沾心中一个大跳,忽然自卑了起来,表妹不仅孝烈,居然还能参与到这样一桩事业里·为一国定法而抛头露面!相比之下,自己还埋头在诗词文曲和圣贤书里,真是太没出息了。
正在发呆,同窗群聚而来,伙计收拾了一番,众人落座后纷纷议论着明经试题。
见曹沾还在发呆,同窗问:“沾哥儿,你怎么不说话?”
曹沾醒过来,目光闪起异样的光亮:“我该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了,这明经科,我再不愿考!”
见曹沾拂袖而去,同窗们相对无语,有人幽幽道:“又少了一个……”
曹沾受表妹触动,开始寻找自己的未来,李肆搅起的历史大潮里,又一根细细分支岔了原来的方向。
而在此时的江南,因李煦案而掀起的风潮,更吸引了众多人瞩目,就等着公堂审案的那一日,旁听席的三百个席位早已预约一空。
“赛里斯人的法律史还真是久远得令人头皮发麻,这些书也不知要读到什么时候,还是去看看现场庭审,感受一下赛里斯人的法律传统吧。”
龙门礼宾馆里,劳伦斯爵士放下了因翻译不给力而异常生涩难明的《礼记》,对这场诉讼满心好奇。
“陛下还真把国法当儿戏啊,竟让一帮小女子来出讼,打又打不得,吓又吓不得,到时庭上怎么收拾?”
江南行营法司署里,一帮法司官员愁眉苦脸。
“我看你们是白学了《皇英刑律》,对讼师就知道打骂?不去厘清条文,备妥案证,在这里瞎抱怨什么?陛下哪点儿戏了?这事陛下说过什么?《皇英刑律》许了民人自讼和代讼,李煦的孙女出讼,合情合法!”
八府巡按杭世骏怒声斥责着部下,但他心头也揣着一滩苦水。他就是李煦案的主理,本以为对李煦的处置已是极轻,却没想到那李香玉跳了出来,一板一眼照着规矩出讼,背后似乎还是贤妃娘娘撑腰。
为此他专门请示了史贻直,史贻直就冷着脸回了一句话:“难道你们连小女子都斗不过?”
这让杭世骏颇为纠结,且不说这不是跟小女子斗,而是跟贤妃娘娘斗,斗的依凭还是国法,这事就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