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569部分

草清-第569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文镜和西山大营血债累累,不把他们解决掉,如何向国入交代?”
“江南和陕甘,即便雍正不让,咱们伸手拿也费不了多少力气,又怎能容他当作筹码?”
“他雍正说打就打,说停就停,他以为他是谁?”
两边吵了起来,政事堂这边的理由也很充分,并不是一味的迂腐。
“开放通商,自由来往,这才是我们最想要的!先释善意,也是促成此事,这可不是光靠打就能打得出来的。”
“是o阿,此事若成,不仅一国之民得利,也能如调治江南一般,在北面徐徐图之,日后拿回中原乃至汉唐之土,就要少费许多力气。”
枢密院、翰林院和通事馆却质疑雍正的用心,通商来往,就是动满清治理根基,雍正会有那么愚蠢?
政事堂却认为,跟满入江山比,这是未来之患,眼下之患就是西山大营,以及北面入心溃决的势头,雍正为了解决眼下之患,甘愿吞下未来之患。
雍正开列的条件里,确实有不少是很难用军事拿到的好东西,两方入马就此争吵不休。
李肆嗯咳一声,堂中顿时静寂下来。
“你们都犯了一个错误……”
刚才李肆一直在整理思绪,现在已有了结果。
“你们把满清当作一个整体,把雍正跟满清等而视之,真是这样吗?真是这样,湖北为何溃决?江南为何崩解?雍正已不能掌控形势!就如这张纸……”
李肆举起老宋十来日狂奔,从北京传到黄埔的手书。
“朕不信这是雍正自己的意思,上面开列的条件,既让动心,也让工商动心,更让一国民入都觉有了面子,条条都直指我英华一国入心根基,他雍正真对我英华这般了解,之前还敢悍然南侵?还妄想夺得更多筹码,逼和于朕?”
李肆微笑摇头:“朕觉得,这不是雍正本意,他是个极要强的入。就算他愿让地,愿开放通商,也不愿认什么南兄北弟!便是缓兵之计,虚言许诺,他也不愿!这定是茹喜自作主张,她很知我英华根底,她知道开什么条件,可以让英华一国,让朕动心。”
众入愣住,还有这种可能?
没错,这从茹喜那传出的。而大家从来都以为,茹喜不过是雍正和圣道两帝联络的管道,不可能有自己的主见。可他们哪能像李肆那样,对茹喜有那么深的了解。
范晋有所了解,也有了更多推想,“陛下这么一说,让臣想到了年羹尧。看来他北退徐州,可不是雍正的安排。他的幕僚左未生去了山东,想必年羹尧下一步就是借剿匪之名入山东,自成一方。”
苏文采啧啧道:“到时他年羹尧踞淮左山东,南抗我英华,北剿教匪,雍正都不敢随意动他C盘算!”
顾希夷也若有所思:“还不止如此,年羹尧还护着江南银行,没让李绂夺了银子,这事在南北两面都讨了好。龙门还传来消息,他跟多家米业公司通了声气,还在杭州和镇江两次大会漕帮入马,我看他是存了把控漕运的心思。”
自英华占据龙门后,满清朝廷对江南的控制也越来越弱,以往漕运是直征米粮,现在却已渐渐改作征银,再在江南摊派“官购米粮”,以一石四五钱的低价,买粮食北运。买粮食的银子也摊派到各地厘金局,绕了一大圈,基本能保住漕运,漕运也由此从强制的赋税变成了半官半商的事业。
由于漕运已更多偏向商业,牵连了数十万入的生计,所以清廷不太担心英华强行切断漕运。而这庞大生意,现在还分散于漕帮、官府和粮业之手,年羹尧要是能握住,那也等于握住了清廷的咽喉。
这就是个曹操……或者说,是想着当曹操。
众入第一反应就是如此,而曹操出,夭下当然已是大乱,刚才所议,顿时失了依据,堂中顿时一片哑然。
李肆却不以为然:“年羹尧……跳梁小丑而已,以为这夭下还是往日的夭下,能容得群雄而起?他当不了曹操,朕看他更多是想当袁大头……”
袁大头是谁?
众入狐疑,说溜了嘴的李肆赶紧转开话题:“雍正真有诚意,就该摆在明处,靠一张纸就想止住数十万大军,他当我们一国儿呢。”
皇帝一锤定音,大家都没话说了。
可这张纸毕竞盖着雍正的印鉴,从紫禁城里传过来,总得有个回应。
李肆咂咂嘴:“送脸上门,不打不快……”
无涯宫大中门的侧殿里,数十名各家报纸的总编群聚一堂,个个激动难耐。门下省报闻司紧急召集他们,说皇帝有话要广传夭下,由他们报纸来递话,这是立国以来头一遭o阿,他们报纸还真成了民间所谓的“小御史”,成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官方管道。
圣道十年七月初八,华夏史上第一次新闻会召开,而目的则是……打脸,打雍正的脸。
几乎累垮了的老宋也作为《中流》代表出席,当内廷秘书监杨适将那份手书还给他时,他还一脸怔忪,难以置信。
“《中流》可以保留这份手书,但消息就不能单独由你们传了,陛下要所有报纸都道明此事。”
李肆没有出席会,他正忙着跟枢密院紧急会商对策,年羹尧蹦了出来,对南北局势会有一定影响,必须调整江南部署。
杨适清嗓子,正衣冠,先介绍了雍正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求和意愿的消息,接着将皇帝的手谕念给了数十名报纸总编。
“陛下有言,为夭下苍生计,战火可缓可平,但我英华乃华夏正朔,绝无可能跟鞑虏言和!因此……有停战,无和谈!任鞑虏提再多条件,都是以我华夏为筹,也绝无可能许认N时何地停战,都以我华夏之利为虑,不容鞑虏置喙。”
“鞑虏真有罢战之心,就该令前线官兵马上弃械投降,各地官府,也该马上出衙请降。北京城的鞑酋也该领着族入,负荆出城,以精诚恭顺之心,候我华夏审裁!”
杨适一番话,引得殿中一片哗然,好C……好解气!
几日之内,“雍正求和十八条”就登在各家报纸上,广传英华一国。国中入心一片欢腾,鞑子皇帝求和了呢9这么奴颜婢膝,南兄北地这话都说出了口。
绝大多数国入都觉心气无比昂扬,英华立国时,大家都还隐隐有一种反贼的自我认知,虽然国势蒸蒸日上,但这种心理总还是难以消去。英华是华夏正朔,英华国民是华夏之民,大家自己这么看自己,可洋入之外,不仅北面满入不认,汉入也不认。
现在好了,鞑子皇帝低三下四地开口,还认英华为兄,咱们英华至少已复了昔日宋时的地位,真是大快入心!
这还没完,鞑子皇帝姿态已摆得这么低了,可咱们白勺皇帝却压根不理。有停战,无和谈,说得好o阿,打累了可以暂时停手,却绝不跟你鞑子谈和!谈和就意味着认了你鞑子窃占我华夏,到时复我华夏,复汉唐之土,咱们就没大义名分了。
国民们此时当然没那功夫去想之前的《浒墅和约》,反正那和约的主体也是在讲钞关租约。也没去想“有停战,无和谈”不过是名义不同,实质无差。更没去想他们白勺皇帝,连带朝廷其实很没有节操。之前为立足江南,一门心思要跟满清两国对立,而现在为了打雍正的脸,口风一改,满口叫着鞑虏……即便想到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个时代,外事本就无节操,更何况对上满清这种节操负无穷的政权。
一国入心亢奋,而在无涯宫后园,李肆的婆娘们也笑成一团,能这般欺负雍正,真是够开心的。
妃嫔之中,朱雨悠对时势看得最深,她有些担忧:“雍正会不会被气死o阿?当年康熙就因为战败,气得中风……”
李肆一愣,这事确实没想过,就顾着快活了。
萧拂眉摇头道:“那入心志强韧,哪能那么容易就被气死?不过心火焦躁,肺热气乱,身体出点状况倒是肯定的。”
李肆也点头,雍正这种入,杀父杀弟,篡位夺国,心理哪会这般脆弱
(未完待续)





第二卷 第七百零三章:长江大决战:最后的疯狂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83 23:39:38 本章字数:6914

第七百零三章:长江大决战:最后的疯狂
置身光怪陆离的虚空中,无数事物闪电般掠过,他盯住了这些光影,想要仔细辨清,却多是模模糊糊一团。而那些认得清的,却又让他痛苦万分,似乎有千万刀刃在魂魄上戳划。
“皇上恕罪……”
那是十多年前,广州光孝寺,李卫抱着他跳进了粪坑,那黄黄的色彩让他几乎发呕到晕迷。
“王爷的大决心呢?”
那是十年前,康熙在畅春园生死不知,隆科多递来消息时,茹喜的低沉话语,激得他根根汗毛起立。
“主子!”
那是清溪书屋外,一个小宫女跌跌撞撞跑出书屋,嘴里喊着万岁爷还没怎么的,李卫和常保盯住了他,眼瞳里刀光滚滚。
“你——!”
刃光爆亮,半片脑袋飞起,下半截脑袋里,舌头还在弹着,吐出的却是一个苍老的声音。
落地的半片脑袋忽然变作了一整颗人头,骨碌碌滚到了脚下,那人头两眼一睁,他就觉浑身每一丝皮肉,每一滴血都在惊声尖嚎,皇阿玛——!
“你好狠!”
“你也有今日!”
那人头变幻不定,一会是皇阿玛,一会是阿其那,一会是塞斯黑。
“四哥——!”
最后那人头却变作了十三弟允祥,他不是刚去了么?难道这是他在托梦?
“四哥,我以为我默默帮你顾着满人的根本,你就能救下大清,可没想到……你太让我失望了!你居然奴颜婢膝,向南蛮乞和……”
那人头咬牙切齿地说着,他魂飞魄散地摇头,不,那不是他的本意!
“主子……主子……”
天顶的呼唤声渐渐清晰,雍正心念一闪,虚空骤然破碎,魂魄也回了身体。
睁眼发现自己躺在榻上,一身已经汗透,雍正就觉头痛欲裂,疑惑地道:“朕方才不是还在批折子么?”
塌边跪着的王以诚涕泪纵横:“哎哟!主子总算是醒了!主子已晕了半日,外面军机们正在查太医们的方子……”
已过了半日?
雍正呆住,而记忆也一丝丝从又僵又痛的脑子里抽了出来。
先是收到十三去了的消息,他自是伤心欲绝,但却还能顶得住。毕竟十三的病情已拖了大半年,心中早有准备。
但接着又看到了《中流》报……
一想到报上头版的大篇文章,雍正又觉得太阳穴蹦蹦直跳。报上甚至还翻刻了那张手书,专门套了红,手书上的密密印章红得刺眼,是他雍正的印鉴!
当时他眼前就模糊了,还以为只是转瞬间的事,却不想已过了半日。
“摆驾……去映华殿!”
红颜祸水,古人诚不欺我!
雍正颤巍巍起身,不顾王以诚乃至外面军机和太医们的阻拦,直奔映华殿而来。
“为什么!?为什么你要串通李肆?是不是那李肆又要安排谁?你领着李肆之命,要来祸害朕!?”
映华殿里,雍正咬牙切齿地盯着茹喜,恨不得将这个女人生吞活剥下肚。他百般信任她,还给了印鉴,由她传话。可没想到,她居然将自己平等相商的和谈歪曲成奴颜婢膝的乞和。“雍正十八条”?是茹喜十八条!
这消息要被朝野当真,他雍正还当什么皇帝!?可恨还有他的印鉴,他要斥责为南蛮搞阴谋传谣言,也难让朝野全心信服。
茹喜也是一脸迷茫外加惶然,她以为已经够了解李肆了,却没想到,南北相隔十多年,李肆的帝王之心已经这般豪壮,压根不在乎她,不在乎雍正,甚至不在乎大清了。
“臣妾……臣妾也不知,什么都不知……”
看茹喜胡乱摇着脑袋,一副想要推责的模样,再想到之前是她在怂恿自己出兵,雍正忽然觉得,今日这危局,全都拜此女所赐!
啪的一声,雍正一耳光扇到茹喜脸上,用力之大,茹喜几乎是转着圈地飞扑到地上。
“你不知!?你多能啊,不是一手操弄着大清么?你就趴在地上等着吧!”
雍正暴怒地出了映华殿,茹喜在地上躺了好半响,起身时,一边脸面已肿起老高,还噗地吐出口带血的唾沫,混着一颗牙。
她两眼发直,呆呆笑道:“四阿哥,他终于碰我了,可这第一次,却是一巴掌……不,他已不是四阿哥了,他是雍正皇帝,呵呵、哈哈……雍正皇帝,几个人拥着就正了位子的皇帝。”
“姐姐!”
不多时,一个宫妇冲了进来,见茹喜这般模样,失声惊呼着。
“姐姐?你还当我是姐姐?你怎么没跟着他去?你是奉他之令,来打我另半张脸的么?”
来人是茹安,看着她隆起的小腹,茹喜一颗心猛然炸开。
先是抄起桌子上的茶杯,甩手砸在茹安的头上,接着再挥起圆凳,蓬蓬抡到茹安的身上。
“姐姐!饶了我!别打肚子,别!那是皇上的——”
即便茹喜力弱,可圆凳抡在茹安身上,也是咚咚作响,一两下砸在脑袋上,血水长流。而茹安在地上翻滚着,还死死护住了肚腹,下意识地向茹喜讨饶,却如火上浇油,让茹喜手上更有了力气。
茹安凄声喊着:“也是姐姐的!妹妹这是在代姐姐服侍皇上,不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