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496部分

草清-第496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鞑有子顽固如斯么?”
已有数十名伤员送到这里,见这景象,叶天士心中恻然地问。
周围帮忙的民人同时竖起了耳朵,韩再兴也不避讳,沉声道:“鞑有子准备在龙门大打出手,我们要先发制人,付出些牺牲,在所难免。”
视察完后方事务,韩再兴匆匆上了前线,大家都找伤兵询问详细战况。
“对面有江西兵,很凶悍,死战不退。”
“还有假降的,引我们放松了警惕,伤了不少兄弟。”
听到这话,李顺心中再抖了一下,江西兵……王磐以前不就是江西兵么?他会不会也犯傻?
枪炮声在向前移,李顺听得清晰,该是红衣兵破开了防线,正把鞑有子兵朝后方赶。但送下来的伤兵也越来越多,伤铺外查看伤势的英慈院大夫不断地摇着头,每摇一下,众人的心都抖动一下,这就意味着一个伤兵已经无治。
气氛越来越沉重,李顺发现之前当过自己上司的镇远镖局侯镖头也来了。
侯镖头摇头道:“不,不是来让你聚人出战,只是募担架队。外面有些惨,据说马尔赛从田文镜那调来了五千江西兵,特别顽固。”
李顺冷哼道:“才听说雍正在江南服了软,还顺手抄了江南盐商,大肥一把。这银子才刚到手,腰杆就马上硬了?”
侯镖头耸肩:“谁知道那鞑有子皇帝是什么心思?”
他一脸郁闷地再道:“可咱们皇帝……也在想什么呢?为什么不干净利落地剿了这些鞑有子兵,直接占了江南?”
圣道五年,眼见要近元宵,李肆却很烦,烦得恨不能宣布闭关……烦是内外两面,内的一面,东院去年年底终于建起。
这本是大好事一件,除了治下广东、广西、福建、湖南、贵州、云南五省分有名额,江西、四川两省因为占着一布分,也分了名额。再考虑到国中江南人众多,在朝在野势力都不容忽视,更与当前江南攻略息息相关,也给江浙分了名额。
可因为人员构成繁杂,同时大家对东院院事的职责都还没有理解透,就当是御史,将弹劭和喷人当作正务,东院初成,就跟西院暴发了世纪大战。
一百六十一名东院院事炮轰西院的十五名工商院事,说他们个个都是公司大股东,凭什么让皇帝退出股市,而你们不退?你们说皇帝跟官府勾结,上下其手,在股市里炒作得利,这不好,难道你们就不会?这可是跟你们得利直接相关的事哦。
西院的院事们顿时傻了眼,帮着皇帝推转这个磨盘,是想要分担他们身上的骂名,却不想立起来的东院反而要掘他们的根。
李肆花了好大力气,才勉强安抚下东院,说现在是过渡阶段,大家需要先定下一个规矩。他这个皇帝既然要当最终审裁之人,确实不合适再进金融。与其大家继续这样吵,把金融搞垮,不如大家先护着金融,立起大面上的规矩。
《金融法》就在这两方尖锐对立的情绪中勉强通过,股市也终于摆脱了半年多的低迷,开始缓缓上扬。但这东西两院,就像是潘多拉之盒,还不知有什么艰难险阻在前面等着。
内务的烦是一面,眼见要到元宵,李肆却接到范晋从龙门发来的战报。马尔赛初到江南,就火烧屁股地开战,从河南鄂尔泰那运来新造火炮,从田文镜那调来江西兵,意图围堵龙门。韩再兴为清除这些威胁,花了很大代价。鹰扬军战死七八十人,受伤三百多。
现在虽然把马尔赛的这股兵力打退到了华亭,但马尔赛就像是个基地,源源不断吸聚兵力。范晋和韩再兴都认为,单纯以军事角度看,必须给龙门建立一道稳固的屏障,比如说,直接拿下松江府。
这个建议让李肆犯了难,他本意就是不想在江南投下太多资源,要打下并且占稳松江府,这动静可远远不止盘踞龙门一点那么简单。就军事而言,至少得调动两个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容李肆再调两军去江南,他调去了鹰扬军左师和龙骑军一布,已是极限。
英华的军队在哪里?
陆军在云南、暹罗、吕宋,还有……琉球。海军在琉球有一布,大布在鹰扬港集结,正准备去……马六甲。
南洋后院一开,形势天翻地覆,李肆愿以为至少能有十数年时间发展,再跟欧罗巴列强撞上,但历史一旦转动,还是加速转动,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即便李肆是给了最初那股推力的人,他也没能耐停下来。
李肆烦的是,他恨不得自己每只手都有十根指头,好将这滚滚大潮里涌起的无数浪头,都一一按住了。
(未完待续)





第二卷 第六百一十六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68 23:41:32 本章字数:5552

第六百一十六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
李肆又开始焦躁不安,去年是因为在吕宋豪赌,而眼下却是为这一国开始脱离自己的掌控。
“陛下,下午国子监和青浦造船厂的行程也要变吗?中廷那边已经通知到亲军司了。”
内廷司谕杨适已转到中廷秘书监,李肆现在身边就有两个贴身秘书,一文一武。武的是三娘、四娘和宝音等人轮班,文的则是六车。
说话的是六车,她代替杨适安排每日行程。今天李肆心绪不宁,上午行程都取消了,她来请示下午的安排。
李肆微微不豫,听这口气,朕不去就对不起人了?感情朕这个皇帝,是在当你小丫头的马仔呢?
抬眼看去,李肆眼角更是一跳,哟嗬,薄施粉黛,柳眉如月,还真不是小丫头了,往日可没打扮得这么用心,难道……
李肆问:“你瞅中了亲军司哪个酗子啊?”
六车撇嘴:“官家,人家又不是小姑娘了……”
平日没太留意的一些细节在脑中闪过,李肆皱眉:“杨适?”
六车低头,脚尖划圈圈。
李肆心火猛然升腾而起:“平**不是就念着兵哥么?吴崖你嫌太凶,罗堂远你嫌太油,于汉翼你嫌太冷,赵汉湘你嫌火药味太重,杨堂诚太闷,孟家兄弟又太憨。朕的弟子,你挑了个遍,没主的你都看不上。这也就罢了,侍卫亲军一拨拨地换,你一拨拨地挑,楞没瞅中一个现在你忽然转头去看书生,六车……你是要闹哪样?”
六车吓得小心肝咚咚乱跳,官家怎么数落起自家的心事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李肆话头一转,开始诛心了,“你随着心思换人,就不容朕随着心思变行程?朕平日怎么训导内廷和中廷的?别当你们是官别当自己手里有权别当朕这皇帝可以任人揉搓”
嗓门越来越高,六车的脑袋越来越低,听到最后一句,更是吓得膝盖一软,跪在了地上,心道本以为“伴君如伴虎”这话应不到官家身上,可没想到,天下皇帝一般黑啊。
见六车诚惶诚恐的模样,李肆觉得是被自己说中了,怒意更盛,“雨悠视你为姐妹,朕也把你当小妹看,你也不知自重……”
人为什么嘴碎,是因为不会考虑听者的心情,李肆越数落越起劲,六车被一点点压趴到地下,心中就暗叫着,该不会最后来一句“来人啊,拖出去杖毙”
李肆不是疯子,当然不会来这么一句,但说到后来,真有了贬罚六车的心思,正要吐出嘴,另一个脆音道:“官家……臣妾有话要说。”
是四娘,刚才巡视置政厅值守,回来正见到李肆在呵斥六车。
李肆鼻腔喷火地道:“什么话?说”
四娘深呼吸,然后怯怯地道:“官家……现在就像昏君似的……”
六车杏眼圆瞪,一跳而起,捂住四娘的嘴,想把这话塞回去。
当然是晚了,置政厅里气氛无比沉冷,就只有李肆那一声怒哼回荡在两个姑娘耳边。
“朕就骂骂人,骂人就成昏君了,上千五千年,还有哪个皇帝不是昏君?”
李肆快咆哮了,就觉得这两姑娘今天是存心跟他捣蛋呢,看来是被自己宠坏了。
四娘拉开六车的手,低头继续道:“官家说把六车当小妹看,可刚才……官家话里全都是朕朕的。官家以前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强调自己的权位,忘了自己是一个人,那他离昏聩也就不远了。”
李肆一愣,这些“枕头风”,确实是他吹的。尤其要她们注意,一旦自己在平日都满嘴朕朕的,就得出声提醒。
六车在一边小声驳斥道:“咱们不是上下三千年么?什么时候五千年了?”
四娘的劝谏,六车的打诨,将李肆的怒意骤然挥去,想想早上接到东南西北四方急事后,心情再难稳住,在六车身上撒起了气,李肆苦笑。知道自己能力极限这事简单,守住自己本心这事却是真难啊。
李肆这皇帝,把帝王从神位打落,但他手握权柄之重,除了始皇帝和朱元璋这一类强权帝王,几乎再无人能比。出于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认知,一力推动华夏鼎革,对手中权柄如何运用保持着冷静,但他终究不是圣人,称帝五年多了,帝王之气终究上了他的身,像是无孔不入的无形之蛇,逮着一个细小的机会就要吞噬他的本心。
“最初只在公开诚才用‘朕’这一词,可现在确实经常挂在嘴上,这样继续下去,到脑子里想事都自称朕,还需要多长时间呢?”
李肆心中无比感触,这事才应该让自己更焦躁吧。
眼见李肆两眼发飘娘和六车都慌了,当他真动了气娘开始扯出挡箭牌:“是、是师傅说,官家要是发脾气,就这般劝谏,不是四娘故意要惹恼官家的……”
讨饶的语气让李肆暗笑娘还是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极限,只有三娘才有这般心气。
上午推了行程发呆,三娘还代自己去了,难道只能靠三娘来提醒自己?三娘去看什么了?似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等等,能力极限……
李肆对两姑娘挥挥衣袖,示意没事了,可他两眼继续发飘。四娘和六车悄悄退到一边,知道这皇帝又开始庄周梦蝶了。
能力极限……
李肆陷身大沙发里,长吐了一口气。
没错,自己也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极限,自己是一个人,不是神,怎么可能将历史大势全盘把控在手呢?而自己之所以焦躁,是越来越代入皇帝这个角色,甚至代入到圣人的角色,对自己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每一个不合己意的变化都会让自己感到沮丧和不安,由此一点点累积为焦躁。
背负力所不能及的责任,这是理想主义的开始,却是一条沉沦之路。
心思再转回来,李肆由自己想到了英华一国。这一国似乎遭遇了四面楚歌,是否也跟自己不由自主地背负上太多责任的心境是一回事,而自己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想到自己该对现状负怎样的责任,李肆后背开始出汗。
不行,得好好算算……
沉下心思,李肆开始分析眼下英华一国的四面处境。
北面江南之事,是自己直接推动的吗?
当然不是,是雍正在北面大兴文祸,渐渐走向封闭之路,导致英华与北面的商贸来往大受影响。李肆本以为可以通过武力威吓,逼迫雍正开放国门。可没想到,定海民人的顽固,让南北两面对江南之事都有了自己的重新认识。
雍正是觉得还能讨价还价,还能浑水摸鱼,同时也借江南事化解他国中矛盾,稳固自己借文祸而得的权柄。英华工商却鼓噪而起,要踏足江南,倾泻商货和资本。
江南事,李肆给自己打六十分,之所以合格,是依旧能稳住没打破“先南后北”的国策。
接着是东面琉球之事,萧胜带舰队去琉球,可不是李肆的“贪念”。
吕宋和福建到手之后,两条海贸线的后端都握在了英华手里。一条是从会安到广州,再到琉球,最后到日本。另一条是从吕宋到福建月港,再到琉球,最后到日本。
琉球到日本的航线,之前虽然也是中国人在跑,但他们基本只吃下游利润,对琉球人和日本人没太大威胁。而如今整合之后的英华海商,对琉球到日本这条航路的把控欲望,日益高涨。在琉球频频惹出事端,萧胜带着舰队去琉球,就是要“彻底平息”这些“事端”。
拔起萝卜牵起藤,日本就这么被牵扯出来了,此时的琉球,虽还跟满清保持着朝贡藩属的名义,可实质上已是日本萨摩藩的藩属。1609年,岛津家派三千军队登陆琉球,将琉球王抓到江户幕府,从那时开始,琉球的历史就拐入日本之路,与华夏越行越远。
可对于“日本萨摩藩的藩属”这个概念,大家都不熟悉,萧胜在琉球遇到的一系列麻烦,都跟此事有关,为此不得不将一支舰队始终留在琉球,甚至还搭上了羽林军右师。
南面马六甲是怎么回事呢?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特使波普尔一力推动的“自由港”计划有了实质进展。为了促进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港脚贸易,同时跟荷兰人争夺东南亚海路,波普尔代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里的“港脚派”,跟英华南洋公司紧密合作,成功地在马六甲建立贸易站。
马六甲早前是葡萄牙人入侵东南亚的桥头堡,之后被荷兰人赶走,名义上虽属柔佛苏丹国管辖,实质由荷兰人统治。但荷兰人只是海上马车夫,不懂海路战略,只是将其当作殖民地管理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