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347部分

草清-第347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早就跟在天王身边,日后也当是天王妻妾。
这个人选,怕是几年前就已有所准备。现在见得我等执礼坚决,大明人心犹存,行事不好太过无忌,就把其他宗室之后也找了来,一同陪立,绝了争执。天王用心,也算是深啊。”
同僚们恍悟,都觉梁载琛说得透彻。
这老头一脸自得的笑意,接着低声道:
“可这明帝不管是谁,终究是压在李天王上面的天子。即便李天王只竖这天子旗一年半载,跟着天子旗而起的是诸项夭子礼,我们礼科诸贤,自当大用。再将圣儒书院后学们拉扯进来,到李天王就帝位时,孔圣之徒,怕已是满了半朝,那时天王还要抑儒么?”
众人呵呵轻笑,还有人摩拳擦掌道:“大明若是能再聚人心,到时一声呼号,勤王护驾,天王想禅位……”
后话被众人嗯咳之声打断,虽然大家都有此心思,但这话只能心里想,可不能随便说。
看着满面红晕,兴奋不已的这帮腐儒,远处一身黑衣的于汉翼低声冷哼,脸上混杂着九分不屑,一分怜悯。
接着礼乐奏响,将他的注意力引走,礼乐加喧闹声中,一行穿着玄色龙袍,九旒冕冠,手执玉圭之人出现,随着红地毯走向天坛正中高立而起的三层圆台,也就是圆丘。
整个天坛顿时轰然,“皇上”、“万岁”
的呼喊不绝于耳,然后是纷杂的吵嚷声,怎么一下子蹦出来十六个皇帝!?
稍稍知些仪礼的人都在摇头慨叹着民人的无知,这十六人穿的是九童衮服,那是大明亲王规制,可不是皇帝的十二章衮服。民人哪懂那么多,只当带着珠帘冠的就是皇帝。
十六位穿着大明亲王九童衮服的人目不斜视地朝前走着,这些人的身份已由英华天王府予以认定,分别承袭了前明襄王、荆王、吉王、荣王、益王等宗室爵位。除了留在北面的旁支庶叶,几乎是将前明还留有后人的重要宗室一网打尽。
领头的是朱慈允。这位书呆子中年竭力掩饰住自己的苦笑和感慨,一脸呆若木鸡地领着这群大明亲王前行。
“真是被女儿害了,早嫁出去就没这档子破事,以后日子该怎么过uBil,会不会被天王砍头呢?希望天王言而有信,继续呆在国子监不指望了,可自在地教总行吧……’
朱慈允正一肚子苦水汩汩胡乱流着,在他身后,大中门一侧的绸蓬下,段雨悠,不,朱雨悠也正一脸泪水地看着自己父亲的身影渐渐模糊。
“郡主姐姐,别哭啊,等你爹爹成了皇帝,姐姐又称公主了,然后再嫁给四哥哥,又成了王妃,以后还要当皇妃,天底下还有哪个女人能像姐姐这般奇遇昵?”
关蔻在一边安慰着,朱雨气苦,这叫什么奇遇啊,就是这样的混乱人生,才让她觉得悲苦难当。
“公主……怕是没指望了,阿肆好像只准备了一套皇帝的衮冕,而且还不是前明的样式。”
严三娘也不太清楚李肆的安排,但却知道一些内情,她一边说着,一边和大腹便便的安九秀一同怜悯地看着朱雨悠,这姑娘的际遇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及的,要换了她们,也会担心自家老爹的安危,还有自己的命运。被本朝立出来继前明亲王,那就站在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前路完全是一片迷茫。
“所以Ⅱ嗣,郡主,还是安安生生,留在天王身边吧,他能遮得任何风雨的,相信我。”
安九秀抚着自己的肚子,一脸幸福而满足地道。
那还能怎么样呢……朱雨悠泪眼婆娑地扫视四周,想把住一些东西,好让自己的现实感更强烈一些,却瞅中了另一个绿袍身影,正是翰林院编修郑燮,他忙得四脚朝天,乌纱帽的硬翅上下晃动不停。
跟这个身影相纠缠的流言蜚语终于让朱雨悠找到了心绪落脚点,她平静下来,一边擦泪一边也有些好奇,今天不是借着祭天立明帝么?都没给明帝准备衮服?
此次大典的准备显然备有套路,即便是天王府官员,乃至礼科诸人,都没能全盘掌握流程,不少官员对这十六个大明亲王的上场诧异不已。
眼见这十六位亲王直接往圜丘上走,圜丘下檐廊里,汤右曾皱眉捻须道:“难不成……”
接着他展眉微笑:“若是如此,今日怕是有不少人要失望了。”
一旁史贻直焦躁地问:“老大人,别卖关子了,天王到底是何盘算?”
他们这帮自满清朝堂投效而来的官员,对立什么明帝禅什么位没什么感觉,以他们的“政治觉悟”,紧紧依附住李肆本人才是正道。只要事情都在李肆的掌握中,他们就没必要出声。
但此事终究还是有些忌讳,他们本是清臣,却威了英臣,现在英华要立明,他们在名分上又要属明臣,心中自然有些纠结。同时腐儒一派,借前明旗帜,还有异心,更不为他们所容。
史贻直本是心绪沉重,听得汤右曾这语气,像是另有玄机,自然有些发急。
汤右曾笑道:“不可说,先说破了,就没意思了。”
史贻直气闷,心想你不说,我自个搞明白……转头看向那十六位明王,见他们上了圜丘中层,正朝四周散开,此时乐声一变,“始平之章”奏响,史贻直两眼圆瞪,他也明白了。
(未完待续)





第二卷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命自有天授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34 19:20:07 本章字数:3545

懂祭天仪礼的人不多,史贻直也是其中一个,看着那十六个明王在圜丘分立,这是就拜位。【】也就是说,这场祭天大典已经正式开始,不会有大明皇帝出现了。
史贻直明白了,以梁载琛为首的礼科诸人更是明白得通透,都是脸肉拧着,兴奋的红晕转为难以置信的燥热,不少人深呼吸,就要准备叫喊,却被周围一帮官员冷眼看住。
李朱绶那压着足足火气的低声传来:“诸位……是要乱祭天大典么?”
梁载琛跺脚道:“这……这不合礼!?”
李朱绶挑眉:“哪里不合礼?”
此时一位明王已就正北拜位,正是那襄王朱慈允,看来他是主祭之人。
梁载琛指向朱慈允,手指头部在发抖:
“他……他该先就帝位,再……再祭天!”
李朱绶嗤笑:“就帝位跟祭天有什么关系?眼下是祭天,哪里不合礼?”
梁载琛没话说了,祭天向来都有代祭,亲王代祭,再自然不过。想到或许今日只是祭天,立明帝之事该在后面,他心头也缓过来一口气。
可再看看这天堂四周攒动的人头,梁载琛对自己的推断又生怀疑,只是单纯的祭夭,为何要招来这么多人?祭天之事怎么也得忙乎个大半天,要在今天立帝,怕是没那个时间,而且地方也不对。立帝该在无涯宫大殿举行,那可是更为隆重之事,怎么也不该当着民人的面。
除开这个疑问,更大的疑问是,李肆呢?
李肆怎么没现身?
梁载琛心头乱成一团麻,其他礼科腐儒们也都面面相觑。但他们都不敢喧哗,乱了祭天之礼,从他们所守的“礼”来说,那是比君前失仪更了不得的大罪。
此时祭天已进入到第一阶段,就是迎帝神。“始平之章”高响,朱慈允从圜丘中层走向上层,怀中似乎还抱着一个东西。来到昊天上帝神牌主位前,他将这东西高举,左右展示,官员以及孔尚任这些布衣顿时哗然,那是永历牌位。
乐声中,朱慈允抱着永历牌位,在昊天上帝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三跪九拜,此时站在中层拜位的其余十五位亲王也向神位叩拜。【】
接着朱慈允叩拜四方天帝神位,接着再向供案上的大明历代皇帝牌位叩拜。
第一礼完,接着是第二礼奠玉帛,奏“景平之章”,第三礼进俎,奏“咸平之章”。
第四礼行初献礼,是向诸神献爵,奏“奉平之章”。圜丘下层,一身华丽戎服的侍卫亲军舞动“干戚之舞”,之后乐止,司祝唐孙镐跪读祝文。文毕,朱慈允继续抱着永历牌位,行三跪九拜礼,再到神位前献爵。
第五礼是亚献礼,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第六礼是行终献礼,奏“永平之章”,再舞“羽龠之舞”。第七礼撤馔,奏“熙平之章”。第八礼送帝神,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朱慈允抱着牌位来到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到第九礼望燎,也就看着祭品烧完,奏“佑平之章”,大典结束。
整套流程,原本每礼之间都有间歇,可在内外主持者的调度下,却没有一丝停顿,至少要两个时辰以上的大典,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此时午时还没过。
眼见朱慈允还立在圆丘上,众人都知道,事情还没完。梁载琛等人更是怀着希望,虽然这地点不对,但就此立帝登基,目的还是达到了。
跪拜得脑袋发晕的朱慈允深吸一口气,拱手举牌,衮服大袖内侧,贴着一篇写得密密麻麻的文章,那是他的发言稿。
“我大明太祖皇帝,愤蒙古夷狄之治,挥戈而起于草莽,涤荡华夏,砥定帝业,于今已三百四十九年….,圜丘四周是圆弧状内沿,声波来回反射,远远扩散开,及于整个天坛。十数万人屏息静音,就听着朱慈允那朗朗话语。
朱慈允是在总结大明之治,既褒扬大明延续而下的内仁外刚,称颂大明所凝之华夏骨气,也批评大明历代皇帝失政之处。
接着朱慈允说道,自明中之后,天变时变,大明皇帝未能聆得天听,知时而进,以至于民乱四起,夷狄难平。之后崇祯死国,南明诸帝虽勉力振作,却再难回天。而永历则亡于满清夷狄,更绝华夏道统。
“大明承天命而立,其亡也乃天命所定,功过自有后人论。我等朱明宗室,奉永历之位,在此为明祭天,将天命奉还上帝!我华夏天命将由何者而续,自有上帝择贤授之。”
朱慈允这一句话出口,原本寂静的天坛,更被一层沉冷之气紧紧罩住,梁载琛等儒土,连带孔尚任都是脸色灰白,揪着胸口喘着粗气,像是听到了天地崩塌之声。
他们都没有想到,这场祭天,竟是直接禅位!
不,不是禅位。历代王朝,都以承天命而自居,禅位是将天命交给继任之君。譬如当年汉室禅让曹魏,曹魏禅让晋,乃至五代时一直延续到宋的禅让之制,那都是转交天命。
可现在朱慈允以十六位前明亲王之尊,奉永历之牌位,代表朱明正朔,对朱明之治盖棺定论,宣称还回天命。还告诉大家,谁再接这天命,跟我们朱明无关,我们朱明……已经亡了!已经完成历史的使命,彻底成为历史了!
这是什么事?
这是绝位…,.没错,绝位,不是禅位。朱慈允这一番话说得很明白,自此之后,再无朱明。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废话,永历已被杀了五十多年,朱明本就亡了五十多年。但朱明依1日还有人心,这是道统,朱明还有诸多宗室后裔,这是法统。朱明留着诸多的种子,四处散落着,还有复苏而起的可能。
汤右曾咳嗽不止,那是他在极力压住兴奋的笑意,史贻直也长出了一口气,心中暗道,李天王,真是操弄人心的好手段!
孔尚任此时脑子一片空白,大明……没了?就这么没了?
梁载琛煮开了一锅粥,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来这么一出?不是立明么?怎么皇帝还没立,就先绝于历史了?史无前例啊,不合礼啊!
可他没办法叫嚷,这确实没有前例,但却并非不合礼。因为在场这十六位亲王,就代表了朱明的血脉,还以永历牌位代祭上天,这前明的法统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有权对朱明法统作出处置。
原本梁载琛等人就等着他们做出处置,不管是就帝位也好,还是禅让也好,不管什么说法,从法理上都由他们而定。
可现在,朱慈允代言这一帮宗室,直接将朱明所受的天命还给上天,朱明就此彻底亡国,这是从法理上断绝了日后任何企图复明的可能。
不仅如此…一边的范晋,连带于汉翼,乃至场中负责警戒的方堂恒,甚至远在天坛外的陈举,都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所有黑衣卫、侍卫亲军,黄埔讲武学堂的学员,连带各军官兵们,也都面露微笑。
咱们英华,也不会从朱明手里去接天命了。现在朱明将天命还给了老夭,咱们自己去取!
“现奉永历牌位人大明祖祠,永历之号,绝于七十一年,自此我朱明皇祠将固位而封……”
众人还心驰神摇中,朱慈允一声长呼,永历牌位归人书案,与朱明历代皇帝牌位并立,十五位亲王来到上层,与朱慈允一同跪拜。
满清纪元,康熙五十六年,英华纪元第三年,永历纪元在郑克爽那延续到了三十七年,又在英华治下重续,延长为七十一年。但这一续,仅仅只为划下正式的句号,自此之后,朱明将彻底沦为历史。
“果然啊,妹妹,你这公主还真是当不威了。”
严三娘对神色怔忪的朱雨悠这么说着,后者就觉这番处置真是难以理解,事前怎么也难想到,英华诸多人喊着立明,结果得来的是宣称朱明彻底没了。
“可接下来呢?接下来该怎么做?天王……要怎么接这天命?”
朱雨悠反而担心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