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345部分

草清-第345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到哪里?”
心情舒畅,康熙问起了今天的另一个主角,抚远大将军,十四皇子,贝勒胤祯回京了,康熙尽遣王公大臣去迎接。
“着魏珠去传旨……”
康熙还要给胤祯一个惊喜,最大的惊喜还要留在自己身后,目前先一点点的给吧。
德胜门外,旌旗招展,胤祯一身华丽戎装,策马缓行,马蹄踩在厚厚的红毯上,看着两侧叩拜而迎的王公大臣,他也如两脚行在云间一般。
“四哥,别多想……”
人群中,脑袋一起杵着的胤祥对正咬着牙的胤禛低声道。
“我没……”
胤禛正要否认,代表皇帝前来的魏珠扯开了嗓子,离得远没听清,但后面几个字却是咬得分明周叩迎人潮的低低嗡鸣也瞬间消散。
“晋王爵,封大将军王……”
前后两个“王”字,如冰刀一般,深深投入胤禛的心口,让他面色瞬间煞白。





第二卷 第四百三十三章 大变将至,邬先生献计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33 18:19:42 本章字数:3643

十四皇子胤祯晋王爵,改名胤褪,虽然没有给正式的王号,而是用了有些不伦不类的”大将军王”,但朝臣普遍都认为,这是康熙预留一手的打算。【】因为康熙没有撤大将军位,胤褪还要领军在外,若是战事走向不堪设想,胤樾这新晋王爷太丢脸面,康熙也不至于再像处置胤稹那般,上上下下,来来回回。
康熙虽没有明说,可立储风波就这么悄然平息,大家都看出来了,康熙属意胤越。接着康熙将上书求复太子的朱天保砍头,一家流放,朝堂也没什么声音。毕竟这个楞头青又把废太子翻腾出来,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而大学士王搂遭了发落,降三级留用,这是在惩戒他有结党揽政之嫌。
雍王府,冰刀还插在胤稹心口上,寒风呼呼地往里灌着。
康熙在畅春园见了胤樾后,又召王公大臣,发落了胤禊。上谕用词很严厉,“胤误,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伊杀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
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视放出,数载之内,极其郁闷。
胤禳仍望遂其初念,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密行险奸。谓朕年已老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此大奸大恶之人,不肖为朕子!自此朕与胤撰,父子之恩绝矣!”
康熙翻陈年1日账,断绝父子关系,废去胤禊贝勒爵位,着家看管,处置比上一次还重。
这番作为一般人看不明白,可朝堂重臣心里都有数。康熙在湖南生死不明时,大家都准备把胤禊推出来,这显然有违康熙所愿,更惧这八阿哥的“贤名”,所以发落得很是彻底,朝堂宗室都不敢有一丝杂音。
对胤禊来说,他自己都还没想明白,为何遭了这“无妄之灾”。不仅再无嗣位希望,连带皇子身份都被撸去,短短时日,大起大落,他难再扛得住,竟是一病不起。
胤禊遭罪,胤稹顾不上幸灾乐祸,他是又惊又惧又忧。震惊的是,真如茹喜所言,老八倒下了,十四起来了。恐惧的是,这一切李肆不仅早就料到,甚至还是他推波助澜所造的形势。而忧虑的是,胤樾得势,储位看起来非他莫属,自己该怎么办?
“李肆,乃我大清死敌,此前皇阿玛几番布置,已经看得很明白,我大清靠眼下的布局,绝难遏止李肆。【】只有修政、强军,以一番新气象相对,否则大清危矣!十四弟只知兵,只通1日政,即便有皇阿玛之能,若是不专心看透此局,我大清,怕是撑不过他在位之时。”
胤祥心头也非常沉重,都顾不得再去劝解胤稹。在他看来,李肆是大清生死之敌,掌大清之人,没有一番雷霆涤荡的大决心,这大清的天下,早晚要被李肆尽数夺去。
而现在,皇阿玛湖南受挫,竟是偃旗息鼓,似乎还有跟李肆谈和之心。姑且算是缓兵之计吧,可皇阿玛还能有几年时日?真正肩负起捍卫大清,乃至灭掉李肆重任的,是下一任皇帝。其他人都不是合适人选,最合适的还是跟李肆有“过命”交情,知之甚深,自有一番大决心的四哥胤稹。
胤稹颓然无力地道:”可那又能怎样?要能修政、强军,没有权柄,如何得行这些时日你我兄弟清理户部,遭遇如何?跟十年前帮太子查办亏空一样,查到最后,全是皇阿玛自己戳出来的窟窿!可这权柄,皇阿玛眼见是要交给十四弟了,我们又莫之奈何。”
胤祥低低道:“南面之人,该用就得用上了。”
胤稹心头一跳,自南面而回的茹喜,一直被他留在府中,虽有格格之名,他却是不愿去碰,这段时日也没再见过,就是想看看茹喜所言到底能应验几分。现在尽数应验,他却更不想见,他害怕。李肆料事如此深,自己跟那李肆联手,到底是福还是祸?说起来自己有心上位,为的就是铲除李肆,。为了这个目的,跟李肆那大仇敌握手,着实荒谬。
他自己虽然嘴上也说有大决心,什么事都可做得,心里却总是虚的。那李肆,选中他为扶持对象,有什么图谋,多多少少也有所悟。
真要用上李肆的助力,在未来到底有什么影响,他还不太能算明白。
胤祥咬牙道:”此一时,彼一时,权谋无黑白,李世民能杀兄弟,朱元璋能溺小明王,朱棣更是起兵覆建成帝位,为着大清江山,四哥你就得坚定心意。若能得南面助力,让皇阿玛转心属意四哥,些许顾虑,算得了什么?我可是隐约听人说起过,皇阿玛跟李肆正来往消息,谋着休兵止戈呢。”
胤祥说得前锐后圆,“谋逆夺位”的念头在胤稹心中一闪而过,他不敢深想,却是点头道:“也好,就是艮那茹喜再谈谈。”
茹喜再见胤稹,不敢多说,就只道:“南面又来了人,说王爷真是有心,不妨与他相谈一番。”
胤稹问:“那是何人?”
茹喜道:“那是……邬先生,李天王身边之人。”
胤稹当然有心,于是去了北城文昌帝君庙,见着了这位年轻的邬先生。
对上胤稹,这年轻人初时还有些紧张。两人没谈正事,而是论道。胤稹懂佛道,这年轻人也有涉猎,聊了一阵,年轻人的气度也挥洒开了,话题转到自南面兴起,最近传人江南的天主教。
胤稹对这天主教认识不多,但显然也没闭塞到将之跟欧人的罗马公教混为一谈。他就问,为何天主教要兴公祀,血脉之祀不都是一家一姓的事么?公祀还不分嫡庶,也难怪江南的读书人斥之为邪教,两江总督张伯行为此还上书,要求朝廷下谕封禁。
邬先生道:“富贵之家,代代稳继,族谱完密,血脉之嗣清晰,可以自设祠堂,一族自祀。可小民之辈,颠沛流离,哪有余力厘清祖辈谱系?他们为饱口腹而终日奔忙,也无财力自祀。而能有自祀之力的宗族里,那些未能载入族谱的庶子贱枝,他们也是人,也总想着能追溯血脉。这两类人,天下之民,十之**,为他们设公祀,不正合孔圣人所言之‘仁’
么?”
胤稹抽了口凉气,这天主教,开公祀之路,竟然能席卷天下人十之**,怪不得两江总督张伯行说任其扩散,危害不堪设想。他心中暗道,这该是那李肆安下的暗棋,就为分天下人心,必须得警告皇阿玛,若是日后自己得位,也得彻底禁绝此教。
邬先生看着他眼中闪动的寒光,再微微笑道:“天主教除开公祀,还以稳导人心,除开尊奉华夏之圣,教义还倡不杀生,不倡秽,不兴乱,劝人向善。他们还精于医事,以医行教。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学佛道乃至洋人之教,求什么免钱粮事,甚至反佛道人出世。”
听到这,胤稹心念骤然转变,若此话为真,那倒是一颗值得利用的棋子……谈了一会天主教,话头熟络,终于话归正题。
邬先生问胤稹:“皇上在畅春园,安全都是何人负责周护?”
胤稹心中咯噔一响,这话的方向很是危险……不等胤鹭答,邬先生竖掌,一根指头一根指头的弹:“在畅春园,最里自然是侍奉起居的总管太监,外一层是侍卫亲军,由散秩大臣、内大臣和领侍卫内太臣掌管,更外一层是步军统领,也就是九门提督。”
胤稹冷声道:“邬先生,你虽从南面来,但这里终究是京城,说话可当小心些,我胤稹有心权柄,却绝无谋逆之心!“不管他内心怎么想,即便是对着自己最亲信的人,这话这态度,他也必须摆明。
邬先生却是不管他,径直继续道:“好叫雍王知道,我家天王有一句话要传给王爷,这最外一层,可是关键,王爷千万得把稳了。”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是让胤稹笼络住步军统领隆科多。
胤稹没说话,脑子却在急速转动。隆科多,他本就在加意笼络,那毕竟是一门权贵,他虽非佟佳皇后所生,却是佟佳皇后所养,隆科多还是他的舅舅。
但对隆科多此人,胤稹却也没怎么太看重。隆科多所领步军统领一职,确是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毕竟隆科多所部,从来都只是外卫,即便是畅春园,也都没有宿卫在内。康熙身边安全,靠的是侍卫亲军,而掌管这些侍卫的,是领侍卫内大臣。
即便是他胤稹要谋逆,就算勾结了隆科多,还有领侍卫内大臣和内大臣那一圈重臣。
那些重臣,内接王公,外联大学士,一纸谕令,隆科多的步军可没那个胆子违逆。
如今这邬先生来这么一句,让胤疖难理解,在他的思维里,牢牢抓住隆科多,这内里的潜台词是,得靠着波及整个京城的血腥之事,才有机会上位,因为隆科多管的是整个京城的护卫。
见胤稹有发火自证心志的迹象,邬先生呵呵笑道:“王爷莫想多了,我家天王有神机妙算,在天下大变之后,这最外一层,能给王爷一次机会。这个机会合礼合法,绝不是谋逆。
只是……这也是唯一一次机会,需要王爷定下大决心,王爷若是无力或者无心把握,我家天王也爱莫能助。”
胤稹愣住,大变?不是谋逆?真有这样的机会?
目光变幻了好一阵,胤稹道:“那会是什么大变?”
邬先生高深莫测地一笑:“王爷自当拭目以待,时日也不会太久远了。”
(未完待续)





第二卷 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33 21:38:17 本章字数:4206

话已说透,胤稹不置可否,起身离开。【】转身的时候,目光已经沉凝下来。
不管李肆有什么企图,可“时日不多”这个论断是准确的。十四得了大将军位,而李肆也有心患兵。那么战事很快就要平复,十四收拾一圈残局,再回到京城时,声望已固,他胤稹怕是再没机会。
因此,笼络,不,该是拉拢隆科多牢牢站在自己一方,这事就得加紧进行,反正有益无害。
出了文昌帝君庙,胤稹对戴锦道:“让粘杆处看紧这个邬先生……胤稹解除圈禁后,痛感自己耳目不灵,就设立了这么一个小组织,成员全是王府中可信的太监和仆役。借着出外办事的功夫,暗中探听消息。监视之事,还是第一次办,掌管粘柯处的戴锦面色沉重地点头。
“该把李卫捞出来了……“接着胤稹这么想着,之前李卫进了天牢,遭了一番生死折磨,竟是硬生生扛了下来,没有吐露半句不利于胤稹的话。胤稹嫌疑消防后,刑部也不再为难李卫,给他好吃好住,;j’
意伺候,就知道他是雍王的人,该是要出去了。现在就少一个合适的由头,将李卫拉&来。
文昌帝君庙,顶着“邬先生”名头的薛雪出了口长气,他虽精权谋,但操作实务,这通是头一遭,自有些紧张。
“跟叶神医联络,让他做好准备,时候已快到了。”
他这般吩咐着,身边一个糈壮汉子点头,赫然军情处的甘凤池。
“薛先生,那时候,就是你所说的大变之日么?那到底是什么大变?”
甘凤池多嘴问了一句。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年内天下必有大变。”
畅春园,康熙对胤褪这么说着。
“原本朕有心安抚,可那李贼如孙猴子一般,绝无俯首之心,朕只好后退一步,让其富绽焰芒,以此争取时间,再作布置。”
康熙颇为遗憾地道,之前他本是怀着招安之心,可孔尚任一去,事情转向他预料中最坷的一桩,那就是李肆有心登基称帝。还好,也是借着孔尚任,将立明禅位这一招带过去,李肆中招了,这给了他时间。
“因此你镇西南,当以静相待,朕还自有一番料理。”
这是康熙在交代方略,胤褪面上听得专心,心中却波澜丛生。一方面担心那左未生踞李肆联络之事会不会被泄露,一方面又在盘算,皇阿玛这交代也有利于他之后跟李肆来往。眼下自己得了王爵,却没有正式的亲王位,皇阿玛虽然属意于自己,离那位置还差著好几层。若是配合皇阿玛安顿好李肆,让西南战事平定一些,形势应该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