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302部分

草清-第302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李天王的御书房?怎么感觉更像是睡午觉的地方?瞧中间那圈软榻,正凑成一个太极图,像摆阵一般,还有生死门之分呢。
盯在那软榻上的眼瞳瞬间扩散,然后紧缩,一缕黑亮发丝从软榻靠背处升起,接着露出一张清丽面容,如玉脸颊被日光晒得粉嘟嘟的,让那本觉得出尘的气质染上了一层艳丽。
这是位双十年华的丽人,发髻斜斜挽着,两眼刚刚睁开,该是刚刚睡醒,哈啊地伸了个懒腰,一股娇慵之气顿时在那年轻人心中冲刷开,让他难以自持,手中的画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谁?”
那丽人转头看来,见着了年轻人,整个人僵住,接着脸色一抹,竟像是没事人一般转换过头去,嘴里嘀咕道:“就怪这家伙的软榻太舒服,害得人家都睡过头了。”
段雨悠一边嘀咕,一边擦汗,心说完了完了,在李肆处置公务的大堂里睡觉,这名声传出去,她可还怎么见人。
“贪睡的死丫头还不起来?不是让你叫醒我么?”
一巴掌拍在睡得还沉的小侍女屁股上,六车一骨碌跳起来,睡眼惺忪地四处张望:“谁?谁?”
不敢去看这对主仆,那年轻官员低头拱手道:“下官郑燮,翰林院编修,受中书厅李大人所托,来绘一幅天王执政图。为免占天王太多时间,得空先来绘下这肆草堂置政厅,却不想冲撞了娘娘……恕罪恕罪”
段雨悠眼神此时才恢复清灵,郑燮?
确实是郑燮,之前在小金明池见过,此时一身绿袍官服,却还是没掩住他那儒雅清奇之气。
“你还会画画?”
她想到的是另两个人,已在英华名声大传的边寿民,还有李肆的御用画师,洋人郎世宁。
“劳娘娘过问,下官略通一二。”
郑燮自谦外带自得地应着,心想这位娘娘不仅容颜绝美,气质还秀逸非凡,竟像是画中仙子一般,就不知道是严妃还是安妃。
“娘娘”一称,引得段雨悠心绪消沉,她低叹道:“我不是什么娘娘,不过是帮着李天王料理文书的侍女……”
接着她美目转向郑燮:“你也不必称呼李朱绶为李大人,大人一称,在咱们这可是不时兴的。”
侍女?有侍女敢堂而皇之地直呼中书令李朱绶的大名?郑燮下意识地答道:“谢娘娘指……”
话出口却醒觉不对,段雨悠微恼,挥袖起身,一把拧起还在犯迷糊的六车,就准备回她自己小厅里。
淡黄衣衫蹁跹拂动,身影也如蝶一般轻灵舒展,郑燮抬头,正想再致歉,见着如此美景,竟是一下呆住。段雨悠眼角扫来,两人恰恰四目相对,一瞬间似乎有千言万语来回,时光都凝固住了。
“兀那小贼,大胆”
六车终于开始忠实地履行自己护主的职责,叉腰呵斥着郑燮的无礼。
“你们画师,盯人都是这般直愣愣的么?”
段雨悠挪开眼神,只觉心头发慌,赶紧找着遮掩。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是怎么也画不下来的。”
郑燮两眼还直勾勾的,嘴里来了这么一句。
“红颜非祸水,贱妾亦可惜。千忧惹是非,皆因尘俗起。”
段雨悠冷了脸色,原以为这郑燮还是正人君子,却没想也如此巧言令色。她已经动了报上名字的心思,免得他再出更不堪的言语。现在么,是先给他一个警告。
“是非……尘俗……没错啊,是非皆因心镜蒙尘。”
郑燮脸色一黯,低头自语,让段雨悠又记起昔日在黄埔书院里听到他那一阵悲悯吁叹。
“我记得你是恩科状元,既有功名心,为何还作出世语?”
段雨悠随口问道。
“下官非有意出仕,乃是家父于此前变乱中受伤,再难举会试。他嘱我一定要承他之志,下官即便自有心志,也难违家父所愿,只好……”
郑燮脸色沉重地解释道,段雨悠恍悟,之前舆论动荡,有商人唆使暴徒袭击《士林》报局,受伤的主笔郑之本,正是郑燮的父亲。
“原本我与家父在真州习文念书年前也得了生员,思着自有一番前路。却不想家父另有所志,不得已随家父来了广东,却是遭了这一番苦难……”
说到父亲,郑燮有一肚子苦水,因为父亲,他背井离乡,离开了最亲的乳母费氏,还断了跟徐家的婚约。到了这英华,父亲跟自己谋道不同,日日争吵。之后父亲重伤,他四处张罗救治,原想着父亲能转心回头,却不想父亲着了魔似的,要他来应恩科。现在虽然得中状元,又关在翰林院里,在这孔孟道已失国政之位的英华,竟找不到用武之地,反而是画名传扬开来,远非他自己所愿。
段雨悠心中某处也被挑了起来,就觉有股凄楚之线将她跟郑燮连在了一起。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些事,总得从了老天。”
她下意识地就将李肆曾经说过的话搬了出来。
“人若飘萍,随波逐流,以我一身,见得天下苍生,莫不如此……”
郑燮摇头感慨道,段雨悠抿唇皱眉,压住了自己点头相合的冲动。可内心深处,却是万分赞同郑燮这句话。
难道不是这样吗?即便如自己,如郑燮这样的人物,也不得不在这大潮中翻滚,对自己的志向,自己的人生,毫无自主之力。一般百姓,更是连身家性命都无自主之力。为何要搅起这股冲天涡流?最终这涡流将天下席卷而过,又会留下怎样一个新世界呢?
“啊……一时心乱,竟说了这些有污娘娘尊耳的话,还望恕罪”
小侍女六车带着敌意,重重哼了一声,郑燮终于清醒过来,赶紧向段雨悠请罪。
“我……我说过了,我不是什么娘娘,不过是个小侍女。”
段雨悠心绪杂乱,一把牵住六车,径直奔进了自己的小厅,丢下一头雾水的郑燮在原地发呆。
“人心,世间最繁是人心,其中一项最为有趣,那就是超越自己所能,超越自己之责,为他人代言。善则害己,恶则害人。”
衡州瞻岳门上,李肆指着石鼓书院里那一大片人影说着。
“这道理我懂……”
一个长身玉立的女子侍立在他身边,一身素麻长裙,还有兜帽遮住容颜,只从下颌处见得玉脂一般的肌肤。而这女子开口的嗓音更如低沉歌咏一般,深深透进人心底处。
“比如说他们,开口就是‘为生民立命’,可遇见不老实安分种田,就想着靠自己双手过更好日子的人,就说是‘婪民’、‘刁民’或者‘小人’。骂矿工、骂机工、骂赶镖跑船的,至于那些来往乡野贩货的,更是他们口诛笔讨的恶德商人。反正啊,在他们眼里,只有秦时那耕战之民里的‘耕民’,才是他们嘴里的生民。”
“为什么他们要骂呢?因为天下只有耕战之民的话,那耕民就不得不依着他们的摆布,命运也全在了他们手里。他们在这些人身上榨取他们的道义,抒怀他们的悲悯,以他们为……白鼠一般,搭着他们心中所想的理想之治,浑然不顾民人自己所想。”
这女子自然是盘金铃,瞧她少有地滔滔不绝,李肆也笑了。
“也非他们本心如此,而是被千百年孔孟道及于国政,然后失了本色给害的。不过……金铃啊,你是被什么书生砸了场子么?让你别搅和老道和小神棍的一摊,你就是不听……”
盘金铃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她可真有口舌伶俐的一面,最早跟李肆在凤田村相遇时,就牙尖嘴利地质问过李肆的医理。可自从受恩李肆后,心性就豁然了许多,绝少再这般愤世嫉俗,也就是这会在李肆身边,心神完全舒展,不由自主地道出了心里话,隐隐有一股向李肆撒娇的味道。
“跟我入教又没什么关系,昨日我来衡州,想着在此立英慈院,却被一帮闻讯而来的本地乡绅阻住,说英慈院开膛破腹,有伤天合,绝不容在他们这淳淳书香之地开张。”
盘金铃左右瞅瞅,龙高山和格桑顿珠等侍卫都偏着头,视线没在这里,横下心来,指头勾住了李肆的衣袖,轻轻晃了两下。
“你这东主,可得为我作主”
李肆呵呵一笑,他心思还在那石鼓书院上,没注意到盘金铃这小女儿神态,径直点头道:“作主当然要作主胆敢阻我盘菩萨行善的,来一个杀一个”
盘金铃眼神迷离,嘴里却嗔道:“你杀得更多,我就得救更多,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这话可是鼓足了心气才开的口,眼见李肆就要回头,凑上自己勾起的旧日话题,石鼓书院那边却传来一阵热烈呼喝,顿时将李肆的注意力引走。
“上天啊,为什么不下一阵惊雷将那些腐儒劈死”
盘菩萨这时候也动了杀心,冷冷盯着石鼓书院,玉手捏成拳头,还在微微发抖。
“嘿……不出我所料,那帮家伙还真出了这招?”
李肆是满心浸在石鼓书院了,等前方哨探带回消息,他是好笑又好气。
石鼓书院聚了好几百湖南当地的读书人,一帮原本埋在乡野里闷头读书的辫子哥,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纷杂消息,都纷纷从湖南各地赶来,要充当人肉盾牌,保护石鼓书院。
关于英华“毁儒”的谣言本就满地乱传,此时更有了具体版本,有说英华是要拆了石鼓书院,改建炮台,有说是要改建成英慈院,还有说是要改成什么天庙。
这些读书人不仅聚在石鼓书院,还守在城门外原本的香水庵里,正好堵住草桥南岸,英华军要出城向北行动,准会遭到他们的阻扰。到得那时,杀不杀呢?
英华军本没打算,那些读书人却已经做好了被杀的心理准备。听闻英华就为“毁儒”,在广州黄埔杀了上千“读书人”,他们都是抱着殉道的决心而来。刚才那阵高呼,内容是“有李无我有英无儒”
“来得这般整齐,背后到底是谁呢?”
李肆思考的却是这个问题,军情处紧急启动了埋在驿递里的内线,连拆无数清廷文书,终于从湖南巡抚叶九思呈递给抚远大将军胤祯的急递中招到了答案。
“李光地的学生陈万策……他干这事不出奇,可出奇的是,胤祯居然全盘放手,还替陈万策从官面上遮掩,不让这一策进到康熙耳里。”
细细品味着这个消息,许久之后,李肆抽了口凉气,他忽然发觉,自己对胤祯这个人,似乎太过忽视了。此人的这番布置,还真是神来一笔。
跟这位大将军再度交手,竟是在人心一事上先摆开了战场。





第二卷 第三百八十章 战衡州:不是我变了心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26 21:50:15 本章字数:4448

第三百八十章 战衡州:不是我变了心
【元宵快乐匪头却没元宵吃,因为对那玩意过敏……。且把票票下了锅,什么月票推荐票评价票一并煮来。端起碗,清汤诶……】
让李肆吃惊的并非是谣言,而是陈万策即将要干的一件事,湖南巡抚叶九思播传谣言,不过是为这事铺垫造势。
陈万策要干什么,都还不足以让李肆震动,因为陈万策也只是给胤祯打前站,真正的戏肉在胤祯身上。
英华军抢占衡州,延信不依不饶地在黄沙湾掘壕固守,图的是什么?只是迎候胤祯大军南下,与虎贲军对决?并非尽然如此,也为的是胤祯的谋划。
这位十四阿哥要干什么?哭孔亲临石鼓书院去哭孔严格说该叫悼儒,这也是从《正气》报倡导的哭孔行动里得来的灵感。陈万策先行一步,以理学大师李光地爱徒的名声,将聚在石鼓书院的读书人心气抬起来,接着胤祯出面,就在石鼓书院演上一场大戏。
石鼓书院就在瞻岳门东北不到一里处,寻常小炮都能打到,这事肯定不是下属的建言,而是胤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大胆之行。他要趁着大军攻城的时候,亲自去石鼓书院悼念毁于英华之地的儒教道统。
大胆都是其次,胤祯对儒家士子“道统”的看重,让李肆觉得自己忽略了此人的潜质。原本的历史里,胤祯只在军事上显露过一定的才能,败策凌敦多布,复西藏,谏言康熙缓攻策妄阿拉布坦,在军事决策上也就是“不糊涂”的程度。除此之外,他再没什么表现,早早就因雍正得位而沉寂。
之前李肆在宜章跟胤祯对决,就军事而言,胤祯都还显得稚嫩,让李肆不怎么在意此人。可如今见着他这神来的一笔,顿时有所警惕,这家伙的路子,还真就是康熙的路子,假以时日,未尝不是个小康熙。
为何李肆会这么想?
“人心,大将军此举虽说冒险,却能得天下士子之心万策也是想通了,不再劝大将军,非常之时,就得执决绝之心,行非常之事。”
荆州城外,陈万策向送行的胤祯拜别,胤祯竟也是深躬到底。
“还望先生打好招呼,胤祯不想皇上惊忧,等此事完结,再由胤祯自己奏报给皇上。”
两人对拜,胤祯仔细叮嘱道,陈万策露出了然的微笑。
“大将军放心,此事也就万策、叶九思和延信等人知晓,还特别防范着湖南县府官,特别是长沙知府……”
长沙知府沈敬是四阿哥胤禛门人,陈万策点出这一条,胤祯宽慰地笑了。
“大将军舍身护道统之名,定将感动天下士子。”
陈万策再这么说着,胤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