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221部分

草清-第221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牺牲妇孺来守护一城,雷襄这个读书人心中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总觉得哪里不对。
“若是城破,妇孺也难逃贼害,她们能护得新会,也是全了她们孝烈之名,雷父母,大局为重……”
县学的学谕抖着胡子说道,他的女儿妻子也都出城了,虽然心中也在痛,可觉得日后若是能得来朝廷赐下的孝烈牌坊,她们这一辈子也算是值了。
雷襄艰辛地点点头,竟然不觉这学谕的话自相矛盾,若是贼人不顾妇孺,他们推出城去又为的是什么?
雷襄只是在脑子里想着,的确,大义重过小义,这全家之义,就得从了为朝廷守土的大义,只是为以身作则,自己那新婚燕尔的娇妻也在城外……不敢想啊,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他宁愿自己娇妻死于炮下,也绝不愿她葬身人腹
“这一招可撕不破他们的脸皮,看他们那脸皮比城墙还厚”
张汉皖恨恨地说着,又一天过去了,新会人像是没收到那些传单一般,妇孺在城墙根下越聚越多,挖沟搭棚,生火煮饭,径直在外面过起日子。要冲过去抓人吧,没炮火掩护,清兵在城墙上放枪放炮,白白牺牲不说,还要连累城墙下的妇孺。
“那只是热场,现在才是正戏”
袁应纲一点也不慌,手一招,他的“宣传兵”上阵了。
大鼓敲响,钹铙震天,战场成了戏台。
“咚咚锵~咚咚锵~”
“康熙年唉盛世到唉,喜人喜事数一桩唉~数一桩”
“咚咚锵~咚咚锵~”
“新会特产女儿香唉,一甲轮完又要尝唉~又要尝”
“咚咚锵~咚咚锵~”
“你问女儿香不香唉,油盐酱醋拌生姜唉~拌生姜”
“咚咚锵~咚咚锵~”
“你问女儿香不香唉,炒煮烤煎抹咸酱唉~抹咸酱”
咚咚锵的大鼓钹铙声将不堪入耳的粗词一波*送入新会城里,人人都脸色发白,直吞唾沫,城外的妇孺也起了骚动,不少女子都哭喊着朝城里奔去,却被紧闭的城门挡住。
女儿香是啥?传单上说得很清楚了……
不是每个人都甘心去当什么孝烈的,大多数妇孺都是被强劝出来的。想到那传单上所说的凄惨情景,城外的妇孺从最初的骚动渐渐发展到溃乱,城门撞不开,大群人都朝城外跑,短短一两个时辰里,城外数千妇孺,顿时散去了大半。
“还有死硬的……”
张汉皖很兴奋,真想不到这袁铁板,就靠一张嘴,就乱了那些牺牲品的人心真比大炮还管用
正要吩咐火炮准备,他却沮丧地发现,还有不**孺不仅没跑,反而主动将他人丢下的城墙空隙给填住了,虽然这层“人肉城墙”比之前稀疏了很多,但一炮过去,怎么也得死上十几人。
若是在外省,遇上这般顽抗的民人,轰死也就轰死了,可这是新会,就在广州府治下,若是他径直朝妇孺开炮,李肆立的这国,可就要被各方人,特别是正在加意笼络的士人所侧目了。尽管真正卑劣的是对方,但大义的战场,连鸡蛋里都要挑出骨头,更别说你径直露了一条缝……
张汉皖气冲百汇,袁应纲却哈哈一笑,“不妨事不妨事,这只是开场戏,有此般效果,已是出乎意料。”
张汉皖服了,再不多话,就跟着大家一起看袁应纲的下一场戏。





第二卷 第二百七十七章 崖山向南,新会向北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1214 9:08:21 本章字数:6056

第二百七十七章 崖山向南,新会向北
一封箭书射入城内,雷襄收到时,眼角泪痕还没干,他的娇妻带着侍女,就守在城门外,拦着贼人最明显的目标。
老天何其恩待他,将这样忠贞的妻子送到他身边,可老天又对他何其不公,居然就在他和妻子刚刚成婚不久……不不,我雷襄苦读圣贤书多年,现在又食朝廷俸禄,怎能牵挂儿女情长。
匆匆强扭过心绪,雷襄打开书信,心道准是劝降书,待我写一封义正言辞的文章好好骂一通,这文章最好能流传千古……
脑袋上下几划拉,雷襄呆住了,这是什么意思?
城里乡绅士宦们看了信也呆住了,“这是什么意思?”
学谕姓娄,呸了一口:“果然是贼人人面兽心之徒就惦记着什么女儿香”
那估计快七十岁的颤巍巍老者也附和道:“人肉都是酸的,哪里香了?”
吭哧咳嗽声响起,大家都装作没听见这话,这老者叫余铭福,是新会县练总余希爵的父亲,在这一县名望颇高。他身边的人都悄悄离了一步,还屏住了呼吸,就觉得肠胃翻腾,似乎有一股让人作呕的气息正从这老者身上散出。
这封信确实很怪异,信上说,你们用妇孺拦着不让我们攻城,那我们就只好围着你们,咱们把六十多年前的旧事重新演一遍。可想到你们要把香喷喷甜滋滋的女儿家都煮来吃了,你们舍得,我们可舍不得。这么吧,我们天王仁厚,比晋王还仁厚,就用粮食跟你们换女儿家,免得你们要拿她们下锅,这桩生意不错吧?另外呢,等你们吃光了粮食,又没了女儿家能吃,那么肯定要对老人孝也动起心思,咱们天王仁厚,真比晋王仁厚,就再把这些人也用粮食换了。
城守汛千总姓魏,执掌具体军务,他机械地向众人念着这信,听到“粮食”一词,不仅雷襄心中一抖,其他人也都一脸惶然。
新会被围,数万人困在城中,还不比六十多年前,那时候预有准备,人也没今日这么多,依旧被围到要吃人,现在么……能顶过两个月吗?
“贼人是把咱们当三岁小儿了么?换了妇孺出去,他们就径直开炮轰城?”
练总余希爵听到这里,冷笑出声,也引得众人连连点头,甚至还有人吞了口唾沫,一缕思绪在心底阴暗角落飘过,真到了那般田地,前辈都吃过了,咱们这些后辈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还没完……”
魏千总舔舔干裂的嘴唇,继续念着信。
为什么说这信怪异,因为后面还在帮他们出主意,说你们肯定怕没了妇孺,我们就要开炮。我们天王也很厚待读书人,只要读书人来代替妇孺,我们绝不会开炮,哪怕伤着一个,我们都不愿意。
“好我辈士子,读圣贤书,为教化事,满腔正气,正好在城头斥责那帮无君无父的贼子”
娄学谕抖着胡子,激动地主动请缨。
雷襄更是感动,新会还真是一县忠义读书人也都这般有气骨只是……真到了绝境,他是不是要学张巡杀妾那般,杀了自己的娇妻,煮来给将兵分食?不不……他可绝不愿意,不仅是为舍不得,还为的是他总觉得自己成不了张巡。心中总有哪里拧结着,让他在这个名字前自惭形秽。
“肯定是在玩什么把戏反正现在见着了,妇孺在前面,贼人就不敢开炮,就以稳待变杨制台就在高州,他很快就能带着朝廷大军打回来”
没注意年轻知县的复杂神色,魏千总念完信,沉声咬牙说着,他可不想坏了现在这局势。
“没错咱们新会人可是为朝廷稳住了整个广东,整个岭南今次就让朝廷再看到咱们新会人的忠义”
余练总心气十足,倒像是信了十二分一般。
“再让妇孺散在城外,听着那昏谣,早晚要全散光,不如将老弱和女子都拿去换了粮食,也是以备不测。”
“对对,反正城中民众数万,就算他轰塌了城墙,让民人学着六十年前那般,径直堵上就好若是贼军敢冲缺口,就让民人立在那里”
“娄学谕不是说了要带读书人上城头么?那李肆多半也是不会开炮的”
还是有理智之人发了话,想着那歌谣就在耳边转着,再硬的心志也要被绕软,确实不能再让妇孺待在城下,可上到城头,又要乱了守备,还不如丢出去换粮食,也算是人尽其用。
当下众人就商议妥当,都觉得只要粮食在手,民人在城,这新会就如铁桶一般,怎么都能坚持下去。雷襄也丢开了心头杂念,想着李贼不过是一时猖獗,当年三藩占了大半国土,噶尔丹都打到离北京几百里地的近处,皇上和朝廷不也都坚持下来了吗?
可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雷襄当然不会把自己妻子送出去,不少人也不愿这么干,原因却各有不同。
“爹咱家屯粮足够,为什么还让家中女人出城换粮?这不是把她们送入贼口吗?”。
城中一处宅院里,练总余希爵正跟自己的父亲吵架。
“你懂什么?那李肆还算仁义,让她们出城,总还有条活路。”
他父亲余铭福不复县衙大堂的老迈昏聩模样,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什么活路?那些贼子胡言乱语,爹你还当真了?”
说起城外高唱的“新会女儿香”,余希爵嗤笑。
“贼人只知个大概,并不知究里。当年吃人的又不是我们新会人,而是守城的兵丁我们新会人也被朝廷的兵害惨了,他们怎知那时新会人的苦?”
他很是不解:“这些事爹你都跟我们小辈讲起过,怎么还被那昏话吓住?”
余铭福痛苦地摇头:“贼人帖子上说的事都是真的,不仅官兵在吃人,新会人自己也在吃人。”
余希爵呆住,父亲的话就在耳边飘渺地响着。
余铭福带着一股解脱的释然说着:“你爹我那时才三岁,记不住事,吃没吃不知道。可我少时曾经问过你爷爷,他不开口,就只指着祠堂流泪。问了叔伯辈才知道,那时你爷爷也跟着官兵一起守城,掣签选人时,选到了他。官兵说既然是丁壮,本人就免了,但得在家中另选一人,全家都盯住了你姑姑,她去的时候才十二岁……”
说到这,父子俩同时打了个哆嗦。
余铭福接着道:“叔伯们跟我说得很清楚,当年晋王李定国攻新会,咱们新会人本无心坚守,来援的官兵也不多,可官兵就说了一句话:想想三四年前的广州和肇庆,全城人都被吓住了。广州城破那会,尸首都飘到了恩平江,从佛山到新会,全都不战而降。”
“李定国来攻时,最初轰开城墙,新会人还得要官兵驱赶,才不得不去搬石块堵缺口,后来发现李定国不愿伤到民人,不必官兵驱赶,也都帮着一起守城。老弱妇孺还主动从缺口爬出去,拆了李定国用来搭梯子的葵树干,逼得他只好围而不攻。”
“到得粮尽,官兵开始吃人,新会人就掘鼠罗雀吃草,守城丁壮也跟着官兵吃人,你爷爷……唉反正到后来,大家都开始吃了,连几个秀才都没能免祸。整个县城,家家锅里都煮过人肉,吃了不下万人。那些骨头,都还一同埋在北门外的山脚下,没人敢照着往常那般,跟其他家人葬在一处,因为没人敢去祭拜……”
余希爵听得两眼发直,余铭福长声哀叹。
“贼人那一番俚谣唱出来,你们还只是肠胃翻腾,我们这些知道根底的,都恨不得掏刀子把自己剐了儿啊,咱们新会人,没谁是清白的”
沉默了好一阵,余希爵却笃定地笑了,他问:“爹你也知那李肆的底细吧,觉着他是个晋王式的人物?”
余铭福没有犹豫,径直点头,新会离广州那么近,他又是一县名望,跟青田公司的人打过太多交道。李肆是个什么人,新会人大多都清楚,也正是如此,才施出这般手段。可他这一直在闽浙游手好闲的儿子并不清楚,余希爵直到广东乱起才回乡,接下族中掌握的一县练总位置,满心想的是在这一乱中谋取功业富贵。
余希爵冷声道:“那他必败争天下岂能怀妇人之仁?爹把家中女眷,甚至孩儿的妻女送出去,这不还是祸事吗?”。
余铭福抽了口凉气,像是有些不认识自己儿子了,他皱眉问道:“留在城里,若又到了那般田地,该如何是好?”
余希爵咬牙,决绝地说出余铭福熟悉而又陌生的话:“即便贼人善待她们,可李贼败后,她们不更是生不如死?留在城里,真到了那一刻,还能得个名声”
余铭福猛然咳嗽,他想反驳,但他却开不了口,那一刻,他像是又见到了六十多年前,正作着某个艰难抉择的父亲。
这时候他也终于回过神来,当初之所以要让妇孺出城阻炮,不就是大家都觉得李肆不可能打得过朝廷,怕朝廷打回来的时,要将新会当作敌城屠戮吗?而李肆为什么必败?正如他儿子所说那样,因为李肆是个好人。
他们新会人都知道,好人都是失败者,李定国是好人,所以失败了,李肆也是个好人,以他们新会人的经验,李肆也一定会失败,胜利属于朝廷,他们的忠义,是要给胜利者的。
“罪孽啊……六十多年了,这罪孽终于浮了出来,要在咱们新会人身上重演,老天爷啊,何忍如此苛待我们新会人?”
等得儿子走了,余铭福泪眼婆娑,无力地捶着桌子,对他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来说,胜和败,生和死,已经看淡了,他只觉自己,连带所有新会人,都跟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越行越远,灵魂沉沦到不可知的罪恶深渊。
“妇孺不再守着墙根了,城头也出现读书人了,怎么我就觉得很不舒服呢?”
城外龙骧军中军大帐里,参军杨俊礼一边祝贺袁铁板的第二场戏完美落幕,一边却郁闷不已。
“因为我还是开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